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竟被中介「放鴿子」 網上低價房沒有真的?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看房竟被中介「放鴿子」網上低價房沒有真的?

  

  據《青年報》報導,中介掛在網上的普陀區低價房源,網頁上明明寫著「產權」,但邵先生電話裡卻被告知是「使用權」,並且被推薦去嘉定看房。網絡截圖

  「假房源」一直是困擾行業的頑疾。某房產中介入滬伊始就打出「100%真房源」的廣告,然而,就在上個月卻接到六千餘條舉報。虛假房源為何成為打不死的「小強」?房源之殤如何緩解?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實錄]

  看中的七套房源沒一套可以看

  邵先生去年炒股賺了一票,今年打算用這筆錢在普陀區長徵地塊投資房產,為此,從去年年底起,他就在網上搜索了不少中意的「低價好房源」。然而讓他惱火的是,他打了近10通電話,竟發現沒有一套可以看。

  精選的多套房源竟沒一套靠譜

  最初,邵先生認為網上的信息非常「貼心」,除了有對房源信息的細節介紹,還有每套房源負責人的名字和聯繫方式。他在一個叫「房天下」的網站用精確查找的方式,刻意搜尋了同一地區的7套中意的房源,並立即收集了這些人的聯繫方式,「我挑選的房源有意識地相對集中,這樣看起來方便,爭取一天看個三五套。」

  然而……

  邵先生首次聯繫的是位於嵐皋西路的一套房源,中介黃姓。對方在電話裡稱正在外處理業務,當天不方便帶看。並且,黃某並沒主動要與邵先生另外約時帶看的意思。7套房源中另有一套標價69萬的也在嵐皋西路,由於這兩套離其餘五套較遠,邵先生便沒有再主動聯繫另一套房源中介。

  隨後,邵先生開始聯繫兩套金祥坊的房源,標價分別是105萬和102萬的一室一廳,價格看上去很誘人。但兩個電話打過去,一個羅姓中介稱,「今天房東不在,不方便帶看」。另一套房源的中介則委婉致歉:「對不起,那套房源的信息已過期了。」「明明上面發布時間就在這兩天,怎麼會過期呢?」邵先生仍不死心。「總之沒有那套房子了,不過我可以給你尋找相似的其他房源。」中介推脫說。

  無奈,邵先生只好繼續聯繫剩餘的3套房源,一套位於真光新村第八小區的房源陳姓中介的電話沒打通。另兩套均位於真源小區,其中,一套89萬」豪華裝修「的一室一廳房源掛在周姓中介名下,邵先生打電話過去問,對方一聽是要看房,卻支支吾吾地表示,「要跟房東聯繫下,不一定能看得到。」之後又試探邵先生,「這是使用權房子,確定要看嗎?」最後,對方攤牌,「實際上,我主做嘉定區的房產,普陀的就只有這一套房源,其餘房源不太熟。」至此,邵先生的看房計劃再次擱淺。

  被中介放鴿子信息遭洩露

  讓邵先生最忿忿的要屬真源小區的一套標價80萬的房源中介:「他算是情節最惡劣的了,感覺自己被當成猴在耍。」

  當天,邵先生撥打了這位名叫「劉貴」的中介的電話,話筒裡先是響起一段「歡迎致電中原地產……」的提示語音,然後對方接起了電話,邵先生主動告訴對方,下午可能在同一地方要看多套房源。對方聽後要求邵先生把他排在第一位,邵爽快答應了,跟其約好了大致時間。

  事實上,這也是當天唯一一個答應邵先生看房的中介,邵先生滿心期待,從虹口區出發,趕了近20公裡的路來看房。一下地鐵,他就給「劉貴」打電話提醒,估計10分鐘後到小區門口。因為不熟悉地形,邵先生還特地跟「劉貴」約好在小區的哪個大門見面。對方一口答應。

  邵先生步行至相約地點,見「劉貴」還沒到,便和門口保安攀談。對方聽說邵先生到這裡看的房只有80萬,吃了一驚,直截了當地說,「絕對不可能有!這裡房價單價都是三萬朝上的,你不會被騙了吧?」邵先生半信半疑,等了10分鐘後,依然不見中介身影,先後打了六個電話過去,電話那頭除了讓你耐心聽完「中原地產」的提示音之外,再無人接聽。20多分鐘後,邵先生鬱悶離去,此後,「劉貴」再沒聯繫過邵先生,但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中介電話卻接踵而來,介紹的還都是八桿子打不著的其他房源。

  此後一周內,邵先生繼續為自己的「廣撒網」買單。之前的羅姓、周姓中介都陸續打電話來,連那位當天沒接電話的陳姓中介也打來了,另外還有些不認識的中介電話也打進來,給他推薦的卻都是其他地區的房源。

  [數據]

  一個月接到六千例虛假房源舉報

  網上售房信息不靠譜,租房市場也被假房源染指。前天下午12點半到1點半間,居民丁先生瀏覽「好租網」準備租房,看中的3個房源分別是位於長橋五村的2室1廳、秦家弄小區的1室1廳,以及中華新路小區的1室1廳。丁撥打經紀人電話,3位卻均表示已無房源。

  於是,丁先生直接來到了位於浦東新區成山路上的一家「中正」線下店內。對方聽到「好租網」後,隨即表示,並不會在上面發布信息。對於丁先生的遭遇,工作人員坦言,「如今,各家都發布虛假房源,自己不發就失去了競爭力。」工作人員指出,「低於市場價的房源都是假的,比如網上一室一廳的,正常市場價是3000元/月,有中介發2700元/月,房源信息肯定得造假,但大多數客戶會點擊進去看,中介也就挖到了潛在客戶。」

  有一位普陀區掛假房源的中介則直接道出了行業潛規則:「掛假房源的意義就在於,用低價優質房做誘餌,讓客戶上鉤。此後,中介在線下慢慢為顧客洗腦,將其引到商家手裡的真房源上去。如果不這麼做,許多客戶不能接受房價那麼高的事實,只能先『勾引』過來再『開導』,如果不『勾引』,只用事實說話,你連『開導』他的機會都沒有,人家電話一掛,不會給你慢條斯理的機會。」

  目前,所謂「虛假房源」,一類是樓層、戶型、面積、價格或相關的參數不正確,另一類是根本就沒有這套房子。那麼,假房源到底有多猖獗?以號稱「100%真房源」的鏈家為例,德佑地產官方微博發布數據稱,上個月,該房產中介已接到虛假房源舉報共6710例,無效舉報3745例,有效舉報2131例,內部舉報525例,重複舉報309例。

  在2131個有效舉報中,因系統同步信息錯誤導致的虛假房源有1547套,因有效出售方未及時修改房源狀態價格導致及因房評人描述錯誤導致的虛假房源555套,因速銷方未及時跟進業主導致的虛假房源18套,因有效描述方導致的虛假房源11套。而其他網頁的虛假房源更是不計其數。

  [業內說法]

  監督機制不完善尚無行業相關標準

  淨化行業環境,打擊假房源刻不容緩。那麼,相關部門怎麼處置虛假房源?昨日,記者首先撥通了工商部門電話,工作人員表示打擊「虛假房源」並非職責範圍,建議聯繫房屋管理部門。

  隨後,記者撥打住建委下屬的962121房屋熱線(原物業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只能將「虛假房源」的投訴作為一般的非物業類投訴,會將其反映給中介所在區縣的房屋管理部門,投訴人需提供房產中介的地址、本人的聯繫方式以及訴求,工作人員會在15個工作日內予以核實,並給投訴人回復電話。但至於到底如何處置虛假房源,對方未明確表態。

  對此,有業內人士直指,政府監督機制尚不完善,這也是虛假房源泛濫成災的重要原因。

  那麼,房產中介內部是否有相關行業標準?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工作人員坦言,協會曾試圖出臺相關行業標準和規則,但政府部門並未批准。目前,行業協會主要服務於註冊會員企業,為房產中介等提供相關資訊。他說,「協會並非監管主體,政府也未將行政職能放權給房地產經紀協會。若從廣告法角度,發布虛假房源該由工商部門監管。從中介機構管理層面,主體應屬房管部門。」

  [律師觀點]

  涉嫌惡性不正當競爭建議立法明令禁止

  發布虛假房源信息或能在短時博來眼球、獲得效益,卻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此種行為是否觸碰到了法律紅線?有多年房產糾紛案件處理經驗、上海遠業律師事務所江楠律師分析,虛假房源主要來自房產中介,目的是吸引購房或租房者看房。當顧客得知房源不存在時,房產中介往往「順便推銷」其他房源,從而增大與購買者之間締結房屋買賣合同的可能性。

  江楠律師表示,目前,法律未明確禁止發布虛假房源。一般來講,居間方會與看房人籤訂「看房單」,若真實房屋不存在,居間方屬於欺詐。實踐中,看房人發現中介用虛假信息對他進行欺騙,可以向房管、工商部門投訴,有經濟方面的損失,也可以選擇到法院訴訟維權。然而,看房人的損失是難以界定的,例如消費者浪費的時間、產生交通費支出等。另外,從法律關係看,雙方沒有達成購房的意向,只存在看房的意向,也不存在合同關係,維權自然十分困難。

  「發布真實房源有助於消費者確定購買意向,儘快達成交易。」江楠律師建議,房地產主管機構和工商管理部門等加大事中和事後監管的力度,消除監管盲區。

  相關法律規章應對虛假房源情況予以規範,江楠認為,發布虛假房源的行為已涉嫌惡性的不正當競爭,他建議法律對此明令禁止,例如規定:「消費者在與居間方洽談過程中,居間方應如實提供不動產相關信息,若出現明知或應知房屋已售出,卻依然使用該信息誤導消費者,造成消費者錯誤認識的,應予以賠償,比如賠償交通損失及誤工損失。當居間方發布虛假房源信息超過一定數量的,行政部門有權予以罰款。」

  「消費者在看房過程中,應主動籤訂合同,留存證據。」江楠律師表示,如此一來,消費者產生損失,可以追究中介違約責任。消費者也可事先去房產交易中心等地核實房源真實性,避免走「冤枉路」。

相關焦點

  • 網上低價租房?當心「假中介」釣魚詐騙
    市中心地段,超低價租房,空調、WiFi一應俱全……在網上看到這樣的租房信息,你心動嗎?如果心動,就要小心了,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破獲一起「假中介」詐騙案,正是以這類信息為誘餌,已查證500餘人上當受騙。   無錫市公安局錫山分局網安大隊在網上巡查時發現,有一伙人經常在安居客、58同城等中介平臺上發布遠低於市場行情的租房房源信息,有欺詐嫌疑。
  • 從中介手中購買「低價工程抵款房」靠譜嗎?購買抵押房有哪些風險?
    聽朋友介紹說有低價的工程抵款房出售,只需辦理合同變更手續即可買到,而且可以省去不少費用,90後小夥在沒有看到房子的情況下,就付了意向金、首付款等費用,本想撿個便宜,卻沒想到被騙30萬。5月31日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於某批准逮捕中介帶客戶買了工抵房90後小夥趙某創業成功後想在淮安市區買套房,恰巧,房產中介朋友告訴他有一套工程抵款房正在低價出售。
  • 低價租房?警方提醒:小心「偽中介」詐騙
    開學以後,不少教職員工和陪讀家長又開始張羅找房租房。但碰到價格遠低於市場價的房源信息,務必要提高警惕。江蘇無錫警方最近打掉一個「偽中介」詐騙團夥,他們在全國各地發布價格極低的假房源,騙取「看房金」。截至案發,已有500多人被騙。「每月只要400元,就能租到市中心地鐵房,高檔裝修,還配有空調、無線網……」這樣的租房信息,是不是很誘人?事實上,這是一則「偽中介」發布的「釣魚廣告」。
  • 深圳地產中介網上懺悔:不要相信我們
    (化名)表示,「大部分內容確實都是真的」。    中介揭秘:這種現象很大可能就是中介在打你房子的主意了,打算自己把房子收購下來,然後高價賣出吃差價。遇到這種情況,有的中介一般會找出各種理由打擊房主對房子的價格期待,有時候甚至會找工作人員假冒看房者,趁機挑出諸多毛病,讓業主以為房子不好賣,最後低價出手,然後再被我們高價售出,轉手賺取差價。
  • 揭房產行業看房潛規則,租好房不可不知的套路!
    看房,看房,你可別以為是簡單看一看房子的條件、地段,這僅僅是最表面的東西。這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最隱晦,那就是套路。而看房途中,中介小夥的套路,可謂不是一般的深。中介,作為房東和租房者之間的橋梁,主要還是保障了雙方的權益和安全問題。但其實帶看小哥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年紀更是小到不行,大都是95後。
  • 爆料房產中介黑幕,讓你買房少吃虧!
    讓我們一步一步向您展示: 從一開始的聯繫中介 如今,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在找房子時,首先會在網際網路上瀏覽房產信息。中介一般會在各大房地產網站(某8、某客戶)上花錢購買房源廣告埠。中介一般會在網上掛5套、3套假貨和2套房產(某8、某客戶)。
  • 客戶看房後甩開中介私下交易,被判罰13800元!
    近日,金壇法院判決買房人違約,需支付中介公司違約金13800元。 去年4月8日,金壇的吳女士來到當地一家房產中介公司,想要購買一套二手房。根據她的要求,中介公司員工為她推薦了兩套房源。當天,中介先帶她看了第一套房子,雙方還籤署了看房確認書。當月26日,中介又帶她看了第二套房子。看完房後,吳女士表示要回家商量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 真實案例|地產中介的看房怪事
    我是一名地產中介,有一件上個月發生的看房怪事,想跟大家分享。通常周末會比較多人需要看房,那天我安排了大概六個客人去看房,在公司拿了六條對應的鑰匙就出去了,清楚記得數了六條鑰匙放進包包。第一間是樓齡30年的舊樓梯房,客人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小姐姐,由於預算有限所以就想租比較便宜一點的舊房,說實話那棟樓真的有點太舊,就算白天走在樓梯裡也很黑,而且接近30度的溫度走在樓梯裡竟然覺得很陰涼,因為完全進不了陽光,甚至空氣中還瀰漫著一股潮溼的味道。
  • 中介出租「隔斷房」套路多
    在低價誘惑下,不少人為了節約生活成本選擇住進群租房。正所謂有需求就有供應,正是因為有低價租房的需求,才會讓不合規的群租房屢禁不止。為了讓租房市場更為規範,多個城市開展整治非法群租房亂象。今年6月他通過中介租下單間,月租不到1200元,合同籤了一年,押一付三。6月11日早上,林先生所租住的房子就被斷了電,原因也是物業為整治小區內非法群租房做出的處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林先生所租住小區的物業經理表示,「現在小區裡所有房子都不能用作群居房、小旅館。
  • 「天貓好房」能否洗牌房產中介?
    據介紹,天貓好房將幫助房地產企業定製線上房產旗艦店,把3D購技術、直播、更多金融服務能力與房產行業結合,打通線上看房、購房的全鏈路。比如,天貓計劃通過3D購技術,把房子的窗外景觀、噪音光照等等真實數據形象地展示出來,讓線上看房的體驗更真實。
  • 曝光房產中介內幕,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黑幕」!
    :從最開始的聯繫中介現在網際網路時代一般找房子,都會先在網上瀏覽房產信息,中介一般會花錢在各大房地產網站上(某8,某客)買一個發房源的廣告埠,中介一般在網上(某8,某客)掛5套,3套假,2套真。租房也是一樣的(方式:用低價的房源來吸引客戶,鎖定客戶的關注點,誘使客戶到訪,客戶到訪後,可以帶客戶看感興趣的房源,如客戶非要看網上房源不存在,中介則找各種理由說低價的房源業主不賣或者已經通過其他中介公司成交了,從而向客戶推銷自己手裡真正有的房源。)
  • 房產中介一小區12套房源,沒一套是真的
    「不僅沒有買到心儀的房子,還接連被電話轟炸了兩天,惹了一身騷。」日前,申城市民蕭女士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稱她國慶期間因看中了「房天下」網站上一套房子,便主動聯繫了中介「六星房產」的房產經紀人,想預約看房買房。沒想到,一番折騰後她發現,這套房源其實並不存在,是中介特意放在網上的「誘餌」。
  • 北京西城學區房開始退燒:掛牌房源增多 扎堆看房減少
    記者昨天回訪了熱門的德勝片區,發現掛牌房源增多,扎堆看房熱情下降,部分房源也出現談價餘地。為遏制學區房過度炒作,自2017年起,北京開始在城六區推行多校劃片,西城區成為六個區中最後一個實施多校劃片的區域。專家指出,當一套房鎖定一個學校成為歷史,西城學區房的高溢價也會明顯下降。
  • 酒店「爽約」坐地起價 網上訂房被「放鴿子」
    市民王先生,在網上預訂好酒店房間後,雖然沒有遭遇爽約,卻因其要求自主選擇房型,被酒店要求加價才能入住。「網上預訂的房間只標明是大床房或標準房,並未提及具體環境,酒店提供的是一間沒有窗戶的房間。」王先生說,由於自己要求更換有窗戶的房間,酒店稱需要在預訂價格的基礎上再加100多元。預訂成功會被「放鴿子」?
  • 杭州中介小哥帶客戶上門「搶房」!3小時賣掉一套!房東翹著腳放話...
    最後一套房子,剛掛上平臺才兩天,張峰就帶著客戶上門「搶房」。「房東還在搬家,我們看了一次就基本定下來。」事後,客戶還和張峰感慨,幸虧買得早,如今同樣的學區房,每平方米單價漲了起碼五千元。前幾天網上爆火的勝利新村20平方米的「老破小」,也在張峰門店附近,掛出來第二天,他就去看了房子。邊上的住戶告訴張峰,那兩天,總有十幾個中介來看過房子。
  • 網上選房?實地看房?看準這五個信息信息才是買到好房關鍵!
    各種線上售樓處VR看房、抖音看房、直播看房成為房企和二手經紀公司在疫情期間的看房新潮流。雖然看房在網上選,早已家喻戶曉,但一套房子買下來,選房階段仍然離不開網上選房和實地看房這兩個階段。實地看房看的是房源的真實性,房屋的採光、質量、戶型,感受的是小區的環境、管理。而網上選房是看房先行步,在確定條件搜到自己想要的房源後,省去不明所以的情況下,跑去看房浪費不少時間。
  • 從電視劇《安家》看房產中介銷售的滿滿套路,紹興買房人你「中過槍...
    近期大火的國產電視劇《安家》,不知道各位看了沒有?這部由孫儷主演的的職業劇,以房產中介的故事為主線展開,演繹了當代中國上海買房與賣房的世間百相。
  • 「放鴿子」英語怎麼說?竟和「鴿子」沒關係!
    在人與人之間的日常交往或者職場環境中,難免會遇到客戶放鴿子、朋友間放鴿子。我們日常所表達的「放鴿子」(失約)英文的表達中竟然和「鴿子」沒半毛錢關係,記住並不是「release white doves」。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放鴿子」的英文表達:
  • 「放鴿子」英文怎麼說?竟和「鴿子」 dove 完全沒關係!
    他竟敢放我鴿子!!那麼問題來了,「放鴿子」用英語怎麼說呢?如果一直讓某人在約會地點傻站著等,而自己卻不去赴約,可不就是放鴿子了嘛。不過,可能有的好奇寶寶就會問:為什麼要把「爽約」說成「放鴿子」嗎?放麻雀、放鸚鵡不行嗎?原本鴿子象徵和平,源自《聖經》,在歷屆奧運會上,放鴿子成為一個傳統儀式,寓示追求和平。
  • 中介帶客戶看房錯跑到隔壁 更奇的是,鑰匙一捅鎖竟然開了
    不僅買賣雙方沒鬧明白,中介也傻了眼。警方調查發現,原來是中介帶客戶看房時,用房主的鑰匙進了隔壁家。最終,警方帶著雙方到房產交易中心辦理了撤銷交易手續。  7月1日中午,市民何先生來到南京夫子廟派出所報警稱,自己遭到房主和中介合夥詐騙,買到的房和看房時候的房子不是同一套。現在他購房合同籤了,錢也交了,拿到的房卻不對。民警立即和何先生一起來到了現場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