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我國憲法作出適當修改符合憲法發展規律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題:對我國憲法作出適當修改符合憲法發展規律——專訪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李樹忠新華社記者王琦憲法修改,是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後,根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進行了4次修改。通過修改,我國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與時俱進,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力推動和加強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觀時而製法,因事而制禮。
-
我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與一般法律有什麼不同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憲法的穩定是國家穩定的基礎。為了維護憲法的權威和尊嚴,憲法的制定與修改程序均不同於一般法律。
-
我國憲法與憲法的實施
二、我國憲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精神(一)憲法的指導思想彭真同志在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上所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的報告》中指出:「這次修改憲法是按照什麼指導思想進行的呢?憲法修改的總的指導思想是四項基本原則,這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憲法的重要論述和我國憲法的修改
強調我國憲法必須體現黨和人民事業的歷史進步,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這是我國憲法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一條基本規律。由憲法及時確認黨和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以更好地發揮憲法的規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是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於憲法的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
-
2018憲法修改哪些內容?2018憲法修正案(草案)說明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3月08日訊 憲法修改的基本考慮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3月5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時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
憲法的制定修改與一般法律的不同
憲法的穩定是國家穩定的基礎。為了維護憲法的權威和尊嚴,憲法的制定與修改程序均不同於一般法律。 按照憲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才有權修改憲法,其他任何機關和組織都沒有這項權力。 制憲權和修憲權在我國從一開始就是統一的。之所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制憲權和修憲權,這是因為:第一,我國國家的性質要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這兩項權力。
-
我國憲法
憲法是改革發展的推進器 我國現行憲法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制定的。王晨作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時指出:「我國現行憲法是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必須堅決維護、長期堅持、全面貫徹。」但同時,我國憲法又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
-
憲法修改:新時代的必然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於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對1982年憲法作出修改。從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存在和發展,到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到認可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到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四次憲法修改記錄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光輝歷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發展成果。
-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憲法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現行憲法在1982年憲法的基礎上,歷經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訂。四部憲法、五部憲法修正案在什麼樣的契機下修訂?這期間發生怎樣的故事?做了何種修改? 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如何莊嚴誕生?
-
《憲法修正案(五)》熱點問題解讀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下簡稱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以下簡稱《憲法修正案(五)》)。此次憲法修正案的通過,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有力的憲法保障。 一、《憲法修正案(五)》堅持的修改原則 一是堅持黨對憲法修改的領導。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
-
2018憲法會修改哪些內容呢?對現行憲法作出21條修改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3月09日訊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3月5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時說,憲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對我國現行憲法作出21條修改。
-
憲法小知識,您get到了嗎?
它就像一個國家的「定海神針」,大到治國安邦,小到你的醫療教育、勞動休息都離不開憲法的根本保障。 3、憲法的發展歷程。■目前,我國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為適應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化,憲法先後經歷了五次修改,分別於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進行了修改、完善。
-
憲法宣傳周丨學習憲法,你我從來都不是看客!
憲法宣傳周丨學習憲法,你我從來都不是看客!本周也是我國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今年「憲法宣傳周」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學習憲法,你我從來都不是看客!
-
對憲法作適當修改的必要性
自2004年修改憲法至今,已過去十多年,黨和國家事業又有許多重要的、深刻的發展變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近40年來,憲法在我們黨治國理政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最高法。為更好發揮憲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的重大作用,需要考慮對憲法作出適當的修改。
-
兩會知多少:關於憲法,這些常識要知道
「修改憲法」可謂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重要議程之一。7日起,全國兩會進入審議、討論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議程。 此次是我國時隔14年再度修改憲法,既然要見證這麼嚴肅認真的大事兒,這期《兩會知多少》咱就聊聊有關憲法的小常識。 憲法是什麼?
-
對外開放與我國憲法
同年12月,鄧小平同志在談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經濟工作時,第一次使用「對外開放」的表述,指出:「要繼續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執行一系列已定的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並總結經驗,加以改進。」1982年黨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實行對外開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是我國堅定不移的戰略方針」。
-
【憲法宣傳周】憲法小知識
於1982年12月4日由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並公布施行的等。 答:我國現行憲法是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於1982年12月4日由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並公布施行的。 我國「憲法日」是哪一天?
-
關於我國憲法確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由來和發展
1954年6月14日,在已決定提交全國人民討論首部憲法草案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兼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同志發表關於憲法草案的重要講話。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第四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1982年12月4日,由鄧小平同志親自指導、中共中央建議成立的全國人大憲法修改委員會主持修改和全國各族人民討論四個月產生的「憲法修改草案」,經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而成為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憲法》,原來你離我這麼近……
我國現行憲法是哪一年通過的?我國現行憲法是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於1982年12月4日由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並公布施行的。再往前追溯,1982年憲法是對1949年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繼承和發展。憲法已經歷哪幾次修改?
-
憲法小課堂 ②|八二憲法經歷5次修正後,有哪些變化?
在現行憲法之前,我國曾分別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制定過三部憲法,現行憲法在1982年通過後,隨著時代的發展日趨完善經歷了5次的修正。今天播出第二期憲法小課堂《我國憲法的發展與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