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團隊新突破!用冷原子"算盤"來解方程

2020-12-10 網易科技

(原標題:用冷原子「算盤」來解方程:潘建偉團隊研發量子模擬器獲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我們知道,在設計建築、飛機的時候,工程師們需要用計算機來進行各種計算和模擬。而如果我們要研究的是微觀世界的「量子建築」呢?

其中微觀粒子複雜的變化和相互作用,遠遠超過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範圍。最好,是用量子的方式來模擬量子問題。

這就是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在1980年代提出的量子計算機構想:「自然不是經典的,如果你想對自然進行模擬,那麼你最好把計算機給量子化。」

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宣布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Model)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取得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所謂量子模擬器,可以理解為一種簡化版的量子計算機,可以解決一些特定的量子物理學問題。科學家們通過讓很低溫度的原子有秩序地排列起來模擬 「電荷」和「電場」的相互作用,從而求解出了重要的物理學方程。

為了讓原子們乖乖配合 「表演」,這個冷原子研究團隊已經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

讓原子們排隊

今年6月,這個研究團隊就曾在另一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論文,「劇透」過精確操控冷原子們的秘密。

科幻電影《信條》帶火了「熵」,即混亂度這個概念。通常情況下,原子們是會亂動的,不會聽任人類的擺布。所有的量子物理學家都夢寐以求將原子們的熱力學熵降下來,方便觀測和操縱。

如何困住原子們?其實國際上是有一套成熟的方法的,那就是利用雷射的束縛作用,把原子們囚禁在一個個光晶格上。不過,這樣的系統溫度還是很高,隊伍也比較亂,有些格點上的原子跑出去了,有些格點上則是兩個原子擠在一起。

為此,該團隊開創了一種新型的冷卻方法。他們利用兩種特製的雷射,把其中一部分原子變成超流體,這些超流體原子會迅速地吸取鄰居們的熵。然後,再用雷射把這些超流體原子排空,光晶格上就只留下了變得更冷的原子們。

經過這樣的重重降溫,他們將1萬個銣-87原子冷卻到了絕對零度附近,而每個原子攜帶的熱力學熵只有0.0019 kB,比之前的方法降低了65倍,創造了世界紀錄。

模擬複雜問題

這次發布的《自然》成果,是上述《科學》論文的後續,可以說是把這一張碼得整整齊齊的冷原子「算盤」真正用了起來。

研究團隊從晶格裡選取了一個71格點×36格點的區域,鏈長超過了之前所有類似工作所使用的量子多體體系。量子模擬器的規模越大,一些「副作用」的影響就會越小。

規範理論中的「電荷」和「電場」可以通過光晶格上粒子數的分居情況以及格點間的粒子數密度關聯來表徵。通過對系統進行微調,跟蹤格點上的狀態變化,研究人員對刻畫電場、電荷關係的高斯定律進行了檢測,發現對高斯定律的違背大約在~10%,處於誤差範圍之內。

《自然》審稿人認為這項工作「是量子模擬方法研究晶格規範場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邁出了模擬晶格規範場理論的真正一步:從實現量子模擬器的模塊到對特定模型的完全模擬」。

要知道,規範場理論對於物理學大廈而言有框架性的意義。描述帶電粒子和電磁場相互作用規律的量子電動力學(QED)是第一個被廣泛認可的規範場。自然界一共有四大基本力,通過楊振寧、米爾斯、格拉肖、溫伯格、薩納姆等物理學家的努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都被納入這個框架,只剩下引力。

規範理論相關問題的複雜程度,正如本文開頭所述,是經典計算機難以勝任的。

我們不禁期待,當科學家們可以用越來越多的冷原子來模擬更複雜的相互作用,人類對於物理世界會獲得怎樣的新洞察。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潘建偉團隊新突破!用冷原子「算盤」來解方程
    我們知道,在設計建築、飛機的時候,工程師們需要用計算機來進行各種計算和模擬。而如果我們要研究的是微觀世界的「量子建築」呢?  其中微觀粒子複雜的變化和相互作用,遠遠超過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範圍。最好,是用量子的方式來模擬量子問題。
  • 用冷原子「算盤」來解方程:潘建偉團隊研發量子模擬器獲突破
    我們知道,在設計建築、飛機的時候,工程師們需要用計算機來進行各種計算和模擬。而如果我們要研究的是微觀世界的「量子建築」呢?其中微觀粒子複雜的變化和相互作用,遠遠超過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範圍。最好,是用量子的方式來模擬量子問題。
  • 潘建偉團隊量子研究再獲突破,登上《自然》雜誌
    來自中國科學院11月19日的消息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開發了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專用的量子計算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再獲重要突破
    專用的量子計算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再獲重要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11-19 09:53 來源:澎湃新聞
  •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 潘建偉團隊剛實現裡程碑式的突破,將助中國制霸量子計算領域
    浙江沒有挖走潘建偉,而安徽兩個手指頭,顯然是極具戰略眼光的天使投資。特別是這兩天「九章」橫空出世,震驚寰宇!潘建偉帶來的效益,遠不只百億回報,我們可以大膽預測,潘建偉團隊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叫「量子霸權」時代!不管潘建偉在安徽,還是浙江,都是中國的。中國,將由此獲得巨大的科技價值、經濟價值和政治價值。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求解施溫格方程
    11月1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
  • 我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通過操控束縛的超冷原子(利用雷射製冷等冷卻手段將原子製備到溫度極低),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突破 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等聯合國際研究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 中國量子計算機又獲新突破
    聲雄周末學習心語 NO:494中國量子計算機又獲新突破———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我只要不出差,每天都會做3件「例行私事」
  • 中科大聯合團隊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記者11月1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合作者利用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即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
  • 雷射冷原子的故事
    10年後,朱棣文團隊在貝爾實驗室首次將納原子冷卻至240 μK。20年後,基於蒸發冷卻的雷射冷卻技術成為實現超冷原子波色愛因斯坦凝聚(BEC)的關鍵,而Carl Wieman和Eric Cornell等人的BEC文章的引用量已超過1萬次。超冷原子研究前沿現已發展到450 pK,由Wolfgang Ketterle團隊創造(所以可說是最酷、跑馬拉松最快的諾獎得主了)。
  • 如何用泰勒級數來解微分方程
    泰勒公式已經很熟悉了,它說明了可用一個無窮級數來趨近一個函數。如下是e^x的泰勒級數形式,兩項的情況下三項情況下趨近原始函數的圖形隨著項數的增加,越來越接近原始函數上述本質上實在趨近一個確定的函數,但同樣可以延伸到,函數是一個有限多項式的情況,如下是一個簡單的非齊次方程。
  • 潘建偉:手握量子「密鑰」的人
    《華盛頓郵報》就這樣描述他的演講風格:在2019年7月於上海舉辦的一場學術論壇上,潘建偉用科學痴人愛因斯坦與「星際迷航」的笑話來輔助幻燈片演示;在談到「薛丁格的貓」這個量子物理中的經典思想實驗時,潘則運用站立又平躺的卡通貓圖片來解釋量子疊加的概念。這樣健談的風格,或許是這位物理學家能夠為其艱深的科學研究找到更多支持的一個砝碼。
  • 量子計算機可解方程組
    量子計算機,可解線性方程組?這已不是神話。中科大6月8日發布消息,該校科學家日前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用量子計算機求解線性方程組的實驗。  實驗由潘建偉院士領銜的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團隊的陸朝陽、劉乃樂研究小組完成,成果6月7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何為線性方程組?數學家認為,各個方程關於未知量均為一次的方程組,如2元1次方程組,即為線性方程組。對線性方程組的研究,中國比歐洲至少早1500年。如今,線性方程組已廣泛應用於數值計算、信號處理、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科學、工程領域。
  • 重大突破!潘建偉團隊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比谷歌快100萬倍/...
    今日關注: 重大突破!潘建偉團隊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比谷歌快100萬倍 炣燃科技9月9日訊,據安徽日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9月5日在西湖大學首場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
  • 潘建偉團隊:希望通過15到20年,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
    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 潘建偉團隊:希望通過15到20年 研製出通用的量子計算機
    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 用MATLAB巧解微分方程實例分析
    然後就是一道二階非齊次常係數線性微分方程,那不就是死套路嘛,照著解不就行了。提筆算來,算起雖然繁瑣,但好歹多半張演算紙還是算出來了,一對答案,不對。emmmm,頓時眉頭一皺,提筆再算一遍。一會兒,對答案,不僅和答案不一樣,和第一次算出來得也不一樣,這就有點酸爽了,算第三遍時,心就有點著急了,這怎麼就算不對呢?越想越著急,越著急,式子寫得越亂,然後那兩個小時就基本上沒幹其他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