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其現實意義

2021-01-13 懂先生的店

《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兩個影帝級演員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的電影。單是看這個陣容就知道影片的質量不會差。

影片講述了本是兩個世界的富商科爾和汽車修理技工卡特,因身患癌症住到了同一間病房。科爾開始十分討厭和其他人共住一間病房,但由於自己之前為了賺錢公開發表的「一房兩人,無一例外」的言論,迫於輿論的壓力,即使是自己的醫院也不能搞特殊化。

在和卡塔相處的過程才,科爾發現這個病友雖然只是個汽車修理技工,但卻博聞強識,十分有趣。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科爾無意間發現了卡特的「遺願清單」,於是他決定幫助卡特實現這些看似瘋狂的願望,發現生命的意義。

本片劇情並不複雜,但極易引發觀影者的共鳴,思考關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說要看他創造了多少財富、有人說要看他得到了多少人的尊重,還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一切都是徒勞。

今天,我就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帶給我們的啟發。

01、第一階段:生病前,覺得生活平平淡淡、缺乏激情,想改變卻缺乏勇氣,迷茫困惑

卡特是一名汽車修理廠的工人,每天按時上班下班,認真工作,熱心幫助同事,賺的錢全部上交給妻子,將三個孩子培養成才,是老闆眼中的好員工、妻子心中的好丈夫、孩子心中的好爸爸。

外人都覺得卡特很幸福,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幸福美滿的家庭,可觀的退休金。很多人都求之不得。

但卡特其實活得並不開心。他年輕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大學教師,但妻子的意外懷孕讓他不得不過早的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於是他退學進入工廠成為一名工人,一生都在為家庭奔波。但當把三個孩子都培養成才後,本以為可以輕鬆一點了,他卻更迷茫了,他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一生都在為了兒女努力拼搏,可把兒女培養成才後自己卻迷茫了,因為之前還知道,努力工作是為了給兒女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可當兒女已經可以獨立時,自己卻不知道人生還有什麼意義。雖然不喜歡當下的生活,但幾十年的慣性已經讓自己麻木,很難有勇氣改變,只好一邊糾結、一邊妥協。

而另一位主人公科爾是一位富商,平時接觸的都是達官貴人,有著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外人眼中妥妥的人生贏家,可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煩惱。

科爾經歷過四次婚姻,到老了卻外人伴其左右,親生女兒也拒絕與他聯繫。在最需要陪伴的年紀,卻窮得只剩錢。普通人可能覺得這是幸福的煩惱,但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可以明白,有些東西是錢買不到的。

科爾和卡塔代表了完全不同階級的兩類人,但他們都有各自的煩惱。對現狀都有諸多不滿,想要改變卻不知從何下手,生活仿佛陷入了死循環,所以總是不快樂,深深的迷茫和自我懷疑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

02、第二階段:遭遇命運的重擊,遺憾沒有珍惜往昔的日子,過的都是不喜歡的生活,決心改變

科爾和卡塔本是兩個世界的人,但突如其來的癌症讓他們產生了交集。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開始他們互看不爽,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們無話不說,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科爾得知身患癌症後,情緒特別不穩定,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要求醫生用最好的藥、給自己最好的治療,可當醫生對他說只剩下半年到一年的生存期時,他反而沒有大吵大鬧,而是安靜了下來。

他想起了曾經為了賺錢機關算盡,在死亡面前好像都沒有了太大意義。如果能重新再來,他可能不會選擇那麼累的生活方式。開始後悔了。

可人生可以重新來過嗎?當然是不能的,生命本就是一趟有去無回的列車,只能向前行駛,無法回頭。

而卡特最大的遺憾便是覺得一生都被家庭所累,放棄了追求夢想的機會。因此在生命的末期,他寫下了遺願清單,雖然很難實現了,但畢竟那也是他曾經活著的痕跡。

當科爾發現卡特的遺願清單後,覺得十分有趣,決定幫他實現這些願望,同時也讓自己生命的最後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卡特開始是拒絕的,覺得科爾的想法太瘋狂,對於家庭及其不負責。但在科爾的誘惑下,卡塔心中不安的種子被徹底激活,他決定要為自己活一次。讓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遺憾,做一些別人可能不理解,但對自己很重要的事。

人總要經歷一些重大變故後才會大徹大悟,做出改變,去做以前想做但不敢做的事。

03、第三階段:歷經繁華,才發現內心的平靜才是最重要的

克服重重阻礙後,科爾和卡特開啟了冒險之旅。跳傘、飆車這些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都一一實現,他們覺得這才是生命的意義。可當他們走的地方越來越多,對世界的好奇越來越小,他們發現外界的繁華並沒有太大意義,內心的平靜才是生命最終的歸宿。

卡特最渴望的還是家庭,曾經視為負擔的妻子、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人,沒有了他們,自己過上怎樣的生活都沒有意義。

科爾雖然嘴硬,說自己和凡人不同,不怕孤零零的死去。但卡特清楚,他內心對女兒的思念是藏不住的。於是勸他放下父親的架子,去找女兒和好。

很多人都嚮往轟轟烈烈的人生,殊不知平平淡淡的幸福才更讓人踏實。活著本身就是一場盛宴,無需對生命有過多苛責。

兩位主人公是不幸的,本是安享晚年的年紀卻身患絕症,剩餘的時間開始以天計算;

但他們也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在生命的最後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了無遺憾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04、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對我們有什麼啟發?我們到底怎麼過,才不負來這人世走一遭?

①珍惜當下,知足常樂

我們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看得見的當下總是諸多不滿,而對回不去的過去和抓不住的未來總是有過高期待,然後辜負了當下的時光。

白巖松說過: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應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責任,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這樣就好。

認真對待當下的生活,珍惜身邊的人,就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②想到就去做,不要把事情留給未來

今天天氣不好,明天再跑步吧;今天心情不好,明天再讀書吧;今天沒有靈感,明天再寫作吧。有的人總是喜歡把事情留給以後,覺得還有很多時間,殊不知來日並不方長,後會未必有期。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對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把握當下的分分秒秒,用心生活。

③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路遙在《人生》中寫道: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完美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一個人眼中的完美,在另一個人眼中可能就是及格水平。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所以也不要苛責自己不完美。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堂必修課。

總結:生活可能不會總是盡如人意,但總有它可愛的地方,希望我們我們都能過好這不能重來的一生。當走到生命的盡頭時,我們都可以驕傲的說一句:這世界,我來過,我無悔。

相關焦點

  • 《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生活將給勇敢堅持的人答案
    或許你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列一張遺願清單,去做那些自己曾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卡特曾經是個歷史教授,但是因為後來妻子懷孕,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隨便找了一份工作,他對愛德華說;「一轉眼45年過去了,現在我已經是個窮光蛋了。」在卡特的內心中其實是有點責怪妻子的,因為家庭才導致了卡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最終也沒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 深度解析《遺願清單》:從生命的盡頭,看家庭的意義
    通過本文,你將可以收穫到:1、 "遺願清單"告訴我們的家庭人生哲理2、 家庭的意義是什麼?3、 如何讓家庭情感永存?正文電影《遺願清單》:卡特來自中下層階級,愛德華來自上層階級,兩位老人因為特定的原因偶然地聚在了一起,兩人雖然社會地位不同,但是都時日無多,重病纏身,兩人決定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並且幫助各自完成各自的心願。
  • 《遺願清單》告訴你什麼是人生的意義
    《遺願清單》是由導演羅伯·萊納打造的一齣喜劇寓言,它用輕鬆的口吻和觀眾暢談著人生的意義。影片中兩位70歲高齡的實力派演員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用他們嫻熟的表演訴說著對人生的理解。死亡是個宏大又神秘的話題,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見過,每個人都熟悉,但每個人都不了解。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如果我問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麼回答我?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生活是你生命的意義,答案不同,沒有真正確定的人。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
  • 《暖暖,請多指教》:一段有關愛情的心路歷程
    其中,最為讓我們觀眾關注的,可以說是男主人公韓徹的愛情心路歷程了。在某種意義上說,男主人公韓徹的愛情心路歷程,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這部作品的人物心路歷程演繹。在他的身上,我們往往可以看到那些關於誤會、內疚以及幫助等層面的心靈心境變化過程。誤會誤會,在許多影視作品裡也會經常被使用到。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主角是兩位階層迥異,但同樣身患癌症的暮年老人,暴脾氣的成功企業家愛德華,家財萬貫,卻孑然一身。睿智博學的卡特,本可以做歷史教授,卻為了養家當了45年平凡修車工,擁有溫暖和美的大家庭。兩人在病房相遇,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惺惺相惜,成為了交心摯友。卡特的「遺願清單」,加上愛德華的財力,實現了一場夢境般的環遊世界之旅。
  • 遺願清單:如果生命只有一個月你有什麼願望呢?
    《遺願清單》是羅伯·萊納執導的美國文藝喜劇電影。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領銜主演,影片於2007年在美國上映。影評主要講述兩個患了癌症晚期的病人面對癌症為他們帶來的「死刑」,在餘下的日子裡度過豐盛和歡樂的人生的故事。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在經歷了三年六輪的演出後,這部僅由兩位演員完成的小劇場劇目,如今已走進國內20多座城市,上演共逾百場。 《遺願清單》這部劇的劇情很簡單:一個是叛逆的少管所常客、因為家庭種種問題而妄圖輕生的問題少年楊曉宇,一個是身患絕症卻依然陽光、溫暖積極而不願向命運屈服的可愛暖男劉寶,兩個十幾歲的少年在人生低谷時相遇。
  • 現實版遺願清單 男子擬完成此生必做100件事
    遺願清單,一部於200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講述兩個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在餘下的日子裡計劃完成清單上所列的所有事情。然而,現實中相似的事情發生了。據香港《文匯報》21日報導,31歲澳大利亞人泰瑞,兩年內他遊歷23國,與陌生人結婚、親吻名人、追逐龍捲風等,至今他完成62個項目,而完成「此生必做100件事」是他的全職工作。 巴士單機遊戲
  • 《裝進書包的秘密》:呈現少年成長的心路歷程
    出版方供圖《裝進書包的秘密》:呈現少年成長的心路歷程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 )《裝進書包的秘密》是一部描寫新時代少年在困境中成長的小說。主人公姜聽棋用自己的努力給出了最好的回答,他也完成了從小男孩兒到小男子漢的蛻變。小說情節曲折,語言樸實,在展示少年兒童生活的同時,凸顯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重要性,適合親子共讀。
  • 《遺願清單》▏好作品從不對你的人生指指點點,惟願帶來一絲光亮
    人生意義何在?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相信可以通過信仰來衡量,有人認為要用愛來評判,也有人說人生本來就毫無意義。兩位老人在醫院的重症病房相遇了。在不斷化療帶來的痛苦以及躺在醫院的虛度時光裡,卡特像在兒時的課堂一般,寫下了自己的遺願清單,那個時候他大概還幻想著自己或許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這些遺願。所以當他知道自己只有不超過一年的時間時,他便絕望的將這份遺願清單揉成一團垃圾扔了。
  •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
    從愛到不愛的這段心路歷程,是一場從開心到失意,從期待到狼狽,從歡喜到絕望的過程,它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然後,就這麼餛飩,糊裡糊塗地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難過在這個階段當中,愛情迎來了挑戰,在日漸的相處當中,彼此積累了太多的矛盾。很多時候,總是因為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夠讓那些潛藏的矛盾一觸即發。
  • 《遺願清單》告訴你,如何給自己的人生,一場「盡歡」的擁抱!
    滿懷期待的喜悅,打開了這部電影,看著兩位實力派影帝同臺飆戲,讓我覺得又好笑又好哭,看完後卻又覺得內心之中多了一些細微的感觸深藏其中。如果你的人生還剩下不到100天的時間,你會選擇做些什麼?面對死亡你又有著什麼樣的看法?你會如何面對?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杭州站 喚醒關於友情、愛情、自由的回憶
    而他正在策劃自己死前一定要完成的「遺願清單」 。二人雖是同學可感情並不深,劉寶認為就算自己離開了人世楊曉宇也不會傷心,便向他提出如果一起執行清單就願意支付其高額的費用。於是,兩人便開始了這場瘋狂的 「安慰劑計劃」 ……
  • 《陽臺上》每一個人的現狀、態度,都將是我們成長必經的心路歷程
    成長,不是身體長高、體重上漲,而是心路歷程的變化,是不斷地成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陽臺上》每一個人都對待生活的態度,代表著我們在成長中的某一個階段。只要我們在成長,在某一瞬間,都會有像他們一樣。一開始的他為了提高生活水平,喜歡租著個摩託每天兜兜風,給人一種生活很苦但是也要活得精彩。但是等到男主問他「你不想你的母親嗎」,他開始抱怨他的母親。一直以為他要比男主成熟,但是從親情,還有盜竊這兩點來看,沈重才是最長不大的那個。他不僅對母親充滿埋怨,還對這個社會充滿了恨意。
  • 《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要用愛來評判,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毫無意義。我?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人生的意義。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活著的方式有很多,怎麼活著,為誰活著。故事開場,白雪茫茫風雪呼嘯,看到這我以為這是講爬山的勵志故事,然而畫面一轉,到了另一場景。
  • 距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成都站演出還有6天
    《我的遺願清單》劇照 他二話不說跑向醫院,豈料與「真正患了重病死期將至」的同學劉寶在醫院「不期而遇」,而他正在策劃自己死前一定要完成的「遺願清單」。
  • 人生的意義|《遺願清單》: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價值觀活一次
    《遺願清單》一開始,就是兩個老頭子先後被醫生告知,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了。一個貧窮、一個富有。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這種階層的距離又神奇的消失了一般。他們最後相邀一起,完成一份兩人一起手寫的「遺願清單」。電影中,貧窮的老頭子是一名普通的汽車修理工人,養育有多名子女。
  • 乒娃家長心路歷程 | 你符合嗎?
    練桌球的孩子越來越多,絕大部分家長(不含最後走到頂峰的)的心路歷程,基本上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一、醞釀幻想階段這個階段出現在孩子學球之前,家長們琢磨:自己喜歡桌球,也打的不錯,我得帶著孩子練,滿腦子都是孩子登上領獎臺,我跟愛人在現場或電視前流眼淚的感人畫面。
  • 《我的遺願清單》首次登陸「主場」,華語音樂劇市場「造血能力...
    《我的遺願清單》聚焦當下戲劇內核凸顯共情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講述患病少年劉寶和厭世少年楊曉宇一同完成「遺願清單」的故事。他們在啼笑皆非的過程中經歷了彼此救贖和成長,最後終於領悟生命的真諦:每天都不留遺憾,才是活著的意義。 自2016年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開啟整劇製作以來,《我的遺願清單》在四年裡演出逾百場,足跡遍布全國22座城市。作品以溫暖與堅定的戲劇內核爆發出一種持久而繾綣的力量,鼓舞著走進劇場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