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實時監測砷含量的生物傳感器

2020-12-17 電子發燒友

科學家研發實時監測砷含量的生物傳感器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14 14:06:07

據外媒報導,砷跟許多重金屬一樣,作為採礦作業的副產品會汙染土壤和地下水、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各種威脅。然而現在,一種新型的生物傳感器可以幫助我們消除這種劇毒化學元素的危險,通過跟植物的合作其可以實時監測這種化學元素在地下環境中的含量。

據了解,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改變植物組織內部的動態變化,因為砷是從土壤中吸收的,植物則是從土壤中提取分析物並通過根系運輸它們。被嵌在植物組織中的光學納米傳感器顯示螢光強度的變化取決於植物對砷的吸收。配合可攜式電子設備如樹莓派平臺和攝像頭,該系統可以提供實時監測土壤中重金屬濃度的信息。

該研究的論文作者Salim Lew說道:「我們的植物基納米傳感器之所以值得注意不僅是因為它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款,還因為它比測量地下環境中砷含量的傳統方法具有顯著優勢、需要更少的時間、設備和人力。我們預計,這種創新最終將在農業和其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為了證明該技術可用於防止可食用作物的汙染,該團隊使用該技術檢測了大米和菠菜中的砷。之後他們將注意力轉向了一種叫做大葉井口邊草(Pteris cretica)的蕨類植物,這種植物能吸收大量的砷並對其耐受。

這為研究小組開發超靈敏的砷探測器提供了平臺,該探測器可以檢測到極低濃度的砷--最低可低至十億分之二。這遠遠低於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規定的城市供水的最高汙染物濃度標準。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進展,因為我們第一次開發了一種可檢測砷--一種嚴重的環境汙染物和潛在的公共健康威脅--的納米離子傳感器,」這項研究的聯合首席研究員、MIT教授Michael Strano指出,「跟舊的砷檢測方法相比,這種新型傳感器有著無數的優勢,它可能是一個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因為它不僅更省時,而且比舊的方法更準確和更容易部署。」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責編AJ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復旦科學家發明仿生纖維傳感器 可實時、準確監測人體健康
    新華社上海11月16日電(吳振東、王宛藝)復旦大學科學家研發一種可注射的纖維狀生物傳感器,植入後該傳感器就像毛髮一般附在皮膚表面,纖細柔軟並可以實現對體內多種化學物質的長期、實時監測。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個人生理信息的實時監測及其帶來的個體化醫療受到關注。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是一類可以將化學信號轉化成電信號的裝置,可用於監測特定化學物質,在可穿戴醫療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據介紹,現有的可植入式傳感器因其材料本身模量大,存在剛性器件和柔軟組織間的重複機械損傷問題。
  • 微量氧氣傳感器TO2-1X用於手套箱氧含量監測
    隨著循環時間的延長,箱內工作氣體中的水分和氧氣含量逐漸減少,最終達到小於1ppm的目標。經過一段時間的循環後,淨化塔將被吸附飽和,並可再生和重複使用。手套箱的操作需要與空氣隔離進行實驗。例如,鋰金屬與氧反應,一些反應需要在惰性氣體如氬氣中進行。使用開放式(無屏蔽)放射源,並用鉛和鉛玻璃保護它們,主要是保護實驗者免受有毒化學物質的傷害。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發傳感器可以實時測量汗水
    人們認為傳感器有一天可以監測重要的健康統計數據,而不必刺破皮膚並抽血。希望可穿戴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汗水並提供脫水和疲勞等問題的信息。現在,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可穿戴的傳感器,可以實時測量汗水。
  • 生物傳感器的應用詳解
    葡萄糖監測   因為研究人員尋求開發可穿戴式生物傳感器,可以通過皮膚上的汗水監測患者的葡萄糖水平,生物傳感技術很可能成為糖尿病患者不同人生的製造者。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已經開發出一種大約25美分尺寸大小的傳感器,可以檢測汗液中的皮質醇,並提供來自周圍汗液的實時數據(所顯示的)。
  • 科學家研發仿人眼傳感器 可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性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設備物理學家John Labram及其同事研發了一種模仿人眼探測光線的傳感器,可以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性能。
  • 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會增加大米中的砷含量
    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會增加大米中的砷含量  Winnie Lee • 2020-01-03 19:03:39 來源:前瞻網
  • 生物傳感器的原理、種類及其應用
    藥物分析用生物傳感器其典型代表產品是 SPR生物傳感器,這是一種表面膜共振分析,是實時測定生物分子結合的技術,在九十年代初由發瑪西亞公司引入,以抗原抗體結合分析為例,將抗原 (或抗體)通過表面化學方法固定在晶片的金箔表面,然後讓抗體 (或抗原 )流過抗原抗體的結合將改變膜表面液體性狀,從而影響金箔共振性質,這改變可被實時檢測並記錄下來 (這被稱之結合相)。
  • 史丹福大學最新研究:砷含量增加或將導致水稻大幅減產
    但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新實驗表明,隨著氣候變化,土壤中砷含量普遍存在的主要水稻種植區的產量將大幅下降,危及關鍵的糧食供應。這些探索未來氣候條件下水稻生產的實驗表明,到2100年,水稻產量可能下降約40%,這對世界上一些以水稻為基本食物來源的地區可能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 科學家研製出可穿戴的汗液成分傳感器
    科學家研製出可穿戴的汗液成分傳感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6 21:13:05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高偉團隊研發出一種雷射雕刻的可穿戴傳感器,其可用於靈敏檢測汗液中的尿酸和的酪氨酸
  • 科學家研發新型可穿戴式超聲波貼片 不用動刀就能監測皮下深處的血壓
    (圖源:ScienceDaily)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的可穿戴式超聲貼片,它可以非侵入性地監測皮膚深處動脈的血壓,可以幫助人們更早、更精確地發現心血管問題。應用包括實時、持續地監測心臟病或肺病患者以及危重病人或正在接受手術的病人的血壓變化。這種貼片使用超聲波,因此它可能被用於非侵入性地追蹤身體深處的其他生命體徵和生理信號。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在9月11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他們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可穿戴設備僅限於感知皮膚表面或皮下的信號。
  • 科學家研發出能識別變質肉的傳感器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德媒稱,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傳感器,可幫助識別肉類和魚類是否變質。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6月5日報導,世界上近三分之一食物被扔進垃圾堆。德國人均每年扔掉55公斤水果、蔬菜、麵包和肉類。
  • 反應釜氧含量在線監測及離心機氧含量在線監測解決方案
    在石油、化工、製藥等行業反應釜離心機的投料多為易燃易爆物質因此控制反應釜離心機內部的氧含量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對反應釜離心機內腔氧含量進行分析 如何快速可靠且低維護量地測量過程氣體中的氧含量,一直以來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目前行業內常見措施有兩種方法。
  • 生物傳感器多學科「艦隊」啟航
    呼籲成空,但問題猶在:在生物傳感器領域,存在著相關學科配合不夠,特別是體制機制上各家科研工作自成體系、重複科研,乃至各自在生物傳感器的起跑線上只做基礎性工作,而很少在產品的實用化上繼續研發。史建國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科學家們提取出動植物發揮感知作用的活性材料,這包括生物組織、微生物、細胞器、酶、抗體等;同時將生物材料感受到的持續、有規律的信息轉換為人們可以理解的信息;將信息通過光學、壓電、電化學、溫度、電磁等方式展示給人們,為人們的決策提供依據。
  • 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實施
    在企業端,使用傳感器、攝像機和安全生產實時監測預警主機等設備,形成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各環節中,人員、設備、設施、環境等重大危險源安全狀態的全面有效感知。有關企業的實時監測數據和數個月內的視頻數據被存儲在企業端實時監測預警主機內,隨時供企業和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查詢。其中實時監測理化數據可以存儲數年之久,視頻圖像數據可以存儲數個月之久。視頻圖像中水印疊加了實時數據,不能篡改。
  • 英國科學家警告:吃太多米飯等於服砒霜,低含量砷也會心臟病致死
    據最新一期《全環境科學》雜誌刊發的論文,英國曼切斯特大學和薩爾福德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吃太多米飯會增加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因為米飯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砷(俗稱「砒霜」),可導致多種疾病,如食道癌和肝臟病變等。
  • 光傳感器在鹽密在線監測系統中應用
    利用光傳感器對輸變電設備絕緣子進行鹽密在線實時監測,解決了一個長期困擾電力系統的問題,為電力系統在該領域打開了一扇大門,是思想上的大變革! 光傳感器輸變電設備鹽密在線監測系統是一種實時、在線、科學、準確的鹽密監測方法。
  • 南方周末:「食砷」細菌顛覆了什麼
    斷言生命「必需元素」不再必需可能為時尚早
  • 公園景區負氧離子實時在線監測方案
    :系統通過溫溼度傳感器、噪聲傳感器、PM2.5、PM10傳感器、空氣負氧離子傳感器等智能傳感器(可根據需求靈活配置不同類型傳感器),可24小時全天候監測現場環境各項關鍵參數並自動遠程傳輸到雲平臺。(3)標準安裝:空氣溫溼度傳感器、PM2.5傳感器與負氧離子濃度傳感器等均統一封裝在氣象百葉箱中,輸出接口統一,具有安裝方便,防水、防紫外線作用,保障了傳感器不會因為風吹日曬而導致測量精度下降以及電路短路。(4)軟體系統:開發基於網際網路和移動端的環境監測數據云平臺系統,實現對環境的遠程實時監測。
  • 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傳感器
    採用精確監測、記錄分析室內環境中的溫度、溼度、氣壓、有害氣體等環境情況,達到對室內環境的全面科學檢測成為了當前環境監測的發展趨勢之一。那該如何監測環境中如此多的要素呢?一、多功能空氣品質變送器建大仁科多功能空氣品質變送器能夠對室內環境中的空氣溫溼度、顆粒物(PM2.5、PM10)以及甲醛、一氧化碳、TVOC等氣體濃度進行實時監測,可測量11種檢測參數,18種檢測要素可選;採用電化學式和催化燃燒式傳感器,配置國外進口高靈敏度氣體檢測探頭,可對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濃度進行測量
  • 四維圖新研製出胎壓監測傳感器晶片
    四維圖新今日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傑發科技自主設計的胎壓監測傳感器晶片研製成功並具備了量產能力。  據介紹,胎壓監測傳感器晶片用於汽車行駛中對輪胎氣壓進行實時監測,對輪胎漏氣和低氣壓進行預警以保障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