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Q29精進成長班成員們聽了由任麗華老師所授的第一講「引爆學習力之思維導圖」後,大家逐漸開始嘗試使用思維導圖,並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學習生活中。許多同學表示思維導圖對學習生活很有幫助,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其中三位同學的心得體會。
李雨晴同學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畫思維導圖的心得嗎?
早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開始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去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紙上的寫寫畫畫,規劃了我的學習與生活,也在我的心中種下了「思維導圖」的種子。
崔強老師繪製的關於《職業化與組織美》的思維導圖非常簡潔。正如任麗華老師所說,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記憶習慣有的放矢地調整思維導圖的繪製。我認為對於《職業化與組織美》這樣一本內容嚴謹、知識專業化的書籍來說,畫思維導圖目的並不是為了記憶,更多的是對書的編寫體系的把握、對書的中心思想的理解,這有助於我們日後對書進行更好的解讀。
我必須承認,由於我自身文化底蘊以及專業知識的不足,這本書我讀起來很費勁,甚至很難讀懂,我繪製的思維導圖僅僅是建立在崔強老師書的目錄及子目錄的基礎之上的利用這個形式構建的一個框架。這個框架,幫我初識《職業化與組織美》,也為我細讀此書,領略書中之美做好了準備,這應該就是思維導圖潛在的能量吧。
為什麼會有使用iPad做思維導圖的想法?
剛開始我認為自己用iPad做思維導圖遠遠比不上其他同學用手畫的更顯誠懇,但後來我意識到思維導圖只是輔助的工具,只要它能夠幫助自己是不在乎它的載體的。我用Ipad做思維導圖,主要是考慮到兩個問題,一是書的內容很多一張普通的A4紙不能夠完成,二是手寫很難排版,而app卻可以很好的處理這一問題。
思維導圖是一種「一圖勝千言」的工具,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載體,繪製出屬於自己的那份獨一無二的思維導圖。
楊凱翔同學思維導圖對你的思維方式或記憶方式有什麼改變?
思維導圖給我最大的改變,就是把我腦子裡雜亂抽象的知識圖像化、系統化了。過去我的思維方式是填鴨式的,總是在一個問題絞盡腦汁後就去思考下一個問題,而在思考其他問題的時候,突然產生的對前面問題的靈光乍現,就無處安放了,但是有了思維導圖以後,我可以掙脫問題順序的束縛,只要想到了什麼新東西,只需要在導圖上對應的主題加一個分支就好了。思維導圖讓我記憶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我至今都記得任老師課上「烏龜背上馱著旗杆,旗杆上插著一隻蘋果」的故事。
它是怎樣提高你的效率的?
舉個例子吧,因為我寫字慢,一心也很難二用,總是在課下花大量的時間補課上的筆記。但有了思維導圖後,我可以用思維導圖高效準確的記錄課堂內容,而且這些色彩豐富、邏輯清晰的思維導圖更便於複習鞏固課堂內容。
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有什麼新奇的想法?
新奇想法的話,對思維導圖用途的拓展可能算一個吧,我現在但凡需要記點什麼東西,都會想想「這個用思維導圖記下來會不會效果好一點?」比如我看人物關係複雜的電影的時候,我發現把他們的名字用導圖記下來,再把他們之間的關係串起來,就很容易梳理人物關係,從而看懂這個故事了;再比如我在做管理信息系統的作業時,對於ERP系統複雜的操作流程,只需要用導圖記錄下來,就很清晰明了了,甚至這圖拿給一竅不通的人看,也能順利操作ERP系統。
能分享一下自己學到的乾貨或者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嗎?
乾貨就是任老師教給我們的科學的思維導圖繪製方法和使用方法,這真的使我的學習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學會了運用思維導圖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給我的大腦減負很多。同時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鍛鍊了我概括總結、抓住關鍵詞的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思維導圖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記錄工具,更是一個能讓人受益終生的思維方式。
陳凱揚同學你是如何繪製思維導圖的?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什麼看法?
首先,對於可以提前了解內容的事情,我會預先規劃一下導圖的布局。但生活中大多數事情是無法預知的,這時候我們可以輕鬆自在地畫思維導圖,不必擔心布局是否合理美觀,自己畫的思維導圖自己看著舒服就好。
其次,我傾向於思維導圖儘量精簡。我認為概括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而思維導圖正有效地訓練著我這種能力。一張導圖不可能承載那麼多的信息,許多的潛在信息是需要我們通過大腦的回想去調取的。我認為導圖提供的是信息的線索,而不是信息的全部。所以導圖畫的精簡概括、可以看懂,就完全足夠了。
最後,復盤導圖也是很重要的。復盤導圖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長久地記憶,還能幫助我們不斷「把書讀薄」。在不斷復盤的過程中,信息變得越來越薄,越來越精簡,越來越重要。提到「把書讀薄」,就不可避免地想到「把書讀厚」。在「把書讀厚」上,我還有所欠缺,也正準備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開始運用這種方式。
繪製思維導圖有什麼心得與體會?
我最深的體會是:一定要去「做」。因為我高中的時候就曾接觸過思維導圖,也曾買過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但當時僅停留在粗略閱讀的層面,並沒有真正的付出實踐。非常幸運的是,Q29又讓我遇見了思維導圖。在系統科學的學習了思維導圖後,我下定決心要好好的拿起這個工具,真正的去「做」。
開始「做」之後發現,思維導圖是一個很容易上手的工具。剛開始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應,但是當真材實料地畫過了十張思維導圖,我們就會開始習慣這種方式。甚至我在寫作業時會下意識的把作業本橫過來,同學還調侃我說:「快,把作業做成導圖交上去!」。當我習慣運用這個工具之後,我才真正感受到它的意義。對我來說,思維導圖可以用在班級事務規劃、案例分析、筆記整理、小計劃小目標等各個方面。它幫我把亂麻一樣的事情整理的絲縷分明,幫助我更快更條理的記住信息。正是在「做」的過程中,我對思維導圖的認識愈加深刻。所以我認為一定要去做、去運用它。正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才是最能體現真正道理的地方。
能感受到思維導圖的重要真的很幸運,很感謝老師們的提醒與教導,讓我開始把思維導圖用到實處。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精進,不斷成長!
師生交流心得
在得知同學們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日常學習生活中,任老師十分欣喜,立即給予同學們高度的肯定與讚揚,並與同學們交流學習的心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思維導圖這個有益的工具,可以使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Q29精進成長班的學習不止於課堂,更多的在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