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現在農村人的餐桌上也變的豐盛起來,雞鴨魚肉等各種各樣的美食應有盡有,真正做到了想吃啥就吃啥。但是在農村,大部分農民還仍舊保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除了家裡來客人時大擺宴席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平時所吃的飯菜也都很普通。
農家飯菜,不喜勿噴
很多人看到上面這張圖應該都一臉迷茫,現在經濟那麼發達,農民手裡也都富裕了,這湯湯水水是農村人吃的飯嗎?可以肯定的回答,這是農村人吃的飯菜,而且是老農的午飯。估計有人認不出圖中都有哪些食物,聽老農細細講來。魚:農村過年時有用魚「敬天」的習俗,一般都會等到正月十五以後才會吃掉,桌上的魚正是過年用作「敬天」的魚。白菜粉皮:早上炒的,剩的不多,所以就用熱水燙了一下。香腸:北方俗稱臘腸,用豬肉灌進豬大腸裡,蒸熟後再涼幹就成了香腸。北方人主食一般都是大餅、餡餅和包子,圖中的這三樣都是母親昨天親手做的。
剛從地窖裡挖出的蘿蔔,準備醃製成鹹菜
另外,農村人的餐桌上不論春夏秋冬都有一樣必不可少的菜,那就是鹹菜。在過去農忙的時候,農民下地幹活時抽不出時間做飯,帶上饅頭夾塊鹹菜就是一天的飯菜。鹹菜,從出現幾千年來一直「陪伴」著農村人,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情懷。農村人也都希望以後的日子像鹹菜一樣,有滋有味永不變質。
甕裡的鹹菜疙瘩
比起城市裡的「饕餮」大餐,農家飯確實不值一提。但是,不論外面的飯菜有多豐盛,營養有多豐富,還是家裡做的飯菜香甜可口。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桌農家飯,卻能真正吃出農村人的淳樸熱情,也能感受到平淡卻幸福的農村生活。難怪人們都說「最可口是農家飯,湯湯水水賽神仙」。
更多三農話題,歡迎點擊上方關注。老農跟您聊一聊咱村裡人所關心的那些人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