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到底有沒有「錢途」?

2020-12-15 小雷看世界

這幾天,報考北大考古學專業的湖南考生鍾芳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因為報志願上了熱搜,還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網友在微博都吵翻了天,在考古圈也掀起了一番熱議,各個考古研究所和博物館紛紛給女孩送上大禮包,這裡有沒有蹭熱度的我就不知道了哈

今天,作為事件主角之一的北京大學回應了:

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北京大學

8月2日,鍾芳蓉本人也通過微博進行了回應:感謝考古界老師們對我的鼓勵。

對此很多贊成的網友紛紛表示支持,稱有人為生活買單,有人為理想買單;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堅持自己喜歡的才最重要!

另外還有一些網友提出了一些擔心,就是未來就業的前景,更準確的說應該是「錢景」,考古專業註定不是大富大貴的行業,窮苦人家的孩子還是要多考慮現實因素(鍾芳蓉本身是留守兒童)。

據鍾芳蓉爸爸講述,鍾芳蓉不到一歲時便由爺爺奶奶帶著,他和孩子媽媽外出打工,每年最多回來兩次。在他的印象裡,女兒從小自律,成績優異,學習上從沒讓家人操過心。「她中考成績也很好,有一些免費的學校讓她去,她也不去,選了她後來讀的高中,因為這個學校學習氛圍更好。她一直都很有主見。」

而對於未來的就業情況,鍾芳蓉在採訪中表示也有考慮過,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

考古專業真的很窮嗎?

考古真的像網友們擔心的那樣——「考古=窮」嗎?對此,內蒙古大學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孫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每一個行業都有被人誤會的點,說我們是合法盜墓的、摸金校尉的大有人在,擔心我們吃不上飯的也不少。

事實上,考古所和博物館以及文物管理部門等事業單位都是考古專業學生就業的選擇,薪資水平跟當地的普通公務員一樣的,不存在收入過低的問題。

畢業後,深造研究、科研所等都是鍾榮芳可努力前進的方向,現實與理想並不是部分網友所擔心的那樣不可兼得。「考古雖不能讓你暴富,但體面、穩定、自由。」「據我所知,很少有後悔選擇這個行業的。」是不少考古人對於自己職業狀態的描述。孫璐也曾在其個人微博中表示,18年過去了,我依然在考古行裡,不但有飯吃,吃的還挺開心。

考古學專業就業並不低

「我也聽說了這件事,這名考生應該是對歷史、考古很感興趣才選了這個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錢國祥告訴記者,他認為考古是一種事業,不能僅憑「賺了多少錢」來計算價值,文化傳承同樣也是一種價值。「社會發展不能只停留在經濟發展,現階段文化發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而考古就是文化傳承與接力的過程,需要不斷有人來做這個事。」

錢國祥稱,考古學確實是一個冷門的專業,但是就業率並不低,和其他專業一樣,同樣面臨人才競爭大的挑戰。「目前在經濟建設時期,有很多建設活動,考古團隊在某一階段的工作量還是很大的,需要引進考古人才,但是崗位有限,有新思想的高層次人才才能進入比較大的研究機構。」不過除了國家級研究所和博物館等,畢業生也可以選擇各省、市博物館、研究所等上百家機構就業。

現實和理想並不對立

從現實來看,考古專業的確遠不如金融、人工智慧等專業「熱門」,在就業發展和薪酬回報上,確實也難以「大富大貴」。但是,通過馬王堆帛書、海昏侯墓的竹簡、南海一號的瓷器絲綢,考古人更真實地解讀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還原我們在前進中丟失的記憶,正因為考古,國家的歷史才不斷得到豐富,考古隊員們也不斷從發掘中獲得發現的喜悅。

從個人來看,興趣愛好和理想信念在一個人的成長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非世人眼中的「熱門冷門」所能比擬。

對於鍾芳榮本人而言,「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是她對自己選擇考古的態度。而「窮苦家庭的孩子應該選擇現實回報更高的職業」這種觀點則未免顯得過於狹隘,當普通甚至困難家庭的學生,有資格有能力去追夢、這才是大眾所期望的。

最後恭喜鍾同學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和專業,祝她擁有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留守女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到底有沒有「錢途」?
    這幾天,報考北大考古學專業的湖南考生鍾芳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因為報志願上了熱搜,還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網友在微博都吵翻了天,在考古圈也掀起了一番熱議,各個考古研究所和博物館紛紛給女孩送上大禮包,這裡有沒有蹭熱度的我就不知道了哈
  • 留守女孩高考676分,想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卻被網友質疑沒出息
    看到鍾芳蓉同學的專業選擇,很多網友直呼白瞎了那麼高的分數,要去選一個冷門的考古專業,這不是奔著「沒錢途」的未來走嗎?更有網友疑問當初說好的「出息」在哪呢?,是因為北大的考古專業一直以來都是最為冷門的專業,很多人直接調侃北大的考古專業是六代單傳。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系,遭網友指責沒「錢途」,那是不懂有多吃香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系,遭網友指責沒錢途湖南耒陽,一位名為鍾芳蓉的女生,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引起了轟動。然而,這並不是這件事的焦點,畢竟每年考高分的人並不少,真正引起大家熱議的是,這位女生報考的是北大的考古系。676分報考北大,大家並不意外,然而報考了考古專業卻被很多人不理解。
  • 「北大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輿情觀察
    隨後,主流媒體紛紛發聲,對留守女生鍾芳蓉的決定表示支持。8月2日,@北京大學官方微博回應「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這位女生雖然年紀不大,卻很有自己的思想。她曾表示,自己選擇考古專業,是受到文博大家樊錦詩先生的影響,她也希望自己將來能在歷史與文保領域潛心研究。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女生,能有這樣的人文情懷與崇高理想,這難道不是極其可貴的嗎?難道不是應該引起外界讚嘆嗎?——中青觀點《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該反思的是誰?》
  • 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家長應該給孩子報考哪種專業?
    最近一個留守女生選擇考古專業被很多網友議論,網友分成兩派,有的人覺得這個女生很厲害,沒有被世俗影響、沒有選擇一個有「錢景」的專業;而有的網友認為,就應該選擇有「錢途」的專業,因為你是一個留守兒童,應該多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不應該那麼任性。
  • 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為何被質疑?選「錢途」還是選「遠方」?
    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為何被質疑? 選「錢途」還是選「遠方」?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屢次登上熱搜。從高分報考古被質疑沒「錢途」,到喜提全國考古圈的「團寵」、北京大學點讚、樊錦詩先生回信等等,這一次留守女孩報考考古系激起了社會對底層青年的密切關注,話題閱讀過億。高考究竟為何而考?站在「錢途」和「遠方」的十字路口,我們該如何抉擇?高考在當今社會還是改變命運的砝碼嗎?
  • 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評論區酸透了:白瞎這麼高分數
    #留守女生考上北大卻選擇考古專業#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文科高考成績676分,如願以償地考入了北京大學。首先,從專業選擇的角度上看,考古專業相較於計算機、金融等等,算是相當冷門的了,無論是從就業還是從將來的發展等各個方面,都不如熱門專業。由於這些年來,大家對於專業的「錢途「越來越重視,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選擇一個容易賺錢的專業才是明智合理的。
  • 留守女孩回應「讀北大考古沒錢途」:聽從內心的聲音就好
    樊錦詩在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中提到,1958年,她「糊裡糊塗地」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樊錦詩或許沒有想到,62年後,在湖南耒陽,18歲的留守女學生鍾芳蓉受她影響,在獲得高考文科676分的高分後,「深思熟慮」報考了北大考古專業。
  • 網友擔心沒「錢途」?北大回應「留守女生」報考考古專業,送上祝福
    這兩天,「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的新聞在網上刷屏,面對網友們「冷門」「不好找工作」的質疑,多省考古單位聯動力挺事件主角鍾芳蓉。今天,北大官微連發兩條微博與「鍾同學」隔空互動,並祝福她:「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北大招辦主任也在朋友圈為她鼓勁兒。
  • 湖北留守女生高分報考北大「冷門」專業考古系 網友質疑「沒錢途」兵馬俑等考古圈團寵 紛紛送上圖書禮包
    日前,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考出676分,選了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熱議。鍾芳蓉報考考古專業的消息傳開,全國各大博物館、考古業界專家都送上祝福、寄去禮物,鼓勵她篤定信念。有網友評論「被全國考古圈寵起來的小女孩」「簡直是郭襄過生日啊」。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被質疑,沒「錢途」就是不成功?不要小瞧一...
    其中,最受關注應該就是報考了北大考古系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了,接二連三地被推上熱搜。 廣大網友也紛紛送上祝福,但是,就鍾芳蓉報考了北大考古系之後,卻引來了眾多爭議。 考古=沒「錢途」+讓老師失望?
  • 報考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收到50斤禮物,網友:考古圈的團寵
    一、報考考古系,網友質疑「沒錢途」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了676分,湖南文科第四名的優異成績,其所在學校的校長帶領50多名老師,乘坐9部車,攜帶煙花爆竹連夜進村為其慶賀,村民也自發地燃放煙花,當天夜裡一時之間熱鬧非凡。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被批「沒錢途」,考古界出手硬核支持
    一般來說,填報志願是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事,可有位女生卻因為專業選擇的問題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還勸她慎重考慮。這又是怎麼回事?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被批&34;,考古界出手硬核支持湖南的一位高考生鍾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大較為冷門的考古專業。
  • 留守女生高考676分選北大考古專業,網友:不合適
    一、留守女生分高不易大部分留守孩子因為種種原因學習成績並不是很好,例如受教育的環境、資源、啟蒙晚、心理素質等等,要麼是早早的輟學打工主動放棄受教育權利,要麼就是成績並不是那麼好。但是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高考考了676分成功的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其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留守的高分女生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合不合適的問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探討一下留守女孩高分選擇北大的冷門考古專業合不合適的問題。
  • 還記得報考北大考古的女生嗎?如今成團寵,收考古圈50斤重禮物
    說起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這個女孩子,可能很多人看新聞或者刷視頻的時候都看到過,之前因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沒「錢」途等標籤就廣受關注,如今又收到考古圈多份禮物,名副其實的「團寵」,拆禮物拆到手軟,也讓網友著實羨慕了一把,網友也戲稱「像極了郭襄過生日」,也有網友比喻「像極了波特先生開學時的樣子」。
  • 留守女生676分選擇考古專業,被噴「沒錢途」:錢途和理想誰重要
    原因並不是因為她考取了狀元,而是她選擇的專業。鍾芳蓉是一位來自湖南的考生,她以676分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並且在近日的填報志願中,選擇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學專業。這樣一個冷門的專業,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有些人認為這樣的專業有些&34;她的分數,應該報考熱門,好就業的專業進行學習。
  • 樊錦詩寄語報考北大考古的留守女生:堅守自己的理想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近日,湖南留守女生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8月2日下午,北京大學官方微博轉發鍾芳蓉微博並回應稱:「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網友不好找工作,考古圈不樂意了!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榮今年高考考了676分,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最終鍾芳榮選擇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系,對於這個報考結果,很多網友表示不理解,直言考古是一個冷門專業,畢業不好找工作,而且將來沒有「錢途」,確實大家也是處於對鍾芳榮關心的角度,作為留守女孩,本身家庭條件並不好,鍾芳榮應該報考一個將來好就業
  • 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沒錢途」是俗見,「羅曼蒂克」是偏見
    「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這是一個熱點,而在這個熱點裡幾乎每個詞都自帶流量,以至於,這一話題即便作為熱點已經過了一些時日,任何與此相關的新聞都還可能成為熱搜。在今天,剛剛成為熱搜的是「676分留守女生北大班主任發聲」。班主任祝福她、欣賞她,同時「希望社會能正視考古專業」。
  • 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沒錢途」是俗見,「羅曼蒂克」是偏見
    「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這是一個熱點,而在這個熱點裡幾乎每個詞都自帶流量,以至於,這一話題即便作為熱點已經過了一些時日,任何與此相關的新聞都還可能成為熱搜。在今天,剛剛成為熱搜的是「676分留守女生北大班主任發聲」。班主任祝福她、欣賞她,同時「希望社會能正視考古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