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芙明治巧克力被曝反式脂肪酸含量高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情人節向來是巧克力熱銷的旺季,不過剛剛過去的這個情人節裡,德芙巧克力卻因被曝光「含有反式脂肪酸,攝入過量可能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消息而遇冷。

  據《消費者報導》,其送檢了9款巧克力進行了反式脂肪酸的檢測,檢測結果顯示9個品牌的巧克力均含有微量反式脂肪酸,其中德芙香濃黑巧克力和明治黑巧克力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為0.13%;代可可脂巧克力中,怡濃代可可脂巧克力和徐福記奇歐比金心形牛奶巧克力(代可可脂)的反式脂肪酸最低,僅為0.03%。但是這9款巧克力的配料表中,反式脂肪酸或標稱為零或不標註。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指出,反式脂肪酸又名氫化脂肪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它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會促生糖尿病和老年痴呆,導致生育困難、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等。

  雖然這次檢測顯示德芙香濃黑巧克力和明治黑巧克力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代可可脂巧克力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反而較低,但消費者千萬不要因此認為選擇巧克力時就不用在乎可可脂和代可可脂的區別了。

  範志紅提醒,想要挑選營養健康的巧克力,關鍵還是要看巧克力的配料表。一般來說,可可和可可脂含量高的、代可可脂含量低的、含糖量低的巧克力就是好巧克力。

相關焦點

  • 德芙被曝反式脂肪酸含量高 選巧克力看什麼
    原標題:德芙被曝反式脂肪酸含量高 選巧克力看什麼  原標題:選巧克力關鍵看配料表  情人節向來是巧克力熱銷的旺季,不過剛剛過去的這個情人節裡,德芙巧克力卻因被曝光「含有反式脂肪酸,攝入過量可能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消息而遇冷。
  • 德芙巧克力被曝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 情人節賣場遇冷
    然而就在情人節前夕,知名巧克力品牌德芙和明治卻被曝有產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攝入過量可能會誘發心血管疾病。  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  美國食品業禁用  反式脂肪酸是對植物油進行氫化改性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改性後的油稱為氫化油)。這種加工可防止油脂變質,改變風味。
  • 巧克力反式脂肪酸含量檢測:德芙與明治較高
    反式脂肪酸有危害2013年7月,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中,巧克力糖果類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巧克力中使用了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原料——代可可脂。在37個代可可脂巧克力樣本中,有7份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在9.00g/100g以上,最高的達到15.60g/100g。
  • 德芙等9品牌巧克力均含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有危害  反式脂肪酸是對植物油進行氫化改性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改性後的油稱為氫化油)。這種加工可防止油脂變質,改變風味。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存在和人工製造兩種,在餅乾、奶油、巧克力、薯條等食品中都存在反式脂肪酸。
  • 德芙巧克力反式脂肪酸較高 攝入過量或誘發心血管病
    反式脂肪酸有危害   2013年7月,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中,巧克力糖果類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巧克力中使用了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原料——代可可脂。
  • 9個品牌巧克力測評報告:德芙反式脂肪酸較高
    反式脂肪酸有危害  2013年7月,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中,巧克力糖果類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巧克力中使用了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原料——代可可脂。
  • 德芙明治吃多了或誘發心血管病 買巧克力儘量避免代可可脂
    東方網2月13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知名巧克力品牌德芙和明治被曝有產品反式脂肪酸較高,過量食用或誘發心血管病。明天就是情人節,正是巧克力熱銷的時節。專家提醒,購買巧克力要少選含有代可可脂成分的產品。  部分巧克力產品反式脂肪酸高主要是因為使用了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原料——代可可脂。
  • 別再給孩子「反式脂肪酸」了,教你如何分辨真假巧克力
    其實代可可脂製成的巧克力產品表面光澤良好,保持性長,不會因溫度差異產生表面霜化。代可可脂含有反式脂肪酸,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我在幫胖熊挑選巧克力的時候,看到有牛奶巧克力、榛仁巧克力、松露巧克力等應有盡有,但不少代可可脂巧克力都沒有醒目地標註出「代可可脂」提示字樣及代可可脂的含量。
  • 反式脂肪酸就是人造奶油
    反式脂肪酸可引發動脈阻塞  反式脂肪酸會增加人體膽固醇含量,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蛋白補充產品,蛋白補充資訊)膽固醇的含量,同時還會減少可預防心臟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因此被認為是增加膽固醇,引發動脈阻塞等心血管疾病的誘因之一。
  • 11款魚油對比測試:澳佳寶重金屬較多,修正、康恩貝反式脂肪酸太高!
    3、11款魚油還檢出了不同含量的反式脂肪酸,其中,修正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達到了驚人的10%以上,但未在標籤上作出說明警示。對比之下,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的巧克力、糖果及植物油均不到1%。 4、魚油可謂一把「雙刃劍」,既降血脂的同時,還含有升血脂的膽固醇、反式脂肪酸,建議消費者謹慎挑選。
  • 0反式脂肪酸=健康?你可能又上當了
    ,口感更友好反式脂肪酸的來源有哪些?食品中的反式脂肪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天然的,比如牛羊肉和牛羊奶中存在「天然反式脂肪」,它們是反芻動物瘤胃裡的某些微生物製造出來的,含量不高,而且並沒有什麼危害,甚至有動物研究發現對血脂還有好處。
  • 食品工藝專家:遠離反式脂肪酸,應從完善制度開始
    因為它們都含有的人們原來習以為常的植物奶油,近日被曝出含有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害。這一消息一下子讓人們緊張起來,因為沒有人可以避開這些食品。  「反式脂肪酸有害健康,這早已得到了學界的公認。」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李再貴今天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但他同時告訴記者,「並不是被"氫化"了的植物油,都會成為反式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儘量降低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水平。  減少氫化油脂的使用  《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專項檢測發現,威化餅乾、夾心餅乾、奶油蛋糕和奶油麵包、派等焙烤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個別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3.0
  • 蛋糕用了人造奶油 卻不含反式脂肪酸?
    本報記者 張泰來 攝  濟南市民宋女士最近買蛋糕時發現一件蹊蹺事,蛋糕配料表裡明明標示了人造奶油,營養成分表裡卻顯示對人體有害的反式脂肪酸為「0」。「人造奶油不就是反式脂肪酸嗎,怎麼反式脂肪酸含量是零呢?」  用了人造奶油  卻不含反式脂肪酸?
  • 好麗友薯願因虛假宣傳被罰 反式脂肪酸含量惹爭議
    你是否曾經被好麗友薯願「100%不含反式脂肪酸、還能瘦身」的廣告語誘惑?但你又知道不知道反式脂肪酸標註為「0」不等於完全不含?3月10日,該薯片就因涉嫌虛假宣傳被上海市工商部門處以5萬元罰款。根據相關規定,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註為「含量為0」,即便標註「含量為0」,但事實也未必完全沒有反式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太大了,你有沒有攝入過多?了解它幹掉它
    今天上班,同事收到一大箱零食,有薯片、巧克力、辣條、小麵包、小蛋糕、餅乾、果凍等等,看著就眼饞。大家蜂擁而上,一掃而光,吃得津津有味兒。這情景,大家都有過吧。可是,我們的嘴巴過癮了,我們的身體可遭殃了。很多食物,尤其是零食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亦稱反式脂肪),而反式脂肪酸吃多了就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被稱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
  • 反式脂肪酸「十面埋伏」 植物奶油低成本為關鍵
    「我寧可喝苦咖啡也不喝反式脂肪酸!」悅晗說。悅晗的說法代表了現在許多人的觀點。11月7日,某電視臺的一檔節目指出:中國現在普遍使用氫化油,可能會釀成食物史上最大的災難。研究證實,氫化油可以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針對「氫化油」以及「反式脂肪酸」的爭論平息數年之後,再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 專家:奶粉都含反式脂肪酸 市售嬰幼兒奶粉含量均符合標準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 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總稱,有兩種形式存在: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酸和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後者是反芻動物(如牛)體內的微生物產生的,人們在食用牛、羊肉及牛奶、羊奶等食品時,就會攝入少量天然反式脂肪酸(以牛奶為例,反式脂肪酸含量約佔總脂肪酸含量的4.2 %—9 %)。同樣,人乳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約佔總脂肪酸含量的2.17 %—6.04 %)。關於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不利影響,科學家尚還沒有完全定論。基於安全性的考慮,各國都制定相關的食品標準。
  •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危害很大?減少油炸食品就可以了?闢謠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反式脂肪酸吧,看看哪些是隱藏在身邊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我們應該學會辨識,並且儘可能的減少攝入。什麼是反式脂肪酸呢?反式脂肪酸分為天然反式脂肪酸和非天然反式脂肪酸。天然的TFA主要來自於反芻動物(如牛、羊)脂肪組織及其乳製品,主要由飼料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經反芻動物瘤胃中的丁酸弧菌屬菌群的酶促生物氫化作用生成。反芻動物體脂的 TFA 含量佔總脂肪酸含量的4%~11%。
  • 中國無須禁用反式脂肪酸
    他告訴記者,目前,中國人每日反式脂肪酸的平均攝入量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限量,因此沒必要像美國一樣對反式脂肪酸實施禁用。同時,國內媒體對於美國FDA擬禁用人造反式脂肪酸的新聞,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讀。反式脂肪酸是碳鏈上含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及所有異構體的總稱。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有兩種來源,即加工來源和天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