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歲以內的寶寶,是生長發育最快的一年,需要媽媽細緻的呵護,是每一位新手媽媽充滿挑戰的一年。如果護理不當,對寶寶的成長發育很有影響,然而很多新手媽媽都會忽略其中的細節。另外,缺乏育兒經驗,也是阻礙新手媽媽的一道門檻。
今天,咱們以10個常見「關鍵詞」為代表,給大家分享一些護理知識。
一、溼疹
溼疹,多發生於出生一周歲以內的寶寶。常見於頭、臉、頸和四肢,出現米粒樣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斑疹。溼疹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另外最常見的原因有環境問題、寶寶腸胃問題、對食物過敏問題等。
正確處理方法:寶寶居住的地方,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室內不可太潮溼。不要讓寶寶穿太厚,經常出汗也很容易出溼疹,儘量少用化學洗浴用品,寶寶其實身上並不髒,清水洗浴即可。如果溼疹密集,或癢的厲害時,一定要去皮膚科看醫生,塗抹藥膏緩解不適症狀。
二、溢奶
溢奶一般是寶寶嗆住了,或是母乳流速過快,還有寶寶打嗝帶出來等原因。因為寶寶的食道與胃部的連接關卡「賁門」,肌肉尚未發育完全,無法緊密阻擋奶水逆流,所以容易溢奶。寶媽們一開始遇到這種情況,都會特別緊張,以為寶寶是生病了。
正確處理方法:如果母乳流速過快,導致寶寶經常嗆奶,那就只能用吸奶器吸出來一些再喂,或者裝到奶瓶裡,用合適的奶嘴來喂。另外,寶寶吃完奶以後,一定要給寶寶拍隔,不要著急讓寶寶平躺,最好是20分鐘後再躺下。
三、加輔食
理論上,寶寶在4~6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之所以添加輔食,是為了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寶寶已經要開始學咀嚼能力了。添加輔食太早,寶寶腸胃無法消化,添加輔食太晚,會阻礙寶寶生長發育。
正確處理方法:根據自己家寶寶的情況,在4個月後,就能嘗試添加輔食。第一次添加,最好是在上午,而且是少量,這樣如果寶寶出現了問題,下午還來得及去醫院。另外,一開始少餵點,從單一的食物,到多樣化,逐步增加,這樣比較容易判斷哪種輔食會產生消化不良或過敏。
四、咳嗽
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咳嗽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病。咳嗽本身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主要是為了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出的一種防禦反射動作。但是,如果咳嗽很劇烈,已經影響了吃飯和睡覺,那就需要抓緊治療了。
正確處理方法:白天不咳,晚上咳,很有可能是著涼引起的,也可能是空氣乾燥引起的,多給寶寶喝溫開水就能緩解。另外,最常見的咳嗽,是積食導致的,比如吃多了寒性、熱性食物,導致脾胃功能虛弱,這種情況就需要調理腸胃了,可以找醫生拿點藥。
五、鬧覺
該睡覺的時候不睡,明明很瞌睡了,但就是睡不踏實,半夜容易驚醒,睡覺前能把人給「磨」死,這些都屬於鬧覺。
正確處理方法:睡姿不正確,比如蒙著頭睡覺、趴著睡覺、兩隻手壓著胸前,就會導致睡不踏實。另外,白天或臨睡前太興奮,受到了驚嚇,也會發生睡前磨人,半夜驚醒。
首先,要排除寶寶最近是否生病了,尤其是腸胃是否出問題了,這個可以從大小便情況來判斷。另外就是要建立規律的睡覺時間,不可以隨心所欲,想什麼時候睡就什麼時候睡。最後,就是讓寶寶白天多運動,增加體能的消耗,晚上就會睡得更踏實。
六、缺鈣
缺鈣的寶寶,往往看上去精神萎靡,容易出汗,枕禿明顯,晚上睡覺經常驚醒然後哭個不停。另外就是要看寶寶的發育,頭圍、體重、身高,是否能達到平均水平。重要的一點,缺鈣嚴重的寶寶,會經常患支氣管炎和肺炎。
正確處理方法:去醫院做個檢查,其實大多數寶寶需要補充的是維生素D3,這是促進鈣吸收的。不是說單純的補鈣就行,有些寶寶補再多的鈣,體內都無法吸收。不要整天讓寶寶待在家裡,每天至少要讓寶寶見2個小時的太陽。
七、腸絞痛
有一種哭鬧,是每天準時準點發生,而且很難哄好,這往往是腸絞痛造成的。腸絞痛可發生在一周歲以內的任何階段,以3~6個月最常見,寶寶哭聲響亮,手握拳頭,甚至頭上會出汗,看上去很痛苦。
正確處理方法:平時多給寶寶做腹部按摩,預防寶寶便秘,每周至少給寶寶洗一次溫水浴,剩下的,就只能等寶寶腸胃發育成熟以後,症狀才會消失。
八、發燒
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穿的太厚、體內長期缺水,房間空氣不流通。另外就是感冒生病,和接種疫苗以後的正常反應。
正確處理方法:第一次給寶寶吃退燒藥,一定要遵醫囑,不可自己擅自做主。另外,要學會分析寶寶發燒的原因,觀察寶寶發燒後的精神狀態。如果僅僅是傷風感冒,是可以在家裡等的,如果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就需要趕快去醫院。比如看寶寶眼睛是否發紅,嘴裡是否有口瘡、身體是否有紅疹、大便是否有泡沫等。
九、流口水
寶寶到3個月以後,口水分泌量會增加,到6個月左右出第一顆牙,牙齦因為輕度腫脹,也會反射性分泌口水。另外,就是遺傳性的,爸爸小時候流口水,孩子也有可能會流口水,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正確處理方法:流口水本身是沒問題的,只要每天給寶寶清潔口腔周圍,勤換上衣,保持頸部乾爽,避免患上溼疹即可。大多數寶寶一周歲以後,流口水的毛病都會自然變好,這個不要太擔心。
十、怕生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多數寶寶到3~4個月時就能做出反應,5個月時,寶寶已經能區別媽媽和其他人。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有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愛好等情緒,看見熟人很興奮,看見生人會害怕。
正確處理方法:經常帶寶寶見生人,可以有意識的提高寶寶的膽量。不要突然把寶寶交給陌生人,要給寶寶一定的適應時間,等寶寶熟悉後,再把寶寶交給他人,否則寶寶會越來越怕生。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關於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