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邵,歡迎來到問壺藏家。我們這一期就在機車壺製作流程的基礎上去分析如何辨識一把機車壺。
機車壺是一種工業壺為非紫砂壺。既然是一種工業品,那麼就必須按照工業品的生產流程來進行安排,也既人機料法環。換句話說也就是說工人,機器,泥料,方法、環境。一切的核心就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紫砂壺方非一式,圓非一相,紫砂壺的品類成千上萬。目前受限於機車壺的技術,只能生產光素圓器。而不能生產如花塑器、提梁器、筋紋器、方器。
曾經有學者以1981年至2000年出版的 18冊紫砂書籍1476 件紫砂壺作為基數,統計出圓器佔比94%。但工業機車壺的生產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會挑選十幾種銷量比較好的經典壺型。比如說某寶的西施、石瓢、仿古、秦權等造型。
現在市場上除了大廠家在大量生產工業機車壺以外,也有很多小廠家在生產工業機車壺,就其品類而言是在不斷增加的。我們將分成兩期,來深度解剖這些工業機車壺。請注意機車壺是沒有辦法仿冒全手壺的,而只能仿冒半手壺。
而且有些機車壺的工藝特徵,是沒有辦法掩蓋的。那麼這一期,我們將分成6個點,來進行剖析這個辨識點。
第一個點機車壺比較重。
因為在生產過程當中。如果機車壺在機車的時候泥料較少,它這個壺體是比較容易開裂的。所以它通常投放的泥料是半手壺用量的兩倍。就比如說半手壺兩斤,機車壺四斤。但現在有一些機車壺,它在成型以後,會對它的壺體進行切削。也有一種會增加它的進刀量,所以現在有一些機車壺,它的重量和半手壺已經相類似。但是早期的機車壺和比較低端的機車壺任舊保留了壺體較重,這麼一個辨識點。
第二個點壺口內側的處理痕跡。
半手壺壺口的內側,雖然是用泥片搪出來的,第一個會在搪出來以後經行豎切厚畫線,畫線後進行橫切,所以處理痕跡是均勻一致的。但是機車壺只會在機器成型以後進行簡單的豎切,所以它壺口內側的處理痕跡,是高低不平不會那麼均勻一致。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辨識點。
第三個點壺口內部下沿。
還是因為機車壺是一體成型,所以它的壺口內沿下部,和它的壺的內壁,是及其光滑的,光滑程度相一致。但是半手壺,就前一個點講過,有的時候會採用橫切,也會有其它工具所留下處理的痕跡。所以它的半手壺壺口內沿下側,和壺中部相比是相對比較毛糙的,並不會像機車壺那麼完全光滑。
第四個點外表泥門內裡泥門。
一代機車壺和二代滾壓壺一個是擠壓一個是滾壓剪切成型的。所以它的泥門是十分緊密的。如果按照泥門來區分,半手壺全手壺和機車壺,機車的泥門是最緊密的,半手壺次之,而全手壺的泥門是最松的。又因為半手壺和全手壺它的外面是需要上竹蓖和明針的,半手內裡要需要上推牆。所以就單講而言,半手壺它的泥門是外面緊內面緊中間松,而全手壺的泥門是外面緊裡面松。而機車壺的泥門,則是外面中間和裡面都一樣十分緊密。
第五個點推牆刮底紋。
因為半手壺的泥片,需要與模具像貼合,所以一定需要推牆刮底,自然也會留下推牆刮底紋。而機車壺則是因為機車成型,不需要去推牆刮底,也就沒有推牆刮底紋。但有些機車壺為了仿冒半手壺。會故意去推牆刮底紋,但是這個推牆刮底紋第一個會顯得很隨意,第二個它的痕跡會比較淺。
第六個點壺底和壺體連接處。
機車壺的壺體和壺底連接處是因為機車一體成型的。(插入圖A07開始)所以十分的乾淨、整潔、光滑。而半手壺的壺體和壺底是分開的,半手壺的壺底需要將泥片貼在模型上,然後附上脂泥,與壺體相粘合,另外需要工具單獨的處理。所以在拐角處會留下工具處理的痕跡。(插入圖A07結束)並不會像機車壺這麼幹淨、光滑、整潔。
今天聊到這裡,我們已經將機車壺的6個辨識點,告訴給了大家。那麼我們下一期就在這個基礎上,去分析其它辨識點。和大家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問壺藏家也需要您給我們私信予以支持和鼓勵,也希望您提出各種問題,那麼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