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豪情無人能及,一首七律雖然只有3句,卻大氣磅礴無人能及

2020-12-11 李思說歷史

說到劉邦,很多人想到的一定是他作為西漢開國皇帝做出的許多偉大成就,廢除了秦朝一系列苛刻的法律,最終成功打敗了項羽,贏得了楚漢之爭,為了緩和漢朝和匈奴的關係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等。但是,劉邦也是充滿豪情的英雄,他製作的大風歌確實暴露了他的豪情,至今仍是每個人都能脫口而出的詩詞。

劉邦寫這首詩是公元前196年,根據《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列傳第三十一》上的記載

淮南王布見赫以罪亡,上變,固已疑其言國陰事;漢使又來,頗有所驗,遂族赫家,發兵反。

淮南王英布當年開始叛亂。軍隊多次被英布擊敗後,劉邦親自上戰場,終於打敗了英布的叛軍。劉邦從鋒線回到長安前,他在自己的家鄉沛縣住了幾天。沛縣,劉備宴請自己的朋友和老師近十天。劉邦喝酒後,利用興頭一邊擊築,一邊唱著這首大風歌。

v在這首詩創作的幾年前,新建的漢帝國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茶、韓王信、陳豨的叛亂,現在英布的叛亂平定了,但北方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的叛逆實力在等待機會,整個國家都在搖晃。劉邦此時回到故鄉,想起了前半生的坎坷換來現在的榮華,各方面的勢力又想把他自己做的帝國推到深淵,劉邦在唱這首詩的時候一定有著悲傷悲涼掩蓋的豪氣

《大風歌》的內容是這樣的: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隻有三句七律成為劉邦一生中創作的詩中最典型的詩。

這首詩的大致意思是風吹得很大,天上的雲也隨著大風一起湧來。我最終威武地統一了整個世界,衣錦還鄉。而我又要怎麼得到勇士地幫助,來鎮守我統一的天下啊!

這首《大風歌》看起來不整齊,也不講究平坦,這首看起來像雜詩的詩用23個字完全表現了劉邦懷著天下的豪情,吟唱完整首詩就可以感覺到劉邦與旁人不一般的氣勢。

整首詩的第一句可以說是永恆的名句,這句話是明顯的雙關句。指風起雲湧的魄力景象,指劉邦統一天下所遭受的苦難和經驗幾乎都是自己喪命的戰爭,恢復弘的感情淡薄。

整首詩的最後筆鋒,完全表現了劉邦保護江山的困難,他想得到保護天下的人才和勇士,但是找不到,還是未知數,這裡表現出劉邦和前文完全不同的憂慮。

劉邦唱這首詩的時候,已經是西漢萬人以上的皇帝,在項羽的角力中他是勝利者,但是在擔心自己國家的存亡的時候,失去了皇帝的風格,讓這首詩歌隨著他的擊築聲傳遍了歷史的軌跡。

相關焦點

  • 劉邦的一首詩為何只寫了3句?其實還有第四句,但他不敢寫出來
    不過,劉邦算一個另類。在《史記》裡記載了他曾寫下一首隻有三句的詩歌,也就是《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所以,劉邦第一句的內容想表達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而這一句,也相當於詩歌四部分的第一個部分,「起」。次句「威加海內兮歸故鄉」,表達了劉邦統一了天下,內心那種所向披靡,無人能敵的沖天豪邁氣概。
  • 史上最難超越的一首唐詩,被譽為「七律之冠」,千年無人能出其右
    《黃鶴樓》堪稱千古絕唱,它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難超越的一首律詩,有著「七律之冠」的美名,千年以來,無人能出其右。宋代著名文學評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也稱:「唐人七律,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下《黃鶴樓》這首詩: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唐宋元明清,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
    唐宋元明清,一人一首成名作。古人之才,令人望塵莫及。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一,唐代: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這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可謂千古絕唱,前路茫茫又如何?天底下哪個人不認識我?!此句大氣磅礴,令人拍案叫絕。若你也是一個人獨闖江湖,不妨常常念念這句詩。也許有朝一日,你也會名震江湖,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識。
  • 「大風歌」為何只有三句?劉邦為何不把第四句寫出來?他是真不敢
    雖然古時候的詩歌簡潔,但也是湊足了四句。例如「斷竹,續竹,飛土,逐肉」。雖然每一句才兩個字,但好歹也湊成了四句,是一首完整的古詩。在項羽劉邦所處的那個時代,詩歌的內容雖然豐富了很多,但通常也是保持在四句左右。例如,項羽就曾寫下一首《垓下歌》,同樣也是四句。
  • 霸氣帝王詩,一首慷慨悲涼,自刎烏江;一首豪情壯志,稱霸天下
    這是唐代詩人胡曾的一首詠史詩《沛宮》,以此來謳歌漢高祖劉邦的功績,以及對國家長治久安的一種憂心和感慨,寫的大氣磅礴、鏗鏘有力。又如: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 李白天馬行空的即興之作,共十二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無人能敵
    李白的創作欲望與創作能力,即便放眼整個大唐都望塵莫及,只要有酒就能下詩,縱然無酒也可著墨,一旦這樣的寫作機器瘋狂起來,便能盛產出一首首雄奇飄逸的千古絕唱。最可怕的是,他的筆端猶如行雲流水,一蹴而就,而不像其他詩人一樣軟磨硬泡才產下寥寥幾句,李白的即興無人可敵。
  •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1300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1300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王勃(649~676),唐代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王勃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神童之一,他六歲能文,九歲讀《漢書》並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便考中及第,授職朝散郎。
  • 中國有位文盲皇帝,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卻成為千古絕唱,無人趕超
    韓高祖劉邦出身於故鄉農明,從小就不喜歡讀書,是中國歷史上的文盲皇帝。但是這位文盲皇帝一輩子只寫了一首詩,卻成了千古絕唱,無人能追上!這是流傳後世的《大風歌》。大風吹來,雲飛揚,貝加海內回到了故鄉。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亂;由於其勇猛的宣傳,軍勢非常盛,劉邦不得不親自出徵。他很快就擊敗了靈寶,最終他會在那個部門殺死靈炮。在勝利歸來的軍隊中,劉再次在去自己家鄉——沛縣(現在是江蘇省)的路上,叫來老朋友、長老、後輩,愉快地一起喝酒了10天。有一天喝醉了,劉邦拍打著建築物,唱著自己即興創作的《大風歌》。
  • 李白爭強好勝寫了一首七律,也沒能蓋過這「唐人七律第一」的唐詩
    當年李白登上黃鶴樓,正要詩興大發,卻不料看到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其中更有「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名句,頓時沒有了寫詩的底氣,直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而後的李白還是不服氣,畢竟這是性格使然。他極富才華且又極度自信,如何能輕易認輸?
  • 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懷念過往,內心惆悵,尾句更顯出心緒茫茫
    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懷念過往,內心惆悵,尾句更顯出心緒茫茫。利州江潭作(感孕金輪所)唐代:李商隱神劍飛來不易銷,碧潭珍重駐蘭橈。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雲散錦遙。河伯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次句寫武后之母駐舟龍潭,點明地點和主角。頷聯「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雲散錦遙」,是說潭水中的神龍為行雲雨之事,急忙移動燈燭,散開龍鱗,變成長長的錦茵,鋪在地下。作者繼續化用典故,「明月」比喻夜明珠。《楚辭》中說,大荒西北隅有不周山,神龍銜燭照之。
  • 中國史上的文盲皇帝:一生只寫一首詩,卻成為千古絕唱無人趕超
    劉邦原是文盲混混,擊敗項羽後開創漢朝盛世眾所周知,劉邦是農民出身,原來他不過是沛縣的一個小混混。從小遊手好閒的劉邦不問正事,所以他絕對是一個文盲。雖然說劉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歡讀書,但是他對人很寬容。劉邦所寫詩表述其豪情壯志,句句都堪稱經典怎樣才能創作出一首好詩?答案是一定要是切身體會。而劉邦的這首詩,就是他稱帝後的真實寫照,並且表達了他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第一句起興,這句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絕的詩句,其中既有宏偉天象,又代表了劉邦的一生經歷。
  • 時作豪情悽客句,偶吟慘澹怨人詞;新韻七律六首,且把滄桑四海馳
    時作豪情悽客句,偶吟慘澹怨人詞。靈犀幾度隨緣至,回首翻作指尖詩。靈思終悟塵間境,誠情笑淚寄相思。弦動誰譜知音曲,情舞幻化落葉時。意摯傾魂猶未醒,牽愁應是舊憾痴。不聞俗世呻吟語,且把滄桑四海馳。——皛玊題記
  • 女人被拋棄後會變得異常狠毒,看這個女人,她的整人手段無人能及
    女人被拋棄後會變得異常狠毒,看這個女人,她的整人手段無人能及女人被拋棄後會變得異常狠毒,看這個女人,她的整人手段無人能及   「大風起兮雲飛揚,
  • 抖音執手挽狂瀾無人能抵擋摘日月星辰御風覽八荒是什麼歌
    抖音上有很多好聽的歌曲,經常刷抖音的朋友想必都聽過這樣一句歌詞是「執手挽狂瀾無人能抵擋摘日月星辰御風覽八荒」,那麼這是什麼歌呢?  抖音執手挽狂瀾無人能抵擋摘日月星辰御風覽八荒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歌名叫做《百戰成詩》,是由少司命作曲,令狐襄兒作詞,王者榮耀同人局演唱的一首歌曲,這首歌也是王者榮耀-100英雄群像獻禮歌。
  • 蘇軾最美的一首七律,第二句尤其的美,將珍茗與名泉寫的水乳交融
    在蘇軾的詩中,似乎七絕更勝一籌,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等,都入選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而七律這一題材,蘇軾似乎少有佳作,但有一首七律蘇軾先生寫的卻非常好,特別是這首七律中的第二句,寫的有尤其美。這首起七律就是蘇軾遊無錫惠山時所做,名字很長,叫做《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
  • 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鵲橋仙》,尤其是最後一句,千年來無人能及
    那個時期湧現了大批的優秀詞作,其中有一首最著名的《鵲橋仙》,在後世廣為流傳,尤其是這首宋詞的最後一句,被譽為絕唱,千年來無人能及。而「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講的也是牛郎和織女之間,隔著一條廣闊無際的銀河,雖然相思相憶卻難相見。因為銀漢迢迢,難以暗度。
  • 他是文盲皇帝,一生只寫兩首詩,一首成為千古絕唱,無人趕超
    劉邦是沛縣小混混,是平頭百姓一個。劉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他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為「無賴」,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會經營,但劉邦依然我行我素。劉邦最大的優點是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華橫溢,他們君臣攜手,同心同德,最終打敗了兵多將廣、不可一世的項羽,開創了漢朝盛世。
  • 李白臨終寫下一首絕筆詩,成為盛唐千古絕唱,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話雖然絕對了些,但並不無道理,每個人到生命盡頭都會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經歷,壯志未酬的人會慨然嘆息,心願未了的人會諄諄叮囑,即使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他在臨終前曾經寫下了一首絕筆詩。絕筆詩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陸遊那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七律、敬獻拓荒者(三至五)
    #人文#竹子林是深圳西部的一個地方,原是一片無人居住的荒山野嶺七律. 敬獻拓荒者(四)(平水韻)登臨國貿頂層遊,猶記當年歲月稠。兩季劈開千丈路,三天築起一層樓。長沙》「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本句意為:還記得當年那許許多多的艱苦歲月。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三日基建工程兵將士在強手如林的市場競爭中,其裝備、技術並無優勢。但他們憑著激蕩的軍魂,堅強的毅力,勇立潮頭,克服種種困難,殺出一條血路,逐步站穩腳跟,書寫出一個個神話。
  • 李清照的一首《如夢令》,全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她就是——李清照,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欣賞的就是她著名的一首《如夢令》,全詞如下: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碧水清波,荷塘春色,宛若一幅詩意的山水畫。畫中只有景沒有人,一定會顯得十分單調。這時,一位翩翩少女搖槳而來,前來採摘那陣陣荷香,她隨意地在水中行進,哼著曲、唱著歌,和魚兒一起在荷花中遊戲,夕陽悄然來臨,水也變成了晚霞的顏色,荷葉在夕陽的映照下,變幻著色彩,似乎在歡迎夕陽的到來。這一幕,別有一番風味,飲下一杯酒,與夕陽共醉,這樣的邂逅讓人流連忘返,我只願在這荷葉中遊玩,直到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