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的營養師,以下簡稱「小不」)
王媽媽:小不啊,聽說你是營養師?
小不:是啊 阿姨,我媽媽身體也不好,所以我去學了一下~
王媽媽:哦,那你來幫我看看~你看這是我女兒給我買的油,說是橄欖油,她說對血管好,什麼……什麼酸的咱也不懂,我就想問問,這油它能炒菜嗎?
小不:阿姨,您為什麼覺得橄欖油不能炒菜呢?
王媽媽:我也會上網啊,我就看到有說橄欖油加熱會有致癌物產生啊!
(小不心裡戲:納尼?又是致癌物,這些人能不能放過致癌物,換個詞炒)
小不:阿姨呀,炒菜的時候產生有害物質,並不是油的問題,是溫度的問題,您要溫度太高鍋裡東西都糊了,您就別說是橄欖油,您就放一盤青菜都能炒出有害物質來。
王媽媽:可是我們以前炒菜都這麼炒的呀,油冒煙了炒菜才香呢?
小不:因為過去我們使用的粗製油,它的煙點比較低,在130度左右就開始冒煙,日常炒菜的合適溫度是180℃左右,所以要等到冒煙以後才下菜,炒出來菜香。
而我們現在生產油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橄欖油的煙點一般在200度左右,等到油明顯冒煙才放菜,炒菜溫度已經達到200—300℃之間。遠遠超過了炒菜合適的溫度。橄欖油的煙點是比較高的這也是它的一個優點,不用冒煙,炒出來一樣倍兒香~
王媽媽:是麼?那不冒煙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下菜呢?
小不:您把筷子放到鍋裡,只有筷子尖冒泡是160度左右,筷子整個冒小泡時正好170-180左右,很適合炒菜。
王媽媽:那我還聽說加熱以後橄欖油裡的營養物質會分解,這油也挺貴的,要是營養物質分解了起不到作用,那不是白瞎了麼?
小不:這個就更牽強了,任何食物在加熱的時候都會有些成分上的變化,比如雞蛋遇熱就凝固了,蔬菜中的維生素C遇熱也會分解,那蔬菜還不是一樣炒著吃,您聽過有人說因為蔬菜中的維生素C遇熱分解所以蔬菜不能炒著吃麼?有變化是正常的,這個變化也是微量的,起碼不至於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習慣。
還有呀~如果您買回來只是涼拌用一用,打開以後放那裡好久都不用,那才要小心了,因為食品的保質期那都是在沒有開封的狀態下保質期才有意義,橄欖油開封後最好三個月內吃完,時間太長要放壞了哦~
王媽媽:那我肯定不能放壞它的,這是我女兒的一片孝心啊,我可不能糟蹋了它,但是橄欖油炒菜味道怪怪的哦,不像我們平常吃的油沒什麼味道
小不:阿姨您說得對,好的橄欖油,特別是特級初榨的橄欖油,自帶一些果香,確實有很多人在口味上不習慣,據我在國外的朋友說,他在餐廳吃到的好的橄欖油是很好吃的,油本身有一點點辣,配一點沙拉隨便拌一拌就著麵包或者拌意面吃就很香。
口味不習慣的話您可以多嘗試幾種,網上賣的小瓶裝的橄欖油也很便宜,就是為了讓大家試一試,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換幾種也花不了多少錢,如果覺得麻煩,可以選擇精煉橄欖油,精煉橄欖油去除了橄欖獨特的風味,但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也是不差的,對老人小孩都不錯。可以對比著選一個適合自己的。
王媽媽:哦,原來是這樣啊,謝謝你啊小不,有空常來阿姨家玩哦,阿姨給你做雞翅!
小不:好嘞!我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