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知識:一起了解蘇繡三大分類(圖)

2020-12-22 hc360慧聰網

刺繡知識:一起了解蘇繡三大分類(圖)

2010/2/25/13:54來源:慧聰紡織網作者:子小

    [慧聰紡織網]蘇繡的歷史悠久,建於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繡經袱,在針法上已能運用平搶鋪針和施針,自宋代以後,蘇州刺繡之技十分興盛,工藝也日臻成熟。按地域來劃分,蘇繡有三大分類,分別是本地繡、蘇北繡和寶應繡。

    本地繡:

    產於江蘇省蘇州(蘇南),比鄰上海。並不能說只要是蘇州商家所經營的都能稱作蘇州刺繡,正宗的蘇州刺繡應隸屬「本地繡」,更確切的說應該是蘇州本地人繡制的作品。繡工均屬於當地人,產品細膩光澤,色彩過渡搭配協調,繡線劈絲,價格適中。

    蘇北繡:

    產於江蘇省鹽城、懷安一帶(蘇北),蘇州當地人稱之蘇北繡、江北繡。價格非常低,但做工也極差,繡線不劈絲,均為兩絨或一絨半繡,談不上藝術,塗鴉而已,不登大雅之堂。最經典的成名作品有「黃金大道」、「紅楓」,除此之外,無論是做工還是銷售價,都難以提升。近些年,蘇北繡攪局蘇繡市場,冒充蘇繡、以次充好之事頻頻發生。但客觀的說,蘇北繡對壓制本地繡價格,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寶應繡:

    產於江蘇省揚州寶應(蘇中),色彩豐富立體感強,但繡線不劈絲,均為兩絨繡,即一根線直接繡。因此遠觀或看照片,感覺立體效果尚可,近看卻頗粗,不耐人回味。風景、人物亂針繡是其強項,但人物的臉部繡制(開相)等細膩的工作,還是交付技高一籌的蘇州本地人完成,此外寶應繡的價格也偏高,國內市場難以接

    水路指刺繡日用品紋樣交接與重疊處,所空留的一線繡地,其作用是分清前後層次。水路要求空得齊、勻,繡時要先繡迭在上畫完整的花樣(讓水路留在下面的花樣上),再繡下面的花樣。邊要繡得平、齊、均勻,才能保證使花樣輪廓正確、齊整。

蘇繡三大分類

查看全部紡織面料精彩圖片

相關焦點

  • 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早在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繡用於服飾
    蘇繡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已形成獨立的刺繡風格,但時代不斷進步,藝術也需要與時俱進。面對各種新形勢,蘇繡企業紛紛改革,提出蘇繡禮品商務化,蘇繡家裝設計化的理念,讓傳統的民間蘇繡工藝不再奢侈,而是走進千家萬戶。
  • 《華清浴妃圖》破解蘇繡作品「版權困境」
    主圖部分繪有12名姿態各異的唐代美女,或舉宮扇,或捧銅鏡,上書篆體「華清浴妃圖」字樣,左上為行書體現《長恨歌》部分內容,圖中美女的頭飾、衣飾及裙擺上繪著形態大小不一的牡丹花和綠葉,畫中還有祥雲廊道幔帳等隱約可見。 2008年3月,以畫作為底稿的《華清浴妃圖》刺繡作品在蘇州鎮湖問世,由濮某帶領工作室9名秀娘耗時1年完成。
  • 一篇文章了解刺繡全種類!
    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淺淺終於全面回歸啦~最近掉進了各種面料和工藝的大坑中畢竟這是一個設計師的基礎知識只有了解了這些元素將來進行創作的時候才能夠靈活運用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服裝設計中的另一重要元素刺繡!
  • 蘇繡|絕美的中國符號
    蘇繡《富貴平安》 在「中國四大名繡」中,蘇繡豔壓湘繡、粵繡、蜀繡,獨佔鰲頭,成為中國刺繡的門戶為了紀念刺繡的發明者,民間至今仍將婦女從事紡織、縫紉、刺繡等活動稱為「女紅」。 光陰裡的故事
  • 來自東方的美感觸覺——蘇繡
    三國時期三國時期,吳國(我們常說的東吳)已將蘇繡用於服飾。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繡《列國圖》,在方帛上繡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有"繡萬國於一錦"之說。晉王嘉《拾遺記·吳》:"孫權常嘆魏蜀未夷,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山川地勢軍陣之像。達(趙達)乃進其妹。權使寫九州方嶽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作列國方帛之上,寫以五嶽河海城邑行陣之形。'既成,乃進於吳主,時人謂之'針絕'。
  • vivo和新華網帶來新驚喜,走進蘇州了解蘇繡背後的故事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我們今天的主角便是傳承千年的蘇繡。想要了解蘇繡,不得不提到的一個地方,就是有著「中國刺繡之鄉」之稱的蘇州鎮湖。(vivo X50鏡頭下的蘇州美景)此次,vivo聯合新華網發布「快樂是什麼」主題城市系列短片之蘇州篇。讓我們一起跟隨vivo X50系列的鏡頭,走進蘇州鎮湖。
  • 蘇州學子集體拜師蘇繡大師
    14日下午,在蘇州市高新區鎮湖鎮的中國刺繡藝術館,66名來自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簡稱「蘇工美」)的青年學子高聲誦讀著《拜師帖》,正式拜蘇繡大師們為師,新老攜手,促成蘇繡這一古老非遺項目在現代轉型升級。鎮湖是「四大名繡」之一蘇繡的發源地,全鎮2.3萬的常住人口中,9000多人從事刺繡及刺繡相關產業。然而,由於刺繡需要長期待在繃架前作業,工作繁複而枯燥,令活潑好動的年輕人倍感煎熬。
  • 80後蘇繡傳人放棄高薪工作用原創打造蘇繡網紅爆款 成「蘇繡男神」
    32歲的張雪出生於蘇州的一個刺繡世家,為改變蘇繡的窘境,他放棄英國留學的機會和高薪工作,創造了「極簡蘇繡」風格,比如在扇子上繡皮卡丘、大牌化妝品,甚至聯合品牌方推出蘇繡耳機等,能用頭髮絲1/32粗細的絲線繡錶盤,傳承了老輩人精湛的技藝,最終受到年輕人熱捧,為蘇繡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經。
  • 中國刺繡: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全面收藏知識)
    中國刺繡一直是國人引以為傲的藝術珍品和文化精粹。從古至今,我國各地的刺繡文化依然在代代相傳。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解中國各地的名繡特點,使您認識和了解我國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的全面收藏知識。一、獨具藝術魅力的中國四大名繡刺繡工藝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已經有數千年的世代傳承,是我國經典的傳統工藝之一。明清時期先後形成了最為著名的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這也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繡」。中國的刺繡工藝在古代時候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準,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
  • 蘇州市小學生體驗蘇繡傳承非遺
    日前,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校的學生們來到中國蘇州刺繡研究所,近距離了解蘇繡,感受非遺文化。她們在工藝美術大師黃春婭的帶領下,在刺繡工作室現場觀摩刺繡工藝,並深入體驗刺繡流程,領略蘇繡非遺的魅力。信息來源:蘇州新聞網
  • 蘇州學子集體拜師蘇繡大師 為非遺傳承注入年輕力量
    鍾升 攝  中新網蘇州10月14日電 (記者鍾升)「承蒙師父允納門下,學習刺繡之技……謹遵教誨,勤勉學習,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勢必提升自身一技之長。」14日下午,在蘇州市高新區鎮湖鎮的中國刺繡藝術館,66名來自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簡稱「蘇工美」)的青年學子高聲誦讀著《拜師帖》,正式拜蘇繡大師們為師,新老攜手,促成蘇繡這一古老非遺項目在現代轉型升級。
  • 當傳統蘇繡遇到京劇變臉,你會發現門當戶對真的很有道理!
    古語之門當戶對在古代,講究門當戶對,即相同或相仿的家境或戶籍的人在一起生活更合適;本以為幾千年過去了,門當戶對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成為糟粕而隨之逝去。真絲手絹蘇繡之門當戶對生活中,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或許可以將就,可在蘇繡工藝裡,若是門不當戶不對,根本無法將就;
  • 什麼是電腦刺繡
    以前的蘇繡、湘繡、蜀繡、粵繡、苗繡、潮繡等等名繡現在依然是蓬勃發展,經久不衰。在這裡我要重點講一下電腦刺繡什麼是電腦刺繡呢?由於工業發展太過迅猛,傳統的手工刺繡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跟不上發展需要。甚至在工藝刺繡方面也是有另一片天地:比如  十字繡、蘇繡這兩類有大好發展前景的繡種,也可以用工業電腦刺繡機械批量生產出來。現在有很多的網店、批發市場、賣場上的十字繡和蘇繡字畫很多都是機器生產出來的,在外行人看來,跟手工繡的幾乎一樣精美,但成本卻大大降低了。請看下面幾幅圖:這樣的工藝刺繡很漂亮,電腦刺繡也可以做出來。
  • 在淘寶上,靠刺繡做生意的男人
    和一般的公司開早會一樣,張雪和同事們一起商量新產品的設計,怎麼做樣品,怎麼包裝,和其他的品牌合作怎麼落地。不需要開討論會的時候,他就趕到工作坊去。那裡的繡娘,根據母親薛金娣做的樣品進行再生產。這些樣品注重山水的遠近虛實,張雪就負責對質量進行把關。
  • 「針」功夫:百裡見秋毫——記蘇繡大師鄒英姿、惠淑珍
    她們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刺繡,這也是刺繡行當裡一直延續的老規矩。據鄒英姿說,她六歲就開始學習刺繡,她的母親認為女孩子一定要學會刺繡,要是學不會做不好,將來就會嫁不出去。鄒英姿跟母親為了蘇繡的事情可以說從小就矛盾不斷。鄒英姿甚至這樣說過,「小時候我其實挺恨母親的,因為她比較嚴厲,老是愛管著我」。
  • 手工刺繡針法介紹 手工刺繡針法圖解
    手工刺繡針法介紹 手工刺繡針法圖解 2018-08-02 16:25:0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手工刺繡針法介紹,手工刺繡針法圖解,手工刺繡指以手工方式,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
  • 跟隨vivo X50的鏡頭,還原蘇繡技藝之巧
    其中傳承千年的蘇繡便凝聚了這裡的溫婉清雅,以「精細雅潔」著稱,名滿天下,「繡」美千年。坐落在太湖邊的鎮湖被譽為「中國刺繡之鄉」,這裡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千百年來,鎮湖刺繡以其獨特的刺繡特點而獨領風騷。張雪便出生在鎮湖的一個蘇繡世家。張雪張雪是當地為數不多的繡郎。
  • 從指尖傳承至筆端創作 姚蘭講述與非遺蘇繡的故事
    近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圓桌博藝校友訪談與專業調研」暑期實踐支隊的八名成員,在充分遵守國家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來到了坐落於蘇州金雞湖畔的姚建萍刺繡藝術品牌館,近距離欣賞了蘇繡藝術作品,並圍繞幼年成長環境、清華學習生活、蘇繡傳承經歷等話題,與優秀校友、蘇繡傳承人、設計師姚蘭進行了一場長達3小時的對話。
  • 江蘇蘇州:體驗蘇繡 傳承非遺
    2020年8月7日,江蘇省蘇州市學士中心小學校的學生們利用暑假來到中國蘇州刺繡研究所近距離了解蘇繡
  • 慈濟基金會十周年 古繡齋蘇繡展開幕
    蘇繡《簪花仕女圖》蘇繡絲線觀眾欣賞蘇繡古繡齋的刺繡名師為大家現場展示蘇繡之美。慈濟基金會秘書長林碧玉已經伴隨慈濟走過了二十七個春秋,從當初的林小姐變成了現在的林奶奶,但她表示:「我永遠不會退轉,我要跟大家永遠一起,為慈善中國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