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哦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祖衝之只能排最後,他才是數學界王者
分形數學
提到數學貢獻,我們耳熟能詳的幾乎都是國外的數學大家,比如歐幾裡得、歐拉、牛頓等等,仿佛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並沒有在數學這個領域有突出貢獻。
平心而論,大部分的數學成就的確是源自於中國以外,但是在我們的歷史上,一樣存在這不亞於這些偉人的數學家,只不過由於農耕文明的局限性和傳統文化中對「奇技巧器」的不屑,才讓我們在這個領域顯得非常單薄無力。
提到我國偉大的數學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祖衝之,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他才是我國古代數學界真正的王者,他就是魏晉時期中國傑出數學家——劉徽。
雖然從知名度上來看,劉徽並沒有祖衝之這麼有名,但是在內行人眼中,劉徽的《九章算術經》和《海島注經》不知道比祖衝之的圓周率高几個等級,祖衝之的圓周率固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數學成就,但是這僅僅是數學上一個問題的非凡造詣,遠遠比不了劉徽一個體系的貢獻大。
我們總是容易被這些「突出」的成績蒙蔽雙眼,以至於忽略了他們身後真正的偉人,劉徽對中國古代數學的理論貢獻是開天闢地式的人物。
在劉徽以前,中國還有很多了不起的數學家,比如說墨子,我們都意味墨家只是諸子百家中主張非攻的一個學術派,其實並不然,歷史上的墨家躬耕田野,身懷百技,他們很多的發明創造在當時的世界來看都是一個奇蹟,甚至於我國匠人鼻祖魯班大師面對墨子都感到自愧不如。
說道這裡,我們可以延伸出一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影響世界的科學家,以及為什麼劉徽是中國最偉大的數學家。
相傳魯班曾經發明出一個木製的飛鳥,它採用了世界最早的流體動力學和渦輪結構(街頭有很多仿製品),只要打開就能飛三天三夜,這是不是誇張姑且不論,僅僅憑這木鳥能夠在天上飛,魯班的工藝成就至今都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但是當他把飛鳥拿給墨子大師看的時候,墨子很冷漠的說這樣一句話:「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挫」。
墨子的言論和思想時至今日依然是中國科研界的主流思想,只不過現在變成了能賺錢謂之巧,不能賺錢謂之挫。在墨子看來,魯班能夠飛三天的「巧器」還不如牛車上笨重的「軲轆」有價值,這就是中國科研最開始的悲哀。
自此以後,中國所有的科學造詣,尤其是數學,都只是田土田畝裡用來計算稅收的工具,絕大部分人都不曾想過從理論高度和邏輯高度去從事數學研究,而劉徽的偉大正在這裡。
劉徽主張對數學的研究應該從邏輯角度出發,不僅僅停留在實用的層次,也就是現在典型的理論先行,實踐殿後的思路,而且主張為數學而數學,不要僅僅把數學當成計算田畝的算術。
這樣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很大一批的數學家,如果說祖衝之為什麼願意把一生的時間都用來計算農民壓根用不上的圓周率上,歸根結底是有劉徽這樣的先賢在前方樹立了這樣光輝的思想。
但遺憾的是,除了極少數的數學家願意用一生的時間去探索數學知識的海洋,但是出於農耕文明的需求,更多的人還是把數學當成了生活上一種必須實用的工具。
即便是中國古代有人想過為什麼蘋果不會掉到天上去,也會因為下地幹活不用操心糧食會往地下長而埋沒思想,這就是中國古代很難出現牛頓這樣的科學大家的原因,也是劉徽之所以偉大的原因。
小編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喜歡的小夥伴們別忘了點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