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現在6歲多了,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幾乎每天都會拿起彩筆畫一畫。
雖然我不是美術老師,但我沒給她報過繪畫班。
為什麼不報?我認為低年齡階段的孩子,繪畫主要以培養興趣為主,並且應該有自己的特色。
今天寫下這篇文章,完全是源於今天孩子完成的一本繪畫書得出的感悟。
這本《我上醫院》是上個月孩子上醫院做手術的前後大半個月的歷程,總共19頁。這也是她目前畫的內容最豐富的、過程最完整的、用時最長的一本故事書。
畫這本書的起因,是爺爺問她醫生是怎麼做B超的?她說不上來,就說畫給爺爺看。之後,我就鼓勵她把整個看病的過程畫下來了。
從繪畫水平上來說,這本作品算不上好的。
但是,我看重的,是她的創意能力,觀察能力、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在繪畫興趣上的一份執著。相比較她以前的作品,我見證了她一步步的成長和蛻變。
2歲從畫圓開始,引導她想像成各種東西
一、準備足夠多的繪畫工具。
在我家,蠟筆、小滑蠟筆、油畫棒、水彩筆(粗、細)、顏料、毛筆、白紙、彩紙、摺紙書、簡筆畫書、塗色書、剪刀、膠水、雙面膠、透明膠、膠槍等等,這些比較便宜的都準備地比較齊全了,孩子想用什麼畫,就用什麼畫,想做手工就做手工。選擇這麼多,孩子玩起來自然不會覺得枯燥和單調。
二、引導孩子多觀察生活,並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例如:
1、日常生活場景
幼兒園吃早餐
2、季節變化。
春天小區裡的小朋友在抓小蝌蚪
3、遊戲活動。
一家人在小區裡玩耍
4、書本閱讀
看完小紅帽之後畫的
5、節日紀念
春節剪紙窗花
6、身邊隨手可得的素材
秋天在小區裡撿的樹葉做的手工
三、真誠地讚美孩子每一個進步的具體小細節。例如:塗色塗得又快又細緻;搭配顏色很和諧;構圖比例很恰當;創意很有個性等等。
未來孩子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我們並不知曉。但是,現在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將是孩子未來成功路上的一顆顆小石子。
在繪畫上,我們剛開始,不要追求孩子畫得像、畫得好,只要她喜歡畫,就支持她盡情地畫吧!
生活即教育。引導孩子多觀察生活,多感受生活,多欣賞生活。總有一天,她會將心中的世界在紙上完美詮釋出來。
那時的作品,將是他們獨一無二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