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貼吧的朋友問我,我今年要畢業了,自己感覺很迷茫,該找什麼樣的單位,是私企好還是國企好等等類似的問題。眾所周知,第一份工作對於剛踏出校門,走向社會的學生們來說,至關重要,第一份工作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日後的職業導向,影響到日後的職業規劃,甚至一生。那麼今天林子就來說說工控行業,應屆畢業生該找什麼樣的單位。
對於剛出校門的學生來說,第一份工作不應該僅僅看重薪資,因為大家僅僅擁有的是學校的理論知識,還缺乏結合實踐,將理論變現的能力,沒法為企業短期內創造價值。可以說是一張白紙,或是一塊待加工的木料,需要企業付出精力與金錢去繪畫或精雕細琢。當然,上學我們已經花費了家裡不少積蓄,畢業後總不能還伸手朝家裡要錢,養活自己還是最基本的,工資能多談一點,那麼就要努力去爭取。
針對私企還是國企好的問題,林子認為,不能僅僅從企業屬性來做判斷。更要看重的是平臺,即,要看企業的模式是否適合初出校門的你們快速的學知識,學本事。像生產型的企業,個人不建議畢業新生們去這樣的單位,因為這種企業,一般設備都是外購,設備的設計、調試乃至大修全是由設備供應商提供的。到這樣的單位,一般都是維修崗位,大家很少有機會去真正地進行實踐,因為生產型企業要產量,不可能讓大家去隨便動設備,進行鑽研。缺乏了實踐,那麼個人的學習就會相對緩慢,不利於個人成長。那麼既然生產型企業不建議去,該去什麼類型的企業呢?林子建議大家去相對小一點的私企,這樣的企業為節約人力成本,一般不會招聘冗餘的人員,這樣一來,只要是企業的一分子,肯定是相當忙碌的,企業規章也少,大家會有大把的機會去接觸實物,進行實操,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第一份工作,建議大家一定要參照以上建議慎重選擇,選擇好以後,最好能夠幹夠三年(當然,3年內如果覺得沒有成長空間,那麼另當別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用人企業在你找下一份工作的時候肯定會看你上一份工作的履職時間,對於工作年限不長的同學來說,頻繁換工作會給企業HR帶來人不踏實的不好影響,至少本人看過好多應聘者的簡歷後會有類似感受。
以上基本解答了應屆畢業生該找什麼樣的單位,同學們看了林子的這些觀點是否有啟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林子也希望2020年即將離開校園,踏入社會的同學們都能找到心儀的單位,並且在單位工作中心懷感恩,感恩企業能夠給大家提供成長的品臺,也祝願大家能夠在第一份工作中切實提升自己的技能,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實現自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鑽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