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家美食「饊飯」吃過還嫌少的農家飯!

2020-12-17 農人江南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天冷最適合吃的農家美食這裡位於秦嶺以西,是甘肅的東大門,甘肅麥積山石窟腳下。與甘肅西大門敦煌莫高窟相對立。麥積山腳下的人們生活純樸善良,這裡的人家樸實熱情。圖中這頓飯叫「饊飯」主要是用手饊出來的,製作過程燒一鍋開水,一隻手拿大筷子攪,另一隻手往鍋裡撒玉米面粉,直到稠稀適中為止。從開始到結束不停的攪。特點用柴火最合適。特色是菜品都是山上的野菜,自家醃製過的鹹菜,甘肅的特色漿水。野菜有薺薺菜.苦苣.斜蒿等都是美味營養的菜品。醃製過的各種蘿蔔.綠辣椒等.甘肅漿水大家可以上百度看一下。用苦苣做的,苦苣具有清脾胃,降內火等功效,是吃饊飯的主要菜品。冬天冷吃上兩大碗,又香又爽全身熱呼呼的飽一天。漿水,吃麵做湯樣樣都行。疫情來了甘肅人天天吃漿水不用買菜都能吃上幾個月。這就是我們家鄉經濟又樸實的農家美食!朋友們看過後你想不想來啊?

相關焦點

  • 甘肅人的家常酸菜饊飯,南方人看了一臉懵圈,這為什麼叫「飯」?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會有所不同,這美食自然也是不一樣的,例如重慶的麻辣火鍋、武漢的熱乾麵、湖北的牛肉麵等等。而要說到甘肅的特色美食,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各種麵食吧,畢竟當地人以面為主食,所以一日三餐都是吃麵食的。
  • 吃農家飯戲雪滑冰 薊州農家院春節預訂火爆
    吃農家飯戲雪滑冰 薊州農家院春節預訂火爆 2018-02-13 08:11:00來源:北方網
  • 熟悉的農家飯味道
    農家飯,顧名思義就是農村人家的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大多數人都生活在農村,許多人都是農家飯養大的。那時候的農家飯,最常見的有糝子飯和糊塗面,而最缺乏的是豬肉、雞蛋、牛奶、食用油和各類調料。在城鎮裡的偏僻地方出現了「農家飯」的招牌,許多農家飯店也火了起來。其實城鎮裡的農家飯店吃飯的人群主要有年過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在城鎮打工的農民工們。說起農家飯,最熟悉的味道。主要的品種有紅豆糝子飯、酸黃菜、大碗滷麵、漿麵條、糊塗面或豆麵條之類的。
  • 甘肅人,一碗饊飯,滿腹鄉情
    饊飯好做,但要吃得美味,是需要幾大調料的。 鹽是必須品,產自當地的紅辣子家家都有,葉窄尖硬的韭菜在我們那兒,都是自家種的,自然也不缺。韭菜雖有,但一定要醃製好,醃製失敗的韭菜就像一團爛菜,不但不好吃,還影響嗅覺。
  • 讀寫人家專欄李玉生散文:天水人的火鍋——饊飯
    就是尋常人家,因為有現成製作好的火鍋底料可以隨處買到,做法簡單易學,食材方便,可簡可豐,隔三差五吃一頓也不是什麼難事。好這一口的人說起火鍋來,絕對是讚不絕口,視為人生一大樂事。在天水,火鍋也自然成為流行城鄉的外來美食,到處被熱捧成了一種時尚。殊不知,在我們天水本土有一道不起眼的家常飯是大可與火鍋相媲美的,那就是饊飯。外地人可能比較陌生,我們本地人是再熟悉不過了。
  • 金塔美食 鄉土氣息農家味
    原標題:金塔美食 鄉土氣息農家味
  • 它是冬季西北農村地區的特色美食,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饊飯」
    它是冬季西北農村地區的特色美食,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饊飯在中國的不同地方,進入冬季的時候都會製作對應時節的食物,像是在廣東地區進入冬季很多人就會煲湯。其實饊飯作為一種麵食,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只不過饊飯一般是熱著吃最香,西北當地人認為吃了它可以禦寒,所以最適合冬季食用,是農村冬天裡簡單而又常見的美食。製作饊飯的原料一般是玉米和其他在當地比較常見的粗糧。製作饊飯的第一道工序當地人叫它「摔面」,就是抓一把麵粉然後緩緩撒入鍋裡滾燙的開水中,在這個過程中要不停地攪動鍋中的水。
  • 最可口是農家飯,湯湯水水賽「神仙」
    現在農村人的餐桌上也變的豐盛起來,雞鴨魚肉等各種各樣的美食應有盡有,真正做到了想吃啥就吃啥。但是在農村,大部分農民還仍舊保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除了家裡來客人時大擺宴席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平時所吃的飯菜也都很普通。農家飯菜,不喜勿噴很多人看到上面這張圖應該都一臉迷茫,現在經濟那麼發達,農民手裡也都富裕了,這湯湯水水是農村人吃的飯嗎?
  • 休閒農莊你不知道的海南,吃住農家飯,摘農家果品農家情
    休閒農莊你不知道的海南,吃住農家飯,摘農家果品農家情包覓緣優勢,下級包蜜園鄉村旅遊區,位於定安縣黃竹鎮境內,兒包蜜園國家農場基地西靠黃竹鎮區,距定安縣城近30公裡。大家都知道水果是很好的東西,然而現在人工種植的瓜果已經佔據了內陸地區的大部分市場,而包蜜園擁有一大片純天然的熱帶水果園,保存了熱帶水果獨有的口感,同時還保證了來自大自然,讓遊客享受著獨特的鄉村自然美景的同時,還能第一時間品嘗到美味可口的熱帶純天然水果!保密員村鄉土氣息濃鬱,海南傳統文化沉澱較深,整個村莊民風淳樸,古樹古井祖屋等保存良好,社會治安良好。
  • 冬日美食系列~饊飯
    享受美食帶來的愉悅,不僅暖胃,更是暖心。過了小寒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像今天的這種天氣就適合待在家裡暖炕,然後煮一罐麵茶,如果再有一碗熱乎的饊飯,那就再好不過了,說起饊飯,只要是臨夏人就一定都知道。饊飯是一門藝術。以當年的新鮮玉米和用石磨磨成的面最香。
  • 甘肅有名的十大特色美食,一起看看你都吃過哪些?
    甘肅歷史跨越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甘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農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甘肅美食眾多,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就是甘肅的十大特色美食,一起來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吧!因其成品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搓面魚雖做法稍顯複雜,但其口感甚佳,可口宜人,吃法上可幹吃,也可炒菜吃。搓魚面不同於釀皮子做法那樣簡單,是一道略顯複雜,下功夫才可學會的美食哦!
  • 冬日鄉村美食——饊飯
    原標題:冬日鄉村美食——饊飯  蘭頓  在西北地區,有一種用玉米面做成的糊狀麵食叫饊飯,四季可食。但是,由於饊飯一般是熱著吃最香,所以,它最適合冬季吃,可以禦寒,是農村冬天裡簡單而又常見的美食。
  • 有機農家餐廳,吃的就是純天然
    據了解,小馬駒的前身也是做私房菜,新老闆走的是有機農家菜路線,或許能闖出不一樣的新機。小馬駒食材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老闆在清遠開的小馬駒農莊。那裡山清水秀,雞鴨豬羊自由生長,吃的是穀物和小蟲,還種植著種類豐富的蔬菜。隔天,農莊都會運送新鮮食材到別墅。說到農家菜,怎少得了土生土長的農家土雞蛋,農場母雞新鮮下的雞蛋,個頭特別小,用粗鹽煨熟,要的就是天然不添加的味道。
  • 本來要做農家極簡土豆雞塊飯,一不小心居然做出咖喱雞塊飯,驚喜
    和我一起折騰美食吧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更多精彩內容期待與您分享。練出一手好廚藝,就等於擁有保姆的技能等春暖花開之時,你就可以又有一技傍身無論何時何地,有這個技能,還愁給自己找碗飯吃?
  • 我吃過最好吃最正宗的竹筒飯,是這個山寨裡的農家做的
    這就是我吃過最好吃最正宗的竹筒飯,沒有之一! 上桌後,農家當著我面打開竹筒,那一剎那的香味就能讓人按捺不住。竹筒裡的米飯油亮油亮的,食材看起來也很簡單,就臘肉+米飯,但就是回味無窮!聽起來是很簡單,但做起來還是費功夫的,米肯定要提前泡好吧,烤的時候也不能急火,不然會夾生,這份耐心才是烹飪美食的關鍵。這竹筒飯我是在【桂林龍勝金坑梯田】的農家民宿吃到的,老闆是當地寨民,民宿樸實無華(就是自家的房子),不似現在的網紅民宿亮麗舒適。 這裡的風景空氣非常好,早上起來望向對面的寨子,感覺人間真美好!
  • 臨夏味道:饊飯
    而今,隨著物質的豐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製作考究的饊飯已經極少在居民餐桌上出現,相反,卻成為飯店中顧客常點的一道美食。  「陰雨天,來碗饊飯相當幹散!」積石山縣城的五十三號院負責人馬建軍介紹說,饊飯製作複雜,居民想吃了,一般都選擇來飯店裡,配上油潑辣子、秘制小菜,味美、快捷又省事。  和攪團相比,饊飯製作更考驗人的工藝。
  • 秋冬季節在海口不可辜負的美食,農家燒酒雞
    海南的冬天相對來說不是很冷,但是秋冬季人們都是比較喜歡打火鍋,普通火鍋單調而且味道一般,都是以蘸料為主,那麼有什麼美食比較適合冬天食用,不用蘸料味道也是香濃可口呢。說到不用蘸料味道也是香濃可口的菜,我不得不跟大家推薦五指山燒酒雞,這道菜也是煲雞類,不僅雞肉香濃味道好,把雞肉吃完了下些素菜打邊爐也是很不錯的,素菜上沾滿了雞油和香濃的雞湯,吃起來不僅不膩,還會越吃越想吃,你還別不信,到底是怎樣的做法才能這麼好吃呢,別急我們來看看這道燒酒雞所用的食材。
  • 張掖:農家「巧娘」學廚藝助力鄉村旅遊
    中國張掖網訊 (本網記者 趙燕丹)12月1日——3日,由市婦聯、市商務局聯合舉辦的全市「巧手烹美味·旅遊顯身手」第一期農家巧娘廚藝培訓班在甘肅福榮餐飲有限公司甘州區名吃舉辦。今年43歲的吳玉霞這幾年在高臺縣新壩鎮順德村辦起了農家樂,經營效益也還不錯。聽說有這次培訓班她便積極報了名,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學一點,提升自己的廚藝水平和經營服務能力。「3天的培訓,大家一起秀廚藝、學長處,我覺得特別好。
  • 【徵稿選登】農家豆花香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黃豆在隴南農家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是很多美味的不可或缺的食材,「豆花兒」便是這其中美味之一。「豆花兒」是隴南常見的美食,其製作工藝與豆腐大抵相同,亦或說是豆腐的「青年」階段。在當地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青石板上跑馬,冬秋河裡開花。篾匠跟前團圓,鐵匠手裡分家。」講的便是「豆花兒」的製作工藝。「青石板上跑馬」所指的就是做「豆花兒」的第一步即將黃豆磨成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