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接骨草,見過嗎?清熱除溼,治療風溼骨痛,消炎接骨

2021-03-04 吃貨室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脈耳草

來源產地

茜草科植物脈耳草的全草。全年可採,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

生於低海拔山谷林緣或草坡曠地上。

分布廣東、廣西、雲南、海南。

別名大黑節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稜草、節節草、小節節花、中肋耳草。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形,高30~50釐米,基部木質,節部略膨大,稍帶紫黑色。葉對生;葉柄短;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2釐米,寬1.5~4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麵粉綠色,葉脈下面隆起,側脈4對弧形伸展;託葉連合成杯狀,有線形裂齒。頭狀花序腋生,花序柄長0.5~2.5釐米;小花暗紫色。蒴果球形。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微苦,溫。

清熱除溼,消炎接骨。主治瘧疾,肝炎,風溼骨痛,結膜炎。外用鮮品搗汁點眼。還可治骨折,外傷出血,亦可用於拔異物入肉。

《中藥大辭典》

辛微苦,溫。

清熱除溼,消炎接骨。治瘧疾,肝炎,風溼骨痛,結膜炎。

《中華本草》

辛;微苦;溫。

清熱除溼;活血消腫。主瘧疾;肝炎;眼結膜炎;內溼骨痛;骨折腫痛;外傷出血

【歸經】

肝;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汁點眼或搗敷。

相關焦點

  • 提醒大家:大接骨草,見過嗎?清熱除溼,治療風溼骨痛,消炎接骨
    大黑點草、肝炎草、小果丹、大骨草、四排草、喬木草、棒狀花、中肋耳草。其名稱為大黑點草、肝炎草、小細旦、大骨草、四面草、喬木草。[原件]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狀,30×50釐米高,基部木質,節稍膨大,略帶紫色黑色。
  • 大接骨草,見過嗎?清熱除溼,治療風溼骨痛,消炎接骨
    大黑點草、肝炎草、小果丹、大骨草、四排草、喬木草、棒狀花、中肋耳草。其名稱為大黑點草、肝炎草、小細旦、大骨草、四面草、喬木草。[原件]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狀,30×50釐米高,基部木質,節稍膨大,略帶紫色黑色。
  • 接骨草,見過嗎?能強壯筋骨,治風溼骨痛,接骨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生於丘陵、山坡或山溝小灌叢中。分布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福建、臺灣等地。小灌木,高達1.5米。莖圓柱狀,有縱溝,無毛。
  • 接骨草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接骨草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接骨草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綱目》;別名在《名醫別錄》中記載為蒴藿;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陸英;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忍冬科接骨木屬高大草本植物。2,分布和生長環境接骨草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通常生長在山坡、林下、溝邊、草叢中,也常成片生長,在一些地方有人工栽培。
  • 此物「化瘀通經,滋養肝腎」,尤善祛風活絡,譽為「接骨草」
    在農村有一句話叫做:打得地上爬,只怕八稜麻,說的是磕碰受傷下不來床,即便是腿腳骨折,只要有「八稜麻」這植物就不會有大問題,八稜麻被譽為「接骨草」。 這種植物分布比較廣,每個地方叫法也就不同,走馬箭、排風藤、秧心草、秧心草、小接骨丹,陸英、名字一拉一大串。在常人眼中,八稜麻不過是長得亂七八糟的植物,那麼真的能幫助骨頭癒合?它有這麼神奇嗎?
  • 此為「接骨草」,價值珍貴,就是骨頭斷了也能接的意思,請您識別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年輕醫生,有一次上山採藥時遇見一條大蜈蚣,因為恐它傷人,就用隨身攜帶的刀具將蜈蚣砍成了兩段。誰知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條更大的蜈蚣,見到受傷的蜈蚣後,急忙從草叢裡銜來一片綠葉,它先把砍斷的蜈蚣對接在一起,然後把帶來的葉子,嚼成帶汁液的糊狀,敷在蜈蚣斷口對接處。
  • 天蓬草,見過嗎?能祛風散寒,續筋接骨,活血止痛
    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的全草。春至秋初採,洗淨,鮮用或曬乾。生于田間、溪岸或潮溼地區。分布於東北、華東、華中、西南及陝西、甘肅、青海等地。別名雪裡花、寒草、金線吊葫蘆、雪裡開花、小紅娘、漫水草、文集草、鵝兒腸、蘭衣參、麻絲菜、黃瓜草。越年生草本,高15-30cm。莖纖細,叢生,下部平臥,上部有稀疏分枝,綠色或帶紫色。單葉對生;無柄;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20mm,寬2-3m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或淺波狀,兩面無毛。
  • 猴接骨,見過嗎?祛風除溼,活血止痛.治風溼疼痛、跌打腫痛
    雪下紅(猴接骨)來源產地為紫金牛科植物雪下紅的根或全草。秋、冬季來挖,洗淨,鮮用或曬乾。生於海拔500-1540m的疏林下或林下陰溼處。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別名小羅傘、矮茶風、毛莖紫金牛、九節龍、地茶、猴接骨、毛羅傘、土丹皮、石獅子、鐵羊傘。
  • 不想做藥罐子;此為「接骨草」,價值珍貴,就是骨頭斷了也能接的意思,請您識別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年輕醫生,有一次上山採藥時遇見一條大蜈蚣,因為恐它傷人,就用隨身攜帶的刀具將蜈蚣砍成了兩段。年輕的醫生猜想這種草一定有接骨的功能,於是,就採了一些回來,先將家裡的公雞呀、小狗的腿弄斷,然後再將這種草藥切碎搗爛敷在骨折處,並將傷口包紮好,沒過多久,斷裂的雞腿、狗腿竟然重新長好了,並且行走自如。後來就把這種神奇的草稱為「接骨草」。從此,接骨草的功用,就這樣被發現了。
  • 螳螂跌打,見過嗎?散瘀止痛,接骨,祛風溼.主跌打損傷、骨折、風溼痺痛、腰腿痛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生於海拔200-1000m的山坡、平壩或河漫灘雨林及季雨林中多附生於樹幹或石崖上。螳螂跌打,附生藤本,長4-6m以上。莖圓柱形,直徑1.5-2mm,具細條紋,節間長2-2.5cm。
  • 非物質文化遺產《嵇接骨土熨療法》傳人班
    宋朝治癒孝宗皇帝骨病而賜建的:嵇接骨橋、歷800年風雨至今屹立杭州城內,800年來,默默承載了獨到、獨特、獨法獨效的嵇氏古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土熨療法的使命。當今什麼手法針法包括醫學界還在津津樂道的各種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風溼、關節炎、骨折骨斷的病機病理在土熨療法面前已經沒有實質意義,所謂的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風溼、關節炎、膝關節疼痛積水、女性月地病、骨痛、骨刺、骨癰、獨骨瘡、骨質增生、骨不連、陳舊性骨傷、壓縮性骨折、青枝骨折、
  • 接骨草你需要了解一下
    其實想接骨草是我們農民經常都會見到的一種草本植物,像接骨草的整株是十分矮小的,但是接骨草分布的還挺廣泛的,但是接骨草它的這些整株分支卻不是非常堅硬的,像接骨草整株中心都是中空的,而且在很多的時候還非常容易被折斷。
  • 因果實漂亮,常被折枝破壞,殊不知此為珍貴的「接骨草」
    導讀:因果實漂亮,常被折枝破壞,殊不知此為珍貴的「接骨草」。對於破壞植物,筆者歷來是很反對的,畢竟地球只有一個,而且生態關係人類。當然,可能有些朋友們會說道了,難道連野草也不可破壞嗎?大家認識圖片中的這種野草植物嗎?此物便是一種農村很常見的野草,而且在我國分布範圍也很廣泛,它在農村主要生長於荒地、路旁、山坡,甚至是竹林下都是可以見到的,它的名稱叫「接骨草」。「接骨草」雖然屬於野草,但它卻是一種很高大的草本,在肥料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長到2米左右,再加上那酷似紅珠子的果實,可以說具有相當不錯的觀賞性。
  • 建議大家:井口邊草,見過嗎?能清熱利溼,活血消腫
    井口邊草來源產地為鳳尾蕨科植物全緣鳳尾蕨的全草。全年可採,鮮用,洗淨切段,曬乾。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陰溼處或石灰巖縫中。別名大葉井口邊草、線雞尾、楚箭草、鳳尾草、玉龍草、狼牙草、雙鳳尾、金雞尾、大葉鳳尾、雞鳳尾草、背陰草、鳳尾接骨草、爬巖龍、八字龍、黑枸杞。
  • 這草藥顏色很黑,是治療風溼骨痛、手腳麻木的好藥
    民間治療風溼骨痛常會用到一種草藥叫麻骨風,我的草藥師父告訴我,有些人患了風溼骨痛常會引起手腳麻木,這時候你就需要在去風溼骨痛的藥中加入麻骨風了。麻骨風有兩種,一種大葉的,一種小葉的,小葉的莖裡面是黃色的,大葉的曬乾了莖是黑色的,兩者功效相似,可以互用。
  • 國獨家淵源800年治骨真法、非物質文化遺產《嵇接骨土熨療法》傳人班 岐黃易德楊莉 10月30號29
    當今什麼手法針法包括醫學界還在津津樂道的各種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風溼、關節炎、骨折骨斷的病機病理在土熨療法面前已經沒有實質意義,所謂的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風溼、關節炎、膝關節疼痛積水、女性月地病、骨痛、骨刺、骨癰、獨骨瘡、骨質增生、骨不連、陳舊性骨傷、壓縮性骨折、青枝骨折、
  • 長在路邊,常被當「野草」,卻是大名鼎鼎的「白接骨」:續筋接骨
    白接骨是爵床科白接骨屬的植物,是一種草本植物,它的名字很多,有的地方叫玉龍盤,有的地方叫玉梗半枝蓮,還有叫它玉錢草,血見愁,接骨草,接骨丹等等,名字非常多,很多地方都有生長。白接骨一般採收後清洗乾淨,也可以新鮮的食用,也可以曬乾備用。
  • 全國獨家淵源800年治骨真法、非物質文化遺產《嵇接骨土熨療法》12月29日網課
    >宋朝治癒孝宗皇帝骨病而賜建的:嵇接骨橋、歷800年風雨至今屹立杭州城內,800年來,默默承載了獨到、獨特、獨法獨效的嵇氏古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土熨療法的使命。全靠嵇接骨淵源流長800年的土方土法,頸、腰、椎體、椎間盤、纖維環、骨縫隙、骨節骨頭,裂開、斷開、骨折……都不怕,令所有手法針法而望塵莫及  !  不同於各門派法,痛骨立效, 斷骨再長,死骨復生,立竿見影 。治骨病,敢與任一傳統方法比效果治癒率 。
  • 水接骨丹,見過嗎?活血止血,消炎止痛.治骨折,跌打損傷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為柳葉菜科植物柳葉菜的全草。全年均可採,鮮用或曬乾。生於海拔500-2800m的林下溼處,溝邊或沼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