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20:34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龔潔節 傅永蘇
久居喧囂繁忙都市中的人們,身心疲憊之際,總是嚮往這樣一種生活:逃離車馬喧闐,投入自然懷抱,面對青山溪水,聞著山野氣息,品味平凡熱辣的農家風味。三五好友一桌,配著清酒美饌,言笑晏晏,鬥酒十千。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在陳溪鄉,就有一家阿義飯莊,用美味慰藉食客,用新鮮感填滿餐桌,讓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盛滿味蕾記憶。每天都有許多人按圖索驥來到這裡大快朵頤,只為在水雲間開啟一場「尋味」晉級之旅。
農家風味 打造本土美食場所
走進陳溪鄉,清澈見底的達溪像一個溫柔的少女,彈著琴弦,叮咚叮咚地唱著動人的歌。在溪畔,一眼就能看到阿義飯莊。樸實無華的門頭看得出頗有些年份,但店內空間不小,包廂、客座一應俱全,簡單整潔還不失小情調,筷子間夾著的是山間美食,抬眼看到的就是秀麗山水。廚房內各類食材擺放在桌上,等待食客挑選。應季的蔬菜仿佛還帶著泥土的印記,與翠綠的葉形成鮮明的對比。
王建義是飯莊老闆,做了30年廚師的他,同家人一起經營這家飯莊,店內的每一道菜餚都是親自出品,一盤盤農家菜在他的勺下香飄四溢,有真功夫也有蒸功夫。大開大闔的農家菜以本地優質食材入饌,配上精準的火候表現,味本真而鮮美,量大而稍顯「粗獷」,在燒、烤、炸、燴、蒸、餾、燉中展示「舌尖上的陳溪味道」。無數老饕都被這一桌桌滾燙鮮香擭住了心。
「我們農家樂主要體現『鄉、野、土』三味。」據王建義介紹,來這吃飯的食客追求的是「山鄉、田園」的味道。除了新鮮純正的農家風味,飯莊還主打諸多「土」的元素,土豬肉、土雞等,就連燒法都講究返璞歸真、原汁原味。
溪溝魚是這裡的明星菜品,翻牌率非常高。因為平時不易吃到,做法多種,紅燒的、油炸的,入口即化。放養在山上的土雞隻加稍許鹽基礎調味,用小火慢燉個把小時,一鍋色亮味香的土雞煲便呈現在食客面前,滑嫩多汁,皮脆肉爽。一碗清湯下肚,為口腔帶去鮮美的享受,回味無窮。紅燜豬蹄,先滷再燜,軟裡還帶勁。油炸花生米,又酥又脆,滿屋飄香。
好食材烹出新鮮味。店內的每一種食材都是每日新鮮採購,魚蝦蟹都是山裡溪水中野生的,蔬菜是農家自種的。土豆、芋艿、蘿蔔、馬蘭頭……每日在田畈裡摘來,實現了「從菜地到餐桌」一步到位,把季節裡最動人的味道留在嘴裡,讓食客一嘗便知這是正宗山裡味。
旅遊東風 助力鄉土美食起飛
石筍山下炊煙嫋嫋,農家灶颱風味縈繞。近年來,隨著陳溪鄉風情旅遊的發展,許多來自杭州、上海、寧波等地的遊客慕名來此。「農家土味」乘上全域旅遊的東風,美食與美景相疊加,產生了1+1>2的效應。美麗鄉村讓這抹色香味俱全的鄉土氣息愈發誘人,也讓阿義飯莊的生意越發紅火。
「我手機裡有700多個號碼,都是預定吃飯的。」王建義笑著說,店內吃飯經常需要提前預訂,若是訂晚了,一桌難求。現在年營業額已超150萬元,周末、節假日往往都是門庭若市。這幾天,他已經忙著在找十一假期的幫工了。
紅火熱鬧勝城裡,此言不虛。每到飯點時分,阿義飯莊就如同武林大會一般,熱鬧非凡。王建義以武林盟主之姿掌握全場,其家人各司其職,從容應對每一位吃貨門派的挑戰。提手間攪動一方天地,一招招獨門絕技在鍋灶間展現,憑藉著過硬的美味撂倒吃貨們的味蕾。
生意興隆是好事,但辦農家樂並非一勞永逸,也要與時俱進。王建義也在不斷豐富菜品,發揚地方菜餚傳統的製作工藝,讓農家飯別具「農」味。為了讓遊客嘗到更多陳溪土味,王建義還將自家製作的年糕片作為小零食,免費贈送給每桌顧客。這些年糕片沒有花俏的調味,只有一股子甜滋滋、嘎嘣脆的老底子米道,成為廣受好評的暢銷尖貨。
不少遊客品嘗過後,都詢問這種傳統小食的購買方式。王建義的女兒王韓莉看到自家的土特產廣受好評,萌生了銷售陳溪農副產品的想法。她利用微信平臺,將傳統味道變成休閒美食,玩轉「溪味」。土雞蛋、番薯幹、筍乾菜、土豬肉、純手工土紅糖、純手工肉粽、冬筍、醃鹹菜等各式農副產品有了新主顧,被推廣到區內外乃至全國各地。王韓莉的微信好友也從十幾人擴展到幾千人,微店年銷售額最高達到70餘萬元。
「鄉村美食大有可為,且潛力巨大。」王韓莉表示,做好美食,本身就是做好旅遊的重要環節,既要借景引客,更要靠著一抹紮根味蕾的鄉土氣息,點燃遊客心中的「最美鄉愁」。在她看來,農家樂就是要用天然的田園食材,打造美味的山鄉味道,讓遊客在最自然的用餐環境中,品嘗天然綠色的山鄉美食,吃出健康安全,吃出「養生概念」。
16000868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