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警鐘!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會增加大米中的砷含量

2020-12-18 前瞻網

全球變暖警鐘!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會增加大米中的砷含量

 Winnie Lee • 2020-01-03 19:03:39 來源:前瞻網 E427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大米是一種廣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接受的主食。但除了營養成分和熱量外,大米還可能含有少量的砷,砷是一種與多種癌症有關的有毒物質,過量會引發健康問題。

現在,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大多數氣候變化預測中,氣溫升高會導致稻米中砷的濃度升高。

「我們知道,在更高的溫度下,更多的砷從土壤中釋放出來。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這種土壤溫度的變化影響了稻米中砷的含量。」

「如果這些結果代表了我們對田間種植水稻的期望,那麼氣候變化可能會加劇砷汙染水稻的問題。」

砷自然存在於土壤中,但在歷史上使用過含砷除草劑的地區或灌溉用水含有砷的地區,砷的濃度更高。

「一般來說,植物就像一根大管子或一根吸管,把水從根部吸到葉子上。而大米自然會吸收砷,因為砷模仿了這些植物優先從土壤中吸收的其他分子。於是砷就被濃縮了。」

為了確定在較暖的條件下,稻米是否會吸收更多的砷,研究小組從加州戴維斯市的稻田中收集土壤。在西雅圖,研究人員在這種土壤中培育水稻,並將其置於恆溫生長箱中。

他們比較了四種不同溫度條件下的砷吸收。

隨著溫度的升高,研究小組發現砷在植物的每個部位的吸收都增加了,包括稻穀。

「我們的數據表明,隨著氣溫開始變暖,即使是種植在低砷土壤中的水稻也可能面臨糧食中砷含量更高的風險。」

有些形式的砷比其他形式的砷毒性更大。

該小組目前正與華盛頓大學Tacoma校區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一種方法,使他們能夠看到砷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形態。這樣,他們就能更好地了解任何潛在的健康風險。

「所有形式的砷都對我們有害,對植物也有害,砷含量增加會降低作物產量。這可能對稻農的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原文出處:

https://knowridge.com/2019/12/warmer-temperatures-could-increase-arsenic-levels-in-rice/,《Warmer temperatures could increase arsenic levels in rice》,作者:Sarah McQuate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史丹福大學最新研究:砷含量增加或將導致水稻大幅減產
    大米是全球最大的主食作物,佔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但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新實驗表明,隨著氣候變化,土壤中砷含量普遍存在的主要水稻種植區的產量將大幅下降,危及關鍵的糧食供應。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很多人認為溫室氣體零排放就能阻止全球變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近日,挪威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英國科學家警告:吃太多米飯等於服砒霜,低含量砷也會心臟病致死
    據最新一期《全環境科學》雜誌刊發的論文,英國曼切斯特大學和薩爾福德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吃太多米飯會增加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因為米飯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砷(俗稱「砒霜」),可導致多種疾病,如食道癌和肝臟病變等。
  • 【譯文】全球變暖的原因
    原文標題:「The Causes of Climate Change」原文發表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某期某刊 https://climate.nasa.gov/causes/     科學家將自20世紀中期起的全球變暖趨勢歸於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大氣層像覆蓋玻璃的溫室一樣,將地球表面反射的熱量保存在地球周圍,保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
  • 科學家研發實時監測砷含量的生物傳感器
    打開APP 科學家研發實時監測砷含量的生物傳感器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14 14:06:07 據外媒報導,砷跟許多重金屬一樣,作為採礦作業的副產品會汙染土壤和地下水、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各種威脅。
  • 日媒:氣候不斷變暖 美國邁阿密或會沉入海中
    根據日本Gizmodo Japan網站7月16日的報導,在上周的聯合國全球氣候變化相關的會議上,科學家重申「氣候變化早已開始」。不用多說,大家對這幾年的異常天氣應該都有感觸。會議主辦地的巴黎也正好遭遇歷史性的熱浪襲擊。氣候變化中首當其衝的問題毫無疑問就是全球變暖。不久之後海平面必然會上升。
  • 氣候變暖,為何寒流席捲全球
    新興變冷理論:  地球將經歷「微型冰河世紀」  報導稱,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2007年以來,北極圈夏季海洋冰層增加了49.7萬平方英裡,升幅為26%,這意味著海洋正變得越來越冷,即便是那些最堅定的全球變暖理論支持者也對此發現無異議。
  • 科學家發現全球冰川融化速度驚人 全球變暖加快
    中國網8月9日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8月8日報導,在對位於華盛頓州和阿拉斯加州的冰川進行五十年的長期研究後,美國科學家本周宣布重大發現:全球冰川融化速度驚人,遠遠超過人們預期,全球變暖進程加快。由美國政府主導得冰川變化研究已經進行了50年。科學家發現全球冰川融化的速度異常驚人,遠遠超過人們幾年前作出的預期。
  • 科學家發現北極大量甲烷氣體在釋放,這預示著什麼?
    可是,近幾十年來,人們發現北極的平均氣溫上升了4攝氏度,海水升溫,那麼海水就會反過來融化冰川,並且海底的永凍土也會隨之融化。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由於氣溫升高,融化的永凍土正在向外界釋放甲烷,目前科學家通過各種手段已經發現北極地區大量的甲烷洩露點,數量或可達15萬個。
  • 全球變暖要停止了嗎?科學家猜測,地球或將迎來「小冰川期」!
    如今的我們能明顯的感受到地球的環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國家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全球變暖也成為了如今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不斷排放的二氧化碳進入到大氣層中,破壞了大氣層的結構,全球的生態系統也因此失靈。
  • 2019年北極氣溫再度攀升1.9度,全球變暖並沒有被遏制
    早在2012年的時候,就有研究者認為,地球上的溫室效應已經被控制住了,並且指出全球變暖已經開始轉變為新一輪的「冰川時期」,證據是歐洲地區的氣溫照比同期下降了不少,認為未來20年—30年的時間裡,地球或許都將經歷小冰期。
  • 英國氣象局:全球仍在變暖 但速度放緩
    全球變暖威脅海冰英國氣象局(UK Meteorological Office)科學家表示,人類活動致全球變暖的證據在過去一年裡變得「更充足」了。在於今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英國氣象局利用9個指標的最新數據告訴人們,全球氣溫在過去10年裡出現了上升。這9個指標包括海冰與積雪的不斷減少、大氣溼度的不斷加大。聯合國(UN)氣候變化談判將於下周在墨西哥坎昆拉開帷幕。英國氣象局是全球領先氣候研究中心之一。該局資深科學家馬特·帕默(Matt Palmer)表示:「從各種指標的觀測結果可以看出,世界在升溫。
  • 氣候變暖,30年後香蕉將消失?全球溫度變化,這是人類的鍋嗎?
    對比發現,1971-2000年間,海南島平均氣溫升高了0.3℃,年極端最低氣溫平均升高1.2℃,1月最低氣溫平均升高0.3℃,香蕉種植氣候適宜區減少了約4%。2014年,第二大香蕉種植國巴西曾發生過因氣溫過高香蕉大面積腐爛的情況,當時溫度達到35℃。當地農民稱,高溫天氣會使香蕉生長得更好,但35℃的天氣實在「高得反常」。
  • 氣溫飆升,是全球變暖惹的禍?
    △圖片來源於網絡據報導,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北極圈溫度最高達到32℃。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趙進平介紹,北極圈內陸地氣溫偏高不等於北極變熱,但是全球變暖以來,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2.5倍,天氣的變暖引起的冰川融化,迫使北極熊覓食難度增大,造成北極熊的數量銳減。
  • 全球變暖,農作物減產,蟲害卻來 「火上澆油」?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它們的生活範圍也逐漸北上到英格蘭、法國、德國等地。現在,在歐洲大部分地區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生活範圍擴張,紅尾碧蝽整個種群的發展一片大好,但對於當地的農民來說,卻是個天大的麻煩了——要知道,這種吃貨蟲子基本不挑食,會對幾乎所有的農作物造成嚴重的破壞。然而,在全球,紅尾碧蝽只是大約360000種以植物為主要寄宿和食物的眾多昆蟲之一。
  • 科學家預測:50年後全球氣溫將大幅上升,華北平原不再適合定居
    如果地球持續變熱下去,會發生什麼樣的嚴重後果呢?對此,科學家給出了答案。據衛星網近日援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撰文報導稱,在未來的幾十年裡,許多國家的氣溫上升可能要比以前六千年來的氣溫上升都要多。美國專家們推測認為,到2050年的時候,這樣的氣候會威脅到那些無力購買空調的窮人生命。
  • 大米含砷?用這種方式煮的飯,砷少又營養
    重要的是,這種新方法不會減少大米中的微量營養素。砷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由於它是水溶性的,因此它會在大米中積累,而大米比其他穀物更多地生長在洪水泛濫的田地裡。因此,大米中所含的砷大約是其他穀物的十倍。謝菲爾德大學之前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在售的大米中有一半超過了歐盟委員會對供嬰幼兒食用大米中砷含量的規定。
  • 全球變暖已停止,地球開始平衡?科學家警告:2050年人類文明或崩潰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全球變暖這個詞相信現在已經是婦孺皆知了,在人類工業化的影響下,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過去的100年裡連年激增,這被認為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然而,相關研究人員卻發現,全球平均氣溫在近年來趨於平穩,不再有上升的趨勢。
  • 全球氣溫升高,小鳥們受得了嗎?
    我們不確定隨著氣候變化,地球會變得多麼炎熱,但卻有理由相信,熱帶地區的動物可能不會像其身處溫帶的「親戚們」那麼好過。鳥類特寫圖 圖|ACES NEWS許多科學家認為,由於熱帶動物習慣於更為穩定的熱環境,因此更容易因溫度升高而迅速超越其生理極限,這可能導致大量的物種流失。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或許都源於氣候變暖導致的南北極地區冰川大量融化。這些冰川本來安靜地「沉睡」在兩極,雄壯美麗。但是,氣溫升高卻讓它們慢慢融化消逝。當冰川褪去,冰下的島嶼顯露出來,北極的地貌正因此悄悄改變。位於格陵蘭島西部,伊盧利薩特以北80公裡處的的Eqi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