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普及垃圾分類

2020-12-17 北方網

內容提要:連日來,河西區圖書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活動,為廣大讀者普及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等相關知識。圖為圖書館工作人員帶領讀者進行垃圾分類的模擬投放,引導廣大讀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連日來,河西區圖書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活動,為廣大讀者普及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等相關知識。圖為圖書館工作人員帶領讀者進行垃圾分類的模擬投放,引導廣大讀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垃圾分類 北京通州區多部門在行動
    通州區所有垃圾運輸車換裝工作計劃年底前完成,分類好的垃圾將不再「一鍋端」。垃圾分類是一項全民行動,需要多方力量廣泛參與推動。目前,北京市通州區各單位、屬地採用「線上+線下」多種形式落實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知識普及,加強宣傳引導,強化前端末梢處理,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做細做精做實。
  • 「線上+線下」推廣 讓更多人知曉和參與 垃圾分類宣傳掀熱潮
    對,是垃圾分類!」9月24日上午,磐石鎮磐南文化禮堂內,來自磐西村的志願者講師陳立峰用方言開場,引得在場的村民們側耳聆聽。當天,是磐石鎮垃圾分類志願講師團成立的第一場培訓活動,吸引了磐南及周邊上百名村民參與。今年7月,磐石鎮率先推行全域垃圾分類工作,在新城村和工貿城小區進行試點。
  • 市委機關幼兒園:大手牽小手 線上線下共學垃圾分類
    5月7日,記者從湛江市教育局了解到:湛江市委機關幼兒園日前採取線上、線下不同形式,積極開展「垃圾分類、你我同行」主題教育活動,大手牽小手助力湛江創文鞏衛。為配合推動湛江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促進生態文明和社會文明建設,按照《湛江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湛江市委機關幼兒園日前向家長發出保護環境的《倡議書》,動員家長和孩子一起線上學習,在家開展「垃圾分類知識科普」「分類時注意事項」「分類垃圾不同的『家』」「環保小達人在行動「「垃圾分類之練習」「垃圾分類之實踐」「垃圾分類之宣傳」等七個小活動;線下,鼓勵家長帶孩子到小區實踐體驗
  • 2020年暑假社會實踐(二)| 線上線下雙課堂,共覽垃圾分類館
    為更好的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踐行生態文明理念,2020年8月6日上午9點,長沙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李素娟、團總支書記範楠楠、學生輔導員林涵,帶領環保創客團隊9名成員來到長沙萬容科技生態文明展示館,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採用線下實踐和「網際網路+」線上課堂相結合的形式,帶領大家參觀展示館。
  • 北京高校多舉措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雲」培訓、增設備、建專職處理隊伍......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雖然還未返校,但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本市部分高校獲悉,目前,各高校通過各種方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線上線下相結合科普垃圾分類雖未返校但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已經在本市各高校的「雲端」啟動。
  • 校地共建 普及垃圾分類教育培訓 溫州首個垃圾分類學院成立
    由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與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共建,8月7日,溫州市甌海區垃圾分類學院在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據悉,這是溫州首個垃圾分類專門學院。據介紹,甌海區垃圾分類學院是集垃圾分類教育培訓、宣傳策劃、理論研究等於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性平臺,旨在進一步推進甌海區垃圾分類工作,為當地垃圾分類教育培訓普及提供強力支撐。
  • 線上雲練兵線下增技能 第十四屆海澱區商服技能風採大賽圓滿收官
    據悉,本屆風採大賽以《北京市提高商業服務業服務質量提升「北京服務」品質三年行動計劃》為導向,結合防疫常態化要求,6月-11月期間,分別開展以「商業新主播知識普及和技能引導」、垃圾分類、國際貿易為主的線上課堂,以「拿手好菜」、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假如我是掌舵人」演講比賽、服裝服飾搭配以及婦女職工才藝展示、安全生產觀摩等線下競賽賽事,開啟線上授課、線下競賽的創新模式
  • 2020年嘉興地區公共圖書館「小小創客家」Scratch編程線上普及賽...
    8月16日,由嘉興市圖書館聯合地區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共同舉辦的2020年嘉興地區公共圖書館「小小創客家」Scratch編程普及賽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比賽活動自2020年7月7日起,以線上直播培訓結合線下答疑、線上提交作品結合線下評比的形式開展。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和創作,參賽小選手充分發揮創意以及所學編程技巧,以「保衛地球」為主題,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原創Scratch編程作品。
  • 瘋狂的垃圾分類回收,下一個風口?
    7月1日以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句話可能已經取代了平日裡上海人民見面問候的慣用語上海人民已經開始兢兢業業地努力學習垃圾分類而這樣的日子未來將是全國人民都不得不面對的日常問題根據住建部已經確定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底全國46個重點城市都面臨著垃圾分類和處理的問題垃圾分類儼然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全國各地都已提上日程
  • 黑龍江:線上課堂充電 線下分類施訓
    為加強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化能力,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抓實抓牢全員培訓工作,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實際,將線上「雲端課堂」集體充電與線下分層分類精準施訓相結合
  • 「線上點,線下收」新模式助力美麗濱江建設
    「這個好方便,倒垃圾都不用專門繞路了。我們現在都用上智慧型手機了,教一下就會了」。1月15日,家住杭州市濱江區御江苑的胡奶奶一邊擺弄著手機一邊豎起大拇指說道。老人住的樓層距離垃圾投放點較遠,每天需要專門繞路過去顯得格外的麻煩。如今,胡奶奶的煩惱,已經被當地的一項新舉措解決了。
  • 新莊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普及」主題教育活動
    、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曾麗芳/文 耿紅利/圖)11月以來,一場場形式活潑、趣味十足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活動在光明區馬田街道新莊社區連續舉辦,不僅豐富了居民們的社區生活,還送來了垃圾分類知識的大餐。
  • 這群「剪紙小達人」普及垃圾分類別出心「裁」!
    這群「剪紙小達人」普及垃圾分類別出心「裁」!有這樣一群剪紙小達人,他們巧妙運用「剪紙」,向家人和周圍的人普及垃圾分類相關知識。01垃圾分類我能行眼下正值暑假期間,瑤琳小學的學生,將暑期實踐與垃圾分類相結合,通過剪紙的方式在居家生活中爭做垃圾「分類小達人」。
  • 線上線下整合處理,宅再生的廢品回收或許是門好生意
    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3月30日發布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制定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的目標、垃圾分類的類別、激勵機制等內容,到 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 增強垃圾分類意識​ 爭做環保小使者
    為了提高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暑假期間,鐵西區教育局號召各學校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活動形式,讓「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環保意識紮根在每個孩子心中。假期中,鐵西區共同小學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齊步走」系列活動。通過線上主題班會,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
  • 廣東佛山: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
    獅山鎮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構築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全鎮231文明實踐所(站、點),全方位發揮6萬名志願者的實踐力量,奏響文明之歌,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花開遍地。而結合目前疫情期間的實際情況,雲講堂、智能廣播率先啟動,以核心主義價值觀、黨建引領、掃黑除惡、垃圾分類、舊村改造、文旅活動、志願服務等為主題,全力推動線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  「雲講堂以黨建為核心,每月計劃開展2~3期不同主題的內容,製作成小劇本進行拍攝,通過真實人物演繹把對居民有關、有用、有趣的知識展現出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
  • 「線上報到+線下服務」解決群眾身邊事
    近日,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在石灣鎮街道東平社區,參與該社區「垃圾分類」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帶頭向社區居民發出垃圾分類的倡議。在參加完活動啟動儀式後,黃少文調研社區在職黨員報到工作。在擴面的基礎上,禪城不斷創新報到模式,將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和共享社區黨建項目相結合,充分發揮「和諧共享社區」小程序平臺優勢,實現「線上報到+線下服務」無縫對接。禪城區還將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納入進來,並將參與社區服務納入黨組織、黨員年度考察考核重要參考依據,不斷提質擴面。
  • 垃圾分類|巾幗倡分類,全家總動員——石園街道篇
    做起21天線上線下活動,號召一個個小家庭齊步走在引領文明新時尚的垃圾分類道路中。以街道婦聯為引領,15個社區各個家庭為單位,活動分為《垃圾分類暈 在線幫您分》線上答題活動、《家風代代傳,分類並不難》全家參與製作21天垃圾分類手繪統計表,創作21天好習慣垃圾分類手抄報、《垃圾分揀難,困難我當前》,積極組織志願者進行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以家庭為基準,利用周末親子時光,積極開展「看桶」、「守桶」、「護桶」服務。
  • 從「雲端」到線下的拔尖型人才創客集訓
    本次特訓營的成功舉辦,標誌著本年度創意機器人拔尖型人才創客活動從「雲端」集訓到了線下研學實現跨空間融合,創新了科學中心後疫情時期研學活動模式。本期特訓營在教育部、省科技廳和廣州市教育局的支持下,由廣東科學中心和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聯合舉辦,廣東省科技館研究會和廣東工業大學協辦,自8月6日啟動以來,分線上集訓和線下研學兩個環節進行。
  • 北京部分中小學普及垃圾分類 鼓勵學生主動回收分類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垃圾分類進課堂 助中小學生養成好習慣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部分中小學校通過校本課程、講座等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鼓勵學生主動回收、分類去年1月,教育部發文,要求到明年底,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