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糧油:7月我國大米小麥玉米高粱大麥棉花進口情況統計

2020-12-25 每日糧油

大米:進口大米28萬噸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進口大米28萬噸,低於6月份的30.7萬噸,但高於上年同期的15萬噸。

分國別來看,從越南進口大米16.1萬噸,從泰國進口大米9萬噸,從巴基斯坦進口大米1.8萬噸。

2017年1-7月份我國進口大米24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6萬噸。其中從越南進口1,342,835噸,同比增加39.52%,從泰國進口743,801噸,同比增加33.78%,從巴基斯坦進口153,224噸,同比減少70.15%。

小麥:進口小麥23.5萬噸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共進口小麥23.5萬噸,環比增加119%,同比下降23%。

分國別來看,從美國進口6.6萬噸,從澳大利亞進口14.2萬噸,從加拿大進口2.2萬噸。2017年1-7月份累計進口小麥286.4萬噸,較上年同期的208.1萬噸增加37.63%。

大麥:進口大麥71.72萬噸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進口大麥71.72萬噸,上月進口量為62.63萬噸,上年同期進口量36.03萬噸。

分國別來看,進口澳大利亞大麥59.56萬噸,加拿大大麥12.16萬噸。2017年1-7月我國累計進口高粱524萬噸,同比大幅增加105.5%。

玉米:進口玉米91.36萬噸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進口玉米91.36萬噸,上月為38.31萬噸,上年同期為2.9萬噸。

分國別來看,進口烏克蘭玉米60.9萬噸,美國玉米28.81萬噸,寮國玉米1.23萬噸。2017年1~7月累計進口玉米164.84萬噸,同比下降43.81%。

高粱:進口高粱59萬噸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進口高粱59萬噸,上月進口量為32.43萬噸,去年同期為43.8萬噸。

2017年1-7月我國累計進口高粱358萬噸,同比下降20%。

棉花:外棉進口量8.95萬噸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

7月份,我國外棉進口量8.95萬噸,同比減少5.61%,主要進口的是澳棉、美棉和貝寧棉,其中對澳棉的進口量同比減少11.38%,對美棉的進口量同比減少14.96%,對貝寧棉同比增長935.77%。

1-7月,我國累計進口外棉72.6萬噸,同比增長38.32%,其中對美棉的進口量最大,累計達到38.3萬噸,同比增長163.15%,佔中國累計棉花進口總量的52.73%;其次是澳棉,累計進口量為9.66萬噸,同比減少14.14%,佔中國累計棉花進口總量的13.33%;第三是印度,累計進口量8.9萬噸,同比增長59.82%;烏棉累計進口量6.19萬噸,同比減少28.39%。

相關焦點

  • 每日糧油:中國糧食在進口與不進口之間的經濟學分析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消費的增長還是持續,而國內糧食產量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基本已經接近了飽和。1996年,我國第一個主糧品種——大豆,逐漸放開了進口市場,經過近30年的發展,從最初的大豆出口,變成了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目前年進口量沒有低於過9000萬噸的水平。
  • 國內外小麥、玉米、大米多少錢一斤?進口價格透露真相!
    先來看一下今天的小麥和玉米的價格行情: 今天,各地小麥價格平穩,局部小幅下跌。 眾所周知,為了維護國內糧食種植產業和農戶的合法權益,我國對糧食進口(主要指小麥、玉米和大米)實施了關稅進口配額管理制度,以避免國際低糧價對國內市場的衝擊。 而這也是全球大部分農業大國加入世貿組織所採取的一種策略。
  • 2020年的最後一天 看看小麥玉米和稻穀大豆究竟漲了多少錢
    今天是公曆2020年的最後一天,作為糧油行業的自媒體,我們也來帶國內四大主糧品種做一個小結吧。首先看最火爆的大豆,今天黑龍江主產區價格集中在2.6-2.7元之間,塔糧價格約為2.75-2.8元。當然,對於大豆關鍵還要看進口。
  • 面對熱門話題「30年首次進口印度大米」你怕了嗎
    因每日糧油信息發布規則原因,導致微信公號文章發布略晚,如每日糧油原創文章本公號未發,請同行媒體在轉發時務必註明來源,對於惡意轉發者我們將點評批評。 註:每日糧油僅為傳遞市場信息,所有觀點僅供參考!
  • 玉米現貨價格一路下滑 小麥也自食「苦果」
    約一個月時間以前,受小麥替代玉米用作飼料原料數量將大幅增長預期提振,很多市場主體紛紛進入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市場搶購,原本指望小麥價格像玉米價格那樣的走勢一樣「芝麻開花節節高」,沒有想到的是玉米現貨價格在上漲到接近2700元/噸後一路下滑,這讓小麥替代玉米價格、內在品質等優勢通通「灰飛煙滅」。
  • 每日糧油小麥群加了一位日本留學生 然後群裡就炸了
    最近,隨著每日糧油在小麥玉米這塊小眾領域的關注,慢慢也積累了一部分業內人士的關注,特別是對於很多初學者而言,在這裡能獲得月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最近,我們的小麥群就新增了一位專業的農業研究初學人員,是一位在日本的留學生,剛開始的時候,群裡的風氣是這樣的:再然後一分鐘不到,就變成了這樣:最後,不得不每日糧油小編親自出馬,才能平抑事態:
  • 首趟大麥專列在成都開箱→
    > 12月21日,滿載46個貨櫃1200噸的俄羅斯大麥搭乘中歐班列(成都)運抵成都國際鐵路港。
  • 糧油股票龍頭股有哪些?糧油股票值得買嗎?
    雖然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國外的疫情還是很嚴峻,從而使得多國出現糧食儲備不足的情況,像伊拉克宣布需要進口上百萬噸小麥和20多萬噸的大米、印尼和菲律賓宣稱糧倉的儲存量最多能維持三個月。  在此背景下,多個國家宣告制止糧食出口。
  • 重磅乾貨:當前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分析報告(玉米、小麥、大豆、大米...
    被中國需求培育起來的巴基斯坦大米供應規模  去年1月份巴基斯坦成為本月我國大米進口第一大國,取代泰國、越南大米的位置。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1月我國從巴基斯坦進口大米9.02萬噸,佔1月份進口總量(下同)的45.17%;從越南進口大米5.09萬噸,佔25.46%;從泰國進口大米5.04萬噸,佔25.23%。
  • 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 預計2020年玉米產量與上年持平略增
    「今年玉米又獲豐收,進口大幅增加,用糧需求較旺,玉米消費需求間的缺口縮小,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有其合理性,已處於歷史高位。從後期看,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日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李喜貴介紹了我國當前玉米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情況。
  • 春節前玉米價格還會上漲嗎?2020年12月玉米價格最新行情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當前正處於玉米上市高峰期,也是玉米供應最充裕的階段。11月份以來玉米上市量不斷增加,價格基本達到預期,農民和經紀人出售玉米的積極性高。雖然11月17-19日東北產區出現大範圍雨雪和降溫天氣,影響了玉米購銷和運輸,玉米價格上漲。同時,氣溫下降、「上大凍」有利於玉米脫粒和存儲,後期玉米上市量將繼續增加。
  • 兩大糧食出口國受益於我國需求:巴西大豆 烏克蘭玉米和大麥
    自去年7月以來,受我國大豆進口需求影響,巴西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根據最新的海關數據顯示,1-7月我國累計從巴西累計進口大豆3371.83萬噸,佔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71.89%。據了解,烏克蘭玉米價格比美國玉米價格低36%,是導致自烏進口量明顯超過美國的主要原因。最新數據顯示,1-7月我國玉米進口平均單價僅為1474元/噸,即便加上其他進口成本,玉米進口也有近200元/噸的利潤。除了玉米外,烏克蘭大麥進口市場也開始引起業內關注。
  • 玉米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
    飼料糧供應有保障總的來看,玉米價格上漲是收儲制度改革以來的恢復性上漲,特別是在生產成本增加的情況下,適當上漲具有一定合理性。李喜貴認為,儘管目前已經從階段性過剩轉為供需偏緊,玉米產需缺口擴大,但是從玉米生產、庫存、進口來看,我國飼料糧供應是有保障的,玉米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
  • 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 後市上行空間有限
    「今年玉米又獲豐收,進口大幅增加,用糧需求較旺,玉米消費需求間的缺口縮小,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有其合理性,已處於歷史高位。從後期看,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日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李喜貴介紹了我國當前玉米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情況。
  • 中美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一致,除大豆、小麥、玉米等農產品...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協議實施以後我們會從美國進口一部分小麥、玉米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協議實施以後,我們會從美國進口一部分小麥、玉米,也包括大米,實際上這些年以來,我們每年都從美國進口一些小麥和玉米,但是數量嚴格控制在關稅配額範圍之內,數量是很有限的。中國自國際市場進口小麥、玉米和大米,主要還是適度調節國內餘缺。
  • 法國增加對中國出口的小麥和大麥
    據歐洲新聞網站報導,貿易商和分析師表示,本銷售年度中國對法國小麥和大麥的需求持續不斷,中國大力進口穀物以及與澳洲之間的摩擦,極大地促進了法國的出口,儘管今年法國的收成情況不甚理想。
  • 玉米市場已是烈火烹油、十分高危!
    此前,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曾預測,2020-2021年度(10月至次年9月)玉米消費量上調1300萬噸至2.93億噸,料供應缺口達2500萬噸。 結構上看,我國玉米的消費途徑主要包括飼用消費(養殖端主要的能量飼料)、工業消費(如深加工和乙醇)和食用消費三大類。今年玉米的飼料消費預計佔70%以上。
  • 後臨儲時代開啟玉米長牛之路
    現貨和期貨市場共振效應明顯,玉米價格重心大幅抬升,期貨2009合約更是一舉突破2300元/噸關口,刷新近5年來的高點。不過8月上旬玉米-小麥價差逐漸縮小,部分飼料企業開始調整配方採用小麥來替代玉米,疊加前期拍賣糧的出庫壓力,短期市場供應相對充足,玉米價格回吐一部分漲幅。第四階段:(2020年9月中旬-12月上旬),玉米價格大幅上漲。
  • 經濟日報:我國糧食進口數量緣何增加
    前三季度,我國糧食進口量1.0206億噸,比上年同期8174萬噸增長24.9%,其中玉米進口667萬噸,同比增長72.5%,漲幅遠超其他糧食品種,玉米進口佔糧食總進口的比重從上年同期的4.7%提高到6.5%;大豆進口7453萬噸,同比增長15.5%,佔糧食總進口的比重高達73%。
  • 瑞達期貨:玉米:售糧周期牽制價格 供強需弱不利澱粉
    中國1-10月玉米進口量為782萬噸,同比增加97.3%,已經超過玉米年度配額720萬噸的水平。圖3:玉米月度進口量數據來源:Wind9月17日國家發改委已發布2021年糧食進口徵稅配額申請和分配細則。其中,小麥963.6萬噸,玉米720萬噸,大米532萬噸,和去年持平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