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千與千尋》中的三個人物以及現實意義

2020-12-22 抬首見星辰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結果,而在於你歷經的過程,以及時過境遷,已然無法忘懷的那些人,那些事。

豆瓣9.4評分的影片《千與千尋》,於2001年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六月在中國各大影院重映,是全世界唯一同獲奧斯卡,金熊獎的動畫電影。這部影片也是至今在日本票房收入最高的。

宮崎駿創作的電影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帶給童年的我們溫暖與成長。而《千與千尋》的創作動機則與宮崎駿的其他幾部電影不同。

「每一年夏天宮崎駿都會邀請朋友和朋友的女兒前往山上的木屋度假,這時候他思考,他還沒有創作過一部10歲小女孩看的動畫,處於10歲的年紀,他們還沒有被生活變得複雜多變,對於父母只有全心的依賴,那麼生長在這樣世界的小孩子,在他的餘生裡能一直保持那種純真的狀態嗎?」這便是宮崎駿創作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

影片講述了一個普通的10歲的小女孩千尋,在與父母搬家的過程中,誤闖了人類的禁地——神隱世界。令千尋沒想到的是,父母竟因為貪吃變成了豬。最後千尋經歷了很多磨難最終成功拯救父母的故事。

接下來我將從這部影片角色中的千尋、無臉男、湯婆婆的巨嬰寶寶三個人物分析他們的存在所具有的含義。

01千尋——勇氣的化身

嬌氣的小女孩千尋,在發現爸爸媽媽都變成豬消失後,在白龍的幫助下,千尋踏上了救助爸爸媽媽的旅程。

而她的性格也在逐漸改變,膽小的她擁有了勇氣,即使害怕她也依舊去和兇惡的湯婆婆籤訂合約。她不顧骯髒的泥濘與沖天惡臭,拯救了被汙染到面目全非的河神爺爺,甚至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保護朋友白龍。

勇氣是打破局限的鐵錘,是化解焦慮的靈魂,是逆境中綻放的光芒,勇氣是一筆財富,擁有了勇氣就有了改變的機會。

我們都讚嘆如諸葛亮般的智者,崇敬孔子的仁愛淵博,他們是時代的指路燈,照亮了後人前行的路。但正如三毛所說:「如果凡事缺少了實行的勇氣,再有智慧與仁愛也是枉然。」沒有勇氣,諸葛亮怎麼做到立於亂世而不徵於色,孔子又怎麼做到為政以德。

曾經有媒體採訪過一位女藝人,好奇她是如何做到堅持天天跑步的,女藝人是這樣回答的:「當你還在猶豫不決時,穿好衣服下去跑步吧,等你猶豫完,步也跑完了。」是啊,有很多時候,勇氣不是從你的腦袋裡生出,而是從你的腳下湧現的。

所以,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可能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02無臉男——孤獨的化身

無臉男其實像社會上的許多人一樣,他是被人所忽略的,在神隱世界的眾多鬼怪裡,他孤獨又單純。

當發現金子可以獲得周圍人認同的時候,他開始被各種欲望佔據,想要得到更多,但得到更多的他卻感覺自己更孤獨了,最後他吃了千尋給他的河神爺爺的丸子,才吐出了所有的欲望,回歸到當初那個單純的自己。

實際生活中,也有因為孤獨而尋找方法滿足內心欲望最終丟失了初心的人。正如盧梭在《懺悔錄》中所說:「人們擁有金錢是自由的工具,追逐金錢則是奴役的工具。」手中的金錢能帶給人們樂趣,帶來一些心理上的滿足,但是,過度追逐欲望,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榮華富貴,金錢則會變成束縛人生的枷鎖。希望孤獨的你也能有人像千尋一樣最終帶你得到了救贖。

03巨嬰寶寶——被溺愛的孩子的化身

巨嬰寶寶就是生活在溫室裡的花朵,他認為外面的世界都帶著不好的病菌。在湯婆婆的溺愛中以自我為中心,只會用哭來威脅別人。

直到湯婆婆的雙胞胎姐妹錢婆婆把他變成了一隻小老鼠,跟隨著千尋一起踏上尋找錢婆婆的旅程,從沒出過門的寶寶,看到了外面的萬千世界,開心的蹦蹦跳跳,內心也變得更加廣闊。他逐漸變得懂事,到了錢婆婆家後,甚至還開心地幫錢婆婆坊線,等到他最後回到湯婆婆身邊時,他已經成長成一個懂事的孩子了。

中國式巨嬰的誕生離不開父母的過度介入,無意中令孩子永遠無法「斷奶」。身為父母,需要做的不是與孩子形影相隨,而是適度的放手,給孩子自由的生長空間,讓他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廣闊,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成長。

04結語

《千與千尋》這部影片通過對人物形象的隱喻,讓人們在裡面的角色裡容易找到自己的縮影,最終通過角色的成長救贖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希望我們都能擁有千尋的勇氣,踏上人生的旅途。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淺析用「飛輪效應」應對「不確定性」的三個關鍵點
    與既有的現實鬥爭,你永遠不能改變什麼。想要改變,就建立一個全新的模式,讓現有的模式變得過時。——理察·巴克敏斯特·富勒《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是宮崎駿集大成之作,一經問世,即成為獲獎無數的經典。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是童話,長大再看,是人在逆境中的勇敢成長。
  • 《千與千尋》:宮崎駿神話世界折射出的深刻的現實意義
    影片用一個童話的世界,表達了深刻的現實意義。最終,影片榮獲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優秀作品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動作長片獎和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亞洲電影獎等眾多大獎。
  • 影史上最佳動畫片之一《千與千尋》中,「名字」的意義是什麼?
    ,爸媽因為貪吃而變成了豬,而千尋決定繼續生存,決定留在女巫「湯婆婆」所經營的溫泉旅館中打工,從而試圖找到將爸媽變回人的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千尋的名字被湯婆婆收回了一個名字,取名叫「千」。《千與千尋》其實有一個核心信息,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語言的力量,而語言並不等於說話,而宮崎駿就是有感於在當下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方式,可是卻有許多人只聽著「說話」,卻忽略了「語言」的內容,導致到處充斥著毫無分量,言不及義的雜音,也突顯了現實的空虛,當千尋來到湯婆婆這裡時,白龍提醒他要告訴湯婆婆「我要在這裡工作」,就是因為比起「我不要」或是「我想回家
  • 《千與千尋》中關於「名字」意義的哲學探討
    「名字」通常被賦予了超越其本身的意義,變成一種可以操控、創造甚至改變意志的力量,而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便是對「名字」的一次全新詮釋。所以,無論這種力量是控制、創造,還是毀滅,如果你是幻想故事中的角色,名字可能會非常重要。但名字的重要性只存在於奇幻世界中嗎?或者是以某種方式源自客觀現實,至少是來自我們的生活經歷。
  • 《千與千尋》電影中,劇中的人物細節,都在象徵現實生活
    熬著夜又看了一遍《千與千尋》,心情真的很複雜,小時候看只覺是一部奇幻冒險的動畫片。這部電影細節很多,講的是人自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道理。隨便掰幾個。親情——千尋起初是怕黑要攔著母親的手的小女孩,無意闖入光怪陸離的世界失去父母,自己不得不工作以尋求救贖父母的機會。就算她經歷了這一切成長了許多,結尾父母幸歸,她又依然是那個要摻著母親的手的小孩。
  • 豆瓣9.3分的《千與千尋》:解讀童話背後隱喻的人生真相和現實意義
    ——宮崎駿《千與千尋》《千與千尋》是宮崎駿作品中我認為是水準最高的一部了,它被視為世界電影史殿堂的經典之作,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片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還有第21屆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這些榮耀讓《千與千尋》成為電影界中不可或缺的明珠。
  • 幸福夏日三件套:吃瓜、長胖、看千尋!《千與千尋》今日上映
    海報中微胖版人物「吃西瓜」「摘蓮蓬」等夏日專屬姿態,真實還原了現實生活的消暑樂趣。觀眾看後感嘆「夏天就是要吃瓜、長胖、看千尋!」四幅海報根據人物配對著不同文案,每一句都傳達著「夏天要和最愛的人一起看千與千尋」的含義。
  • 《千與千尋》中的事件-意義關係:一個符號學視角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的名字所體現的意義,正是對應於影片中所體現出來的意義-事件,即唯有當我們將「千」與「千尋」兩個概念並置的時候,事件的歸屬才能在言說中體現出來。 德勒茲在《意義的邏輯》中顯然借用了這個方法,德勒茲說,進入世界的某個奇點,也就是斯多葛學派意義上的aliquid,是一個飄浮不定的單子,它無法從自身中獲得意義,即成為一個事件,成為一個事件還需要另外兩個因素,即另一個單子和世界的法則。
  • 《千與千尋》人物圖鑑:18年後,揭開成人世界真相
    6月21日,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在中國內地上映,距它在日本上映已過去18年。少女千尋和父母誤入異世界後,經過重重努力回歸現實世界。《千與千尋》經典重映,這個奇幻故事依然不怕劇透。每次看這部電影,都能讓人獲得全新人生感悟。
  • 關於《千與千尋》的12個小事
    這是你即便看過20遍也可能沒注意過的12個小彩蛋:1、動畫開場的第一個鏡頭,花束的卡片上面寫著上面寫著:他日再相逢。這是一個伏筆,暗示著千尋和白龍曾經在琥珀川相遇過。而在接下來發生的故事中,重逢的他們又約定再次相見,這和一開始的鏡頭首尾呼應。動畫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千尋掉入琥珀川的鞋子——這是一切的開始,也是一切的循環。
  • 《小鞋子》:淺析阿里兄妹情深的幾大原因、歷史意義與現實思考
    在第四部分,我會分析一下這個故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思考。01、淺析阿里莎拉兄妹情深的內在因素:哥哥阿里頑強不屈的意志,讓他條件再差也要保持積極、陽光、樂觀的生活態度。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阿里學習成績優異,班級裡名列前茅,待人處事真誠。
  • 重溫《千與千尋》,這回我總算是懂得了它真正的含義
    或者可以說討論任何一種領域中的傳奇人物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魔女宅急便》到《龍貓》,宮崎駿爺爺創作生涯中的三十多部作品,每一部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地品味,每一部的背後都蘊藏著深遠的意義。其中,《千與千尋》更是要反覆品鑑。《千與千尋》作為宮崎駿爺爺的經典之作,它用一個女孩的追尋表達了人的一生的譯為。
  • 《遺願清單》: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其現實意義
    在和卡塔相處的過程才,科爾發現這個病友雖然只是個汽車修理技工,但卻博聞強識,十分有趣。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科爾無意間發現了卡特的「遺願清單」,於是他決定幫助卡特實現這些看似瘋狂的願望,發現生命的意義。本片劇情並不複雜,但極易引發觀影者的共鳴,思考關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千與千尋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看完這篇影評秒懂,其實它是個大悲劇
    記得《千與千尋》這部動畫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可以說咱們90後這一代是從小看著它長大的。相信看過宮崎駿爺爺作品的小夥伴們,大部分都知道這部名作《千與千尋》。而正是這一點,很有可能會顛覆大多數觀眾們對這部動畫主題意義的認知,那就是《千與千尋》絕對不是一部以成長為主題的電影。從電影的劇情來說,動畫中出現的很多場景都是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比如煤爐屋,鍋爐爺爺和他手底下的無數個小煤球映射的就是現代社會中處於下層階級的勞動人民,正是靠著這些人在維持著整個社會的基本運轉。
  • 《千與千尋》暖心回歸,你真的看懂每個人物所代表的含義了嗎?
    說起動畫電影,絕對不能忽視這部家喻戶曉的《千與千尋》,作為宮崎駿老爺子的代表作,它是歷史上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今年這部電影在中國重映,配音演員的陣容也是十分亮眼。它的原名是《千與千尋的神隱》,講述了女孩千尋跟隨父母搬家,在路上一家人誤入靈異世界。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下在這裡頑強地活了下去,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並最終救出了父母。雖然這是一部給孩子看的動畫,但只有成年人看了才會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
  • 淺析《雲水謠》:一場望穿秋水的愛情給我們帶來的現實意義
    最後淺析一場望穿秋水的愛情給我們帶來的兩種現實意義。一、敘事結構:現代與回憶的穿插,構成了整部影片的基本框架。《雲水謠》講述了一個醫學院畢業學生陳秋水與王家千金王碧雲邂逅之後的一生。愛情與理想的交織,展現了陳秋水一生的經歷——唯美浪漫、心繫天下、勇於承擔責任。
  • 宮崎駿《千與千尋》分鏡欣賞,豐富的細節讓人讚嘆!
    【動漫雜談】《千與千尋》分鏡欣賞《千與千尋》正在熱映,又一次引起了一波觀眾們對於宮崎駿的討論熱情。除了充滿幻想與童真的故事之外,故事中隱藏了很多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與情節,也給觀眾留了足夠的解讀餘地。今天一天就看到很多關於《千與千尋》的優秀影評。有的說這不僅是成長的故事,也在探討記憶的珍貴,告誡成年人不忘初心;有的說作品中的油屋與其中形象各異的服務員,是社會中企業的真實寫照;有的聯繫現實生活,以「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的」為話題,分析了「免費」服務帶來的隱藏風險。
  • 現實版《千與千尋》海中之路,魔都出發幾小時就到!
    看過動畫片《千與千尋》的小夥伴一定對海中之路和水上火車印象深刻你一定想不到就在離阿拉上海車程幾小時的地方有一條堪比《千與千尋這番美景可不是經常有的每年只在水位上漲時出現幾次這是水上公路最美的時候別有一番浪漫感覺~不禁讓人想起《千與千尋》中夢幻的場景仿佛一秒走進漫畫裡~
  • 《千與千尋》背後隱藏的大結局,它代表了什麼意義你們知道嗎
    我是從小看著《千與千尋》長大,一直將它當做一部溫馨的童話來看,卻沒有想到故事背後還有如此深刻的意義。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誤入迷蹤時得遇白龍,也不是所有的長輩都能一如鍋爐爺爺在夜裡給你蓋好棉被、還有嘴硬心軟的玲、離開湯屋就回歸善良的無臉人…很多變化都是不可逆的一部看了無數遍的電影!一起再來看一遍吧!千與千尋是主人公在兩個世界的不同名字。喻示著兩個不同性格的千尋。
  • 《千與千尋》:童話世界裡的詩意
    湯婆婆」利用,但是找回名字的「白龍」能否回到現世仍然是個未知數,在結局處白龍告訴千尋:「會有重逢的一天的。」2、成長中別離的惆悵在《千與千尋》中,雖然存在著許多隱喻,但是這部電影的主體線索,仍然是以主人公千尋的成長,影片開篇時千尋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但是在影片結束時,千尋在經過許多事物後,已經變得成熟且強大,完成了人物自身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