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大家:井口邊草,見過嗎?能清熱利溼,活血消腫

2021-02-07 閱讀大雜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閱讀大雜燴」,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井口邊草

來源產地

為鳳尾蕨科植物全緣鳳尾蕨的全草。全年可採,鮮用,洗淨切段,曬乾。

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陰溼處或石灰巖縫中。

分布於華中、西南及陝西、浙江、江西、福建、臺灣、西藏等地。

別名大葉井口邊草、線雞尾、楚箭草、鳳尾草、玉龍草、狼牙草、雙鳳尾、金雞尾、大葉鳳尾、雞鳳尾草、背陰草、鳳尾接骨草、爬巖龍、八字龍、黑枸杞。



【原形態】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50-100cm。

根莖短,橫走,密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紙質,密生,二型;

營養葉柄長12-35cm,光滑,禾稈色,有時下部帶紅棕色;葉片卵形或卵圓形,長20-40cm,寬15-25cm,基部圓楔形,先端尾狀,單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2-5對,對生,線形,長12-20cm,寬8-16mm,最下部羽片有柄,基部常為二叉狀深裂,邊緣有刺狀鋸齒;

葉脈羽狀,側脈二叉狀或不分叉;孢子葉較大,葉柄長30-50cm;葉片卵圓形,長25-40cm,寬15-20cm,一回羽狀,但中部以下的羽片通常分叉,有時基部1對還有1-2片分離的小羽片;側生羽片2-5對,線形,長15-20cm,寬6-8mm,近先端營養部分有尖齒。

孢子囊群生於羽片邊緣至近先端而止;囊群蓋線形,膜質,全緣,灰白色。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微苦;涼

歸肝經

清熱利溼;活血消腫。主痢疾;咽喉腫痛;瘰癧;黃疸;血淋;熱淋;風溼骨痛;跌打損傷

《中藥大辭典》

淡微苦,寒。

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痢疾,腸炎,小便淋痛,癰瘡癤腫,骨折。

《中華本草》

甘;淡;涼

清熱利溼;止血生肌;解毒消腫。主洩瀉;痢疾;黃疸;淋證;水腫;咳血;尿血;便血;刀傷出血;跌打腫痛;瘡癰;水火燙傷

【歸經】

肝;大腸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撒;煎水洗;或鮮品搗敷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全部轉載,內容未經核實,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龍葵,見過嗎?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對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療效
    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 清熱解毒藥之鳳尾草,是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的良藥
    鳳尾草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清熱解毒藥,其藥性苦、寒,歸於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的功效。此藥在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熱毒或溼熱痢疾、腹瀉等疾病。還可以用來治療血熱導致的尿血、便血、痔瘡出血等疾病。此外,對於熱淋、溼熱黃疸等多種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 提醒大家:龍葵,見過嗎?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對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療效
    淨制:除去雜質,老梗及殘留根。泡水洗淨,曬乾。切段;曬乾或烘乾篩去雜質。性味功效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味苦;性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龍葵葉加醋研為細末敷塗,能消紅腫。5、背癰。用龍葵一兩,研為末,加入麝香一分,研勻敷癰上。又方:用是蟆一個,同龍葵莖、葉搗爛敷癰上。6、諸瘡惡腫。用龍葵莖葉搗爛,酒送服;另以藥渣敷患處。8、吐血不止。用龍葵苗葉半兩、人參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親朋汲水送下。
  • 龍眼獨活,見過嗎?能祛風除溼;活血消腫
    草獨活(龍眼獨活) 來源產地發散風寒,健脾利溼,強筋壯骨。主治感冒,咳嗽,胸滿脅痛,腰痛,跌打風溼,月經不調,小兒疳積。 《中華本草》 味苦;辛;性微溫。發散風寒;健脾利水;舒筋活血;截瘧。
  • 鼻炎:龍葵,見過嗎?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對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療效
    淨制:除去雜質,老梗及殘留根。泡水洗淨,曬乾。切段;曬乾或烘乾篩去雜質。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於感冒發燒,牙痛,慢性支氣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帶,癌症;外用治癰癤疔瘡,天皰瘡,蛇咬傷。據古代文獻記載,服食本品可解勞少睡。現在臨床上試用本品作為避倦防睡藥,在實踐中體會到用本品治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療效。苦,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疔瘡,癰腫,丹毒,跌打扭傷,慢性氣管炎,急性腎炎。用於瘡癰腫毒、皮膚溼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氣管炎、白帶過多、前列腺炎、痢疾。
  • 銅錘草,見過嗎?散瘀消腫,清熱解毒.治跌打損傷、咽喉腫痛
    銅錘草來源產地為醉漿草科植物紅花酢漿草的全草。3-6月採收全草,洗淨鮮用或曬乾。生疏林、荒坡或栽於庭園。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別名大酸味草、大老鴉酸、地麥子、紫醉漿草、大葉酢漿草、大鹹酸甜草、水酸芝、一粒雪、隔夜合、三夾道。
  • 被你忽視的路邊小草,還能清熱利溼、排石解毒!
    功效   瀉火除煩、清熱利溼。   金錢草性涼、味甘、微苦,有利水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的功效,煎服常用量為30~60克。利溼是指清利溼熱,而退黃是指利膽退黃,與茵陳、虎杖、垂盆草、雞骨草等藥材配伍,利溼退黃的藥效更強。   利尿通淋   金錢草有清利溼熱、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於熱淋、沙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等症狀,利尿通淋可與海金沙、雞內金同服,治療黃疸可配伍茵陳、梔子。
  • 見腫消,見過嗎?能活血消腫.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生於溝邊及屋舍旁肥厚溼潤的土壤中。分布於河北、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別名見腫消、乳香草、奶草、澤蘭、葉下紅、散血草、和血丹、天青地紅、破血丹、血牡丹、三七草、九頭獅子草、白田七草、血當歸、紅背三七、散血丹、血三七、菊葉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狗頭三七【原形態】菊葉三七 多年生草,高達1m左右。宿根肉質肥大,土褐色,具疣狀突起及鬚根,斷面灰黃白色。莖直立,具縱稜,綠色略帶紫色,上部多分枝,光滑無毛或稍具細毛。
  • 小時候一定見過、吃過,但是你叫得出它們的名字嗎?
    這些東西你小時候一定見過、吃過,但是你叫得出它們的名字嗎?  你只知道它們長得漂亮,卻不知他們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蓬蘽(Péng Lěi)▼   蓬蘽又名空心泡,聽名字你肯定不知道它是什麼,但是看到圖片你一定知道這是什麼了!
  • 農村一種野草,老中醫說:能解毒利溼,止咳定喘,消腫止痛
    農村一種野草,藥用價值很高,能解毒利溼,止咳定喘,消腫止痛金鈕扣,又名天文草,散血草,小銅錘等,為菊科金鈕扣屬的植物。原產於巴西的熱帶地區,在我國廣東、雲南、福建、臺灣等地具有分布,常生于田邊、溝邊、溪旁潮溼地、荒地、路旁及林緣。
  • 提醒大家:大接骨草,見過嗎?清熱除溼,治療風溼骨痛,消炎接骨
    大黑點草、肝炎草、小果丹、大骨草、四排草、喬木草、棒狀花、中肋耳草。其名稱為大黑點草、肝炎草、小細旦、大骨草、四面草、喬木草。[原件]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狀,30×50釐米高,基部木質,節稍膨大,略帶紫色黑色。
  • 抗炎抗癌利溼止痛可用雞骨草
    □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吳佳欣裴林    雞骨草味甘、微苦,性涼,入肝、胃經。具有清熱利溼、散瘀止痛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肝膽溼熱鬱蒸引起的黃疸,可單味使用,或配伍茵陳、地耳草、垂盆草;用於胸脅不舒、胃脘脹痛,常配伍兩面針;治療乳癰,本品鮮葉搗爛外敷。
  • 水接骨丹,見過嗎?活血止血,消炎止痛.治骨折,跌打損傷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為柳葉菜科植物柳葉菜的全草。全年均可採,鮮用或曬乾。生於海拔500-2800m的林下溼處,溝邊或沼澤地。
  • 止疼秘方;水接骨丹,見過嗎?活血止血,消炎止痛.治骨折,跌打損傷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小編以後會源源不斷的創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獻給大家!為柳葉菜科植物柳葉菜的全草。全年均可採,鮮用或曬乾。生於海拔500-2800m的林下溼處,溝邊或沼澤地。
  • 農村一大惡草,豬吃了就鬧肚子,但消腫有特效,人稱「活血草」
    在農村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最常見的莫過於野草一類的了,它們也算是農村生活的一部分了,而且有不少野草也深得農民朋友所喜愛,就比方說蒲公英,它雖然非常常見,在路邊就能看到,但是價值卻相當的高,不僅營養豐富能當野菜食用,同時還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對於感冒、上火之類的病症有著不錯的作用
  • 這種「醜草」又稱「荔枝草」,農民當成寶,能清熱解毒,你見過嗎
    這種「醜草」又稱「荔枝草」,農民當成寶,能清熱解毒,你見過嗎現在的天氣,是越來越暖和了。尤其是在農村,自然環境好,長出了很多的野菜,野果,野草都有。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醜草」又稱「荔枝草」,農民當成寶,能清熱解毒,你見過嗎?這種野草,又叫雪見草,雪裡青等。這種野草還是非常常見的,一般在山坡,田地上,但是它卻被人們稱為「荔枝草」,雖然它的名字裡有荔枝兩個字,可是卻和荔枝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它不像荔枝那樣好吃,反而還長的很醜。
  • 三種藥用功效很好的積雪草、益母草、地耳草
    幾種農村房前屋後常見的草藥,用好了都能治大病。積雪草和益母草嫩的時候也是不錯的野菜。積雪草(學名: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全草入藥,清熱利溼、消腫解毒,治痧氙腹痛、暑瀉、痢疾、溼熱黃疸、砂淋、血淋,吐、血、咳血、目赤、喉腫、風疹、疥癬、疔癰腫毒、跌打損傷等。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樓、雲母草,拉丁學名:Leonurus artemisia (Laur.)S. Y. Hu F,為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夏季開花。其乾燥地上部分為常用中藥,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生用或熬膏用。
  • 中醫載錄:九子連環草,見過嗎?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用於痔瘡,風溼痺痛
    性味效應全國中草藥簡編心、肝、文。舒筋活絡,祛風止痛。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主要有scrofula;紅腫;咽喉痛;痔瘡;風溼病;關節痛;跌倒傷。㈡九子連環草五鏽,燉肉吃;另用九子連環草二錢,韭菜一錢。搗敷患處。②治痔瘡及脫肛九子連環草五錢,研末,調菜油敷患處。九子連環草,見過嗎?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用於痔瘡,風溼痺痛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全部轉載,內容未經核實,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 大接骨草,見過嗎?清熱除溼,治療風溼骨痛,消炎接骨
    脈耳草來源產地茜草科植物脈耳草的全草。全年可採,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生於低海拔山谷林緣或草坡曠地上。分布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別名大黑節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稜草、節節草、小節節花、中肋耳草。【原形態】多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