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基礎、柱、梁、板、樓梯、剪力牆鋼筋綁紮要點大匯總

2020-12-14 建築界的新寵

案例工程簡介:

1、基礎結構形式:人工挖孔樁、長螺旋挖孔樁、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承臺基礎。

2、主體結構形式:框架結構、鋼混結構。

3、孔樁部分:長螺旋樁及人工挖孔樁樁身鋼筋採用焊接。

4、基礎及主體部分:φ16及以上的鋼筋使用機械連接,直徑小於16的使用綁紮搭接。

一、基礎底板鋼筋綁紮

1、基礎底板鋼筋綁紮施工流程:

1)在底板鋼筋綁紮前,先按照設計要求鋼筋間距,算出底板需用的鋼筋,根數,在墊層上放出底板鋼筋擺放的位置線,(包括地梁鋼筋位置線)和牆柱插筋位置線。

2)承臺鋼筋綁紮先鋪底板下層鋼筋。根據設計和規範要求,決定下層鋼筋哪個方向鋼筋在下面,參照16G101-1第66-70頁安裝,綁完下層鋼筋後,按間距0.8m 左右設置鋼筋馬凳,馬凳及附加鋼筋應支設在下層鋼筋網上,不得直接落在保護層,在馬凳上擺放縱橫兩個方向定位鋼筋,鋼筋上下次序及綁扣方法同底板下層鋼筋。馬凳高度H=承臺高—混凝土保護層厚—上層雙向鋼筋直徑—下部鋼筋單向鋼筋直徑,樁承臺採用下圖的鋼筋馬凳)間距800mm 左右設置,如下圖:

馬鐙使用14的鋼筋進行加工

2、基礎底板綁紮方法

在綁底板的同時做好底板梁的綁紮,即先先綁東西向後綁南北向的方法排列鋼筋。其接頭位置「下層鐵在跨中,上層鐵在支座」。梁板式基礎部位鋼筋接頭必須按50%錯開,要嚴格按照配料單的順序及位置準確排放基礎底板下鐵保護層為40(50)㎜,上鐵為30mm。板上、下鐵中間用馬凳鐵支起,間距800mm,馬凳高度=底板厚-上下保護層-上層雙向鋼筋直徑-下層單向鋼筋直徑。

馬鐙使用14的鋼筋進行加工

3、底板鋼筋的施工要求:鋼筋綁紮要滿扣綁紮且相鄰綁扣為「八」字扣,扣頭應向結構板內側彎入。在綁紮鋼筋前要用墨線彈出鋼筋擺放間距線,按線綁紮。上層鋼筋綁紮前要擺設好馬凳鐵,再綁上鐵。

4、本工程基礎底板(防潮板)厚度為350mm。

二、柱子鋼筋綁紮

工藝流程:彈柱子線 → 剔鑿柱混凝土表面浮漿 → 修理柱子筋 → 套柱箍筋 → 安裝豎向受力筋 →畫箍筋間距線 → 綁箍筋 →安裝墊塊。

1、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在柱子鋼筋上用粉筆劃出箍筋間距。

2、從上往下套箍筋,將其與主筋採用纏扣綁紮。箍筋與主筋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接點均要綁紮,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也應全綁紮。箍筋的接頭(即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向交錯布置。

3、柱筋保護層:使用塑料卡環,,按照豎向間距500mm卡在柱角位置,水平方向按照400mm 設置,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的正確。

4、綁紮端柱時應注意其錨固必須滿足設計圖紙及國標16G101-要求。

5、在柱、梁的交接點處,柱的箍筋與梁的主筋應配套進行,將梁主筋穿好並綁紮成型後,再綁紮該處的柱箍筋。

6、按抗震要求,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

7、柱基、柱頂、梁柱交接處箍筋間距應按設計要求加密。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加密區內箍筋間距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如設計要求箍筋設拉筋時,拉筋應鉤住箍筋,見圖:

拉筋布置示意圖

柱子優先採用塑料卡環墊塊,其縱橫間距不得超過600mm。磚牆拉接筋伸出部分向上彎起,緊貼在模板之上,拆模後,磚牆砌築之前將其剔出;柱插筋筋應至少設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用鋼筋焊制。

框架柱鋼筋綁效果扎示意圖如下:

三、梁鋼筋綁紮

本工程梁斷面尺寸:250*400、250*500、200*500、250*600、300*800、200*300、

250*800、200*400

1、首先在梁模板上按圖紙要求畫好箍筋間距。

2、穿框架梁主筋套入箍筋 穿次梁主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梁底主筋與箍筋綁牢綁架立筋最後綁紮主筋。

3、箍筋彎鉤的疊合處,在梁上表面應交錯綁紮,箍筋彎鉤為135°梁鋼筋錨入柱內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4、主、次梁鋼筋,要在主筋下墊好墊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的厚度。

5、本工程梁的技術要求:

當梁與柱牆外皮齊平時,梁外側縱向鋼筋應稍作彎折置於柱牆主筋內側,並在彎折處增加二道梁箍筋,其間距50mm。

當梁淨跨大於5m時模板應按跨度的2~3‰起拱,跨高比大者取大值;懸挑梁當L≥2m時起拱3‰。

主次梁相交處主梁附加筋構造見結施圖紙附圖二;當次梁高度大於主梁時,主梁附加箍筋構。

四、板鋼筋綁紮

1、工藝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部受力鋼筋→機電管線安裝→設馬凳筋→綁上層鋼筋→驗收→澆築砼

本工工程地上主體板厚為:100mm、120mm、150mm、160mm。

(1)清掃模板上刨花、碎木、電線管等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畫好主筋,分布筋間距。

(2)畫好間距,先擺受力鋼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

(3)鋼筋搭接長度、位置要符合施工規範及圖紙設計要求。

(4)綁紮一般用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全部綁紮外,其餘各點可隔點交錯綁紮(或全部綁紮)。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為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在兩層鋼筋間加設馬凳鐵間距800mm。h=樓板設計厚度—上下保護層—上層雙向鋼筋直徑—下層單向鋼筋直徑。

馬鐙使用12的鋼筋進行加工

(5)綁紮負彎矩鋼筋,每個扣均要綁紮。綁紮時在負彎矩筋端部拉通長線進行就位綁紮,保證鋼筋端部平齊,在同一條直線上。樓板鋼筋保護層採用混凝土墊塊間距800mm呈梅花型布置。

2、混凝土現澆頂板鋼筋的技術要求:

(1)板的底部鋼筋,短跨鋼筋放下排,長跨鋼筋放上排,並儘可能沿板跨方向連跨通長配置。板面鋼筋在角部相交時,短跨鋼筋放在上排,長跨鋼筋放在下排。底部鋼筋需要截斷時斷點應設在支座處。

(2)當板底與梁底平時,板的下部鋼筋伸入梁內,並置於梁下部第一排縱向鋼筋之上。

(3)板上孔洞除結施圖已標註的大洞外,尚應配合各專業圖預留,當孔洞尺寸不大於300時,鋼筋繞過洞口,參照圖集16G101-1第110頁;孔洞尺寸大於300小於1000時,應按參照 16G101-1圖集第111頁,採取洞邊加強措施。

(4)水、電管道井範圍內待設備安裝完畢後封板,梁(牆)中預留鋼筋。鋼筋直徑、間距詳各層結構平面圖。

(5)樓面板負筋的架立筋採用一級鋼6.5@200;分布筋採用一級鋼6.5@200(板厚≤100mm)、一級鋼6.5@180(板厚110~120mm)、一級鋼6.5@150(板厚130~140mm)、一級鋼8@200(板厚150~160mm);屋面板無負筋範圍均應設置一級鋼6.5@200(雙向)分布鋼筋與板負筋

搭接或交錯連通。

(6)當板短向跨度≥3m時,模板應按跨度的2~3‰起拱。

(7)填充牆下無梁時,應在板中增設2根三級鋼12通長鋼筋(置於板底),兩端錨入支座La。

五、樓梯鋼筋綁紮

鋪設樓梯底模→畫位置線→綁平臺梁主筋→綁踏步板及平臺板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安裝踏步板側模→驗收→澆築砼

在樓梯段底模上畫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

根據設計圖紙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紮主筋後綁紮分布筋,每個交點均勻。

六、剪力牆鋼筋綁紮

本工程地下室外牆厚度為250mm。

1)施工工藝流程:修整預留鋼筋→綁紮垂直梯子鐵→綁紮垂直鋼筋→綁紮定位橫筋(梯子鐵)→按照梯子鐵的分檔綁紮橫筋→掛綁拉鉤→掛綁墊塊

2)本工程剪力牆均為雙排雙向鋼筋,雙排鋼筋間用拉筋呈梅花形拉接(拉筋間距詳見結構設計總說明)。地下室外牆採用機械連接,地上部分仍採用搭界連接,在同一截面鋼筋接頭的面積小於鋼筋總面積的50%,豎向筋相鄰接頭中心位置應錯開35d,水平筋相鄰接頭端頭位置間距應不小於500mm,牆豎筋橫筋起步筋距節點邊50㎜。地下室外牆在兩層鋼筋間設置撐鐵,以固定鋼筋間距,撐鐵用直徑12mm的鋼筋製作,長度等於兩層網片的淨距。剪力牆連繫梁上、下縱向鋼筋伸入牆內的錨固長度不得小於設計要求及施工規範。

3)綁紮前要將頂板斷面的軟弱層剔鑿完成,鋼筋上的水泥漿用鋼絲刷刷淨才可進行綁紮施工。剪力牆水平鋼筋在兩端頭、轉角、十字節點、連梁等部位的錨固長度及洞口周邊的加固筋要符合規範要求(抱肩)。對人防(支座)部分的牆體鋼筋及洞口加筋必須按圖紙要求做好,保證人防抗衝擊波的能力。

4)對於剪力牆與樓梯休息平臺、空調板、外飄窗板及坡道板面的預留鋼筋要按標高統一放置,與牆立筋及水平筋綁好,並與牆面保持平行,預留鋼筋錨固長度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由工長、質量員驗收合格後,方可先合靠近預留筋一側的模板。合模時隨時觀測預留筋位置是否移動,若出現位移應立即派人隔著牆筋在另一側修整好後,才可合另一側模板進行固定。

5)剪力牆與框架柱連接處的剪力牆水平筋要按構造要求錨固到框架柱內。

6)混凝土施工時要留有鋼筋工看守,對移位鋼筋及時調整,以保證鋼筋的位置準確、無偏移。

6、部分牆體鋼筋節點構造做法見圖集說明。

7、墊塊:墊塊使用要符合施工規範要求,其厚度要滿足規範中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正確使用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梁、板構件拆模後根據《施工試驗計劃》對梁、板構件的鋼筋保護層進行試驗。

8、車庫外牆孔洞補強鋼筋構造參照16G101-1圖集第83頁進行設置

七、鋼筋保護層及技術措施

(1)除圖中有專門說明外,混凝土結構構件的環境類別的劃分詳見圖集(16G101-1)第56頁,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如下表:

註: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公稱直徑,當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大於40應在混凝土保護層中構件表面10處全面增設φ4@200*200鋼筋網片。獨立基礎、條形基礎及地梁的保護層厚度為40mm,地下室及水池、長螺旋樁、人工挖孔樁、樁帽、地梁、承臺的保護層厚度為50mm。

(2)梁、板中預埋管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不小於25mm。

(3)各構件中可採用不低於相應混凝土構件強度等級的素混凝土墊塊控制主筋保護層厚度。

(4)支承防火分區分隔牆的梁及與其有支承關係的梁、防火分區分隔牆頂梁均應採用厚度為30mm的水泥砂漿抹面,防火分區分隔牆的位置詳建施各層平面。

(5)各構件保護層技術措施

1、柱鋼筋保護層技術措施

保護層採用成品塑料卡,在柱子模板合模之前,按照豎向間距500mm卡在柱角位置,水平方向按照400mm設置。

柱子定位筋措施

製作方法:採用14二級鋼焊接,按照柱子主筋間距焊接卡槽,卡槽應比鋼筋直徑略大,內徑製作尺寸為H-2d-2h(d為柱子主筋直徑,h為柱子保護層厚度)。

使用說明:柱子定位筋設置在樓板結構標高以上300㎜~400mm處,在澆築梁板砼之前將定位鋼筋套在柱子上,綁紮牢固,待樓板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取下,周轉使用。

柱定位筋大樣圖:

2、板鋼筋保護層技術措施

1)、板筋上鐵鋪放在專用馬凳上,馬凳的鋼筋直徑應確保承受荷載不變形,馬凳位於上下鐵之間成梅花形布置,馬凳與上下鐵之間必須綁紮牢固。馬凳筋直逕取12,間距800mm布置。馬凳示意圖如圖所示:

2)、下鐵(墊塊)

板下鐵鋼筋保護層措施:根據設計及規範要求的混凝土保護厚度,鋪設板下排鋼筋混凝土墊塊,安裝簡便,效果良好。

3、牆體保護層技術措施(水平、豎向梯子筋)

1)、水平梯子筋

製作方法:按照混凝土牆體豎向鋼筋間距和牆體寬度,採用12或14二級鋼焊接。要求梯凳筋兩端必須用砂輪切割機切平,與牆同寬焊接在梯架鋼筋上,梯架筋間距為H-2d1-2d2-2h(d1為豎向鋼筋直徑,d2為水平鋼筋直徑,h牆體保護層厚度),每兩根梯凳筋控制一根牆體豎向鋼筋,使其不偏位、不跑位。

使用說明:用來控制牆體豎向鋼筋間距,一般放置在距牆模板上口100mm處,使豎向鋼筋置於兩梯凳鋼筋中間,並與牆體豎向鋼筋用綁紮絲綁牢,待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拆除出來周轉使用。

水平梯子筋大樣圖:

2)、豎向梯子筋

製作方法:梯架鋼筋與牆豎向鋼筋同規格、同牌號,要求2根梯架鋼筋一長一短,留出綁紮搭接接頭錯開距離L,上中下至少設置3根與牆同寬的梯凳筋(兼做撐筋),兩端必須用砂輪切割機切平並塗上防鏽漆,其餘梯凳筋長度應為H-10mm(即梯凳筋端頭保護層為5mm),梯凳筋與梯架筋點焊即可。

使用說明:用來控制牆體水平鋼筋間距,梯子筋距柱邊50cm左右開始設置,設置間距不大於4m,且每面牆至少設置兩道。綁紮牆體水平筋前,先將本層豎向梯子筋與下層甩出的梯子筋綁紮固定好(豎向梯子筋位置可不設牆體豎向鋼筋,由梯子筋代替,鋼筋強度等級提高一級),根據豎向梯子筋分檔間距安放水平筋,調平調正,綁紮牢固。

豎向梯子筋大樣圖:

八、本工程鋼筋細部節點通用做法大樣

1、當梁的腹板高度≥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其間距≤200mm;梁的兩個側面縱向構造鋼筋除各設計圖紙已註明者外其餘均按照附圖一配置:

2、主次梁交接處未特別註明者均按照附圖二要求配置附加橫向鋼筋:

3、懸挑梁(XL-)配筋構造大樣:

4、梁上開洞補強大樣:

5、現澆板支座處配筋中間支座處板頂標高不同時,負筋在梁或牆內的錨固應滿足受拉鋼筋最小錨固長度的要求,構造詳見附圖五:

6、外牆轉角處板上部附加鋼筋、內牆陽角處板上部附加鋼筋、懸挑板陽角附加鋼筋配置分別詳見附圖六(1)、(2)、(3):

未盡構造說明參照16G101-1第112頁

7、磚填充牆與構造柱拉結詳見附圖八,應先砌填充牆後澆構造柱:

8、構造柱與梁的連接詳見附圖九:

9、其他節點大樣做法:

1)板支座負筋長度做法要求:

2)無肋挑簷轉角(陰角)配筋:

3)構造柱牆體配角大樣:

4)樓梯柱設附加箍筋和吊筋:

5)框架柱水平加腋大樣:

7)板開洞BD與洞口編加強鋼筋構造(洞口邊無集中荷載):

8)矩形洞邊長和圓形洞直徑大於300但不大於1000時補強鋼筋構造:

9)現澆板中管線處理大樣(管線布置祥電施圖):

九、成品鋼筋碼放

根據施工總體安排,為有利進場材料的合理利用,避免料場內部不必要的抬、搬等操作,將鋼筋料場分四個部分:鋼筋原材區、鋼筋調直區、鋼筋加工區、成品堆放區。

1、本工程加工區設置詳平面布置圖,在必要時考慮在施工現場外租用鋼筋加工場地。半成品鋼筋運至現場後,分類存放,標識明確,以便使用,儘量減少現場鋼筋積壓、生鏽和佔用場地。

2、本工程加工區設置詳平面布置圖,在必要時考慮在施工現場外租用鋼筋加工場地。半成品鋼筋運至現場後,分類存放,標識明確,以便使用,儘量減少現場鋼筋積壓、生鏽和佔用場地。

3、半成品鋼筋設置標牌,要說明鋼筋種類、使用部位、加工簡圖、數量等。吊裝過程中鋼筋上掛標識布條,保證施工人員能順利辯別。

4、鋼筋從原材進場堆放、半成品堆放、施工現場鋼筋堆放都必須按不同規格、級別分類堆放及標識,必要時應設置專人分類、發料。

5、現場加工區加工成型的鋼筋分類碼放整齊,作好標識,以便工程施工使用。如下圖示(分隔倉採用組合式鋼材分隔倉,非圖片中使用鋼筋分隔):

附圖為:現場鋼筋擺放及標識 、加工後的鋼筋擺放

十、場內鋼筋運輸

原材運至施工現場,到達施工現場後,塔吊配合汽車吊將原材運至原材區,待加工成型後以塔吊作為垂直運輸工具,直接運至現場作業面。

1、在施工中,當鋼筋品種、規格不齊需要代換時,應首先徵得設計單位或監理單位同意,並作好技術核定後,方可代換。

2、箍筋彎鉤平直長度不小於10d與75mm的較大值,並嚴格按設計圖紙和驗收規範施工,除按施工設計圖紙以外,還須符合16G101標準圖集的節點要求。

3、鋼筋接頭採用機械連接的,其連接工藝和質量必須符合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的要求。

相關焦點

  • 鋼筋精細管理——這樣學習16G-101圖集構造應用,你一定獲益匪淺
    11G-101-16G-101構造應用解析16G-101-1不適用非抗震現澆混凝土牆.梁.板主體結構及砌體結構的設計16G101-1 P62剪力牆拉筋構造90°和135°組合平直段5D更方便施工。
  • 70套16G101圖集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PPT合集
    16G101圖集牆柱的平法識圖PPT16G101圖集牆柱的鋼筋構造PPT16G101圖集牆柱的鋼筋案例PPT16G101圖集牆柱的分類PPT16G101圖集牆身平法識圖PPT16G101圖集牆身的鋼筋構造及計算案例PPT16G101圖集牆梁的平法識圖PPT
  • 16G101建築圖集,電子版+CAD版,看圖更方便,限時分享
    16G101建築圖集,電子版+CAD版,看圖更方便,限時分享16g101圖集合集是一套非常實用的建築施工圖集,這套16g101圖集合集包含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及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16G101系列圖集共計3本,適用於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地區的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和部分框支剪力牆等主體結構施工圖的設計,以及各類結構中的現澆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樓蓋和無梁樓蓋)、地下室結構部分現澆混凝土牆體、柱、梁、板結構施工圖的設計,替代原11G101系列圖集。【文末免費領!】
  • [分享]16g101牆平法標註資料下載
    2 主要修訂內容 混凝土結構用鋼筋應按下列規定選用: 1、將 400MPa、500MPa 級高強熱軋帶肋鋼筋作為縱向受力的主導鋼筋推廣應用,尤其是梁、柱和斜撐構件的縱向受力配筋應優先採用 400MPa、500MPa 級高強鋼筋; 2、淘汰直徑 16mm 及以上 335 查看詳情
  • 鋼筋平法圖紙看不懂?366頁柱、梁、板鋼筋構造詳解圖,還不會?
    鋼筋平法圖紙看不懂?366頁柱、梁、板鋼筋構造詳解圖,還不會 ?鋼筋工程是建築施工中的重中之重,鋼筋構造的製作與加工決定了建築工程質量的關鍵。【完整版資料領取看文尾】採用三維模型全套詳圖,除了基本的梁、板、柱、牆、樓梯、基礎詳圖外我們還加入了無梁樓蓋、地下室外牆、板洞、板翻邊、基坑、柱帽、後澆、樁基承臺等相關混凝土構件詳圖,其內容細緻完整既可當工具書使用,採用平面與三維對照的方式講解鋼筋構造
  • 那是你鋼筋識圖基礎知識沒打牢
    2、柱箍筋加密區範圍三個因素取大值四、平法牆剪力牆的鋼筋有三個構件組成:牆柱、牆身、牆梁。剪力牆身共有三種鋼筋,水平鋼筋、豎向鋼筋和拉筋 。(做法見16g101-1第40頁),邊緣柱箍筋標註有相同的同此做法2、剪力牆邊緣柱處有箍筋還有附加箍筋時,起步筋、水平鋼筋起步均為50mm。
  • 鋼筋工程技術交底,圖文並茂很實用!
    8).柱子底部、頂部鋼筋加密區間Hn/6、500取較大值,柱入梁板內部通常加密。具體做法見16g101-1,64/65頁(二)柱鋼筋綁紮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墊大理石墊塊,側面剪力牆使用成品墊塊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墊塊間距應1m,梅花狀分布。(五)板鋼筋綁紮
  • 5分鐘學會牆、板、柱、基礎等常用鋼筋定位措施!
    來源:豆丁施工鋼筋定位是鋼筋施工中很重要、又基礎的工作,為保證牆柱鋼筋位置偏移造成牆柱移位、板筋塌陷造成鋼筋砼保護層超厚的情況,在此結合施工圖紙及現場實際情況總結了一下鋼筋定位的措施方法01基礎筏板鋼筋定位措施為保證筏板有效厚度的控制,在筏板鋼筋綁紮時增設架立筋,架立筋施工方式為沿筏板縱向間距1500mm通長布置一根橫向鋼筋,沿橫向鋼筋間距1000mm採用一根豎向鋼筋加一根斜撐鋼筋與橫向鋼筋焊接連接
  • 110套16G101圖集平法標註及鋼筋計算合集精
    16G101圖集剪力牆牆身案例實操PPT16G10116G101圖集牆身水平筋的計算PPT16G101圖集剪力牆的構造分類PPT16G101圖集剪力牆的平法標註PPT二、板的平法標註及鋼筋計算 16G101圖集單邊標註板負筋的計算PPT16G101圖集有梁樓蓋板底筋及麵筋的計算PPT
  • 關於剪力牆的31個常見平法問答,輕鬆搞點剪力牆!
    又稱抗震牆,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做成。它分平面剪力牆和筒體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製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
  • 鋼筋心法、口訣、匯總 (收藏了)
    斜鉤鋼板焊短筋——101圖集35頁3個小圖形及說明。直錨查表按砼號——101圖集33~34頁。乘以直徑哪類筋——上述兩表左列,鋼筋種類與直徑,根據1,2行砼強度等級。直錨不夠彎錨拐——彎錨拐長15D。零點四倍才是真——變錨伸入支座水平段0.4D錨固值。零點七錨記在心——無論抗震非抗震,長度均錨0.7D。非框架梁直錨短——十二倍D己夠深。
  • 鋼筋工程知識之建築工程基礎底板承臺及梁鋼筋綁紮一般要求
    【學員問題】建築工程基礎底板承臺及梁鋼筋綁紮一般要求?  【解答】(1)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承臺下層鋼筋。根據底板承臺受力情況,先鋪短向鋼筋,再鋪長向鋼筋。所有基礎鋼筋均按設計圖紙原位綁紮。
  • 什麼是扶壁柱,非邊緣暗柱,連續梁,暗梁,邊框梁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時,特別是在剪力牆結構中,存在剪力牆身、剪力牆梁等構件,這些構件之間的關聯關係是一直纏繞著部分預算人員的問題。對於要弄清牆身、牆梁之間的關係,首先必須弄明白牆身、牆梁的概念。剪力牆設計與框架柱及梁類構件設計有顯著區別。
  • 高清圖集大匯總;16G、17G101、18G901,限時分享
    >16G101全集(1-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集1、 16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2、 16G101-2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3、 16G101-3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
  • 全套16G101、17G101、18G901建築圖集,電子版免費下載,限時分享
    剪力牆平面布置圖可採用適當比例單獨繪製,也可與柱或梁平面布置圖合併繪製。當剪力牆較複雜或採用裁面生寫方式時,應按標準層分別繪製剪力牆平面布置圖。在剪力牆平法施工圖中,應按本規則第1. 0.8條的規定註明各結構層的樓面標高、結構層高及相應的結構層號,尚應註明上部結構嵌固部位位置。
  • 18個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總結,知識質變只需這篇文章
    3、剪力牆筋應逐點綁紮,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筋或支撐筋,可用直徑 6~10mm 的鋼筋製成,其縱橫間距不大於 60mm,鋼筋外皮綁紮墊塊或用塑料卡。4、剪力牆與框架柱連接處,剪力牆的水平橫筋應錨固到框架柱內,其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 全新珍藏版16G+17G+18G鋼筋三維平法圖集白送你!電子版可下載!
    目錄展示(節選)一、一般構造要求二、框架梁縱向鋼筋連接示意圖三、非框架梁縱向鋼筋連接示意圖四、框架梁箍筋、拉筋排布構造詳圖五、AT型樓梯板鋼筋構造>六、CTb型樓梯梯板鋼筋構造七、各型樓梯第一跑與基礎連接構造八、矩形臺階形截面CTj底板鋼筋排布構造九、基礎聯繫梁JLL鋼筋排布構造十、板平法標準構造詳圖及三維示意圖十一、基礎平法標準構造詳圖及三維示意圖
  • 鋼筋綁紮、安裝的基礎知識
    鋼筋綁紮、安裝的基礎知識一、為什麼要了解鋼筋綁紮、安裝的基礎知識?鋼筋的綁紮與安裝是鋼筋工程中最後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在鋼筋混凝土工程中,模板安裝、鋼筋綁紮、混凝土澆搗常是在同一工作面上進行,為了保證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需要了解鋼筋綁紮、安裝的一些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