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那些認為「孩子心理太脆弱,性格太極端,承受能力太差」的人

2020-09-19 觀心悟語

寫給那些認為「就是攤上這樣的孩子了」、「孩子心理太脆弱了,性格太極端,承受能力太差」的人。

我想替孩子說一句「就是推上這樣的家長和老師了……」。

有多少孩子跳樓了!?發生如此之多的悲劇,還不能讓家長和教師進行反思嗎?

大家只看到受到傷害跳樓致死的極端情況,還有很多很多學生受到父母和教師的虐待(語言侮辱、身體傷害),他們在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就處在自殺的邊緣。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對於「教育」而言,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衡量教育「有效」還是「有害」,就看你的教育方式(語言和行為)是否給孩子帶來了真正的幫助。這就要看結果對孩子是有益的還是帶來了傷害。過程中女教師在旁邊看著家長打孩子,就那麼看著!

我看了監控視頻,母親當著老師和學生的面扇孩子的耳光,伸直胳膊掐著孩子的脖子,用力將孩子按著靠在牆壁。又用手用力扒拉孩子的頭部。

有一男教職工用手示意女教師,女教師才阻止家長,女教師上去阻攔,家長隨即停手。然後他們不管孩子了一起離開。那個男教師轉身回教室,男孩跳下去。

教師的問題

孩子「玩撲克牌」的行為,這個行為雖然不合適,教師需要禁止。但可以將撲克牌沒收了,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談話教育。過後跟家長說一下情況也可以,讓家長等孩子放學後再與孩子好好溝通一下。但是沒有必要把家長叫到學校。如果說孩子的行為給學校的財產造成損失,或者給老師、同學造成傷害,需要監護人承擔責任,包括賠償損失、道歉。這種情況有必要把家長叫過來協商確認。普通的學校紀律問題,是教師的管理職責,教師無能還有校長。

如果說教師把家長叫過來就是想見面聊聊孩子的情況,她沒想到家長會如此教訓孩子。那麼當家長憤怒的打孩子時,她應該及時勸阻,而不是在旁邊解氣的看著。不要說沒有反應過來,教育工作者允許暴力的存在,還怎麼去影響教育學生。直到男教師提醒她,才去勸阻。

家長的問題

這位家長,對待「威權」的教師言聽計從,教師叫一下就過去了,也不管是否有必要。但她把教師給她的壓力施加到孩子身上。做為一個母親如果只是孩子做錯了事,她會生氣的訓斥孩子。在孩子沒有任何反抗的情況下,她把孩子扣著勃子按在牆上,帶著憤怒和恨。她這是把對教師的怒火轉嫁到孩子身上,這是遷怒。她這是做給教師看「你看見了吧,我不是不管,你叫我過來,我管了,管給你看。」直到教師阻止她才停下來。(如果教師早點阻止,也許她也會早停手。)

教師讓你去學校,就算是不好拒絕,你來到學校的目的是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聽聽老師的意見或建議,完全可以等孩子放學回家後再教育孩子。假設孩子住校,可以把孩子叫到沒有旁人的地方,冷靜的跟孩子溝通。就算是氣到罵孩子或者打了孩子幾下,孩子知道錯了,也可以承受。

但家長在樓道當著孩子同學和老師的面,扇耳光、掐脖子,這哪是母親在教育孩子。這是在羞辱孩子。

家長憤怒的發洩完之後,家長和老師都走開了,把受到羞辱的孩子留在那,旁邊還有老師和同學看著。

這時候如果老師把孩子叫到辦公室,連同家長一起和孩子聊聊;

這時候,如果有同學過來安慰一下;

這時候那個示意女老師阻止家長的男老師(他比女老師有點人味,知道讓女老師叫停手),能走過去勸勸孩子,安慰一下孩子。

如果有人過去,對他說,「你媽媽是在氣頭上。你能認識到問題就好,去和老師以及媽媽認個錯、道個歉,保證以後不再學校玩撲克牌了,這事就過去了。」

……

家長、老師、同學,整個樓道、整個空間、整個世界,孩子感受不到一分溫情與愛。

他打撲克牌錯了,但他沒有傷害別人,他不是惡人也不是罪人。他個人的喜好哪怕是不良的,家長和教師可以去引導他把時間用在功課上,鼓勵他專心學習,也可以嚴肅批評。但作為家長和教師,一個打一個看著,當著同學的面……

相關焦點

  • 愛哭的孩子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你錯了,這樣的孩子心理彈性好
    導讀:愛哭的孩子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你錯了,這樣的孩子心理彈性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愛哭的孩子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你錯了,這樣的孩子心理彈性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抑鬱症,焦慮症,確實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差,但...
    我自己也是一名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這些年聽了太多別人對我病情的評價,「你就是心理太脆弱了」「你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現在我想回應一下這些人。你們說的沒錯,我就是比別人敏感,就是比別人心理承受能力差,但我生下來就是這個性格,我自己能改變嗎?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差?原因很真實
    文/秘籍君想當初,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的教養方式很粗暴,不聽話,打;考試成績差,打;頂嘴,打......但是,那時候的我們,心理承受能力還是非常大的,沒有聽說過誰家孩子離家出走,或者承受不住壓力想不開的。可是,現在的孩子好像異常的脆弱。
  • 是孩子們心理承受能力差?還是尊嚴的覺醒?
    是孩子們心理承受能力差?還是尊嚴的覺醒?近期關於學生自殺事件枚不勝舉,有天真爛漫的小學生,朝氣蓬勃初中生,有花枝招展的高中學生,也有似水年華的大學生,還有有理性睿智的研究生……每一個生命的逝去都引起很多人都關注、關心和反思,這些事件中畢竟存在著很多共性,但是也有不少另類的聲音,認為每一位凋謝的生命都是因為"抗壓"能力弱,甚至一度引發加強"挫折教育"的呼聲。
  • 孩子經常哭是因為性格太脆弱?不一定,還可能是這三個原因所致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孩子都有哭鬧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年齡還比較小的時候,因為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往往只能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情緒上的不滿,或者身體上的不舒服,很多家長對此也都表示理解。
  • 大學生一個月跳樓10起,是他們太脆弱,還是社會太殘酷?
    大學生跳樓事件頻發,是他們太脆弱,還是社會殘酷?對於頻頻發生的大學生跳樓事件,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辣評妹認為,主要可歸結為兩方面的原因。第一,當今的大學生心理太過脆弱。如今的大學生都是九零末,零零後出生的一代人,他們出生在了一個好的年代,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個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差,他們都沒有吃過什麼苦。像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農村孩子,打豬草、放牛、牧羊這樣的農活這些孩子都沒有幹過了。可是,優越的生活並沒有培養他們堅強的性格,很多孩子反而心理變得很脆弱。
  • 從2起學生跳樓事件看,現在孩子心理承壓能力差、心理更脆弱嗎?
    ,跳樓身亡,實在太可惜了。結合到前一段時間,有個孩子因為被老師說作文沒有正能量,結果也是跳樓身亡,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當然,這兩個事情的性質可能不太一樣,我不敢妄下結論。但是看看網友對這種事情的反應和觀點,卻頗值得說上一二。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現在孩子承壓能力差,心理脆弱。
  •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動不動就愛哭?家長要及時培養孩子性格
    遇到一點小事,父母剛說了他沒兩句,他就開始哭,每次父母想要跟他好好的說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沒有辦法平復自己的情緒,就喜歡用哭來面對,而父母卻覺得自己的脾氣並沒有爆發,也並沒有出現打罵孩子的現狀,只是非常平淡的跟孩子說這件事做的不對,但孩子卻總是用哭泣來面對,其實這樣的孩子,之所以哭是因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所以動不動就愛哭,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孩子普遍都比較玻璃心。
  • 與上一代人相比,當代年輕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嗎?
    是否認為:與上一代人相比,當代年輕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嗎作為一個畢業多年攢不下一線城市首付的青年,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問候下顯得非常羞愧,年輕人會認為是自己沒有能力,不夠努力,不然自己怎麼會生活得那麼辛苦?
  • 孩子太脆弱怎麼辦?了解這三個辦法,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生活當中有成功必定也有著失敗,當出現一定的失敗的時候,有些人就沒有辦法承受失敗所帶來的後果,於是就會變得特別挫折。尤其是對於一些孩子而言,他們的抗挫能力非常差,以至於影響非常大。1.身心條件影響其實有些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做這件事情就會變得特別完美,根本就不會陷入失敗的困惑當中。可就是因為太過於自信了,所以導致後來面臨這一系列的失敗,這也就讓有些孩子沒有辦法去接受這一切,那麼孩子自然會覺得自己是無法承受的。
  • 為何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弱?這幾點原因是關鍵,父母要知道
    父母平時太寵愛孩子,對孩子保護過度,不讓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或者平時很少陪伴孩子,讓孩子安全感缺失,內心變得敏感,都會讓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脆弱。孩子的成長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內心也會變得比較敏感。平時一遇到一點小挫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比較差,情緒也容易崩潰。
  • 孩子心理承受差容易想不開?孩子若有這些症狀,千萬不要再逼他了
    ,當眾批評掌摑孩子,沒有顧及孩子脆弱的自尊,不配當媽媽。有的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動不動就以死相要挾,搞得孩子犯錯家長都不敢批評了,當家長真難。每個人都有對這件事的看法,我們無意站隊,這樣一件悲劇事件,對於廣大家長來說,其實最好的反思並不是批評指責(這位媽媽為此已經付出了血的代價),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是日漸焦慮的家長該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 孩子心理脆弱?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幾招幫娃塑造強大內心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挫折,每當看見年紀輕輕的孩子輕生的新聞時,內心都不由得一顫,社會輿論總是傾向於「現在小孩子的心理承受壓力太差了」,卻忽視了背後的原因。,總是會引起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主流觀點認為「病」在兒女,「根」在父母,父母的教育和家庭成長環境是造成兒童、青少年心理脆弱的主要誘因,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約有20.4%的中學生有過自殺的想法,其中為自殺做過計劃的佔6.5%,其主要原因就是心理脆弱。
  • 孩子遇到困難就脆弱得不行,不一定是抗挫能力太差
    01適應能力差,抗挫能力就弱每每有類似事情發生,大家都會這樣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太脆弱了,經不起一點挫折。可我們是否想過,孩子的挫折是怎樣產生的,為什麼他會這麼脆弱呢?比如,一次普通的考試,同樣是考得不理想的兩個學生,A會認為天塌下來了,特別消沉,久久無法從這次考試失敗中走出來。B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調整好心態,繼續努力。
  • 為何現在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是生活壓力太大還是心理太脆弱?
    最近看媒體報導,發現網上不時地曝出一些人自殺的消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也引起了眾多媒體的報導。看到這些消息,不少人心裡是比較沉重的。單單就在這兩天,媒體就報導了多起引起廣泛關注的自殺消息。比如說大連理工一名研究生在實驗室裡自殺,目前官方已經證實這件事。
  • 孩子心理承受差?測測孩子如果有這些症狀,千萬不要再逼他了
    ,當眾批評掌摑孩子,沒有顧及孩子脆弱的自尊,不配當媽媽。有的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動不動就以死相要挾,搞得孩子犯錯家長都不敢批評了,當家長真難。每個人都有對這件事的看法,我們無意站隊,這樣一件悲劇事件,對於廣大家長來說,其實最好的反思並不是批評指責(這位媽媽為此已經付出了血的代價),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是日漸焦慮的家長該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 為什麼有的人心理敏感脆弱?大多是這5種原因在作怪
    ,看到別人帶有情緒的說話,就認為說的是自己;看到別人在竊竊私語,就對號入座地認為他們在說自己的壞話。為什麼有很多人心理都那麼敏感脆弱呢?1、抗壓能力弱有很多人內心敏感脆弱,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抗壓能力弱的原因。哪怕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會被無限放大,認為面前的這道坎太高自己跨不過去,所以在受到父母、領導、社會帶給自己的壓力時,就會覺得無法承受,選擇輕生。
  • 「媽媽,我太笨了」,孩子心理承受力如此差,家長怎麼辦?
    現在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避免不了各種考試、測驗,一直到大學,甚至是一直到工作,都會有考核,這麼多大大小小的「考驗」,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點,還真不一定能堅持下來。其實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孩子都從小生活在「溫室」裡,對於失敗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得不到鍛鍊,只接受得了成功,卻不能承受失敗。
  • 「大學生作弊被抓墜亡」:現在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為何這麼差?
    痛定思痛,我們最應該反思的就是,為什麼現在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會這麼差?怎麼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免疫能力?我們應該為那些在順境中成長的孩子,補上挫折和失敗這一課,讓他們在面對重大挫折時,能夠頂住強大的心理壓力,學會用試錯思維,講「挽救式故事」,走出人生的至暗時刻。
  • 孩子心靈太脆弱?避免孩子「蛋殼心理」,家長要教會孩子抗挫
    其實,這樣有著&34;的孩子如今處處可見,聽不得其他人的批評,遇到小錯這就開始一哭二鬧。細細觀察,這些心靈脆弱的孩子有很多共同之處,尤其是&34;的影響。教育中,&34;一直是孩子不能勇敢面對生活挫折的&34;,因為&34;的影響,孩子很難衝破心理障礙去勇敢地克服困難,失落和自卑的情感隨之湧來,衝擊人孩子的心理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