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樂高的乾貨,都會有不少妞在後臺問「到底該怎麼給孩子選樂高」。回想我自己的經歷,當初芊的第一套樂高是她舅舅送的,後來我想再給她買幾套時,面對反鬥城裡(那時帝都還沒有樂高授權店)整面牆的商品,也是直接就懵了。
這些年買樂高,踩過不少的「雷」——比如買回來孩子不玩。後來我請教了芊的樂高老師謝老師,發現是沒給芊選到合適的套裝。後來經過謝老師的指導,和我自己的摸索,現在已經能百發百中,買回的套裝都是芊愛玩的、更重要的是反覆玩,最大程度降低吃灰率。
所以,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特別理解那種選樂高時就像掉進大海裡的感覺,覺得應該給妞們做一個樂高系列的梳理,這樣大家就能有針對性的剁手,免得浪費錢走彎路。
1、樂高系列的簡單科普
先給妞們看下樂高的包裝,每一盒上都會標註它所在的系列/組/主題(我們就統稱為系列)、適玩年齡、貨號、其他相關信息等。
比如下圖這個套裝,就是「城市/City」系列的,適玩年齡5-12歲,貨號60183(通過貨號,我們還能上網查到這款具體的名稱是:重型直升機運輸車)。
為了研究這些系列,我先是去了樂高中國的官網,結果發現目前官方在售的就多達39個系列;而市場流通的比這個還要多……
避免陷入選擇困難症,同時不把你們搞的更暈,我決定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進行大梳理,妞們跟著咱這篇攻略,就能把樂高捋得明明白白。
敲黑板——下面出現的具體的樂高系列,我都是使用的官方中文名+英文名,比如「得寶/Duplo」系列、「科技/Technic」系列。
這樣大家在熟悉這些名稱後,無論到門店、網店還是海淘時,都能迅速定位到自己想要的系列,再在裡面選感興趣的套裝,整個過程就能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
另外,我也會結合樂高老師的專業建議,以及我個人和同事媽媽們的經驗,在這些系列中推薦一些好上手、又適合反覆玩的套裝給大家(並標註好產品貨號)。畢竟樂高比較貴,咱必須得兼顧性價比的考慮。
接下來就進入攻略,妞們先看下目錄,心裡有個數。
1.大顆粒VS小顆粒的選擇
給孩子選樂高,首先要看樂高的這兩條產品主線,就是按磚塊的尺寸分為大顆粒和小顆粒。以2*2的磚塊為例,1個大顆粒=8個小顆粒。
在給孩子選擇時,原則就一條——「小孩子玩大顆粒,大孩子玩小顆粒」。
道理很簡單,大顆粒更適合小孩子抓握,並且給口欲期的孩子玩也不會被吞下去。而小顆粒需要手部更加靈活和精準,大孩子才能hold住。
那怎麼判斷自家屬於小孩子還是大孩子呢?樂高的外包裝上都有建議年齡,比如大顆粒一般是1.5+和2-5歲,小顆粒從4+開始,一直到16+。
不過我認為這個年齡也就是個參考。比如不到一歲的孩子,也會對顏色豔麗的磚塊感興趣,喜歡聽積木互相碰撞的響聲。像我同事家的Troy,11個月大時就對機械零件很痴迷了。
還有就是,不管大顆粒還是小顆粒,都不要給年齡設上限,並不是說過了5歲就不能玩大顆粒,就像很多大人也會喜歡10歲以下的套裝。
可以給妞們分享一個我的小經驗——有些人覺得大顆粒比較貴,擔心孩子玩上一兩年就會閒置,所以選擇等孩子4歲左右,直接給他們玩小顆粒。而以我對芊的觀察,以及和媽媽們的交流,發現就算已經7、8歲的孩子,如果讓他們做自由搭建,他們大都還是會選擇用大顆粒(即使這些孩子很早就能按圖紙拼3、400個零件的小顆粒套裝),因為大顆粒的零件種類比小顆粒少很多,所以更方便他們在腦中檢索零件庫、找出適合的零件種類、完成自己的創意。
就像我一個愛玩樂高的同事說的:給孩子四五年的時間,能把大顆粒玩明白了,就相當厲害了。
2.大顆粒系列的梳理
樂高大顆粒,也就是「得寶/Duplo」系列。最小的套裝不到10個零件,大的套裝有100多個零件,各種主題、各種IP琳琅滿目。我就給妞們簡單分了三類,一目了然。
①主題套裝類
就是有特定的場景或主題的套裝,比如農場、汽車、迪士尼公主等。
在專業的樂高教育中,最小年齡段的課程就是用這種主題套裝,給孩子代入到一個特定場景中,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引導孩子熟悉積木和拼插組合。
但是這種主題類的太多了,要怎麼選呢?我給大家推薦兩個萬用主題。
一個是火車類的,孩子都喜歡能轉、能動的東西,推著火車運東西這件事,對他們有無窮的魔力。推薦的小一點的套裝有「10847數字火車」和「10597米奇和米妮的生日派對火車」。
兩款價格差不多,玩法也類似。數字火車能結合數字啟蒙玩小遊戲;米奇火車則更漂亮。
樂高最近還把普通火車升級出了智能火車,低配版「10874蒸汽火車」,高配版「10875貨運火車」,有點貴,不差錢可以入。
主要是在裡面加入了感應模塊,孩子用手一按,就能實現特定動作。芊小時候可沒這麼智能的樂高。
另一個是動物類的,孩子都和動物有天生的親近感。這裡面我推薦「10805環球動物大集合」。
裡面有17個動物+4個人仔+船+飛機+滑梯+不少基礎磚,算是得寶中的大套裝了。雖然價格不便宜,但這個主題永遠不會過時。孩子小的時候可以通過它認識動物、按海陸空分類、觀察動物的家庭關係;大一點可以開始玩裡面的小場景、配合「去動物園」「去探險」來講故事;再大些還可以試著自己拼搭出動物的生存環境、區別炎熱和寒冷的棲息地。總之,這絕對是一個可以反覆玩、持續玩的套裝,值得投資。
等孩子長大一些,有了更多的生活經驗後,就會對特定的主題有自己的想法,這時選樂高就可以開始考慮孩子的意見。比如男孩通常喜歡:消防局、恐龍;女孩偏愛:娃娃家、迪士尼公主;男孩女孩都不會抗拒的:菜市場、遊樂園。
這時候錢包已經快捂不住了,我的建議是:主題套裝不用買太多;下手前先看裡面的特殊零件,同樣塊數的套裝,特殊零件越多性價比越高;並且特殊零件適搭的場景越多,越能提高家中庫存樂高的復玩率。
②「創意/ Creative/ Creativity」系列
主題類的套裝玩過後,妞們就會發現,裡面的基礎磚都比較少,想擴建下場景或者搭個別的,基本不可能。這就要強烈建議大家入手創意系列了。
創意系列,也就是樂高圈兒內人俗稱的「肉桶」,套內主要是基礎磚塊——普通磚、板、斜面磚、弧形磚,另外搭配一點異形磚和一兩個角色。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豐富基礎搭建。
為什麼強烈建議一定要入肉桶呢?我就以給大家團過的工程組為例:(新來的妞不知道什麼是工程組的,別著急,咱們稍後說哈)
用工程組套內零件只能做出這個轉動的飛船,不過在搭配了肉桶基礎磚後,就變成了主題遊樂園。
還有用工程組做的霸王龍,光這麼拿著玩挺單調的。補充了基礎磚後,就變成了有研究所、有裝甲車,能讓孩子攻擊互動的「侏羅紀公園」。
現在網上能買到的肉桶型號也挺多的,它們之間主要是零件數量的區別,比如曾經出過的最大套10622就包含193個磚塊,用起來非常過癮。
目前比較容易買到的是10887,含有120個顆粒,磚塊種類也挺豐富的。
細心的妞會發現,平均到每個磚塊算單價的話,創意系列比主題系列要便宜將近一半的錢,覺得創意系列性價比高,就只給孩子買肉桶。
我個人的建議是,初步接觸樂高的孩子,一定要用創意系列去搭配主題系列玩,可以先買主題套裝,之後再補充肉桶。
因為創意系列的搭建手冊都非常簡單,通常只有幾個組合範例,對樂高不熟悉的孩子,很難用這些基礎磚塊做出什麼新造型,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而在固定的主題下,孩子要做的只是用更多的磚塊來改擴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逐漸了解樂高的玩法,自然而然過渡到自由搭建。
③「教育/Education」系列
樂高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系列——教育系列。這個系列的產品,在實體店是買不到的,早些年只出現在樂高教育機構裡,搭配相關的學習課程;現在隨著市場的需求和網絡的發展,在網上也可以買到了。
大顆粒的教育系列產品,主要有三個:機械組、工程組、管道組,價格都不便宜,再算上機構裡一年上萬的培訓費,確實挺肉疼的。
好在現在國產的樂高式積木做工越來越好,完全與樂高品牌兼容,足以代替原版樂高給孩子練手了。我也是聯合專業的樂高老師謝老師,從選品到開發課程,給妞們組織了好幾期大顆粒教育系列的團購了。
因為咱們開團的套裝,都是在對應樂高原版套裝的基礎上有所改良(比如增加特殊零件以適應更多的搭建組合),所以咱們接下來就以咱們開團的這些套裝來給妞們介紹。
機械組
機械組,(對應樂高9654/9656早期簡單機械組合),套內零件主要是齒輪、軸、帶孔磚、手搖柄等。
目前我們已經研發了兩季共23節課,給妞們看幾個搭建作品:
這是個射門遊戲,一邊的人控制射門角度和時機,另一邊的人通過抽拉守門員來阻擋進球。
這個是水泥罐車,車一走,上面的罐子也自動跟著轉,裡面的小顆粒搖得譁啦啦響。
孩子可以通過機械組的搭建,學習到齒輪加減速、渦輪裝置、複合槓桿、棘輪棘爪等機械知識。目前機械組正在返團,妞們可以戳下面的傳送門↓↓
大顆粒機械組第1季課程介紹
大顆粒機械組第2季課程介紹
工程組
工程組,(對應樂高9206/45002百變工程套裝),套內有很多工程車、飛機的異形塊,並且帶孔磚和梁上會有螺絲(關節鎖點)。
我們推出的課程有13節,先看這個忙碌的工程現場,老吊車、工程電梯、水泥車、鏟土車、鬥車、發電風車,每一個搭好後都可以操作。
還有百變金剛,5步就能從車變成機器人。
通過工程組作品的搭建,孩子會學到平衡、橋梁、鎖鏈等工程結構原理。妞們可以在之前的推文中查看詳細信息,傳送門戳:大顆粒工程組第1季課程介紹
管道組
管道組,(對應樂高9076管道遊戲組合),很有辨識度的一個套裝,裡面有管道、管道連接器、球等。
因為管道組的原理比較簡單,所以我們沒有研發相關的課程,但是給大家提供了很多玩法靈感。
比如創作各種管道構建。
通過管道來理解什麼是「兩點間直線最短」。
孩子在管道組的搭建中,會更明顯的感受到空間位置和重力作用,通過管道的建構來探索運動通道。妞們可以在具體推文中查看更多介紹,戳:大顆粒管道組介紹
妞們可能會問,機械組、工程組、管道組之間最推薦買哪個,怎麼安排學習順序。我要說的是:這三者間沒有取捨關係,而是互補關係,每組內的特殊塊件都完全不同,是讓孩子掌握全面的搭建技能。
管道組1歲就可以給孩子玩起來,先由爸媽搭建,孩子觀察球在管道裡的運動。機械組和工程組適合3歲的孩子上手,先學哪個都成。
三組都有各自獨佔的零件,互相不通用,但是通過基礎磚可以把它們聯繫起來(強大的肉桶又發揮作用了),不管孩子是對哪個套系感興趣,我都強烈建議搭配基礎套裝一起入手。
比如這個射擊遊戲,炮筒是管道組零件做的,可升降炮臺是機械組零件做的,目標靶是大量的基礎磚做的。
3.小顆粒系列的梳理
目前樂高官方在售和民間流通的小顆粒套裝產品,數以千計。光是每半年發布一次的產品手冊,就有厚厚一本。我把孩子們愛玩的那些都捋了一遍,系統很龐大……咱們公號的推文裡不方便展開這麼多,這裡先給妞們看下分類導圖。
其中玩具組的系列介紹都做成了PDF,妞們在公號首頁回復「小顆粒」,就可以查看了。
進階到小顆粒階段,孩子們已經比較有自己的想法了,喜歡哪個主題、想玩哪個系列都很有主見,已經不太需要爸媽幫著挑選了。
這裡想單獨說一說的就是教具組的 「教育/Education」系列,因為這個系列涉及到現在非常火的「樂高編程」「樂高機器人」,而且看起來比較複雜,很多妞都一頭霧水。我就把機構裡常見的學習流程給妞們捋一下,再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
目前各種機構中的「樂高教育」,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初級-「WeDo」系列
只要是指WeDo 2.0版,套裝內有各種機械類零件,還有集線器、馬達和傳感器。孩子通過課程,可以完成一些小型的搭建作品,使用簡單的圖形化編程來執行命令。
高級-「Mindstorms/頭腦風暴」系列
也就是俗稱的「樂高機器人」,發布過好幾代產品,從RCX到NXT,再到現在的EV3。相對於WeDo階段,EV3的搭建更複雜,也多了很多運算,需要強大的邏輯。
無論WeDo還是EV3,孩子要學的主要內容就兩點:機械搭建+編程。
但是我個人感覺,現在國內的輿論太過推崇「編程」「自動化」,導致很多機構的教學中,過分強調編程的效果,而忽略了搭建部分的學習。比如Wedo階段,很多孩子就是跟著老師搭建,然後自己在編程上做做花樣,爸媽和孩子當時看著都挺有成就感;可是一回到家,孩子卻搭不出別的東西來。
我和謝老師也探討過這個現象,謝老師說,其實很多簡單的、編程實現的動作,通過純機械搭建也能實現。不求功利的學習,應該是先有系統的搭建基礎,再加入編程錦上開花。
其實,樂高自己的產品線中,也有「9689簡單機械」和「9686簡單動力機械」這種機械組的基礎搭建套裝,只是在火熱的編程氛圍下被忽視了。
後來,我也是請謝老師聯合我們的團隊,一起研發了一套針對機械搭建的學習課程。在這套課程中,不僅把基礎的機械原理都講得明明白白,還有具體的搭建作品來應用這些原理。搭配的國產式樂高積木套裝裡,有1000多個科技零件和多種馬達,孩子可以隨意發揮。雖然沒有編程的功能,但是孩子反而能沉醉在純機械的世界裡。
比如這個可以左右移動的打靶遊戲,連我們同事都排著隊玩。
還有這個設計巧妙的投石機,可以自動收線和自動彈出,孩子只負責補充「石彈」就行。
妞們想看更多有趣的搭建和玩法的,可以在之前的推文中查看詳細介紹,戳:小顆粒電動機械組第1季課程介紹
所以,我現在會建議身邊的朋友,按照下面這兩種路線來學習樂高。
正在學習WeDo的孩子,可以同步入手這個國產套裝,價格不貴,既能當WeDo的擴展肉桶,還能儲備更多的機械搭建能力。
而正準備學習小顆粒機械課程的孩子,也可以先從這個套裝玩起,咱一是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對機械搭建、機器人這種課程感興趣(很多時候都是家長期望高,孩子並不喜歡或者不適合學),二是給孩子夯實機械搭建的基礎,到高級階段會上手特別快。如果孩子對編程興趣強烈,也可以搭配個國產的編程套裝,傳感器和語言界面都和WeDo差不多,但是便宜。
之後可以學習樂高最新推出的SPIKE Prime科創套裝,擁有比WeDo更多的零件,尤其是更豐富的傳感器。這樣在銜接下一步EV3的時候,也會更得心應手。
今天給大家整理出來的,都是我這些年觀察過的、孩子們普遍喜歡的系列,推薦的順序也是按照孩子的成長階段來的。妞們手握這份清單,就不怕選不到適合孩子的樂高啦。
更多小顆粒玩具組系列的介紹,妞們記得到公號首頁回復「小顆粒」,就可以查看PDF文件了。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