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16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王瓊)要算帳、要辦年貨、要垃圾分類,學生們的寒假作業不再是「寫寫寫」,而是更多的和實踐結合起來。記者從武昌區教育局了解到,為了切實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在寒假有所成長,許多學校在寒假作業上大膽創新。
在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該校高一年級的寒假作業與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學校在組織家長講師團的活動中,讓學生提前了解各各行各業,寒假中學生們將從親人從事的職業著手,了解進行職業調查,其中涉及的行業有醫療、銀行、法院以及各企業。開學校學生們將以小組為單位撰寫報告上交。
而棋盤街小學的寒假作業,不僅要求學生們在寒假保持閱讀習慣,同時在讀書的時候進行批註。開學後,高年級的學生們結合自己的閱讀內容,為學弟學妹們做推薦閱讀書籍,並將自己批註的閱讀筆記,作業禮物送給低年級的學生們。
幼兒園該如何布置寒假作業呢?紫陽湖幼兒園將親子活動和勞動相結合,小朋友們要和父母一起進行大掃除,並且要按照要求進行垃圾分類。為此,該園在放假前還專門進行一次宣傳教育,「如何將家裡的垃圾再次進行處理?」孩子們在宣講會上也問了許多有趣的問題,「喝剩下的茶葉能不能擦玻璃?」、「廢報紙可以清洗紗窗嗎?」
新河街小學的小朋友在放假前接到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學生們要學會理財。假期他們將和家長一起置辦年貨,並且還要記錄春節家庭的開支。這還不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他們在過年期間要自己制定預算計劃,管理好自己的壓歲錢。
要理財的不僅是小學生,武漢市第十四中學的學生們,將在父母的協助下,用少量的壓歲錢夠買基金、存銀行,了解不同的理財方式。
武昌中華路小學的寒假作業,則要求學生們學會自律,記者在寒假作業清單中發現,其中有一項挑戰,七天不上網,不玩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