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政治領導。看一名黨員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的素質和能力,首先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穩、靠得住。站得穩、靠得住,最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各項工作中毫不動搖、百折不撓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打任何折扣,不耍任何小聰明,不搞任何小動作。
關於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
——摘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關鍵詞: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編者按:
經黨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外文局,編輯出版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該書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權威著作,對於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於幫助國際社會更好了解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增進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認識和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廣州日報「學習筆記」專欄今起陸續推出「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專題報導,邀請黨校專家與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一起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切實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實踐力量,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輔導員
中央黨校教授向春玲:
抓好政治生態建設,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
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被汙染。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黨的政治生態建設十分重要。《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一文中講道:「政治生態好,黨內就會正氣充盈;政治生態不好,黨內就會邪氣橫生」。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
可以看到,在改革開放、社會轉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思想觀念、國內和國外的價值觀念交織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黨員幹部理想缺失、價值觀嚴重扭曲,還有一些領導幹部把自己手中的權力當做追逐個人利益的工具,樂此不疲地利用職權進行權錢交易,也有些領導幹部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義務,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之風盛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加大懲治腐敗力度、嚴明黨的紀律,黨內政治生態有所好轉,得到群眾的認可。但同時也要看到,黨內仍然存在政治生活隨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和庸俗化的問題。這些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何加強黨的政治生態建設,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黨員幹部要經常接受政治體檢,增強政治免疫力。黨員、幹部要強化黨員的身份意識,強化對黨的忠誠意識,特別要求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嚴守政治紀律,在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必須堅定立場,旗幟鮮明,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
第二,選人用人方面強調要突出政治標準。選人用人是政治生態的風向標,影響政治生態的走向。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選人用人首先要看幹部在政治上理想信念是否堅定。選任幹部突出政治標準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也是優良傳統。在新的形勢下則要更加強調,要選拔任用那些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幹部,來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第三,強化制度建設有效治理政治生態。制度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效保障。政治生態出現問題與我們黨組織在黨員幹部管理上的「寬鬆軟」有很大關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調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方位紮緊制度籠子。通過加強和完善黨的制度建設,確保政治系統各個要素在制度的規範下,來保持黨的政治生態的良性運行,來構建一種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第四,加強黨的政治文化建設,厚植良好的政治生態土壤。政治文化是人們政治行為的價值取向,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加強黨的政治文化建設就是要把我們黨倡導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優良傳統,深入黨員幹部的思想和心靈,要夯實理想信念和信仰之基。
輔導員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教育長、教授尹德慈:
決不能含糊和動搖的重大原則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腦子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在統攬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中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這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和動搖的重大政治原則。
首先,這是建設偉大工程的應有之義。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則,是黨的建設題中應有之義。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時期,我們黨一以貫之地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黨自身建設的方向性、根本性問題抓緊抓實,才使我們黨始終成為領導人民進行社會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全國人民攻克了一個個難關、戰勝了一個個挑戰,黨自身也在領導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中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中國共產黨從來不是為了自身建設而進行自身建設,黨的建設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最終完成黨所肩負的偉大歷史使命。實踐證明,只有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們黨才能不斷增強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為改革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可靠保證。
其次,這是推進偉大事業的本質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歷史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黨的領導下開創和發展起來的,也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繼續推進。進入新時代,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們才能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才能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再次,這是實現偉大夢想的現實需要。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擔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同時也要看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保證全黨一盤棋,使黨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步調一致沿著正確方向闊步前進,才能匯聚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磅礴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山大學附屬一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臨時黨總支宣傳委員,二支部書記陳振光:
黨員主動赴前線身先士卒齊抗疫
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後,我很有感觸,因為我們之前在武漢抗疫前線,深刻體會到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對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重要性。抗疫過程中,醫療技術固然最硬核,但是抗疫「阻擊戰」如何組織實施,醫療大軍如何保持精氣神同樣重要。加強黨建的重要意義就是讓抗疫前線有了主心骨。
以中山一院為例,接到派遣醫療隊到武漢前線的任務後,醫院黨委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兩個小時之內就確定了到前線支援的隊員名單。很多黨員同志是主動報名,主動參戰,不考慮任何個人利益,也沒有考慮到在投身抗擊新發傳染病的工作中將會遇到何種風險。可以說,一個黨員幹部在政治上是否站得穩靠得住,要看在黨中央發出號召的時候,他是否堅決跟著黨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同時,我們也在前線強化黨的制度建設,中山一院先後派出150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其中黨員68人。我們成立了四個臨時黨支部,每個黨支部又成立了三個黨小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一一結對。我們要求「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小組就是一道戰壕,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所有黨員要身先士卒,勇敢地在隔離病區堅持戰鬥,攻堅克難,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
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在身邊優秀黨員的感召下,我們醫院有64名醫療隊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54名同志成為預備黨員。我們用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來增強整個團隊的凝聚力,鍛鍊我們的精神鬥志,以抗疫作為堅定忠誠奉獻、實現愛黨愛國的課堂,把抗疫過程作為敬畏崗位職責,堅守職業操守的課堂。
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黨支部書記張國華:
線上線下相結合齊參與鄉村振興
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我深刻感受到,基層黨建工作在推動鄉村振興、帶領村民致富工作當中尤為重要。比如此前,我們村申請建設美麗鄉村,當時從化計劃在流溪河兩岸和105國道兩旁的鄉村打造美麗鄉村建設點,我們村在地理位置上不屬於這兩塊地方。但我們當時覺得建設鄉村旅遊是我們脫貧之後可以走的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於是我們召集了黨員會議,群策群力,最終在2015年,南平村成功入選從化區「美麗鄉村創建點」。這才有了後面建設特色小鎮、發展鄉村旅遊以及最近的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等發展機會。今年疫情期間,村裡的10多名黨員還主動承擔先鋒帶頭作用,參與24小時防控站崗工作。
在黨建工作方面,我們根據南平村的實際情況,利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去團結黨員,強化黨建引領,夯實黨建責任,通過創新建立黨員幹部掛鈎聯繫農戶制度、「仁裡集」智能治理雲平臺、村民法治議事大廳等,抓好惠民服務工作,維護村內和諧穩定。
每一個季度村裡都會舉辦黨日活動,考慮到外出務工的黨員,我們的黨日活動時間一般會定在周末。我們還特地建立了黨員微信群,相關消息和通知都會發在群裡討論。小鎮發展遇到的問題、發展的進程我們都會在群裡及時公布。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突破了部分時空障礙,大大提高了我們的溝通效率,讓我們的黨員能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也能更好地聯繫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建設工作。
天河區獵德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明:
黨旗插到分類亭黨建需因地制宜
總書記指出,要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必須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擔負好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重大職責。
這對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啟發。獵德街地處廣州市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核心位置。今年以來,我們街道黨工委因地制宜開展基層黨建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執行能力和基層黨建的科學化水平。
一是旗幟鮮明堅持黨建引領,構建疫情防控機制。獵德街發揮「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作用,組建村公司等黨員突擊隊11支300餘人,協助社區開展地毯式防疫工作。目前,轄內無發生一例境外輸入病例,疫情防控的全過程始終活躍著基層黨員的身姿。
二是發揮樓宇黨建作用,網格化開展復工復產工作。街道切實做好黨建引領,落實「六穩」「六保」任務,以東塔、西塔黨群服務站為抓手,發揮「兩新」黨組織黨員引領作用,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天河CBD的121棟樓宇在3月前已全部復工,真正把基層一線的動員力、執行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效能。
三是黨旗插到分類亭,打造垃圾分類新模式。獵德街堅持用「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將黨旗插到了街道社區、小區樓道、分類亭,使分類亭成為黨員的「初心亭」,一舉推動全街83個黨組織1513名黨員投入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轄內6個社區、33個物業居住小區、34個機團單位、37個經營區域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100%、參與率達96%。
廣州白雲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湯恩:
抗擊疫情助復工黨員在前當先鋒
在第一時間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後,我深切感受到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系列重要講話帶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這不僅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明確了努力方向,也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百折不撓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號召全體黨員幹部及員工返崗復工,率先把準防疫物資市場動向,提前謀劃,穩定收儲,有序發放。截至目前,集團共完成接收市下撥、區屬自購、社會捐贈三種來源防控物資85種,其中包含590多萬隻口罩、大量清潔消毒物品、額溫槍、護目鏡、手套等防疫物資,為全區112個部門、鎮街和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同時,集團堅決貫徹上級減租政策,率先完成國企自有物業128家租戶租金減免,充分彰顯了國企擔當。
在復工復產方面,集團廣大黨員一直奮鬥在第一線,成立黨員突擊隊,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白雲高新區投資集團投資項目白雲高新區·產業創新園3月初全部復工,上半年完成項目主體結構封頂;白雲軌交及高端製造研發基地成功競得項目地塊,進入施工準備階段;良田糧庫項目已獲得上級批覆,進入施工準備階段;高芯設計大廈項目已正式開工。同時,集團還配合白雲區政府搭建「平安白雲」等平臺,在全區393個村居建立和運維視頻會議系統,並聯通區級、鎮街平臺,提升各項工作會議效率,為復工復產貢獻了「線上」力量。
專題統籌:劉文亮、吳紹鋒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於夢江、張冬梅、任珊珊、湯南、秦松、何鑽瑩 通訊員 王文浩、彭福祥、何旭鵬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