原標題:安裝起搏器手術有何風險 起搏器手術後注意事項
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心跳過慢,都可因此導致腦缺血和機體各個器官供血不足,使病人出現心慌、四肢無力、體力下降、頭暈、眼前發黑、暈厥等症狀,甚至會出現快速性心律失常,導致病人猝死。這些疾病使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極大影響,生活質量不高,生命時常受到疾病的威脅。起搏器植入後由於心臟射血功能得到糾正,心臟向外周排出血量增加,各主要器官血供得到改善,病人心慌、四肢無力、頭昏、暈厥等症狀得到顯著緩解,有些病人甚至立即感覺病情減輕了。起搏器植入後可改善心臟功能,使因心率緩慢的慢性心力衰竭以及由心衰導致的一些症狀得到顯著緩解。起搏器還可降低因心跳過慢導致突然死亡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患者安裝起搏器後體力活動能力增加,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甚至可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恢復到正常水平。患者安裝起搏器後的平均生存年齡同正常人相比,沒有顯著的差異。
安裝起搏器手術的常見問題
目前,安裝起搏器手術較安全,手術風險多可以規避。常見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安裝起搏器手術目前一般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對患者身體幾乎沒有影響。穿刺靜脈時一般不會出現嚴重意外。
2。有些病人術中可能出現心跳過慢、過快等心律失常現象,嚴重的可出現心臟驟停。
3。目前使用的心臟導絲質地已經可以做得極為柔軟,有經驗的醫師在手術中送導絲時極少造成心肌穿孔。
4。手術中和術後出血,多由病人凝血機制不佳、沒有及時停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血的藥以及術中損傷較大血管沒有較好止血、術後局部壓迫止血不到位等引起。如果在手術過程中及術後注意止血,顯著的大出血是可以避免的。
5。手術中電極不易定位,需尋求滿意的定位。
6。傷口感染和出現心內膜感染是極為嚴重的不良情況,一旦感染就意味著手術的完全失敗,並會帶來極難處理的後果。因此手術一定要在無菌的狀態下進行,術後常規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大多數病人術前思想顧慮較多,其實過度的擔心是不必要的。另外,手術前病人應注意保暖,不要感冒,身體尤其是手術區域不要有明顯的感染傷口。手術前一定要停用阿司匹林、波力維、肝素、法華林等抗血小板和抗凝血的藥。
手術後的注意事項
手術後病人至少應臥床3天,抗生素預防感染5~7天。因手術後植入心臟的電極固定不牢靠,因此術後要避免手術側肩關節大幅度活動。由於導線多在術後1個月內發生移位,2~3個月導線固定基本牢固,因此術後要逐漸加大活動量。如果在術後再次出現手術前的一些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檢查,以免發生更為嚴重的心臟事故。
一般起搏器植入後第一次到醫院隨訪為術後1個月,以後每3個月隨訪一次。如果電池接近耗盡,則應每月到醫院檢測一次。如果出現任何不適,則要立即到醫院檢測。
起搏器電池使用時間較長,現在的起搏器多數保證在8年以上,有些患者平時起搏較少,用了10年甚至15年仍然有電。當然有些患者也可能因為導線損壞而更換導線或發生其他故障,但一般來說起搏器功能是穩定的。如果起搏器的電池耗竭,起搏功能可能發生改變,患者可能出現一些症狀。最好是對起搏器進行定期檢測,測定電池電量,以便及時更換起搏器。
(責編:曾璐、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