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攜手vivo走進蘇州 至簡美學賦予蘇繡新生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新華網

12月8日,繼武漢篇、鄭州篇之後,新華網攜手vivo發布「快樂是什麼」主題城市系列短片——蘇州篇。此前,vivo記錄了「朋克之都」武漢的「燥」,致敬每一個熱愛搖滾音樂的不羈靈魂;也感受了歷史名城鄭州的「剛」,發現鄭州鐵路人的精神堅守。這一次,讓我們隨著新華網和vivo一同走進蘇州,領略蘇州的「雅」和「新」。

蘇州江南水鄉的城市景觀

一座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建築——蘇州博物館

蘇州的一面是古典格局,凝聚出詩意江南和上千年熠熠生輝的東方美學。蘇州的另一面,正如城市短片裡主角張雪心中的「雙面三異繡」,以蘇繡技藝完美呈現的古城與新城、傳統與現代。

張雪

張雪是薛氏刺繡第四代傳承人,致力於蘇繡美學設計創新。他表示,蘇州的一面是很好地保留了傳統的狀態,包括小橋、流水、園林;而它的另一面截然不同,跟隨潮流和時代的發展,擁抱國際。

當蘇繡遇上極簡風,指尖飛舞詩意之間

「姑蘇臺榭倚蒼靄,太湖山水含清光」,瀕臨太湖的鎮湖被譽為「中國刺繡之鄉」,是傳統工藝蘇繡的主要發源地。五彩的絲線在繡娘的輕捻慢挑中,逐漸在白色的絲綢上渲染開來,最終變成一副生動靈氣的蘇繡作品。

張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繡郎,而傳統蘇繡繼承人大多以女性為主。出生於蘇繡世家的張雪從小被母親飛針引線的身影和各類蘇繡作品耳濡目染,他的母親是蘇繡大師薛金娣,但由於張雪是個男孩,薛金娣最初並沒有打算讓他繼承衣缽。

張雪與母親薛金娣

以往的蘇繡作品往往比較繁複,畫面鋪得較滿。而張雪的作品往往另闢蹊徑,富有新意和詩情畫意。他愛好文學,對古詩詞頗感興趣,於是將古詩詞講究的詩意留白巧妙地運用到了蘇繡上。

張雪表示「很多文字是富有畫面感的,而這種畫面感恰好也可以用蘇繡表現」,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蘇繡風格。張雪的代表作品之一《四季》就體現了留白手法的無盡詩意和想像。春是兩隻飛燕,夏是一聲蟬鳴,秋是一彎殘蓬,冬是幾枝枯葉。畫面簡約,色彩淡雅,傳達出空靈、清雅的意境。「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的名詩落在姑蘇繡郎張雪的針尖下,黑白的意境映照了張繼孤獨的心境,畫面無鍾,鐘聲又無處不在,偌大天地中只有點點漁火。

張雪蘇繡作品《四季》和《夜半鐘聲到客船》

《星空》是對張雪創作影響很大的一副作品。浩瀚的宇宙中,每一顆星球都在屬於自己的銀色軌道中行走,疏密有度的針法勾勒出一顆顆顏色不一的璀璨星球,一幅展現蘇繡豐富針法又富有科技感的創新作品《星空》誕生在張雪的繡針之下並多次獲獎。《星空》讓張雪意識到傳統的針法可以和現代的刺繡語言相結合。

張雪與他的獲獎蘇繡作品《星空》

讓傳統蘇繡與現代審美共鳴,一針一線的妙筆巧思跨越古老時光,盡顯蘇繡魅力。張雪認為,創新並不意味著摒棄傳統,而是為了更好地讓蘇繡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他把蘇繡運用到化妝鏡、耳環、手錶、耳機等不同的載體上,極簡和創新的作品吸引了年輕人,不少90後消費者都表達了對張雪蘇繡作品的喜愛。

以梵谷的《星空》為靈感,創作出的蘇繡化妝鏡

心動至簡,至悅不凡,vivo創新無止境

和張雪的極簡蘇繡一樣,vivo秉持「至簡至悅」的企業精神,堅持影像和設計上的創新。vivo希望將這種精神和追求貫穿到企業血液中,聚焦消費者需求和洞察,努力實現「科技不複雜,產品不乏味,用戶會心動」,即讓科技變得簡單易用,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並和消費者建立一個輕鬆的、互信的關係,持續帶給消費者更多快樂因子。

vivo X50鏡頭下的蘇州美景

本次「快樂是什麼 繡出新生」短片主要使用vivo X50系列進行拍攝,搭載最新「微雲臺」攝像頭方案,為手機攝影場景增添技術和感官的穩定性,定格一個個快樂瞬間,賦予短片出色的畫面質量和沉浸式的觀看體驗。這是vivo在手機影像故事創作的一次探索,也彰顯了企業的人文關懷與科技溫度。

vivo X50鏡頭下的春華秋實

每一次點亮屏幕,都能回歸自己的本質需求,純淨而友好。回歸簡單、個性和現實,vivo於近期發布了全新的手機作業系統——OriginOS,從用戶需求出發,匹配用戶在設計、流暢、便捷等體驗的期待,以實現解決用戶數字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例如溫度,從文字和數字變成了一條溫度線,再加上不同色彩,溫度變化就清晰可見。未來,vivo將持續聚焦影像、設計長賽道,持續加大投入和布局。

接下來,vivo將奔赴尋找快樂本原的最後一站,繼續用鏡頭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探索城市中的人文之悅,表達每個普通人的真情實感。

相關焦點

  • vivo和新華網帶來新驚喜,走進蘇州了解蘇繡背後的故事
    提起蘇州你會想到什麼?是令人驚嘆的蘇州園林還是宛如天籟的崑曲?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我們今天的主角便是傳承千年的蘇繡。想要了解蘇繡,不得不提到的一個地方,就是有著「中國刺繡之鄉」之稱的蘇州鎮湖。
  • 跟隨vivo X50的鏡頭,還原蘇繡技藝之巧
    vivo X50鏡頭下小橋流水人家的蘇州美景「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是大多數人對蘇州的印象。蘇州離不開水,「州」字中的三點水,賦予了蘇州如水般的靈動溫潤和海納百川。正如本次短片主角張雪用蘇繡技藝「雙面三異繡」形容的那樣,蘇州不僅有千年傳統文化入骨的東方美學,也有著擁抱時代變化的包容性。
  • 或許vivo鏡頭下的繡郎張雪,能夠給你答案
    帶著這個疑問,vivo繼探索武漢、深入鄭州之後,這次來到了從古至今被文人墨客所稱讚的蘇州。不同於搖滾朋克風的武漢,也有異於繁忙熱鬧的鄭州,蘇州身上的標籤融合了國人對傳統美的想像:典雅秀麗。而此次vivo聯合新華網,拍攝又一部「快樂是什麼」的主題城市系列短片。
  • 在vivo 鏡頭下,講述蘇繡手藝人的故事
    vivo X50鏡頭下小橋流水人家的蘇州美景「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是大多數人對蘇州的印象。蘇州離不開水,「州」字中的三點水,賦予了蘇州如水般的靈動溫潤和海納百川。正如本次短片主角張雪用蘇繡技藝「雙面三異繡」形容的那樣,蘇州不僅有千年傳統文化入骨的東方美學,也有著擁抱時代變化的包容性。
  • 蘇州學子集體拜師蘇繡大師
    14日下午,在蘇州市高新區鎮湖鎮的中國刺繡藝術館,66名來自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簡稱「蘇工美」)的青年學子高聲誦讀著《拜師帖》,正式拜蘇繡大師們為師,新老攜手,促成蘇繡這一古老非遺項目在現代轉型升級。鎮湖是「四大名繡」之一蘇繡的發源地,全鎮2.3萬的常住人口中,9000多人從事刺繡及刺繡相關產業。然而,由於刺繡需要長期待在繃架前作業,工作繁複而枯燥,令活潑好動的年輕人倍感煎熬。
  • 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早在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繡用於服飾
    蘇繡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已形成獨立的刺繡風格,但時代不斷進步,藝術也需要與時俱進。面對各種新形勢,蘇繡企業紛紛改革,提出蘇繡禮品商務化,蘇繡家裝設計化的理念,讓傳統的民間蘇繡工藝不再奢侈,而是走進千家萬戶。
  • 蘇州學子集體拜師蘇繡大師 為非遺傳承注入年輕力量
    鍾升 攝  中新網蘇州10月14日電 (記者鍾升)「承蒙師父允納門下,學習刺繡之技……謹遵教誨,勤勉學習,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勢必提升自身一技之長。」14日下午,在蘇州市高新區鎮湖鎮的中國刺繡藝術館,66名來自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簡稱「蘇工美」)的青年學子高聲誦讀著《拜師帖》,正式拜蘇繡大師們為師,新老攜手,促成蘇繡這一古老非遺項目在現代轉型升級。
  • 渾然天成的至簡美學 :vivo AEPX 2019 真機圖賞
    在去年的一月份,vivo悄悄地帶來APEX概念機,用一系列超前理念和創新技術,為手機市場帶來全新的生命力。而到了今年,新一代APEX概念產品降臨,在持續探索科技的同時帶來「極簡設計」,賦予手機產品極具未來的科技體驗。
  • 大美至簡!vivo品牌形象升級,創造力再次提升
    就在今天(1月18日),vivo官方微博突然宣布了vivo全球升級品牌形象的消息,瞬間就引爆了網絡。作為一個非常有創新力的品牌,vivo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次品牌升級圍繞科技與時尚的創造力展開,看來在未來vivo還將繼續引領行業潮流,帶來更多有創新力的產品。
  • 從指尖傳承至筆端創作 姚蘭講述與非遺蘇繡的故事
    近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圓桌博藝校友訪談與專業調研」暑期實踐支隊的八名成員,在充分遵守國家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來到了坐落於蘇州金雞湖畔的姚建萍刺繡藝術品牌館,近距離欣賞了蘇繡藝術作品,並圍繞幼年成長環境、清華學習生活、蘇繡傳承經歷等話題,與優秀校友、蘇繡傳承人、設計師姚蘭進行了一場長達3小時的對話。
  • 江蘇蘇州:體驗蘇繡 傳承非遺
    2020年8月7日,江蘇省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校的學生們利用暑假來到中國蘇州刺繡研究所近距離了解蘇繡
  • 80後蘇繡傳人放棄高薪工作用原創打造蘇繡網紅爆款 成「蘇繡男神」
    32歲的張雪出生於蘇州的一個刺繡世家,為改變蘇繡的窘境,他放棄英國留學的機會和高薪工作,創造了「極簡蘇繡」風格,比如在扇子上繡皮卡丘、大牌化妝品,甚至聯合品牌方推出蘇繡耳機等,能用頭髮絲1/32粗細的絲線繡錶盤,傳承了老輩人精湛的技藝,最終受到年輕人熱捧,為蘇繡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經。
  • 蘇繡|絕美的中國符號
    「蘇繡」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起源於蘇州吳縣,至今已積攢了2000多年的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蘇繡《富貴平安》 在「中國四大名繡」中,蘇繡豔壓湘繡、粵繡、蜀繡,獨佔鰲頭,成為中國刺繡的門戶
  • 黃金有價,蘇繡無價。蘇繡的文化藝術價值到底在哪?
    蘇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這麼多年來早已名揚四海,享譽海內外,曾經民間流傳這麼一句話,黃金有價,蘇繡無價,那麼蘇繡的文化藝術價值到底在哪呢?1、細、薄一位蘇繡大師可將一根絲線分成32至64分之一,可將金魚的尾巴繡得活靈活現。雙面繡同樣薄如蟬翼,也是蘇繡的代表。
  • 來自東方的美感觸覺——蘇繡
    中國四大名繡蘇繡是我國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是我國四大名繡之首,是蘇州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它發源於蘇州吳縣,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在清代時,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蘇州繡娘楊守玉獨創「亂針繡」,吸收西洋油畫技巧,用傳統蘇繡來表現油畫的特點,此時有「藏金不如藏秀」這一說。「亂針繡」可謂近代蘇繡的最後一次高潮,一幅幅作品遠渡重洋,被西方博物館購進。
  • 日式美學:生活真正的境界,是素與簡
    日式美學:生活真正的境界,是素與簡!世界嘈雜,生活忙碌,想要在現代生活找到真正精緻的生活,非美學不能達成。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樣的生活境界,才算是真正的美學。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走進日式生活美學,從崇尚極簡的生活狀態中,我們或許能夠找到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質感。
  • 慈濟基金會十周年 古繡齋蘇繡展開幕
    7月8日,「2018蘇州慈濟古繡齋典藏蘇繡藝術展」在慈濟志業中心靜思堂盛大啟幕。這是為慶祝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掛牌成立十周年,而舉辦的「文化藝術心靈饗宴」系列文藝活動之一。
  • 來蘇州誠品,看一本書,學一回蘇繡,體驗周末的文藝小生活
    蘇州誠品書店,則是大陸第一家開的誠品旗艦店,也成了誠品忠粉以及大批文藝青年的膜拜之地。當然,誠品不僅僅是一個書店,而是一個綜合類的商場,但因為其特別的格調,所以只要進駐誠品的店鋪,基本都是帶有很獨特氣息的品牌,被現代人說起來就是類似「獨立設計師」風格。
  • 光感美學——vivo x23
    昨日19:30,vivo發布了新一代x系列旗艦機vivo x23。它的表現如何呢?來跟小編一起來瞅瞅吧。1.光感美學設計跟OPPO r17一樣,vivo x23採用了水滴屏,其屏幕縱橫比為19.5:9,屏幕尺寸為6.41英寸,搭配COF工藝的極窄下邊框。
  • 蘇州交響樂團走進蘇州科技大學 -- 高雅藝術進校園
    蘇州2017年4月10日電 /美通社/ -- 蘇州交響樂團音樂會《品味德沃夏克》於4月8日在蘇州科技大學音樂廳如期舉行。此次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北京音樂家協會主席、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譚利華先生親自指揮,作為2017年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拓展項目之一,蘇州交響樂團將德沃夏克的作品《斯拉夫舞曲》、《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和《G大調第八交響曲》帶進蘇州科技大學,在大師的指揮下重現經典,既為古典音樂的普及鋪平了道路,為蘇州交響樂團文化品牌的打造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