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是生活壓力太大還是心理太脆弱?

2021-01-15 社會青年

最近看媒體報導,發現網上不時地曝出一些人自殺的消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也引起了眾多媒體的報導。看到這些消息,不少人心裡是比較沉重的。

單單就在這兩天,媒體就報導了多起引起廣泛關注的自殺消息。比如說大連理工一名研究生在實驗室裡自殺,目前官方已經證實這件事。

而值得令人關注的是,大連理工大學是全國重點高校之一,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屬於世界一流大學。按理說能在名校讀研究生,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的事情,而且已經是研究生了,為什麼要自殺呢?這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疑惑。

而據報導,這個研究生自殺前曾經留下了一封遺書,其自殺很可能和延遲畢業以及就業壓力等有關,這個研究生在遺書中擔心自己今年不能順利畢業。

不過說實話,就因為這麼點小事,就選擇輕生,真的是不值得,而且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家庭撫養了你這麼多年,國家培養了你這麼多年,因為這麼一點小小的挫折,就選擇走上絕路,你讓父母怎麼辦?這樣的死,可以說死得比鴻毛還輕。

也在這兩天,就在10月15日晚,也就是昨天,江蘇大學通報了一起學生非正常死亡的情況:該校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名學生在10月12日傍晚時分從6樓衛生間跳了下去,目前已經身亡。而警方調查結論為「高空墜樓,排除他殺」。

據了解,該同學墜樓的原因,主要是因學習困難,成績不佳,跟不上學習進度,最後壓力過大,最後自己選擇走上了絕路。

而同樣在這兩天,媒體也報導了一名女子割腕自殺的消息,不過慶幸的是,這個女子在自殺前打了一個報警電話,結果女警為了安撫這個自殺女子的情緒,邊哭邊勸,最終這個女子被警方救了。

那麼,這名女子又是因為什麼自殺呢?原來,這個女子也是因為一些事情想不開,就選擇了輕生,幸好遇到女警,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勸說和安撫,最終這個女子想通了。

為何現在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是生活壓力太大還是心理太脆弱?這說明,現在很多人自殺,並沒有什麼天大的過不去的事情,而是因為一點點小的挫折或者壓力,並不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而只是因為心理狀態太脆弱,承受能力太差了,經不起一點挫折,遇到一點事情就想不開,不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卻鑽牛角尖。

這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承壓能力提升,而不應該僅僅去培養他們考高分,如果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佳,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合格的人才。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又現學生自殺案,現在孩子的心理為何如此脆弱
    今天又看到一個孩子自殺的新聞,為何現在孩子的心理如此脆弱,而且在出事之前,都幾乎毫無徵兆,這讓做家長的感到非常不解。「網友奧特曼奶奶微微說「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大人多,小孩少,都是用吹捧的話誇孩子[捂臉]我兒子才四歲多,完全忍受不了語氣重一點的話,麻煩。」
  • 安徽女孩溺亡事件持續發酵,17歲一心求死,少女自殺只因太脆弱?
    必須承認,公眾注意力沒有放在自殺事件的自殺對象上,而且這個對象還是一個特殊的在學未成年女孩,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已經對未成年人自殺的事情麻木和免疫了。對這種事常見的「現在的孩子實在太脆弱了」、「孩子們心理素質太差」等評價,也偶爾在談論此事的結尾出現。女孩小周是望江縣太慈鎮人、家裡的獨生女,父母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
  • 大學生一個月跳樓10起,是他們太脆弱,還是社會太殘酷?
    多麼觸目驚心的一組數字,他們自殺的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當某一事件已非個案,成為密集發生事件時候,就成為一種社會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醒和深思。大學生跳樓事件頻發,是他們太脆弱,還是社會殘酷?對於頻頻發生的大學生跳樓事件,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辣評妹認為,主要可歸結為兩方面的原因。第一,當今的大學生心理太過脆弱。如今的大學生都是九零末,零零後出生的一代人,他們出生在了一個好的年代,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個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差,他們都沒有吃過什麼苦。
  • 日本自殺人數飆升的背後:疫情為何讓女性如此脆弱?
    尤其是女性自殺率之高,不禁讓我們再度想起聯合國前段時間的評論:新冠或讓女性地位倒退25年。為何女性在疫情中如此脆弱呢?第一次自殺的時候,她才22歲,在出版社全職工作,但工資不足以支付她在東京的房租和日常生活費用。小林說:「我真的很窮。」事發後,她在醫院昏迷了三天。現年43歲的小林已經寫了一些她與心理疾病作鬥爭的書,並在一家非政府組織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疫情爆發讓她再次感受到了過去的壓力。她說,「我的工資被削減了,眼前的生活隧道一片灰暗。我一直有一種危機感,我可能會重新陷入貧困。」
  • 日本自殺人數飆升的背後:疫情為何讓女性如此脆弱?
    尤其是女性自殺率之高,不禁讓我們再度想起聯合國前段時間的評論:新冠或讓女性地位倒退25年。為何女性在疫情中如此脆弱呢?小林惠理子曾4次試圖自殺。第一次自殺的時候,她才22歲,在出版社全職工作,但工資不足以支付她在東京的房租和日常生活費用。小林說:「我真的很窮。」事發後,她在醫院昏迷了三天。
  • 上海男孩跳橋事件之後,學生輕生的名單越來越長,他們為何脆弱?
    一些學生非正常死亡案件,社會輿情關注度高,有的甚至因責任劃分、質疑死因、補償糾紛等引發群體性事件,給善後處置工作帶來壓力,大量消耗了政府和公安機關等社會公共資源。   現在的問題是,現在的青少年為何這麼脆弱?如何有效防範在青少年自殺等非正常死亡事件?
  • 為什麼現在未成年人自殺事件那麼多?
    前段時間繆可馨小朋友的自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小姑娘寫的文章很有靈氣,卻被語文老師改的面目全非,可能因為一時咽不下這口氣,小姑娘竟然自殺了。這讓我想到兩三年前的熱點新聞——那個和母親在車中爭吵,從高架橋上一躍而下的少年。近年來採取這種「一跳了之」的方法結束生命的孩子越來越多,中國未成年人的自殺率一直穩居世界第一,而今年這個問題尤其嚴重。
  • 現在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近年來自殺的人數越來越多。分為這三類。第一類學生現在的學生每天上課以外,每周都需要上很多補習班、興趣班、上夜校等等,被逼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實是父母家長。以及周圍的環境影響。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身子女、較為孤獨、學習壓力大、父母的所有精力希望都寄托在一個人身上,沒有傾述的對象日積月累走上不回歸路。這類人自殺高峰期都在中高考前一段時間。
  • 大連理工研究生自殺……壓力太大,有自殺念頭,應該怎麼辦?
    也有的人說,誰知道他過去在家裡受了多少委屈,他的內心累積了多少痛苦?很難解釋面對類似的境遇,為何有的人能面對,而有的人選擇放棄生命。「研究自殺最大的障礙,就是按流行的看法假定其簡單的因果關係。」我們看到的所謂因果,未必是全部的真相,這也是為什麼——人類至今也未能徹底了解自殺。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有心理疾病?有哪些壓力、該如何排解?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具有非常嚴重的心理疾病。例如:抑鬱症、焦慮症、失眠症等等,甚至ZX、FD。現在的學生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輕鬆,很多學生的壓力非常巨大。有學業壓力、學術壓力、導師壓力、家庭壓力、就業壓力等等...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差?原因很真實
    文/秘籍君想當初,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的教養方式很粗暴,不聽話,打;考試成績差,打;頂嘴,打......但是,那時候的我們,心理承受能力還是非常大的,沒有聽說過誰家孩子離家出走,或者承受不住壓力想不開的。可是,現在的孩子好像異常的脆弱。
  • 四川瀘縣少女跳樓身亡,父親被砸死:現在的孩子為何如此脆弱?
    除了慰籍死者亡靈,這起讓人心痛的悲劇,也讓更多家長反思,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如此任性、如此脆弱、如此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因為,這並是個案,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不可否認,這與青春期成長特質有一定關係。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特別叛逆。
  • 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是抗壓能力弱,還是壓力太大呢?
    首先說說孩子壓力大的問題。現在孩子的壓力主要來自學習方面,來自父母的高要求,來自老師的期盼,來自不同人,不同媒體對社會競爭的描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學歷越來越高,職業的細分,教育的重視,人才越來越多,就業越來越困難,這些無形中對所有家庭進行孩子教育的壓力增大,這種壓力無形中就會傳遞到孩子身上。
  • 高三男生偷拍女廁被發現後從30樓跳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自殺
    我高三那年,2010年,我們學校一個高三的同學跳樓自殺了,我大一那年,2011年,我們學校有跳樓自殺一個。先撇開偷拍女廁所被發現後,跳樓自殺這個原因不談,大家有沒有發現,近些年,學生跳樓自殺的新聞越來越多了。我大一的那年,跳樓的具體情況我不太清楚,但是我高三那年跳樓的情況,我是基本知道一個大概的。
  • 現在的孩子也太脆弱了
    孩子的心理素質差怎麼辦?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只能表揚,不能批評。一句話不對就紅臉、瞪眼、發脾氣,這還是家長可以面對的。最怕的是孩子默默地流眼淚,去做傻事!今天明爸就跟大家探討這個話題。「我活得太累了。」「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兒...」從孩子的隻言片語來看,他幼小的身軀,似乎承受著從家庭到學校的多重壓力。這些壓力的交疊,讓他活在恐懼和絕望中,失去了生存的信念。前幾天,又發生了一起悲劇:四川眉山一個12歲女孩,只因跟家長發生爭吵,墜樓身亡。令人心痛的是,這只是悲劇的冰山一角。
  • 大學生作弊墜亡反思之:當代青少年心理脆弱的原因及對策
    24人,其中浦東新區14人,小學生3人。簡單看了一下,自殺的原因大致是以下這些方面:1,來自學業的壓力2,來自就業的壓力3,情感問題產生的困惑4,家庭矛盾引發的衝突說到底是抗挫能力差,不能正確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和人際關係。有生在60,70年代的人說,我們那一代人,以前生活條件很差,那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罵,心理也沒有那麼脆弱。
  • 心理學:心理壓力太大怎麼調整?注意這幾點
    同時,她的性格變得非常暴躁,容易跟人發生爭吵,並且常常沒有緣由的大哭,反應也開始變得遲緩起來,在幻覺的引導下,她甚至產生了自殺的行為,這個時候,她的父母才意識到,小劉有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去醫院後,說她有精神障礙。
  • 教育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是抗壓能力弱,還是壓力太大呢?
    現在的教育環境競爭激烈,家長更加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會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成長,而現在網絡又特別發達,很多孩子過早了接觸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孩子們成長中會遇到的壓力有學校裡的壓力,包括老師的要求,同學的競爭,在家裡遇到家長的期望的壓力。
  • 孩子出現脆弱心理,學會4個方法正確引導,提高他們自信心
    這是孩子內心太過於脆弱,不能受到一點打擊,現在很多家長也很注重孩子心理教育。新聞報導上經常會有孩子受不了壓力,比如前段時間一個孩子留下遺書,寫的是怎麼也學不會,我太笨了。就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孩子就沒有了生命。很多孩子出現內心脆弱,都是家長給孩子壓力太大造成的,家長老是要求孩子做這做那的,給了孩子太多的任務,這樣孩子內心承受不住這些目標。
  • 壓力與衝動自殺
    2.為什麼會說疫情導致學生自殺率上升?實際上不是疫情,還是父母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變多,而學生又不能通過同學聊天,玩耍來釋放自己的壓力,所以會導致衝動性自殺率上升,而疫情導致的經濟停滯,使得許多人的現金流不再健康,無力支付各項支出,這一點可以通過法拍房的數量變化,網貸者坦白比例上升成正相關,也會導致經濟原因型絕望性自殺增多。3.一些少年天才為什麼會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