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免疫系統如何保衛人類健康?

2020-12-13 殘疾人的副業生活

我想很少有人會認真去讀一本關於免疫系統的書,但是我在讀完了這本書之後,我會覺得,哇,好慶幸,能夠對自己的免疫系統有這樣深入的了解。這真的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我們在人類很早以前,所有人看待病症的時候,都會認為有可能是神降下來的災殃,後來提出說,有四種不同的體液決定著我們身體的疾病。當然中醫也有很多自己的說法。

現在我們大量的普通人,都可以隨口講出這樣的詞語,比如說,細菌、病菌、病毒、毒素、自由基、白細胞、抗原、抗體、細胞因子、化學因子、多變結合重組、調節性T細胞、巨噬細胞、NK(自然殺傷細胞)細胞等等。就是人們越來越深入了解到我們身體裡邊的各個細節以後,我們發現我們的身體出現疾病,其實是因為免疫系統在和外部的細菌和病毒作戰。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免疫系統,我們才知道在疫情期間,或者今後我們普通的生活當中,怎麼樣去保護我們的免疫系統,進而保護我們自身的健康。所以,這本書非常有意思。

那首先我們需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讓你給你自己的人體,設計一套免疫系統,你會怎麼設計?就是假設你能夠調動各種各樣的資源,你擁有非常高的科技能力,你給自己設計一套什麼樣的免疫系統,它是好的,是可以使用的。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體逐步演化出一道防線,也就是免疫系統,它會幫助人體抵禦病原體的入侵。在今天為你解讀的這本書中,作者將帶領我們漫遊人體免疫系統,了解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工作機制。

一,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免疫系統一共有三道防線,分別是物理屏障、先天免疫系統,以及適應性免疫系統。

先來說說第一道防線,物理屏障。

絕大多數病原體都無法突破由皮膚、黏膜,以及各種分泌物組成的物理屏障。首先,皮膚就是一道由多層細胞組成的物理屏障。它把病原體擋在人體之外。 其次,人體的呼吸道、胃腸道、尿道等器官的黏膜,也可以有效地抵擋病原體的入侵。

第二道防線是人體的先天免疫系統。

先天免疫系統像是一套預設好的程序,它可以區分人體自身細胞與外來物質。一旦識別出病原體,就會發出危險信號,用預設的程序消滅入侵者。

先天免疫系統的主力軍是免疫細胞。免疫細胞表面的補體蛋白分子,會快速精準的識別病原體並與之結合,確認感染位置,同時發送信號給另外兩個小夥伴,也就是吞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召集它們一起來殲滅病原體。

適應性免疫系統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適應性免疫系統只針對特定病原體,這類病原體叫做抗原。有一種專門的抗原呈遞細胞,會把抗原送回系統進行分析。你可以把適應性免疫系統想像為一隻部隊,它們要抵禦病原體大軍入侵,抗原呈遞細胞是前線的小兵,它抓回來一個俘虜審查,這個俘虜就是抗原。當部隊從俘虜這裡了解了情報,就能排兵布陣,對病原體大軍進行精準打擊。

二,如果免疫系統出現差錯,將會引發哪些病症。

第一類病症是免疫缺陷疾病。

當免疫功能出現缺陷,某個環節缺失或者不正常工作了,人體就會出現免疫缺陷疾病。病因可能是由於基因突變,也可能由環境因素引起。一旦患有免疫缺陷疾病,人體對外界病原體的抵抗能力將急劇下降,會導致反覆感染或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愛滋病,愛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由HIV病毒引起,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免疫缺陷疾病。HIV病毒能夠攻擊人體內的T細胞並大量破壞T細胞,使人體免疫功能喪失,從而引發其他的感染。

第二類病症是炎症。

炎症反應是正常免疫反應的一部分,免疫系統根據病原體的危險程度作出反應,威脅越大,免疫反應越強。隨著免疫過程的結束,炎症反應會自然消退。然而,炎症是把雙刃劍,在有些情況下,炎症有著潛在的危害。在大腦等特殊部位或器官發生的炎症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大腦炎症會壓迫中樞神經系統;如果聲帶出現炎症,可能阻塞喉部導致窒息;嚴重的心肌炎會影響到心臟的功能,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抗炎症藥物來抑制炎症反應。

第三類病症,是戰鬥力爆表的免疫系統引發的過敏症。

過敏症是由於人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識別產生了偏差,因此對無害物質以及人體組織發起攻擊,在身體內大動幹戈一場,結果就引發了一系列過敏症狀。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是能分清敵我的。現在有些小朋友特別容易過敏,往往是因為生活的環境過於乾淨,或者濫用抗生素,破壞了身體裡正常的菌群比例,讓免疫系統「過度敏感」。

第四類病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它是指免疫系統失控,攻擊人體組織。理論上,免疫系統可以對任何東西發起攻擊,因此它就有可能攻擊身體內的正常分子和細胞。當然,人體內也有一種機制,避免免疫系統攻擊自身,但是它一旦出錯,人體就會患上自身免疫病。如果免疫系統攻擊的是胰腺中分泌胰島素的細胞,人體就會患上I型糖尿病;如果是其他的細胞,人體就可能患上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狼瘡、自身免疫型肝炎、重症肌無力症,等等。

三、人類如何利用免疫系統來應對疾病?

隨著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學科的發展,人類對於免疫系統的認知越來越深刻,更夠更好地利用免疫學來幹預和治療疾病。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運用領域是接種疫苗,刺激人體產生抗體,預防疾病。

在前面講適應性免疫系統部分,我們了解到,適應性免疫系統遇到病原體會作出適當的反應,並且留下記憶細胞。當病原體再次入侵的時候,免疫系統就可以更快速高效的應對。疫苗就是利用這種機制,將改造後的病原體注入體內,利用免疫系統的記憶效應,預防病原體入侵。

疫苗有許多類型,最常見、最好用的兩種類型是活的弱化病毒和滅活的病毒,它們的毒性不至於引發疾病,但可以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它們產生免疫並留下記憶細胞。當人體遇到同種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便可快速響應,擊退病毒。

第二個運用領域是體外製備抗體。

還記得適應性免疫系統中的B細胞嗎?B細胞被抗原激活後,將會分泌大量針對某種抗原的抗體。抗體分子是高度專一的,只跟特定的抗原結合。抗體是個好東西,我們能在實驗室中製備出抗體嗎?可以。所謂體外製備抗體,就是利用基因技術,人工合成抗體成分,而不是由人體的免疫系統直接產生。

第三個運用領域是癌症治療中的免疫療法。

這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或者實驗室製備的免疫成分來對抗癌細胞,將癌細胞當作入侵病原體消滅掉。

目前,免疫療法的臨床應用主要有三種:

第一,強化人體已有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統在發揮作用時是比較收斂的,因為人體有相應的抑制功能。如果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活力不夠強,科學家可以定向對一些免疫功能「鬆綁」,解除一些抑制功能,讓免疫系統在與癌細胞的抗爭中全力以赴。患者可以通過服用免疫增強劑來強化免疫系統。

第二,過繼性細胞療法,是指從患者體內取出有抗癌能力的T細胞,在體外進行增殖,複製出數百萬克隆T細胞,然後再注射回患者體內。

第三,CAR-T療法。首先把患者的免疫細胞抽出體外,然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能夠識別癌細胞的瞄準器,也就是一個特殊的基因加入免疫細胞裡,增強它們識別、攻擊癌細胞的能力,讓這個免疫細胞變成一個專門殺滅癌細胞的特種部隊。再將這種細胞培養變多,輸回患者體內。

那最後,對於我們來講,我們能夠做些什麼?這個作者講說,一定要多接觸大自然。就是我們現在生活在單元房裡邊,生活在小區裡邊,生活在城市中間,我們周圍的菌群和病毒太單一。太單一以後,導致我們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過度亢奮,有時候免疫力提升不足。

所以,我們需要到大自然裡邊去走一走,到森林裡邊、到農田裡邊。這時候我們的身體才能夠變得更加的健康和平衡。千萬不要試圖生活在一個每天用酒精擦拭過的世界裡邊。那樣的話我們的免疫系統會變得更加脆弱。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心理對於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影響是很大的。

那為什麼很多人被宣布得了癌症以後——他之前沒查出來的時候,每天的日子過得好好的,你看他這個樣子再活個幾年總是沒問題的,因為沒有任何症狀,但是一旦被查出來是癌症,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垮掉,甚至走掉,為什麼呢?就是心裡崩,你心態只要一崩,你的免疫系統開始大幅地下降。沒勁了,這個人就投降了。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免疫系統,做出正確的選擇,讓我們的身體能夠變得更加健康。

相關焦點

  • 人類免疫系統的起源
    了解胸腺如何發育,衰退,可以揭示衰老以及免疫系統在生命中的變化。人體免疫器官 圖源:Wikipedia了解人類胸腺的細胞圖譜,就有可能了解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療法。這項研究發表在2月的《科學》雜誌上,人類胸腺圖譜揭示了新的細胞類型,並識別出了告訴未成熟免疫細胞如何發育成T細胞的信號。該圖譜還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影響T細胞發育的疾病,如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症(SCID),並加入到正在創建整個人體谷歌圖譜的人類細胞圖譜計劃中。胸腺發育中的問題會導致T細胞產生缺陷。
  • 探尋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
    提高免疫系統,我們都知道其是保護機體免於損傷的重要防禦屏障,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多項研究破解了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成果進行篩選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儘管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對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並導致了新型基因組學工具的開發,但是它沒有解決人類免疫系統的規模和複雜性。研究者James E. Crowe博士說道,「人類免疫學和疫苗開發領域面臨的一個持續存在的挑戰是我們沒有關於正常健康的人體免疫系統的完整參考數據。
  • 關於新冠肺炎,《我們為什麼還沒死掉?》PPT版讀書筆記
    面對嚴峻疫情,同濟醫院專家組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寫道:「人群對這種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具有人群易感性,如果接觸病毒數量大,或機體免疫功能較差的患者,極易出現感染。」免疫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我們面對疫情唯一的武器。無論是日常生活或是罹患病症,體內的免疫系統都如同忠實的衛士,不顧一切地保護我們生命和健康。
  • 世界免疫周,我們用最淺顯的語言來跟大家講講免疫系統
    但是大家對於免疫系統的認知僅僅限於提高免疫力這一說,對於我們人體免疫系統到底是如何運作,如何替我們抵禦外敵的,因為這部分的知識過於專業難懂,大家卻是不甚了解。所以今天我們用最淺顯的語言來給大家講一講免疫系統,讓大家對這道抵禦外敵的屏障有一個詳細的了解。一外界的病原體想進入我們人體,可沒那麼簡單。
  • 蝙蝠如何被感染的?它的免疫系統如何在保持健康的同時攜帶病毒?
    尼帕病毒的攜帶者蝙蝠 這與這裡的主要問題有關,即蝙蝠是如何成為病毒攜帶者的。要回答這個主要問題,我們需要先來看看伊波拉病毒。蝙蝠可能會咬人,或者人類可能會吃蝙蝠以前咬過的水果,或者人類可能會接觸到蝙蝠的糞便。另外,蝙蝠可能被人類捕獲並吃掉,因為在非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蝙蝠通常是蛋白質的來源。 然而,蝙蝠是如何成為伊波拉病毒攜帶者的,目前尚不清楚。在Kitum洞穴中,有許多昆蟲、古老的巖石和晶體結構,處於乾燥、不新鮮的環境中。
  • 免疫系統和常見免疫性疾病系列|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高血壓、胃潰瘍和肺炎,這些疾病分別屬於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你一定比較好理解。但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蕁麻疹和紅斑狼瘡,它們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你可能不好理解,因為免疫系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系統,一般人對它都不是太熟悉。
  • 解讀免疫系統三大功能:(一)免疫監視
    本系列撰文《免疫系統三大功能》,將帶您探尋免疫系統發揮功效的三大能力:免疫監視、免疫應答、免疫記憶,看人體免疫系統是如何分步執行任務,完成清除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從而來保護人體健康的。
  • Science:構建首個人類胸腺細胞圖譜,揭示人類免疫系統起源,為開發...
    2020年2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人類胸腺的首個細胞圖譜可能會導致新的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和比利時根特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繪製出胸腺組織在人類一生中的圖譜,以了解它如何發育和產生重要的稱為T細胞的免疫細胞。
  • 圖解| 你發燒後免疫系統如何工作?
    圖解 | 你發燒後免疫系統如何工作?那麼問題來了,免疫系統在對付入侵者時對我們的身體做了什麼,為啥非得給我們「加個熱」不可呢?文 | Seni 圖 | IYE在生物界,發燒是機體對抗感染的常見免疫反應。除人類外,恆溫和冷血脊椎動物都具有這種免疫機制。人類在遇到炎症時,免疫系統會主動提醒身體升溫,而魚、爬行動物等則會跑到更溫暖的環境中來讓身體升溫。
  • 腸道菌群是如何控制免疫系統的?
    免疫系統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的免疫系統以非常複雜的方式保護我們的健康,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健康的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成功的消滅外來入侵者甚至癌症。當我們的免疫系統不恰當地攻擊身體的健康組織時,就會產生自身免疫;而當免疫系統錯誤地對不構成威脅的東西(比如食物)做出反應時,那就是過敏。
  • 細菌在訓練嬰兒免疫系統中的作用
    在我們的一生中,幾乎每一秒鐘都在遭受外來入侵者的攻擊,但是我們幾乎注意不到攻擊的發生,至少在生病之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軍隊正在不知疲倦地擊退這種持續不斷的攻擊。人體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質組成的,不僅是對抗感染和疾病,而且確保我們的身體器官和組織處於健康平衡狀態,即所謂的「內穩態」。
  • 首次闡明腸道菌群與人類機體免疫系統動態學變化之間的...
    近些年來,機體微生物菌群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重點關注,部分是因為其很容易進行研究,而且還與人類健康的多個方面直接相關。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腸道菌群能夠直接塑造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組成,具體而言,血液中不同類型的免疫細胞的濃度的改變與腸道中不同菌群的存在直接相關,研究人員對十年來從來自2000多名患者機體中收集的數據進行了相關分析;研究者Joao Xavier說道,如今科學界已經接受了腸道菌群對人類免疫系統健康重要性的觀點,但他們做出這一假設的數據來自於對動物的研究,研究人員能夠追蹤正在接受血液癌症治療患者機體微生物菌群的改變情況
  • 哈佛大學提高免疫力的建議,我們的免疫系統到底有多複雜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我們的免疫系統,並聽聽科學家們的建議。站在科學研究的角度,我們會深入剖析科學家是如何解釋,各種影響因素對於我們的免疫系統是如何發揮作用。敬請閱讀。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阿爾茨海默和腦健康」
  • 世界強化免疫日|是誰教會免疫系統抵禦疾病?是他!是他!就是他!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不能一勞永逸地戰勝這些令人煩惱的傳染病呢?似乎我們已經掌控了與自然相愛相殺的主動權,但並沒有那麼簡單。人類在進步,自然在演化。面對自然,人類將會有無盡的挑戰。譬如還沒有完全控制許多已知的傳染病,新演化出的愛滋病、新冠肺炎等。人類的生存無止境,人類與自然的生克關係也就無止境。所以新發傳染病是我們必須永遠面對的問題。與之相對應的是疫苗要不斷更新,才能有效地「教育」免疫系統。此外,疫苗雖然教會了免疫系統抵禦疾病的能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能力也會衰減。
  • 為什麼免疫系統不能有效檢測癌細胞?我們有必要了解癌細胞逃逸機制
    癌症是嚴重影響居民健康的疾病,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十幾年來癌症負擔在全球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在我國,癌症死亡約佔全部死因的1/4,癌症不僅影響個體的健康,也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在電視劇裡,許多患了癌症的角色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頭髮。
  • 如果我們持續破壞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可能使我們更容易受到各種...
    然而,另一方面,幾乎很少有人注意到腸道菌群和免疫狀態對於預防的重要性。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嚴重的疏忽…… 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是如何破壞我們的健康防禦系統的?
  • 免疫系統隨時都在為我們作戰,該怎麼提高免疫力呢?做好這5點
    我們的免疫系統其實每天都在為我們打著硬戰。我們的細胞、蛋白質、和化學訊號聯手對抗著細菌、病毒、寄生蟲、和其它病原體。此外,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有助於傷口的癒合、細胞和組織的更換及修復。健康和正常的免疫系統就好比複雜的機器;它包括許多層次、系統、組織、器官、和過程。
  • 為了對抗病毒,人類免疫系統都進化出哪些機制?
    這是物競天擇的物種間的鬥爭,今天疾病的流行當然是我們和病毒之間的鬥爭。千百萬年來演化出來的免疫系統到底有哪些特點?如何和病毒做鬥爭?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我們得病是免疫系統不夠強大,不足以抵抗這種新冠?另外主持人顏寧老師提到,即使是學生物的朋友,當面對免疫系統的時候還是聽起來非常複雜,這背後有什麼樣的生物學邏輯,來支撐免疫系統與病毒做鬥爭呢?
  • PLoS Pathogens:為什麼免疫系統不能殺死HIV病毒
    2014年7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CD8+T 細胞是我們的免疫系統的一種細胞,它能夠保護我們免受癌症和病毒的侵擾。其中一些CD8+T 免疫細胞專門負責殺死感染HIV病毒的機體細胞。簡而言之,免疫系統的「智能鑰匙」還未打開所有到初始點的通路,即免疫系統還不能啟動CD8+T 細胞殺死感染HIV病毒的細胞。眾所周知,可以靶向殺死HIV病毒的CD8+T 細胞往往會失去重要的功能,從而使其能量耗盡而不能正常履行其功能。
  • 植物性乳酸菌中的副乾酪乳桿菌是如何激活人體免疫系統的
    人體的免疫系統只有處於「示警」狀態對人體健康才最為有益,免疫系統只有被激活才能處於「示警」狀態。植物性乳酸菌代謝產物能夠刺激免疫系統那麼應該如何刺激免疫系統,使之保持「示警」狀態呢?大多數動物只有兩種HCA受體,但人類和類人猿體內還存在第三種HCA受體。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由植物性乳酸菌——副乾酪乳桿菌產生的代謝產物D-苯基乳酸可以與第三種HCA受體結合,並向免疫細胞發出信號,觸發免疫細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