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語成標準英文 long time no see成英文詞組

2020-12-11 中國網

典型的中式英語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成標準英文詞組

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成為標準英文詞組;

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flower」(佔花)後,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

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語」小組,並吸引了8000多名成員,裡邊有超過2500條中式英語例子。

當中國人發明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後,這個看起來有些雷人的詞彙就帶領著Chinglish(中式英語)一路前進。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flower」(佔花)後,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

當中國人自嘲被中式英語雷得「裡嫩外焦」時,說英語的外國人卻開始發起了「拯救中式英語」的活動,在這些擁護中式英語的外國人眼中,英語字典邂逅中國語法,中式英語錯得「韻味十足」。

中式英語引國外追隨者

中式英語指的是那種語法不對、拼寫錯誤帶有中文習慣的英語,主要見之於中國許多地方的標牌。英國《衛報》報導說,這種語言風格在網絡上吸引了一些狂熱追隨者,甚至有人專門探討這種語言現象。不過,中式英語恐怕會被扼殺,因為上海政府擔心明年世博會期間中式英語可能會讓循規蹈矩的外國遊客尷尬,而發起了一場旨在糾正「離奇誤譯」的行動。

在英國《衛報》的報導中稱,美國社交類網站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語」小組,並吸引了8000多名成員,裡邊有超過2500條中式英語例子;而美國知名照片博客Flickr上的「中式英語之潭」,則有超過3000張有關中式英語的招牌類照片。

瑞克是中式英語的堅定擁躉,他堅稱,自己對中式英語的興趣是出於「喜歡而非嘲笑」,大多數網民似乎也抱這樣的態度,他們喜愛而不是鄙夷中式英語。

衛報:中式英語其實錯得韻味十足,取締令人沮喪

外國人聽不懂的「中式英語」

跟美劇學老外的中式英語

中國文化報:中式英語不光雷人

「票選十大爆笑英語」出爐

德國人眼中的"中式英語" 中國式思維使英語豐富

法新社:德國語言愛好者呼籲保護「中式英語」

相關焦點

  •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成標準英文詞組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成標準英文詞組  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成為標準英文詞組;  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成標準詞組
    資料圖片  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成為標準英文詞組;  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flower」(佔花)後,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  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語」小組,並吸引了8000多名成員,裡邊有超過2500條中式英語例子。
  • 外國人追捧中式英語 "long time no see"成標準
    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成為標準英文詞組;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flower」(佔花)後,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
  • Long time no see是中式英語嗎
    老說中式英語,到底什麼是中式英語呢?所謂中式英語(Chinglish),指的最多的就是直接用中文思維對應翻譯英文單詞脫口而出的英語,比如中式英語界鼎鼎大名的:give you color see see.
  • Long time no see到底是不是中式英語?
    今天我跟大家列舉五個英文和中文思維完全套用的表達,都還蠻實用的。好久不見 對應英文可以是:Long time no see.據說這個早期是中國人傳到英美去的,久而久之,也就接受了,現在來中國的老外也會說,很多美國人從來沒有來過中國,但是他們在美國日常生活裡也會說這句long time no see, 甚至還根據這個簡單的格式原創一些,比如:Long time no drink.
  • 好久不見「Long time no see」是中式英語嗎?
    在對待中式英語的態度上,一些外國人並沒有覺得它們是嚴重的錯誤,他們的觀點是:有趣,甚至有意義。一種語言在使用過程中必定會入鄉隨俗、受到使用者的影響,不管其母語使用者是否同意。當你和朋友許久未見又再次相逢,要如何用英語表達時光飛逝的感慨?「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
  • 中式英語風靡全球:Long time no see進辭典
    調查顯示,有72.2%的網友表示贊同中式英語的使用,他們認為「中國式英文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相傳,說不定有一天老外也這樣說呢」。調查顯示,有72.2%的網友表示贊同中式英語的使用,他們認為「中國式英語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相傳,說不定有一天老外也這樣說呢」。
  • 老外分享中式英語成時尚 「給力」等被譯成英文
    一次偶然的機會,德國青年Oliver Lutz Radtke(中文名紀韶融)對中式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以後,他開始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中式英語。早在2007年,他就出版了一本《Chinglish:Found in Translation》(翻譯中發現的中式英語),專門集結他在中國大街小巷看到的各類Chinglish。
  • 「Long time no see」非中式英語
    Long time no see早已不是我們多數人認為的中式英語。相反,這早已是一個被音美國家認為是地地道道的表達。或說是來自於西班牙語:這個說法最早流行於美國和墨西哥交界的地區,是講西班牙語的牛仔和講英語的牛仔之間的混合式語言或說是中國的中式英語:符合中文好久不見(haojiubujian)的語法習慣或有些則又扯到阿拉伯、印度等等。
  • Long time no see 是 Chinglish 表達嗎
    Long time no see 是 Chinglish 表達嗎?Long time no see,譯為「好久不見」,雖然看起來很不符合語法規則,但已經廣為流傳,被人們所接受,成為了英語裡的一個固定用法。
  • Long time so see是中式英語嗎
    、英語口語等知識~~~ 句型一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見long time 很長時間   no see 沒有見到  好長時間沒有見到你了來源一:美國陸軍上尉W.F.DRANNA所著小說
  • 好久不見:Long time, no see,中式英語表達,說的人多嗎?
    說到中文對英語的影響,相信大家都熟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它跳出了英語語法規則,而朗朗上口,成了人們比較常用的一個短語。最被廣泛接受的詞源解釋是,這個詞組是從漢語短語「好久不見」中借來的翻譯。《美國和英國流行語詞典》認為該詞組可追溯到20世紀初,由英國海員從中國傳回英國。但也詞源學家認為,它來源於印第安人。
  • 中國流行「中式英語」漸成有趣文化現象
    城市裡很多廣告、標語和警示牌上都有這種混合著語法和拼寫錯誤、逐字逐句的字面翻譯和漢語語言習慣的「中式英語」,這種有趣的語言混合體常常會令外國遊客忍俊不禁。 儘管政府掀起了消除主要城市「中式英語」的運動,但城市裡仍然充斥著這種現象。當然,用英語同外國人交流的中國人口中也會冒出這樣的「中式英語」。
  • Long time no see用英語怎麼說?
    茴香豆的多種寫法:Long time no see的多種表達和口語訓練一、用中文「學」英語:同樣是學習Long time no see,如果我們需要逐條都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很容易嚴重依賴中文而「學」成下面這個樣子:
  • 中式英語曾經笑柄 漸成英語增加詞彙最多來源
    而從中國人的視角來看,也許它更像一個中國式英語的典型範例。  Convenient noodle (方便麵)、Smalltwo pots of heads(二鍋頭)……這些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彙特色的英語,在英語中被稱為「Chinglish」——中式英語,是漢語及英語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體字。一般情況下,中式英語被用來形容含有語法或拼寫錯誤的英語。
  • 「好久不見」 是 「Long time no see」 嗎?這些中式英語到底能不能用?
    英語口語小鎮ID:kawaiii1989中式英語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特有的語言現象,由於文化、思維模式等方式的不同,東西方語言在翻譯過程中產生了奇特的變化,而中式英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但在對待中式英語的態度上,一些外國人並沒有覺得它們是嚴重的錯誤,他們的觀點是:有趣,甚至有意義。
  •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詞典!這是要「哈中」的節奏嗎?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詞典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
  • 上海世博會前清理中式英語
    上海世博會前清理中式英語 據新華社消息英國《每日電訊報》24日刊登該報記者馬爾科姆·穆爾發自上海的一則報導說,據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介紹,上海已經組織學生志願者上街尋找中式英文標牌,不久後還將開設網站,
  • 中國人自嘲中式英語 外國人卻在good good study
    >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成為標準英文詞組;  當四川人發明了「張有關中式英語的招牌類照片。」  有媒體統計,7成參加投票的網友表示贊成中式英語的使用,認為中式英語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相傳,將來老外也會這麼用。
  •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詞典!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OED在詞源(etymology)裡追根究底,說add oil這個詞組直譯自中文的「加油」,廣東話念ga yau,相當於普通話裡的jiayou。把「加油」直譯為「add oil」,這原本是個搞笑的中式英語,許多英文老師都會批評糾正,想不到後來流行日廣,連最權威的OED也收了,承認它的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