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東方的美感觸覺——蘇繡

2020-12-20 大家傳世

小橋流水人家,亭臺樓榭屋簷。

等來了無數歸人,又送走了無數的匆匆過客。

蘇繡,綢緞上的江南故事,承載了江南的溫婉柔美。

古時,蘇州、常州等地,蘇繡是姑娘家的必修課。每逢姑娘談婚論嫁,婆家總要先向媒人求取姑娘的繡品,從繡品的圖案針腳就能判斷未來媳婦是否靈巧和賢淑。

蘇繡在當時成為了衡量一個姑娘賢淑內秀的標準。

中國四大名繡

蘇繡是我國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是我國四大名繡之首,是蘇州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它發源於蘇州吳縣,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在清代時,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

蘇繡的歷史

蘇繡究竟起始於何時,以無從考證,我們只能從有限的史料中發現一些端倪。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吳國(我們常說的東吳)已將蘇繡用於服飾。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繡《列國圖》,在方帛上繡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有"繡萬國於一錦"之說。晉王嘉《拾遺記·吳》:"孫權常嘆魏蜀未夷,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山川地勢軍陣之像。達(趙達)乃進其妹。權使寫九州方嶽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作列國方帛之上,寫以五嶽河海城邑行陣之形。'既成,乃進於吳主,時人謂之'針絕'。

三國 灰白羅刺繡龍鳳虎紋殘片

宋朝

據《清秘藏》敘述,「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得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底饞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可見宋代蘇繡藝術已具有相當高水平。

北宋 紫降絹地繡寶相睡蓮經帙

元朝

元朝 蘇繡先春四喜圖

明朝

據史記載,明朝時因唐寅、沈周等畫家的出現,刺繡開始結合繪畫作品製作。自此,刺繡在針法、色彩圖案方已形成獨自的藝術風格。

明朝 顧秀遊赤壁圖軸

清朝

光緒年間,蘇州出了一位有名的刺繡大師——沈壽(1874---1921年,出生於蘇州吳縣)。沈壽原名沈雲芝,七歲時開始到木瀆「虹飲山房」外婆家生活,跟隨姐姐沈立學習繡藝。八歲時繡成第一幅作品《鸚鵡圖》,十二歲時繡成《秋雨月上圖》,十五歲就以繡藝聞名姑蘇,被譽為「神童」。1894年,沈壽與紹興畫家餘覺結婚。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壽,沈壽與姐姐沈立,學生餘靜芬等人繡成《八仙上壽圖》和《無量壽佛》兩幅壽屏,進獻給慈禧,老佛爺看後非常開心,親自書寫了「福」,「壽」二字賜給餘沈夫婦,得到慈禧賜字後改名沈壽。

清朝 沈壽繡羅漢四條屏

此時朝廷設立女子繡工科,沈壽成為總教習,餘覺是外事總辦。後餘沈夫婦又到日本考察美術學校教學,回國後,開始嘗試以西洋版畫及攝影圖片為繡稿,開創「仿真繡」新技藝。

1906年,沈壽用「仿真繡」技藝繡制了我國第一幅人物肖像刺繡作品《義大利皇后愛麗娜像》,參加義大利都朗博覽會,榮獲一等獎。

1914年,沈壽接受張謇的邀請,去南通任女工傳習所所長,為南通培養繡女150多人。次年二月,沈壽的「世界救世主耶穌像」又在美國舊金山博覽會上榮獲一等獎,聲名遠播,被譽為「繡聖」。

沈壽的「世界救世主耶穌像」

民國時期

縱觀蘇繡的發展史,萌芽於三國,發展與宋元,鼎盛於明清,但在民國初年仍舊餘勢不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蘇州繡娘楊守玉獨創「亂針繡」,吸收西洋油畫技巧,用傳統蘇繡來表現油畫的特點,此時有「藏金不如藏秀」這一說。「亂針繡」可謂近代蘇繡的最後一次高潮,一幅幅作品遠渡重洋,被西方博物館購進。

羅斯福像( 楊守玉 )

2006年5月20號,蘇州刺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蘇繡在當代

隨著時代的進步,蘇繡也在與時俱進。蘇繡藝人們將傳統的刺繡與現代流行元素相結合,將刺繡圖案以點的形式出現在衣服的門襟、袖口、裙擺等區域。傳統金屬首飾領域,也滲透蘇繡元素。如,蘇繡耳環、手鍊等。受到了無數蘇繡愛好者的追捧。

服飾
圍巾
手提包
卡包
耳飾

中國設計師熊英

巴黎Heaven Gaia S/S 2017、2018中國風大秀

初見西施

亭亭玉立,傲立池畔

初見(西施)系列運用蘇繡工藝,水墨韻染,創意立裁的手法,打造含蓄優雅的定製系列,均採用荷,鶴等元素,取意"和美"之意,卻又與雲紗秀荷服不大相同。「亭亭玉荷,悠含昨夜清露」東方意韻用創意立裁的手法拼接,把清麗女子風韻擬成花,服飾意境擬成葉,更加能體現出女性的優雅含蓄。此系列的服裝更是別出心裁,採用了藝術潑墨的印染手法,並將定製中式圓型圖騰與西式浪漫蕾絲工藝融合,在墨染黑蘭中體現出別樣的知性與性感。

醉夢貴妃

水袖丹衣,秀而不媚

醉夢貴妃系列運用蘇繡工藝,這一系列的服裝採用了中國古代宮廷的明黃色調,配以與牡丹菊花等華貴花卉,在絲光錦緞上,用明度肌理不一的各色棉花絲線進行立體栽絨絲帶刺繡,高低疏密色彩規律有序。面料局部窗鏡式鏤空拼接絲紗,並在加局部勾金等手法,如同燙金的視覺效果。人體在窗鏡鏤空中閃現,花卉與貴妃遊春圖更是懸浮於窗鏡之上,絲光錦緞融合歐式的廓形與貴族塔夫領型,再穿插各色刺繡,輕易呈現出東方大唐的色調與華麗感。

相思昭君

琵琶遮面,情意相思

相思昭君系列運用蘇繡工藝,這一系列服裝以紅白絲紗配以輕飄絲絨,黑色為主料,白銀刺繡配以琵琶圖騰,在衣身上展現出鮮明的對比。古色系湘妃紅碰撞上素雅系雪花白,再通過絲毛等輕飄面輔料,加以琵琶掛飾與此景結合,無不體現出昭君的俊美麗質與絕世才貌。

蘇繡的分類

蘇繡注重運針變化,截止目前:

按觀感分可分為:單面繡與雙面繡兩類。

針法至近代可分為:亂針繡與平繡兩大類。

單面繡

單面繡又名一面光,是在一塊蘇繡底料上,繡出單面圖像。單面繡的特點是做工精 致,由於價格適中,性價比非常之高,因此相對於雙面繡比較,更受大眾喜愛,市場佔有率極高。

單面繡 牡丹

雙面繡

雙面繡又名兩面光,分為普通雙面繡、雙面異色繡、雙面三異繡。雙面繡,就是在同一塊底料上,在同一繡制過程中,繡出正反兩面圖像,輪廓完全一樣,圖案同樣精美,都可供人仔細欣賞。

雙面繡 玉蘭花(龍頭架)

亂針繡

亂針繡,又名「正則繡」,是近代刺繡藝術家楊守玉於20世紀30年代在正則女子職業學校授教時始創。亂針繡已成為蘇繡的主要繡種之一。

亂針繡繡制的背景

平繡

平針繡相對亂針繡來講,線條的排列比較整齊,起針和落針都非常有規律,用這種針法繡出的作品較為平整,在繡制植物尤其是花類時較為常見。

平繡的花卉

蘇繡的製作

蘇繡是一種「慢又」的藝術,它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鬱。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它的針法精細,一根絲線可以劈成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甚至是四十分之一。它的線色有千種以上,每種顏色從淺到深有十多種之分,一件作品有時多達使用了三四百種顏色。因此,一副小幅作品就要花費3至5個月來創作,中等作品需要一年,大幅的作品甚至需要兩三年並由多人合力創作完成。

平:繡面平展;

齊:圖案邊緣齊整;

細:用針細巧,繡線精

密:線條排列緊湊,不露針跡;

和:設色適宜;

順:絲理圓轉自如;

光:光彩奪目,色澤鮮明;

勻:線條精細均勻,疏密一致。

預備階段

首先要將製作過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工具準備好,材料有底稿、底料、花線、綁線、連綁線、膠皮線;工具有繃框、站架、手扶板、剪刀、羊毛針、繡花針、捲尺。

工藝流程

一、設計(選稿)

繡稿的來源大體有兩種:一種是專為刺繡創作出適合刺繡的畫稿;另一種是選自名家的作品,包括國畫、油畫、照片等,也是刺繡的藍本。

二、上繃

將刺繡底料固定到刺繡專用繃架上,使繃面緯向平服。

三、配線

按照繡稿的色彩挑選所需的色線。

四、劈絲

蘇繡劈絲要注重合理用線和絲理的變化,根據不同的布質、色彩及題材,劈線粗細合度,從而充分表現物體形象和質感。

六、刺繡

根據繡稿要求用最恰當的、最適合的色線進行刺繡。

七、裝裱

刺繡作品需經過裝裱,使繡面平整服帖,有利于欣賞和傳世。

小貼士之如何分辨機繡和手繡

1、手繡蘇繡帶有蠶絲自然細膩的光澤,而機繡就是死板的化纖材質的繡線,手感較硬,光澤生澀不自然。

2、蘇繡畫面中的一個筆畫的形成變化著多種規格的粗度,甚至最細可以達到一毛,倆毛;機繡用線因工藝原因,不能斷線,一根線走完全程,造型呆板。

機繡
手繡

蘇繡,這門古老的手藝,在時光的長河中靜靜的流淌著。它在一代又一代繡娘上下飛舞的手中傳承著。而這些悠深的古城小巷、雅致的古典園林、俏皮的波斯貓、嬌豔的牡丹花,也隨著蘇繡作品從蘇州走向世界,從現在走向未來。

(本文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家傳世」閱讀)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家傳世」

歡迎踴躍留言和吐槽~

人海茫茫,字裡行間的相逢,也是一種緣分

—聲明—

本文部分素材及圖片源自網絡

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相關焦點

  • 80後蘇繡傳人放棄高薪工作用原創打造蘇繡網紅爆款 成「蘇繡男神」
    32歲的張雪出生於蘇州的一個刺繡世家,為改變蘇繡的窘境,他放棄英國留學的機會和高薪工作,創造了「極簡蘇繡」風格,比如在扇子上繡皮卡丘、大牌化妝品,甚至聯合品牌方推出蘇繡耳機等,能用頭髮絲1/32粗細的絲線繡錶盤,傳承了老輩人精湛的技藝,最終受到年輕人熱捧,為蘇繡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經。
  • 蘇州學子集體拜師蘇繡大師
    14日下午,在蘇州市高新區鎮湖鎮的中國刺繡藝術館,66名來自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簡稱「蘇工美」)的青年學子高聲誦讀著《拜師帖》,正式拜蘇繡大師們為師,新老攜手,促成蘇繡這一古老非遺項目在現代轉型升級。鎮湖是「四大名繡」之一蘇繡的發源地,全鎮2.3萬的常住人口中,9000多人從事刺繡及刺繡相關產業。然而,由於刺繡需要長期待在繃架前作業,工作繁複而枯燥,令活潑好動的年輕人倍感煎熬。
  • 黃金有價,蘇繡無價。蘇繡的文化藝術價值到底在哪?
    蘇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這麼多年來早已名揚四海,享譽海內外,曾經民間流傳這麼一句話,黃金有價,蘇繡無價,那麼蘇繡的文化藝術價值到底在哪呢?1、細、薄一位蘇繡大師可將一根絲線分成32至64分之一,可將金魚的尾巴繡得活靈活現。雙面繡同樣薄如蟬翼,也是蘇繡的代表。
  • 跟隨vivo X50的鏡頭,還原蘇繡技藝之巧
    正如本次短片主角張雪用蘇繡技藝「雙面三異繡」形容的那樣,蘇州不僅有千年傳統文化入骨的東方美學,也有著擁抱時代變化的包容性。「中而新,蘇而新」的蘇州博物館子承母業,後起之「繡」江南靈秀浸潤了驚豔時光的蘇州文化。從園林之美、崑曲之雅到工藝之巧,蘇州的古典文化和匠心之作讓人由衷讚嘆。
  • 蘇繡|絕美的中國符號
    蘇繡《富貴平安》 在「中國四大名繡」中,蘇繡豔壓湘繡、粵繡、蜀繡,獨佔鰲頭,成為中國刺繡的門戶 蘇繡的前身——女紅 關於蘇繡,還有一段歷史傳說。相傳周太王古公稟父的兒子太伯、仲雍,來到今天的蘇州一帶,建立了吳國,發現當地有斷髮文身的習俗,仲雍想破除這種陋習。
  • 新華網攜手vivo走進蘇州 至簡美學賦予蘇繡新生
    蘇州江南水鄉的城市景觀一座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建築——蘇州博物館蘇州的一面是古典格局,凝聚出詩意江南和上千年熠熠生輝的東方美學。蘇州的另一面,正如城市短片裡主角張雪心中的「雙面三異繡」,以蘇繡技藝完美呈現的古城與新城、傳統與現代。
  • 「針」功夫:百裡見秋毫——記蘇繡大師鄒英姿、惠淑珍
    對於一個從事刺繡50多年的繡娘來說,鄒英姿的母親惠淑珍覺得,蘇繡就應該堅持傳統的審美和風格。惠淑珍的蘇繡作品也曾經贏得過行業裡眾多的獎項和榮譽,甚至作為國禮贈予外賓。她始終相信蘇繡這門技藝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就是因為對傳統的尊重。而鄒英姿恰恰覺得,當下的蘇繡要用現代的審美來創作。
  • 蘇州學子集體拜師蘇繡大師 為非遺傳承注入年輕力量
    學子們向蘇繡大師呈上《拜師帖》。 鍾升 攝  中新網蘇州10月14日電 (記者鍾升)「承蒙師父允納門下,學習刺繡之技……謹遵教誨,勤勉學習,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勢必提升自身一技之長。」
  • 《華清浴妃圖》破解蘇繡作品「版權困境」
    2016年5月,曹某的委託代理人王某到濮某工作室進行調查,並進行了錄音錄像,濮某在錄音錄像中表示,其多年前曾將一幅《華清浴妃圖》蘇繡作品售於一家公司,價格為80多萬元。隨後在雙方微信聊天中,濮某根據王某要求對《華清浴妃圖》蘇繡作品進行報價:與原作大小一樣的刺繡價格170萬元,略小一些的70cm×170cm價格為86萬元。
  • 蘇州市小學生體驗蘇繡傳承非遺
    日前,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校的學生們來到中國蘇州刺繡研究所,近距離了解蘇繡她們在工藝美術大師黃春婭的帶領下,在刺繡工作室現場觀摩刺繡工藝,並深入體驗刺繡流程,領略蘇繡非遺的魅力。信息來源:蘇州新聞網
  • 刺繡知識:一起了解蘇繡三大分類(圖)
    刺繡知識:一起了解蘇繡三大分類(圖)2010/2/25/13:54來源:慧聰紡織網作者:子小    [慧聰紡織網]蘇繡的歷史悠久,建於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繡經袱,在針法上已能運用平搶鋪針和施針,自宋代以後,蘇州刺繡之技十分興盛,工藝也日臻成熟。
  • 從指尖傳承至筆端創作 姚蘭講述與非遺蘇繡的故事
    近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圓桌博藝校友訪談與專業調研」暑期實踐支隊的八名成員,在充分遵守國家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來到了坐落於蘇州金雞湖畔的姚建萍刺繡藝術品牌館,近距離欣賞了蘇繡藝術作品,並圍繞幼年成長環境、清華學習生活、蘇繡傳承經歷等話題,與優秀校友、蘇繡傳承人、設計師姚蘭進行了一場長達3小時的對話。
  • 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早在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繡用於服飾
    蘇繡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已形成獨立的刺繡風格,但時代不斷進步,藝術也需要與時俱進。面對各種新形勢,蘇繡企業紛紛改革,提出蘇繡禮品商務化,蘇繡家裝設計化的理念,讓傳統的民間蘇繡工藝不再奢侈,而是走進千家萬戶。
  • 江蘇旅遊10大最值得帶的特產,很多來自蘇州,你買過哪些?
    5、蘇繡:蘇繡是我國比較有名的名族傳統工藝,蘇繡不僅圖案美麗,構圖很合理,繡工也很精緻。6、太倉肉鬆:太倉肉鬆口感獨特,價格實惠,是家家戶戶都可以買的起的美食,不管是做甜點還是空口吃都不錯,就算牙口不好的也可以輕輕鬆鬆吃下。7、太湖銀魚:太湖銀魚體型細小,渾身潔白,隱約泛著銀光。
  • vivo和新華網帶來新驚喜,走進蘇州了解蘇繡背後的故事
    通過與薛氏刺繡傳承人張雪的交流與溝通,更深入地了解蘇繡文化,以及蘇州這座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蘇繡藝術,薪火相傳薛氏刺繡傳承人張雪出生在鎮湖的一個蘇繡世家,他不僅是一個蘇繡大師,同時還是當地為數不多的繡郎。而張雪的母親薛金娣也是一位知名的蘇繡大師,其作品曾於法國羅浮宮、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等海外知名博物館和美術館展出。
  • 為東方美學藝術萌生的高端酒店,低調得讓人心疼
    愛馬仕旗下品牌-「上下」將禧玥酒店家具定義為工藝品」 「它不僅僅是酒店,是糅合東西方美學精華於一體的全新生活方式 它也是文化與商業融合的無限可能」 「在這裡與蘇繡傳承人一起感受東方古典文化的魅力,學繡團扇」發現美可以是一瞬間
  • Whoo後東方美學宮廷宴享,秘貼十載星曜之夜
    Whoo後東方美學宮廷宴享,秘貼十載星曜之夜2018-06-27 18:14來源:pclady作者:Miles活動現場高朋滿座,匯集韓國、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泰國、越南和新加坡七大地區的媒體、意見領袖及買手共享盛事,以幻妙絕倫的作品交織著一派濃鬱的藝術氛圍,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記錄著東方文化的恆久閃耀。
  • 蔡爸爸講故事之五:帶著蘇繡參加世界佛教論壇
    這是一幅佛教題材的蘇繡作品,因為佛教,作者選擇了白描,由美院老師歷時三月查找資料,畫出樣稿。然後,作者沐手淨心,半年後成像。白描佛像的蘇繡作品一經推出,知音不絕,上門求請無數,作者因為是自己第一幅白描精工成品,珍愛有加!
  • 江蘇蘇州:體驗蘇繡 傳承非遺
    2020年8月7日,江蘇省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校的學生們利用暑假來到中國蘇州刺繡研究所近距離了解蘇繡
  • 慈濟基金會十周年 古繡齋蘇繡展開幕
    7月8日,「2018蘇州慈濟古繡齋典藏蘇繡藝術展」在慈濟志業中心靜思堂盛大啟幕。這是為慶祝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掛牌成立十周年,而舉辦的「文化藝術心靈饗宴」系列文藝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