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文教育組織負責人聯席會召開,形成《全球中文教育發展倡議》

2021-03-01 語合中心

北京時間10月17日晚,世界漢語教學學會、亞太地區漢語教學學會聯合召開「國際中文教育組織負責人聯席會」。歐洲漢語教學協會、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研究學會(CASLAR,美國)、美國中文教師學會(CLTA)、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IACL,美國)、英國漢語教學研究會、加拿大中文教學學會、智利中文教師協會、澳大利亞中文教師聯會、紐西蘭中文教師協會、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學會(日本)、韓國中語中文學會、蒙古國漢語教師協會、泰國華文教師公會、南非中文教師協會、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中國臺灣)、香港中文教育學會等各地中文教育社團負責人云端線上相聚。

會議代表分享交流本地經驗和需求,研討如何發揮學術組織的作用、促進中文教育健康發展,並討論形成《全球中文教育發展倡議》。

會議指出,語言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在人類交往和文明進步過程中,沒有任何手段能夠替代語言教育的基礎、獨特作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歷史表明,語言交流合作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新冠肺炎帶來的全球危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加強語言教育,深化國際理解,團結合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培養具有全球視野、世界情懷和跨語言、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國際化人才,是全世界語言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職責和使命。

各地負責人一致認為,深化相關研究,實現互學互鑑,增進經驗分享,為世界各地中文學習者提供更專業、更直接的幫助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鑑於此,加強國際中文教育組織之間的多方協同合作,建立定期磋商協作機制,加強區域團體之間的交流,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大家紛紛倡議,希望積極創造條件,面向大眾提供更加充分的中文學習資源、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資源,並在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研究、教育教學、教材教法、師資隊伍、考試評價、實習實踐等方面實現多方協同協作,為世界各國中文學習者提供更加直接和有益的幫助,為國際中文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提供便利。

大家提議,宜秉持語言交流與合作是人類社會共同發展和進步的客觀需要的理念,尊重語言教育規律和多元文化交融互鑑準則,加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與各組織間的雙方和多方協同合作,提供線上線下混合式語言教學資源,倡導突出區域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中文教學研究探索,努力創建適合漢語二語教學特點的教學理論。

大家贊成,國際中文教育組織攜手努力,共同創設良好的國際中文教育環境,更好地滿足國際社會對中文的需求。外語教育是促進人類和平發展和文化多樣性的國際事業,反對將正常的語言教育和學術交流政治化。加強多方協同合作,助力各國學習者學習中文、掌握中文、使用中文,提供豐富的國際中文教育資源,實現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民間組織協同協作,合作共贏的新跨越。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ISCLT)成立於1987年,是在民政部登記的非營利性國際民間學術社團,由世界各地從事漢語教學、研究和推廣工作的人士及相關機構組成,累計吸納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共81國5108位。

➤來源:《光明日報》

如果您有感言見聞、學員故事、教學方法、知識乾貨等想跟更多人分享,歡迎通過weixin@chinese.cn郵箱給我們投稿~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相關焦點

  • 天津師範大學校長鍾英華在線主持召開國際中文教育組織負責人聯席會
    會上,會長和代表們分享交流了各自開展國際中文教育的經驗、各學會發展情況和新需求,研究確定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與其他17個學會推選產生的輪值主席一道,共同組織推動各學會優勢互補、協同協作,發揮國際學術組織的作用、促進國際中文教育健康發展。各與會代表討論形成了《全球中文教育發展倡議》。會議指出,語言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
  • 國際中文教育中外企業家論壇順利召開
    中國日報網12月21日電(記者 王旭泉)12月18日,由中文聯盟、五洲漢風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舉辦的「國際中文教育中外企業家論壇」在中文聯盟直播平臺順利召開,近20位國內外教育企業負責人進行了發言,論壇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300多名觀眾線上參與,反響熱烈。
  • 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
    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是一個面向國際中文教育領域開展智庫研究、加強合作交流、產出智庫型研究成果的民間協作平臺,在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院、浙江師範大學孔子學院發展戰略研究院的倡議和推動下,山東大學孔子學院研究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公共外交與跨文化傳播研究基地、華僑大學海外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師範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新疆師範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遠程中文教學師資支撐與培養」論壇召開
    央廣網上海12月16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錢俊妮)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遠程中文教學師資支撐與培養」線上論壇昨天召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靜煒出席論壇,上海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工作處處長張雪梅主持,海內外共六百餘名遠程中文教育專家及中外教學機構代表在線參會。
  • 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在創新和發展——聚焦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
    (資料圖片)通訊員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12月9日至10日,連續承辦1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長沙,迎來了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餘名中外嘉賓因中文的魅力在湖南相遇,探討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 搭建發展平臺,促進人才培養,中文+助力國際中文教育發展
    隨著全球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語言交流已成為新形勢下有效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基礎。而 「一帶一路」倡議、中巴經濟走廊、中泰鐵路等項目的持續發展,也使越來越多當地青年認識到學習中文的重要性。如今,送到中國進行職業培訓的學生,中文水平和職業技能都有了明顯提升,這一項目也獲得了泰國政府和社會的高度肯定。」負責人表示。
  • 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成立
    日前,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專家學者、中文教育企業家及高校師生,以現場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本次論壇。
  • 「中文聯盟」雲服務平臺等四項國際中文在線教育成果發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9月5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布了「中文聯盟」雲服務平臺和App、「漢語橋」俱樂部App等四項國際中文在線教育的代表成果。因全球疫情,今年,「在線教學」成為「熱詞」。
  • 中國與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研討會召開
    中國日報網12月15日電 (記者 王旭泉)14日下午,由浙江師範大學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同主辦的「中國與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線上研討會召開。作為2020年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動,此次研討會聚焦「政府間國際中文教育合作項目現狀及展望」和「如何更好支持亞洲各國中文教學高質量發展」議題,邀請阿聯、沙特、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政府官員、海外華人組織代表、中外高校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進行充分交流,總結和分享經驗,共同為推動亞洲國家中文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20多個國家的150餘名相關領域代表踴躍參會。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特別是今年以來,國際中文教育並沒有因為疫情放慢發展的腳步,中外各級各類學校和專業機構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利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開拓新模式、打造新平臺,推動國際中文教育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時代。田學軍說,兩個月前,全球首個網絡中文課堂—希臘愛琴大學網絡中文課堂正式投入運營。
  • 「一帶一路」帶動中文教育升溫——專訪新加坡加拿大國際學校中文...
    新華網新加坡3月20日電(塗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和發展,從全球中文熱到國際學校中文教育熱,已經成為一個現象。近日,新加坡加拿大國際學校中文校長熊華麗接受了新華網採訪。談起國際學校中文教育的發展,熊華麗以親身成長見證了這個變遷:從中文教師到當地國際學校教材《大蘋果系列叢書》的作者,從學校課程顧問到國際學校中文校長。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特別是今年以來,國際中文教育並沒有因為疫情放慢發展的腳步,中外各級各類學校和專業機構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利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開拓新模式、打造新平臺,推動國際中文教育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田學軍說,兩個月前,全球首個網絡中文課堂—希臘愛琴大學網絡中文課堂正式投入運營。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朋友圈」聚會了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正式啟動。圖丨嘉賓手按象徵國際中文教育大家庭的水晶地球儀,一起啟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現場150多名北京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了啟動儀式。
  • 學術期刊平臺:助力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守正出新
    、迎接挑戰、探索新的發展對策,這其中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界理應走在前面,而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需要藉助學術期刊來呈現。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助於解決國際中文教育專業期刊數量不足的問題總體而言,目前的國際中文教育期刊數量較少,有一定影響力的僅有中國大陸的《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漢語學習》、歐洲《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研究》(中英文)、《全球華語》(Global Chinese)和北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中英文)等幾家,偏重於語言學領域;另一方面,國內外專兼職從事國際中文教學的教師、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漢語熱」持續升溫 孔子學院助力國際中文教育發展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隨著外國民眾對中文及中國文化的熱情持續升溫,國際中文教育蓬勃發展。多位孔子學院負責人及外國知名漢學家認為,國際中文教育將會繼續升溫,孔子學院對國際中文教育的持續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中文學習需求與日俱增多位孔子學院負責人及外國漢學家看好國際中文教育發展前景。
  • 全球超70國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國際中文交流周啟動儀式現場,圖片來源: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
  • ...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田學軍副部長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同時,疫情加速新技術應用,推動語言學習變革。
  •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召開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十四五」規劃座談會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 餘紅豔 記者 吳楠)近日,世界漢語教學學會(以下簡稱世漢會)在線上召開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十四五」規劃座談會。任曉霏匯報了近年來江蘇大學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從機制體制創新、專業學科建設、基地平臺突破、實驗硬體投入、教學改革創新等方面總結了江蘇大學「十三五」期間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疫情期間線上漢語演講大賽、線上漢語角、微信漢語課堂、留學生手書祝福、世界漢語日等一系列教學活動精彩紛呈、成效顯著;相關活動受到孔子學院總部、世漢會的宣傳和報導,如「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2020華裔青少年線上夏令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
  • 2019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召開!ICA 北京考試中心全新高清網課即將上線
    近日,2019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會議並發表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