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宮崎駿神話世界折射出的深刻的現實意義

2020-12-19 胖娛胖樂

《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編劇並執導,該片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後於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正式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了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意外卻發生了。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千尋的爸爸媽媽因為貪吃而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在這期間,她遇見了一個既聰明又冷酷的少年——白龍。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千尋終於救出了爸爸媽媽,也拯救了白龍。

影片用一個童話的世界,表達了深刻的現實意義。最終,影片榮獲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優秀作品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動作長片獎和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等眾多大獎。

該動畫中所顯示的日本民族的特色是影片的一大看點。從思想上來說,該動畫也跨越了國界,帶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以心靈上的慰藉。很多人僅僅從親情的角度解析該片,無疑這是單一的、甚至是膚淺的。下面,我將從鏡頭語言、構圖技巧、主題思想三個層次由淺入深的解析一下影片的藝術魅力。

鏡頭語言:三種鏡頭的綜合運用,使影片呈現出了豐富的美感和獨特的層次感,烘託了氛圍,表現了人物情感構圖技巧:豐富的構圖技巧,在細微處渲染了影片的故事性,使情節扣人心弦。也豐富、深化了故事的主題,還調節了畫面的氣氛主題思想:三重內涵的闡釋,揭示了影片豐富的內涵,給觀眾帶去多樣的思考,引領觀眾回歸自然、童真和自我

01、鏡頭語言:三種鏡頭的綜合運用,使影片呈現出了豐富的美感和獨特的層次感,烘託了氛圍,表現了人物情感

影片對於種鏡頭的綜合運用,使得影片最終呈現出了豐富的美感和獨特的層次感。下面,我就來就三種鏡頭一一進行分析。

①特寫鏡頭

在千尋在湯館的外牆上攀爬的時候,影片運用了特寫鏡頭。此處,導演將鏡頭對準了千尋的腳步。因為害怕被湯婆婆逮住,千尋的腳步十分的匆忙,因為可以著力的地方很小,千尋多次差點摔下去。

此處的特寫鏡頭,恰當而生動的表現出了千尋的慌亂和擔心。對於表達人物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調動了觀眾緊張的氣氛。

②中景鏡頭

在影片中,導演也多次運用了中景鏡頭。而且,還在鏡頭中同樣採用了仰視和平視等不同的拍攝手法。比如,劇中有很多次是白龍在拉著千尋在奔跑,此時採用的就是平視的中景鏡頭。而在白龍拉起受驚的千尋的手的時候,則採用了仰視的中景鏡頭。

影片對於中景鏡頭的運用,很好的表現了人物動作的流暢感,也突出了人物當下的情緒變化和起伏。對於刻畫人物的動作和各種形態都有很好的助力作用。

③遠景鏡頭

在影片中,導演多次運用了遠景鏡頭。而且,還在鏡頭中分別採用了仰視和平視等不同的拍攝手法。比如,當千尋乘坐的電車在水中緩緩的行駛的時候和展現錢婆婆居住的那個小屋子的時候,都採用了平視的遠景鏡頭。在千尋和白龍穿過湯館的巷子的時候,對於巷子的拍攝則採用了俯視的遠景鏡頭。

影片對於遠景鏡頭的運用,將人物所處的整個環境的風貌全面的展現了出來,生動的表現出了人與環境的關係。與此同時,也利用對環境的描寫,突出了影片想要表達的氛圍,更突出了人物的情緒。

在我看來,影片正是通過對這三種鏡頭的綜合運用,恰如其分的展現了人物當時的精神面貌,調動了觀眾刺激的觀影感受,也很好的烘託出了影片的氣氛。對於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人物關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2、構圖技巧:豐富的構圖技巧,在細微處渲染了影片的故事性,使情節扣人心弦。也豐富、深化了故事的主題,還調節了畫面的氣氛

畫面的構圖是一種不動聲色的視覺語言,每一幀都包含了創作者的良苦用心。影片《千與千尋》就有很多構圖的奧妙之處。下面,我就具體的分析一下其構圖技巧。

①三分構圖

忙碌了一天的千尋,於憑欄處坐下,一邊吃著晚飯一邊欣賞著遠處的海上風景。這裡的鏡頭只給了千尋三分之一的畫面,其餘留下三分之二處的水天交映作了「留白」處理。夜幕降臨,海風拂過,遠處的海上列車漸行漸遠,會駛向何處呢?

這或許正是千尋此時的好奇,也是觀眾感知到的千尋的情緒。這裡的三分構圖細膩深刻的刻畫出了千尋當時內心的迷茫,巧妙的向觀眾傳達出了人物情感。

②框式構圖

千尋第一次去找湯婆婆的時候,與身材高大的蠶神一同乘坐了電梯。鏡頭定格在了這樣一個場景上:電梯口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框架,將千尋與蠶神框在其中。畫面中瘦小的千尋只能畏縮在一旁,與蠶神巨大的體型形成了反差。

此處框式構圖的運用,可以感受到千尋作為人類的渺小和單薄,而這種框式構圖背後也暗示她開始融入湯館這個生存環境中了。

③左右完美對稱的構圖

《千與千尋》中有關於古城樓的一幕中,鏡頭定格在了一盞燃盡的枯燈上。畫面以燈臺為中心,構成了完美對稱的畫面。周圍散落的枯葉則營造出衰敗已久的環境氛圍,暗黑的背景中有一束陽光的斜射,讓畫面在分割出的明暗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當千尋第一次乘電梯去找湯婆婆籤「勞動合同」時,經過了一個「可怕」的樓層。一眼望去,細長的走廊仿佛沒有盡頭,房間構造簡單工整,兩邊的房間一模一樣,呈現了完美的左右對稱。再加上光影投射出客人的各種形態,打破了沉寂的空間,讓影片的氛圍活躍了起來。

左右對稱的構圖方式,富有工整的美感,配合色彩明暗的變化,完美的展現了影片神秘、陰暗的畫面基調。對於刻畫這樣的畫面下的人物情感也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作用,反差之下使得人物刻畫更顯深刻。

④左右不完全對稱的構圖

湯婆婆與白龍對峙時,兩人呈現了一左一右平分畫面的態勢。其中湯婆婆所佔畫面的面積,卻明顯要大於白龍。其實這裡的眼神對視的細節也很有料。湯婆婆說到:「把你大卸八塊也無所謂嗎?」小白用自己異常堅定的眼神已經給出了答案。

當無臉怪吃下好幾個妖怪和成堆食物後,身體也開始變得無比的龐大。而此時,千尋小小的身形在無臉怪面前,就像是一道微不足道的「小菜」。不過這種表現方式有趣的地方在於,龐大的無臉怪卻在渴望得到千尋的認可。在情感上來說,他反而是「弱小」的,因此畫面其實並未失衡。

不完全對稱的構圖方式,不僅暗示了人物之間力量的懸殊差異。也利用比例上的失衡,在情緒力量上尋到了協調。不得不說,這樣的構圖細節讓整個畫面和人物表現力更加的出彩。

言而總之,影片通過豐富的構圖技巧,在細微處渲染了影片的故事性,使情節扣人心弦。與此同時,也豐富、深化了故事的主題,還調節了畫面的氣氛。

03、主題思想:三重內涵的闡釋,揭示了影片豐富的內涵,給觀眾帶去多樣的思考,引領觀眾回歸自然、童真和自我

影片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意義。要想體會影片的多重含義,需要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登高望遠。下面,我就簡單的截取三個角度來分析一下影片的內涵。

①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們對於影片的解讀首先是在人與自然的層面。千尋是真善美和自由的代表,她的身上具有自然的屬性。而油屋,則代表著現代的景觀:環境汙染、人們享樂,具有許多反自然的因素存在。千尋在油屋的見聞和她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個人與自然不斷和諧的過程。

而最後,千尋在油屋這個地方,不僅的成功的生存下來,還完成了對於父母和白龍的救贖。結局的部分,千尋代表的自然世界與油屋代表的現實世界完成了高度的和諧共處,深化了影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

②童真的讚歌

影片對於童真禮讚的描寫中,無臉男是一個最好的例證。無臉男整日戴著面具,其實他指代著一種人格。在一個冷漠、封閉的現代環境下,無臉男只是一種形態的存在。隨著油屋對他的汙染,他的主體意識只能被隱藏,最後始終以假面來示人。

在油屋這個烏糟糟的世界中,沼底才是無臉男最後的歸宿。而只有在最親近自然的地方和面對千尋的時候,無臉男才放下了自己所有的偽裝,不斷的靠近千尋代表的純真。

千尋的女孩子形象具有一種極度的純潔感和博愛的力量。於是,代表著「無汙染人格」的千尋,便成為了油屋世界的一股清流,也成為了拯救無臉男和當下世界的重要力量。此處,體現的正是影片對於童真的重視和禮讚。

③尋求自我

縱觀《千與千尋》整條故事的主線,其實就是一段千尋不斷尋回「自我」的過程。當千尋進入神隱之地的時候,其實也就象徵著她回溯到了嬰兒時期。在白龍未餵千尋藥丸的時候,千尋的身體正在逐漸褪色,這實際上就象徵著一種她自我的「遺失」。而面臨全新的環境,千尋的哭鬧的應激反應,也像極了一個初生的嬰兒。

在這樣的主題之下,白龍其實是千尋的一個鏡像。在白龍的指引下,千尋不斷尋回了自我。她通過後天的學習,不斷補全了自己的性格和觀念。在油屋裡,千尋懷揣著自己的名字,尋回了屬於自己遺失的部分,並在社會規訓和自然洗禮之後得以重返人類的世界。

而湯婆婆奪走他人的名字,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於個體身份的異化。油屋裡,青蛙和蛞蝓由於長期使用著湯婆婆給予他們的符號而忘記了自己的從前,這就象徵著一種原本的自我符號的消亡和自我重新認識的過程。名字的丟失,也代表著一種「自我」的丟失,消失了自我,便永遠無法返回以前的世界。

在我看來,影片通過豐富的藝術手法,表達了厚重的、多樣的主題思想,帶給了觀眾各種各樣的人生的思考,引領觀眾摒棄現實社會對心靈的汙染,最後回歸自然、童真和自我

總結一下:

導演曾多次表示,影片不單單要為孩子帶去娛樂,而是帶去一場心靈的洗禮。 導演傳達了關於愛和美好的主題,也更相信憎恨的最後是和解。 影片不僅僅只是一首簡單的讚歌,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了自己的故事。

本文正是從鏡頭語言、構圖技巧、主題思想這三個層次由淺入深的解析了影片的藝術魅力。希望,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保持真我,贏得自在。

相關焦點

  •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小學時,大概是在動畫頻道看到的。已經不記得當時是什麼樣的感覺,也不記得劇情,只是特別的喜歡白龍。後來再一次觀看,已經上高中了,當時終於理順了全部的劇情,也有了一定的感觸。
  • 宮崎駿人物誌:《千與千尋》為什麼能獲獎?宮崎駿在用動畫救國!
    宮崎駿一生獲獎無數被稱為動畫大師,其創作的《千與千尋》更是獲得影視界最高榮譽「奧斯卡金像獎」也是一個改變我人生觀念的人,他筆下的《千與千尋》為什麼能提名奧斯卡?他的動畫又是怎樣影響著千千萬萬的日本年輕人?下面將為你揭秘宮崎駿的傳奇人生!
  • 不老神話宮崎駿與他的動畫王國
    《千與千尋》的成功並非偶然,它的爸爸宮崎駿及背後的吉卜力工作室,從1984年創作首部動畫電影《風之谷》開始,到最近一部動畫電影《起風了》(2013年),宮崎駿用30多年時間給觀眾帶來了30多部動畫作品。其中像《天空之城》、《幽靈公主》、《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等都是不亞於《千與千尋》的經典之作。
  • 《千與千尋》宮崎駿瘋狂的創作背後
    《千與千尋》講述的是千尋和她的父母正搬到農村的一個小日本小鎮,這對千尋的沮喪很大。在去他們新家的路上,千尋的父親錯了一個彎,開了一條孤零零的單車道,在隧道前死去。她的父母決定停車並探索該地區。他們穿過隧道,在另一邊找到一個廢棄的遊樂園,那裡有自己的小鎮。
  • 《千與千尋》人物圖鑑:18年後,揭開成人世界真相
    「小時候,以為千尋的世界是一場夢。長大才發現,它是我們真實走過的人生。」6月21日,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在中國內地上映,距它在日本上映已過去18年。少女千尋和父母誤入異世界後,經過重重努力回歸現實世界。
  • 《千與千尋》工作量1.5倍,宮崎駿經典《崖上的波妞》即將上映
    繼去年《千與千尋》後,大師宮崎駿經典作品《崖上的波妞》首登中國大陸大銀幕,即將上映。電影曾斬獲日本2008年度票房第一,堪稱宮崎駿「工作量最大」的影片。該片採用「純手繪」作畫,累計超17萬張手稿,是《千與千尋》工作量的1.5倍。
  • 「千與千尋」一個善良有溫度的姑娘,你是最棒的「下」
    直到現在宮崎駿所有的卡通片都是用手工繪畫製作原圖的。這也造就了宮崎駿筆下的形象是一個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沒有知覺的卡通。與宮崎峻其他的作品一樣,《千與千尋》保持了他一貫的畫風,水彩畫出的風景透著靈氣和清新,精細的建築描繪中又藏著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線條簡單的卡通形象又不失單純與可愛,這些都讓你很容易就分辨出宮崎峻特有的風格。
  • 《千與千尋》中關於「名字」意義的哲學探討
    《千與千尋》在哲學和小說裡,經常出現關於「名字」意義的探討,我們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又如何知道名字從何而來?「名字」通常被賦予了超越其本身的意義,變成一種可以操控、創造甚至改變意志的力量,而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便是對「名字」的一次全新詮釋。
  • 《千與千尋》背後隱藏的大結局,它代表了什麼意義你們知道嗎
    我是從小看著《千與千尋》長大,一直將它當做一部溫馨的童話來看,卻沒有想到故事背後還有如此深刻的意義。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誤入迷蹤時得遇白龍,也不是所有的長輩都能一如鍋爐爺爺在夜裡給你蓋好棉被、還有嘴硬心軟的玲、離開湯屋就回歸善良的無臉人…很多變化都是不可逆的一部看了無數遍的電影!一起再來看一遍吧!千與千尋是主人公在兩個世界的不同名字。喻示著兩個不同性格的千尋。
  • 《千與千尋》上映,你知道片中建築原型都在哪裡嗎?現實童話夢
    【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每一部動畫都是治癒佳作,可能老爺子的內心真的住著小天使吧,很多人都嚮往著他所描述的世界~其中,尤以《千與千尋》最為引人入勝,雖然距離熱映當初已經很多年了,但是裡面的情節依舊無比深刻
  • 《千與千尋》宮崎駿,關於兒時的回憶
    千與千尋—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杭州站將會成為所有宮崎駿電影粉絲的狂歡,你們將會在這裡欣賞最純正的久石讓音樂。時間:2020-09-11地點:杭州 | 杭州劇院門票:100,180,280,380說到宮崎駿電影,人們總是不能遺忘久石讓的音樂。這對搭檔為我們帶來了太多的經典,只要是宮崎駿的電影、久石讓的音樂,那麼它總是優秀的,這點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淺析《千與千尋》中的三個人物以及現實意義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結果,而在於你歷經的過程,以及時過境遷,已然無法忘懷的那些人,那些事。豆瓣9.4評分的影片《千與千尋》,於2001年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六月在中國各大影院重映,是全世界唯一同獲奧斯卡,金熊獎的動畫電影。這部影片也是至今在日本票房收入最高的。
  • 宮崎駿執導電影,千與千尋,電影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哈嘍,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啦吧,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宮崎駿目前最佳的一部動漫了,影片的畫風新穎獨特,劇情也是天馬行空,這絕對不是一般的動漫,而是具有很多寓意的電影。電影的基調是藍色的,代表了天真,但是它所講述的故事卻是「社會的縮影」。
  • 五十部經典電影之一,《千與千尋》小說版
    《千與千尋》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獻給曾經有過10歲和即將進入10歲的觀眾的一部影片,它以現代的日本社會作為舞臺,講述了10歲的小女孩千尋為了拯救雙親,在神靈世界中經歷了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過程後,終於回到了人類世界的故事。
  • 宮崎駿《千與千尋》分鏡欣賞,豐富的細節讓人讚嘆!
    【動漫雜談】《千與千尋》分鏡欣賞《千與千尋》正在熱映,又一次引起了一波觀眾們對於宮崎駿的討論熱情。除了充滿幻想與童真的故事之外,故事中隱藏了很多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與情節,也給觀眾留了足夠的解讀餘地。今天一天就看到很多關於《千與千尋》的優秀影評。有的說這不僅是成長的故事,也在探討記憶的珍貴,告誡成年人不忘初心;有的說作品中的油屋與其中形象各異的服務員,是社會中企業的真實寫照;有的聯繫現實生活,以「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的」為話題,分析了「免費」服務帶來的隱藏風險。
  • 《千與千尋》:童話世界裡的詩意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動畫產業急速發展,但是日本動畫產業在許多方面仍然處於領先地位,而即便是今天,在群英雲集的日本動畫界,宮崎駿仍然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而《千與千尋》幾乎可以被視為是宮崎駿創作生涯中最經典的作品,同時也是國內觀眾最早接觸到的經典動畫作品之一。
  • 宮崎駿的動畫為什麼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
    動畫電影一直以來帶給我們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無與倫比的美,而宮崎駿的動畫作品為何影響力如此之大,我相信一定的程度上是因為宮崎駿老先生一直堅持手繪風格的原因,雖然後期還是需要電腦軟體的輔助,但是堅持人物手稿的手繪卻是動畫最大的的亮點,也是這種手繪風格造就了動畫的影響力。
  • 宮崎駿影迷的朝聖地,《千與千尋》海上夢幻小火車
    《千與千尋》裡漂浮在海面上的小火車真實存在,據說宮崎駿爺爺是以它為原型才描繪出《千與千尋》這動人的一幕,它就是位於斯裡蘭卡的海上火車,這也是所有人在斯裡蘭卡的比打卡景點。刻度與世界上無數的宮崎駿的動畫迷來說,因為《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他們追尋於此。海上小火車票價一等座30一人。斯裡蘭卡的火車是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是全世界最長的沿海岸線鐵路,車廂內設施比較陳舊。車輛行駛緩慢,車門完全敞開因為這裡天氣炎熱,大部分車輛沒有空調,所以掛在火車外會涼快許多。
  • 票房創記錄 《哈爾的移動城堡》續寫宮崎駿神話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耗時3年打造的動畫巨著《哈爾的移動城堡》近日在日本推出,日劇偶像天王木村拓哉的加盟使得本劇人氣更旺。該片首映當天票房超過900萬美元,上映兩天票房總收入達到1420萬美元,刷新了日本電影市場的票房紀錄。  宮崎駿充滿強烈個人色彩的動畫作品,已是日本影壇的票房保證,上一部作品《千與千尋》打破了1998年《鐵達尼號》在日本的首映紀錄。
  • 電影《千與千尋》中國首映 宮崎駿手寫信曝光
    電影《千與千尋》宮崎駿手寫信電影《千與千尋》吉卜力及主創合照日前,宮崎駿巔峰之作《千與千尋》在上海舉辦千人首映禮。井柏然現場用《千與千尋》經典臺詞喊話「千尋」周冬雨——「不要吃了,會變成豬」。彭昱暢則現場化身無臉男。影帝黃渤更驚喜現身紅毯,現場配音經典臺詞,更溫暖表白電影「我們小時候都在千尋這個夢裡呆過」。當日,儘管導演宮崎駿先生未能到場,但他特別為中國觀眾準備了拜託版手寫信「千與千尋,請多關照」。這部「大經典、大美好的經典作品」引發強烈回憶殺,收穫了一大批眼淚和戳心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