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小長假,我們一幫小學生家長,帶著各自的娃,來到津郊薊州旅遊度假。爬府君山,遊石頭村,回到農家院,大人喝茶聊天,小孩結伴玩耍,短短一天的行程不亦樂乎。
在娛樂放鬆的同時,農家美食必不可少。在我們居住的善德居山莊,早中晚三餐各有特色,總共30多種菜品和主食幾乎都不重樣,每次都是大人一大桌、孩子一小桌,所有人都吃美也吃撐了。對於我個人而言,也創下了一項品嘗農家美食種類的紀錄。
(題圖:豐盛的晚餐)
一、午餐(14菜1湯3主食)
大鍋燉水庫鯉魚。魚肉細嫩,刺少,鮮美入味,堪稱壓桌菜。
糖拌西紅柿。口感沙甜,小時候的味道。
炸咯吱盒。外焦裡嫩,綠豆和蘿蔔的混合香,一個有故事的小吃。
農家自製醬豬蹄。醬香濃鬱,嚼勁十足。看到美食有點激動,照片拍虛了,見諒。
涼拌三樣(山藥、胡蘿蔔、萵筍)。清新爽口,脆裡帶甜。
青椒炒豆皮。飽含湯汁,下飯一絕。
西葫蘆炒肉片。葷素搭配,相輔相成。
自製醬肘花。肥瘦相間,帶皮更香。
菠菜拌粉絲。小菠菜很細嫩,與眾不同。
黃瓜拌粉皮。粉皮厚實,與黃瓜混搭,當仁不讓。
小蔥肉末豆腐。豆腐本身做得就好,嫩滑醇香,頗有當地特色。
豆皮鹹菜蒸扣肉。肥而不膩,搭配有講究。
蒜薹木耳炒山蘑。兩脆一軟,菌香濃烈,加了少許肉末,更香了。
自製醬雞爪。富含膠質,值得細品,佐酒佳餚。
西紅柿雞蛋湯。看似普通,喝了總覺得有所不同。
烙大餅。口感有層次,油雖少,餅也香,熱乎吃著最好。
八寶飯。色香味形俱佳,甜糯誘人,主食亮點,眾人稱讚。
蒸花卷。也好吃,但俺早已吃飽,只能淺嘗。
二、晚餐(13菜3主食1粥)
莊主周大哥作為主廚精心烹飪,為我們帶來各種美味。調料看著不複雜,但飯菜做出來就是香。
麻醬蒜末拌茄子。茄子不過油,正好換換口。
香菜拌雞胗。只要是柴雞的雞胗,就足矣。
自製肉餅。味正餡足,兩個字——真香。
紅豆米飯。主食有雜糧,綠色又健康。
溜咯吱。做法與炸咯吱盒截然不同,是將綠豆做成的咯吱皮切成塊再炒,口感有點像天津煎餅餜子的皮,但更為筋道。加入幾片菠菜葉,不僅是點綴,也增加營養。
山蘑燉柴雞。自然是當晚的主角,但我也只吃了一塊,因為選擇太多。
這是晚餐全景,還有幾樣蔬菜,包括與中午重複的菜,我就不說了。桌子中間的大碗棒渣粥一定要喝。
三、早餐(9菜3主食)
早餐全景,稱之為我吃過的農家院最豐盛早餐決不為過,都出自女主人之手。僅挑幾樣說說。
疙瘩湯。與前一天中午的西紅柿雞蛋湯很像,但湯裡的小麵疙瘩才是亮點。細膩清香,一碗不夠。
小玉米餅。面裡加了雞蛋,口感偏硬,但很有嚼勁,後味也好。
素餡餅。記得裡面有韭菜、雞蛋、木耳,餡調得鮮而不鹹,是我喜歡的風格。
玉米窩頭,還帶點甜點綴。和玉米餅相比,容易掰成塊,其口感更為粗獷,但細嚼後又覺得軟和。
蘿蔔、小蔥蘸醬。大醬好吃,其實不蘸醬吃著也不錯。
總而言之,在這裡一定能吃好、吃飽、吃美、吃實惠。建議多人一起來,因為人多了美食品種就多,要不人少吃不完也浪費不是?
農家院不僅吃得好,環境和設施也很好,這是夜幕下的善德居山莊。
二樓大廳,可以打牌、喝茶、聊天、曬太陽或靜靜地待著。
偌大的火炕,冬天非常暖和。
窗戶對面就是府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