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製造到底有多難?臺積電張忠謀:大陸舉國之力也造不出!

2020-12-12 秦楓說科技

在很多人的思想中,華為只不過是一家手機廠商,為什麼美國會大費周章的制裁他?其實華為不僅是一家手機廠商,還是一家擁有高端通信技術的科技企業,由於5G技術領先於全球,直接威脅到美國在全球通訊領域的地位,所以導致美國不擇手段的限制華為發展,但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的打壓只會讓華為發展更快。

在美國的影響下,臺積電、中芯國際等企業已經不再為華為代工麒麟晶片,這導致麒麟晶片直接暫停生產,高通也不再向華為出售晶片,如今,擺在華為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向美國妥協,然後像阿爾斯通一樣被肢解,二是自己發展國產晶片代工企業。

由於目前局勢的影響,國家也開始給予這方面的支持,投入160億給中芯國際希望能提升國產晶片的代工能力,此事也得到國內不少網友的支持,然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大潑冷水,直言中國就算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產業,也很難取得成功。

雖然已經有中國晶片製造商在和臺積電競爭,但對臺積電來說都不是勁敵,此外,晶片製造業靠的是技術積累,而不是靠花錢出來的,所以張忠謀認為中國晶片製造行業不可能成功,不然,臺積電這麼多年的技術積累豈不是一點用都沒有?

筆者認為張忠謀所說有一半是對,技術靠的就是積累,那該怎麼積累?無非就是多嘗試,多嘗試積累的經驗才會更多,此外,他也不懂中國,建國以來,我們從無到有,像原子彈、艦艇、飛機、5G等等,都是靠我們不懈努力換來的,即使面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我們的科研人員都能另尋他路突破,在我們思想中「人定勝天」,只要敢想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包攬全球50%光刻機,未來的高端晶片製造與大陸無關?
    「臺積電已在他們的設備中部署了大量的傳感器,確保任何有用的數據都能被收集,他們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數據轉化為相關的信息,改善他們的晶片生產,他們不浪費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這名高管說道。大陸與臺積電至少差6年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曾表示,在製程方面的競爭不是花很多錢、投入舉國之力就能做成的,因此大陸很難像臺積電一樣早出頂尖水平的晶片。對中國企業來說,「制裁」的巴掌真的很痛。就連家大業大且頭鐵的華為,都承認未來將在美國的施壓下艱難度日。
  • 晶片領域的「執牛耳者」:張忠謀如何將臺積電打造為世界之最?
    作為晶片製造行業的領軍人物,張忠謀創造了有史以來最掙錢的華人公司。用當年的數據為例,臺積電力壓老牌豪強Intel,以2087億元人民幣營收問鼎半導體行業榜首。臺積電的影響力覆蓋全球,即便是高通,三星這樣的市級企業,離開了臺積電也會舉步維艱。
  • 500億建廠,中芯國際5年內能否趕超臺積電?
    政策裡還有兩點很重要,一是新型「舉國體制」,二是明確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這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要舉國之力搞晶片,徹底突破老美封鎖;大學裡晶片專業也得安排上,培養完人才定向輸送到一線,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科技攻堅戰!
  • 臺積電在大陸有工廠嗎_上海松江臺積電怎麼樣
    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之一的臺積電在中國大陸的八英寸晶圓廠建廠地點,已經確定落戶上海西郊松江工業區。 曾繁城博士說過:「大陸的設計能力提升後,和臺積電的製造能力相結合,生產出的產品能在中國推廣,也能在世界推廣。這樣,我們的業務才會增長。」
  • 臺積電赴美建廠,華為上海建廠:晶片製造走向何方?
    晶片製造與設計的分離趨勢開始呈現。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彼時就意識到,眾多晶片設計公司不可能像IBM、德州儀器一樣擁有全產業鏈的設計、生產能力。在彼時,臺積電乘著美國半導體產業轉移的趨勢吸收了一系列美國的技術。在創業初期,有賴於飛利浦的技術支持下,以3.0um與2.5um切入市場。
  • 臺灣晶片往事和大陸的「晶片之痛」
    據不完全統計,臺灣已累積吸引47家國際企業在臺設立65個研發中心,平均一年約設立三個研發中心。大陸對臺灣晶片產業的依賴在晶片領域,大陸與臺灣差距巨大,特別是在晶片製造的關鍵技術上,近乎難以望其項背。例如,目前臺積電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晶片技術,7納米晶片出貨量已達到10億片,製造工藝達到了5納米級別,2022年有望量產3納米晶片。
  • 張忠謀的「半導體人生」|半導體產業|德州儀器|張忠謀|臺灣|臺積電...
    [新聞頁-臺海網]12月15日,臺灣新竹科學園區迎來建園40周年慶典,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獲頒40年「傑出成就貢獻獎」。在頒獎典禮上,曾被指有「瑜亮情結」的張忠謀與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上演了一場「世紀大破冰」,吸引了臺灣媒體輿論的焦點。臺積電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作為創辦人,張忠謀早已蜚聲半導體產業界,號稱臺灣「半導體教父」。那麼這一路他是怎樣走過來的?
  • 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臺積電有多少工程師 你看了這篇文章就知答案
    自張忠謀1987年在臺灣創立臺積電,並領導臺積電大約30年裡,臺積電在科技業中屢屢創出新的奇蹟,改寫了半導體行業的格局,亦奠定了臺灣在半導體行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張忠謀的成就非凡,而臺積電則可謂是臺灣之光。
  • 為華為供應晶片的臺積電來自臺灣,利潤率比蘋果都高
    臺積電(TSMC)是一家臺灣的半導體製造公司,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中國臺灣省新竹市科學園區,全稱為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的創立人是張忠謀,早在1987年他發現一個巨大的商機,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臺積電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
  • 晶片巨頭臺積電在中國臺灣發展壯大,而非在中國大陸,為什麼?
    臺積電的創立,開始於1986年,由中國臺灣地區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與荷蘭飛利浦電子公司籤約合資成立半導體製造公司,當時是由工研院院長張忠謀帶著一群以出身工研院為主的工程師共同籌辦。工研院的半導體技術則主要來自1970年代中期,以及臺灣地區出資1000萬美元的RCA技術移轉計劃。臺積電成立後,張忠謀出任董事長至今年。
  • 張忠謀:臺灣產業「大將」
    園區內一棟又一棟、披著高大玻璃帷幕的企業總部,個個都大有來頭:友達,世界一流的液晶面板供貨商;聯發科,「山寨機」的催生者、全球第四大晶片設計公司;力晶,國際內存巨頭……而核心中的核心,則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為臺積電)。新竹是臺灣半導體行業的源頭,臺積電則是這個行業中的龍頭。
  • 「製造」臺灣:被川普與大陸看上的巨頭們
    後進生臺灣要進入矽工業,老江湖張忠謀判斷晶片設計能力短期難以攻克,晶片製造環節幾乎成了唯一選擇。英特爾來一趟臺灣不是白來,他們把價格壓得很厲害,但張忠謀咬牙做賠本買賣,買來英特爾的認證總歸合算。臺積電拿著這張通行證,就這麼進了半導體行業。
  • 臺積電的忠與謀-虎嗅網
    一、另闢蹊徑:開創晶片製造模態臺積電出現以前,晶片製造集中在歐美大廠,採用IDM模式——即單一企業整合製造,包圓了設計、製造和封裝的全過程。其中,IDM模式對前期資金投入要求極高,還需要具備整個產業鏈上的技術、設備和人才,有能力為之者全球寥寥。
  • 寶島晶片30年!臺灣晶片製造廠商簡介
    宏達成立之初並沒有很成功的產品,知名度不高,後來研發出的iPAQ產品才真正奠定了其在PDA市場的領先地位,並逐步成為世界最大的PDA代工廠商(最大客戶是HP、Dell)。    臺積電上市於紐約股票交易所 (NYSE:TSM)。公司的董事長為張忠謀博士,執行長(CEO)、總經理為蔡力行博士。飛利浦擁有16.2%的股權,已經於2008年中全部出清。
  • 臺積電員工頻頻投靠「友商」,看到工資才明白,全球第一有點寒酸
    近日,有半導體設備相關從業者稱,發現有臺積電員工在山東泉芯上班,其中幾位還握有臺積電技術機密。不過這對於國內正直高速成長的晶片產業無疑是最大的好消息,臺積電高端技術人員的加入,也將大大提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水平。
  • 正如張忠謀,華為晶片斷供所料,工程師將被雙倍年薪挖走
    正如張忠謀所料,在華為晶片斷供的關鍵時期,內地企業再次加大人員挖掘的速度和力度,並以雙倍年薪帶走了許多臺積電工程師。我們應該知道,內地半導體業與臺灣之間的薪酬差距仍然很大,在過去,他屬於與臺積電的合作關係,所以我們要看張忠謀的面貌,才能吸引人才進入歐美市場。臺積電是在美國斷供華為,幸運的是,我們也意識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不至於卡在脖子上,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沒有必要認真對待。
  • 臺積電工資曝光,技術人員低於阿里應屆生,網友:怪不得都要跳槽
    近日,有半導體設備相關從業者稱,發現有臺積電員工在山東泉芯上班,其中幾位還握有臺積電技術機密。不過這對於國內正直高速成長的晶片產業無疑是最大的好消息,臺積電高端技術人員的加入,也將大大提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水平。臺積電面對核心員工的跳槽,雖對此事表示:不予置評,但也罕見的強硬回復將究責決不寬待。
  • 臺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正式退休,把臺積電交給了一個班子
    但另一家不怎麼知名的「希凡尼亞」半導體公司,卻比福特汽車的待遇高出1美金。最終,張忠謀選擇了希凡尼亞半導體。對此,張忠謀後來的解釋是,他向福特恭敬地表達了「自己很想去福特,但另有公司工資更好,福特是否可以考慮提高起薪」的想法,但之前還在與他談笑風生的人事主管立馬轉變態度,「我們這兒不討價還價,愛來不來,不來拉倒」。
  • 「AI軍火商」齊聚臺積電30周年慶,張忠謀對半導體業界的最後囑咐
    圖丨張忠謀實際上,從一開始,半導體產業都是走從設計到製造都要自己來的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集成器件製造)模式,投資成本高昂,為確保晶片產品能獲得最大的利潤,很多比較冷門的應用就乏人問津,這也造成很多概念性技術發展的瓶頸,基本上消費性電子市場的發展都由這些 IDM 所主導,這些 IDM 設計出什麼方案,給了什麼終端產品設計建議
  • 民進黨押寶押錯得罪臺積電?張忠謀與蔡英文暗生嫌隙?
    臺灣的臺積電,在全球範圍內來說,擁有著非常強悍的晶片製造技術,蔡英文試圖通過科技外交來贏得美國的芳心,但很明顯臺積電以及臺灣的科技界對蔡英文的做法非常憤怒。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臺灣之光40周年慶典舉行科技圈的大佬們紛紛出席,而且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時隔20年首次同框引起全場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