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下人類的簡要進化史
人類祖先的歷史,我們可以追溯到800萬年前,那個時期人與猿類開始出現分化,出現了臘瑪古猿,它們已經演化為可以初步的直立行走,但活動的區域仍然離不開森林,主要在森林的林間空地、森林與草原的交接處生活。
到500萬年前,臘瑪古猿的一個分支進化為南方古猿,它們完全具備了直立行走的能力,而且逐步脫離了森林的聚居環境,能夠利用團隊的力量和合理化的分工,捕殺比較大型的動物,腦容量也緩慢地增加,智力水平不斷攀升。
再後來,一部分智力較高的人種又進化為「能人」,可以製造和使用工具,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此後,又經歷了直立人、智人階段,在距今大約5萬年前,人類進化出現了明顯的加速過程,原始宗教產生,人類進入母系社會,人口數量也越來越多,逐漸遷徙到世界各個地方。
人類祖先的生存鬥爭
在人類進化的漫長歷史中,始終與自然環境進行著適應、改造、遷徙、再適應、再改造的過程,其中的適應主要是針對自然環境的變化、大型動物的侵擾等,不斷地調整和優化索取和利用資源的方式方法。改造主要是通過製造和使用工具,對棲息環境的範圍、物種結構、作物培育等進行人工幹擾。遷徙主要是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原有區域的環境承載能力不足以支撐人類的需求,必須轉移和尋找其它更加適合種群生存和發展的區域。
在這些人類活動的持續進行中,不可避免地發生疾病、被動物捕殺等嚴重影響健康甚至生命的威脅,其中發生疾病的原因,有相當一部分是與自然或者動物直接接觸中,感染了一些細菌或者病毒所致,而那些身體素質好、抵抗能力強的人類,則在與細菌病毒的較量中佔據上峰,最終存活和發展下來,這也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優勝劣汰」的一個縮影。
人類為何沒有對全部病毒產生抗體
如果按照常理來推測,在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所接觸到的病毒以及因病毒而感染的情況應該比比皆是,那麼為何作為人類祖先後代的現代人,沒有對所有病毒都具有抗體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們所接觸到的病毒絕非病毒的全部,仍然只是冰山一角。截至目前,我們所能發現的病毒,還不到1萬種。而據推測,地球上的病毒種類,起碼有數百萬數千萬之多。所以,人類在演化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與新型病毒接觸。
第二,病毒的感染具有很強的特異性。只有當病毒的膜蛋白與宿主細胞中的糖蛋白能夠發生融合之後,才具備了病毒入侵的條件。不同的物種,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細胞,其結構和組成都不盡相同,因此,能夠感染植物的病毒不會感染動物,能夠感染低等動物的病毒一般不會感染高等動物,能夠感染野生動物的病毒一般也不會輕易感染人類。
第三,病毒會發生變異。無論是DNA還是RNA病毒,其在利用細胞物質和能量進行複製的過程中,其染色體中鹼基對的匹配出錯率,要遠高於其它生物。病毒在地球上的存在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十億年之前,那個時期地球剛剛形成單細胞生物,病毒的進化過程,完全不同於其它有核生物,是一種介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的形態,完全利用侵入宿主細胞這種寄生的方式進行。病毒的變異,雖然沒有方向性,但是那些侵入能力更強、適應環境耐受力更高的病毒,在地球上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更高,影響範圍和強度也會更大。
第四,人體免疫系統有缺陷。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三個組成部分,皮膚、吞噬細胞和抗體。其中皮膚和皮下黏膜組織可以抵擋大部分的病毒入侵,不過這種物理的抵禦方式不能對全部病毒有效。吞噬細胞只能識別對侵入人體異物產生明顯排斥反應的細菌和病毒,另外一些人還會產生吞噬細胞的數量和功能缺陷性疾病。抗體是人體抵抗病毒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最有效的抵禦方式,不過抗體只有在病毒入侵細胞實現複製且病毒數理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形成,在沒有病毒入侵之前,或者在不了解病毒沒有相應的疫苗情況下,人體不可能對新型的病毒產生抗體。另外,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力有高有低,對於那些免疫能力較低的人群,即使產生了抗體,對於病毒的複製也會顯得力不從心,從而也會引發疾病的產生甚至威脅生命。
總結一下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雖然包括身體素質、腦容量、內部器官等各個方面,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相應改變,使人類更加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然而對於病毒的入侵,無論是在所接觸到的病毒種類,還是自身產生抗體方面,都是後知後覺,再加上病毒發生變異的速度很快,人體免疫系統跟不上這種變化的節奏,因此,即使人類的進化過程很漫長,也不能夠對所有的病毒產生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