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傳統過年小食,你試過多少呢?

2021-02-16 水鄉洪梅

===============

前言:

再過半個月不到,就要過春節了,真是有點小激動。大掃除、貼春聯、年夜飯、放鞭炮、逗利是……這些傳統春節的習俗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在東莞,過年有什麼特別的習俗嗎?在東莞過新年,有什麼特別讓人難忘的傳統小吃呢?各位趕緊跟著小編去領略一下東莞特有的新年傳統小吃文化吧!

===============

【鹹丸】:鹹丸東莞人冬至、除夕、元宵都吃。表示合家團圓之意,東莞鹹丸用料精細、講究、糯米粉製作,隨意捏成團,不加餡。用雞作,佐以魷魚、蝦米、冬菇、臘肉碎粒、鹹菜鮮甜美味,是東莞傳統美食。

【冬果】:東莞人說的冬果絕非冬天的水果,其音為「終果」,是年終、過年用的小食。春節時,冬果與瓜子、糖蓮子、糖瓜條、糖椰角、糖椰片、糖木瓜等各種各樣的糖果,組成很有風俗特色的春節糖果。家家戶戶的八仙臺上都擺有糖果盒(稱全盒,內多有八卦和8個間隔),盒中必有冬果。冬果多用糯米製作,因為糯米椿成粉後,起膠,堅韌,保留時間長,可以度過整個年節,時間達三個月久。餅家所制冬果品種極多,一般有雪條、雪耳、雪符、雪扣、雪繩、雪球、通條、蛋扣(亦稱鵝腸)、油欖、雲耳、雲片(稱粉片)。雪者熔白糖搗拌上面後,其色白如雪之謂也,其餘的是未經上糖,保持原色。冬果經猛油炸脆後,攤凍,熔糖,攪拌,再攤凍,擎分,放在空糖缸或龍埋裡,用布封住,隨時可以取用。冬果製作的關鍵是浸米,需經二次浸泡和曬晾。浸泡時間長,或遇到雨天,容易發黴變味。浸泡時間短,會特別堅硬,咬不動。冬果的糯米粉需人力製作——椿粉。冬果在春節主要在於品嘗居民製作冬果要小巧玲瓏,雪條做得要小於末指,才顯得高雅雪耳、雲耳都像小猴子耳朵般。雪符更講究,符上有紅粉作線,似古箋身符一般。粉底是黃色,像玉扣仔,炸出來像掛在身上的護。

【麻橛】:橛者,東莞人稱之為一小段。麻橛是東莞春節前的傳統小食。祖母(阿嫲)多在製作炒米餅時,隨手先做一些,給孫子解饞,人們戲稱是「阿嫲從炒米餅中,割出一些米,給小孫子吃」的小食,訛稱麻葛。麻橛常常在炒糯米粉中,拌入炒花生(研碎),更有芝麻。一粒粒麻橛大小相近,若2—3公分長,如欖尖形,即菱形,其色如麻。一把麻橛在手,往往相桑相連,成方勝圖案。菱形相套,中國民間稱為方勝圖案,用於建築、什器、服飾,婦女用作首飾,寓意為方正無邪,同心合意,優勝吉祥。因此春節期間麻橛成為東莞人互相贈送的小食,互祝吉祥如意。

【魚龍】:年二十四為小年晚有開龍、炸油角。俗語說「魚龍是本,碌堆是利。」家家戶戶少不了魚龍、魚龍即年糕。東莞風俗年糕叫「魚龍」,取步步高升、取魚躍龍門之意。因多是出嫁女送娘家禮品或姑嫂姐妹、親家互送禮品,亦寫作「貽籠」。舊俗不論貧富,家家都有魚龍、碌堆。富有的大些、用料好些。魚龍製作講究,用料精良。先要浸糯米、磨粉、乾粉,制粉最好在冬至節前做,叫冬前粉。在粉裡加配料,鹹的加蝦米、臘肉、金華火腿、油鴨等,熟前加棗在面上,以求早(棗)日高(糕)升。甜的加黃糖即可,而今有的加瑤柱等。同樣,熟後加紅棗。為求體面,魚龍越大越厚越好,往往要炊一日一夜,而且非熟不可。半生不熟,被認為來年不順,因此異常小心,十分繁瑣。

【松糕】:年二十五炊松糕,祈求來年高升。松糕亦用糯米粉做,將糖粉和入糯粉中,棲入松糕格內。到一半時,放人花生米碎與糖粉。然後再棲滿糯粉,蒸熟。新鮮時鬆軟香甜,美味可口。

【煎堆】:明農曆正月十九日,東莞舊俗家家戶戶煎堆。煎堆,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地,是指拳頭大小、油炸糯粉團,表面滿是芝麻的食品。東莞人稱的煎堆,廣州人稱作薄罉,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鍋裡用油煎成。若怕太糯、太粘、吃後飽脹,可加2—4成粘粉。東莞煎堆以艾堆為最佳,正氣、去溼毒。這種艾是春頭天越冬的稻田裡野生出來的,常常是嫩綠的一片,枝頭淡黃色小花,採摘回來,用滾水煮過,用刀斬碎,和糯米粉、糖,用油煎就。由於煎堆的做法最簡單,一些來不及做年果的人,除夕之日,只好最簡便的方法做年果——煎煎堆,因此有「年晚煎堆 人有我有」的歇後語。為什麼農曆正月十九日要煎煎堆呢?民間有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女媧一邊補天,一邊製造牛馬雞羊等生畜,初七才做了人。十九日太累了,睡了。人們見女媧這樣苦、累,不去驚動女媧,又不會鍊石,只好家家戶戶用粉做煎堆,繫上紅線,放在屋頂上,以補天穿。其實,正月十九日前後是雨水節令,大多年份都會下雨,如天機籟敗。春天下雨,人們又凍又餓,最簡便的是做煎堆,補肚又暖身,於是形成習俗。

【糖環】:糖環是東莞著名小食,更是春節不可缺少的「冬果」之一,有悠久的歷史,也是東莞先人南遷.由北方帶來的傳統小食。糖環在東莞已經改麵粉為糯米粉。為了喜慶,部分加花米染成紅色。與陸遊所說「簇青紅」同。糖環製作,由「組之成束.扭作環形」,改為用餅印印壓、批切出來。但傳統的糖環,仍不用餅印,只搓成長條,捏作環形,吃時夠硬。 糖環形狀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寓意連綿不斷,生生不息。春節時,糖環總與甘蔗等一起擺貢、待客。本意是子子孫孫生生不息,連綿不絕,而且生活幸福,節節甜蜜。水鄉人家取之屋前屋後祭神,以其「環」諧「還」, 「蔗」諧「借」,簡稱「有借有還」保佑鄰裡關係,常常有借有還,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油角】: 居民的食量較少,製作的一般較小、較松、較香、互相拜年時只求試香品味,不求飽肚。居民製作的油角較小,不及農民製作的油角大。廣州人的油角更小,是莞城油角的一半左右。農民製作的炒米餅、油角較大、較粗、較甜、較硬,以便作乾糧。農家的炒米餅,用糖多,一斤米配六兩糖(糖要煮溶〕。炒米粉配以炒熟、研爛的花生碎和芝麻,放進放進木餅印,用木錘打實,再用火焙乾。居民的炒米餅有的還配有桂花、梅花。以求香雅。餅家的炒米餅取乎兩者之間,因不是木錘錘的,比較鬆化。

【硬餅】:相傳宋朝後期,當時陽江城附近農村有一個老太婆。有一天,討到了很多人家棄之不要的鍋巴,她拿回來泡上殘湯,當飯吃了兩天,後將這些鍋巴放到屋頂上曬乾,以備日後討不到飯時當乾糧。她把那日前儲備的鍋巴拿出來充飢,又把討來的糖和著鍋巴吃,吃剩的,老太婆就捏做成一團,烤乾,留作下頓作「飯」吃。吳老太的「粉酥」(炒米餅)從那以後就在社會上流傳開了,這就成了現在炒米餅的雛形。

炒米餅是澳門禮記餅家的特色糕點之一,已經有百年的歷史,好吃的炒米餅咬下去口感獨特,入口甘香鬆化,還有杏仁的脆口,滋味無窮!

產品特點:使用黃奶油調味,炒米餅有點鹹有點甜,薄薄酥脆讓人回味無窮,一個接一個,吃不停手,是老少鹹宜的飯後小點心.

普通的炒米餅一般都是炒米粉加糖做的,而正宗的禮記炒米餅則採用上等炒米粉、白芝麻、和香香脆脆的美國大杏仁經過傳統的工藝、古法秘制而成。

禮記炒米餅配方:食用植物油、黃奶油、炒米粉、杏仁、白芝麻、白砂糖等。

(轉自:流行東莞)

相關焦點

  • 過年了,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你會給你父母多少錢過年呢?
    過年了,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你會給你父母多少錢過年呢?忙碌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回到家裡多少都會給父母表示一點心意,雖然知道他們並不缺錢花,也不在乎我們拿不拿過年錢,但是看到他們開心,自己心裡也高興。然而爸媽一輩多數還是勤儉節約的。
  • 那是,我們這樣過年......
    現在好像沒什麼人肯做了家裡已經很久沒有吃這些過年美食了…偶爾想吃只會出去買一點回家,但吃這些哪裡夠以前自己弄的好吃呢麻葛是東莞人新年都會吃的小食,將麻葛菱形相套,寓意為方正無邪,同心合意,優勝吉祥~不上火又好吃~
  • 舌尖上的東莞:這些東莞特色美食小吃,你都吃過哪些?
    話說「吃在東莞」似乎名聲不響,但其實東莞人對於莞邑美食,最樂於沉浸在其中,本土美食深得民心,東莞人最喜愛在自己這片土地上品味天下,自得其樂。今天就說說舌尖上的東莞:這些東莞特色美食小吃,你都吃過哪些?塘廈碌鵝:這是具有客家風味的東莞菜。
  • [年話]過年給父母多少錢?
    過年給父母多少錢,這個問題越臨近年關,越煎熬著那些年輕人。中國人素有贍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的優良傳統。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兒女都跟父母分居兩地,因為平時不太在父母身邊噓寒問暖,逢年過節,常常會不自覺地用金錢去支付自己的孝心。
  • 東莞市資訊|說一說你知道東莞鎮區都有哪些傳統美食?
    東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說一說你知道東莞鎮區都有哪些傳統美食?道滘裹蒸粽,道滘裹蒸粽用料講究,選用上等鹹蛋黃、湘蓮、綠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調味品配製。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芳香四溢,香嫩鮮美。
  • 廣東省潮汕地區大眾化的傳統民間小食,越吃越有味
    廣東省潮汕地區大眾化的傳統民間小食,越吃越有味牛肉粿條牛肉粿條是廣東潮汕地區著名的小吃,炒牛肉粿條對於潮汕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了。而牛肉粿又以汕頭牛肉粿和揭陽牛肉粿聞名。粿汁粿汁是廣東省潮汕地區大眾化的傳統民間小食,屬於潮菜。
  • 過年了,你用啥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傳統過年的文化傳承呢?
    過年了,我們可以用陪孩子一起感受些傳統節日的文化傳承的方法,比如一起閱讀年味十足的繪畫書籍;一起去古鎮看舞獅子、鬥牛、柳木腿等民間傳統表演文化;一起去做傳統年畫剪紙文化手工製作等。這樣就讓孩子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傳承。
  • 廣西人過年的傳統小吃,你吃過幾樣?一起來說說
    以及各種美味的小吃 勾起遠鄉遊子思念的,除了媽媽的菜餚 還有家鄉的傳統小吃 那句「就是這個味」 是不是過年時常掛在嘴上 說起傳統小吃 廣西過年的傳統小吃
  • 還有八天過年!傳統的年前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者:寶寶知道 微生活一點通再過八天,我們就將迎來農曆的新年啦!作為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悠長文明的國度,我們擁有著非常多的古老習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燒年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上墳走;三十晚上熬一宿…小編帶你漲知識啦!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 過年習俗之一,紅包!過年紅包包多少?市民表示:過年紅包壓力大
    據調查結果顯示,37.06%的受訪者預計春節消費超萬元,還有近1成的受訪者表示靠借錢過年。 而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發現,不少人都表示春節的紅包「壓力山大」。 有市民說,過完一個年大概會花七八千的樣子在紅包上面。也有些市民說,現在隨著物價的上漲,紅包的價錢也上漲了。以前都是五六百的,現在給孩子的紅包都要一千起步了。
  • 令人難忘的東莞傳統糕點,吃過的人都叫好!
    東莞的傳統美食眾多,歷史悠久,要談東莞的美食,小善也是談也談不完,今天小善給食客們介紹一款傳統糕點——東莞眉豆糕。相信許多東莞食客們對眉豆糕不陌生,小時候奶奶時不時會做一些眉豆糕給我們解解饞。每當奶奶做眉豆糕給小善吃的時候,也是小善最開心的時光。
  • 給你分享4種廣東傳統過年美食,好吃還有好寓意,你都吃過嗎?
    新年假期已經過了大半,大家這個新年假期過得開心嗎?是否品嘗了許多久違的美味呢。俗話說吃在廣東,廣東的許多美味都讓人難忘。許多過年的傳統食物,也是非常好吃,雖然有些現在已經很少人做,很難吃到了。但是一說起這些過年食物,就會勾起我的童年記憶。
  • 家鄉民俗節令小食香飄街巷,長安冬至節日氛圍濃厚
    冬至大過年。在北方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而在長安老一輩中,則有「擔冬擔矮細,擔年擔富貴」的順口溜。12月21日冬至當日,長安處處洋溢著過節的氛圍。清姨一邊端著剛剛出爐的糯米丸,一邊向她的大孫女講述長安人過冬至的傳統習俗。她說,要讓中華民族的傳統代代相傳。而甜味糯米丸做法相對簡單些,同樣將小小的糯米圓團煮熟後,配上片糖糖水,混合花生碎一起。口感軟糯香甜、醒胃而不膩。清姨介紹說,在以前,做新冬糯米丸要做一大鍋,還要派給左右鄰裡,一起分享喜悅。
  • 2018你賺了多少?你又失去了多少?能否開開心心地回家過年呢?
    時間過得真快掐指一算,再過10多天又快要到年底了,時間來不及細算過往來不及細看,不知不覺2018就這樣走完了,風裡來雨裡去辛苦勞累了一年的你,是收穫滿滿呢?還是兩手空空呢?2018你賺了多少?你又失去了多少?能否開開心心地見父母和回家過年呢?
  • 過年怎樣給壓歲錢?給多少合適呢?
    文|杉杉育兒過年壓歲錢什麼時候給過年的壓歲錢一般都是長輩給晚輩,所以基本上都是在晚輩給長輩拜年的時候給。拜年和給壓歲錢都是過年時候一項十分重要的習俗,從古代流傳至今。很多人辛辛苦苦在外面幹了一年,好不容易存了幾萬塊錢,回家過年走親訪友,一圈下來口袋空了,有點欲哭無淚。過年回家,給親戚家的小孩多少錢的紅包合適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是沒錢回家過年的話真的是壓力山大啊!過年的紅包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過年紅包一般多少錢合適呢?小編想說不管包多少錢,最重要的是要量力而行。
  • 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過年」過的是啥?
    關於過年習俗的記載,在春秋戰國時候就已經存在了。拋開傳說不說,我們聊聊過年,過的是啥?甲、五穀豐登之年「年」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穀的象形,下部是一個彎著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來像人負禾之形,表示豐收、收穫等義。一年一谷熟,一歲一豐收,五穀大熟為大有年。
  • 東莞最新通告!非必要不離莞!東莞有一工廠,鼓勵員工留廠過年,每人獎勵900元!
    特殊時期疫情防控不容鬆懈雖然過年很重要但是過一個平安年更重要!虎門金洲社區內東莞勝美達(太平)電機有限公司為員工留廠過春節出臺獎勵措施東莞勝美達(太平)電機有限公司規定▲工作人員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殺▲防疫物資準備充足東莞有不少企業用獎金鼓勵員工過年期間留莞
  • 1斤麵粉,2個雞蛋,自製古早味零食,傳統春節小食,00後沒見過
    1斤麵粉,2個雞蛋,自製古早味零食,傳統春節小食,00後沒見過有一種麵食,做法簡單,加少許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它叫「撒子」,小時候過年奶奶會做家鄉特色的撒子,看著事無數的線團纏繞,
  • 原來東莞,才是廣東最被忽略的美食之城,保留著許多特色傳統飲食
    所有的嶺南味,東莞應有盡有東莞變身冷冰冰的工業城市不過幾十年,這座有1200多年建城歷史的城市,最初只是廣州之東一個盛產莞草的縣,東莞之名取自莞草,頗有田園風。東莞地處肥沃的珠江三角洲,市轄區內有山地、丘陵、江湖、海洋等多種地貌,是包羅萬象的嶺南水鄉,物產豐富。
  • 快要過年了,離開東莞前,記得給家裡捎上這些東莞特產···
    在東莞的朋友們,辛苦打拼一年,終於可以返鄉一家團圓了。家裡有讓人惦記的父母孩子,一定要帶點東莞特產回去,給他們嘗嘗····東莞的特產有很多:莞香、莞草、冼沙魚丸、虎門白沙油鴨、糖不甩、東莞臘腸、虎門麻蝦、萬江腐竹、寮步豆醬、厚街蛋卷、石龍麥牙糖、道滘裹蒸粽,東莞米粉,石龍麥芽糖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