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面試被提問「描述一下某次經歷」?這個法則用得上!

2020-12-13 燃點國際教育

如何在面試中有效地回答,且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這是每一個「打工人」「留學人」在申請學校和職位時都可能疑惑過的問題。

隨著2020接近尾聲,1月和2月份的美本面試也近在眼前。如何在美本行為面試中拔得頭籌,燃點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STAR法則!這個法則能簡單而有效地幫助我們說明特定的工作情況和挑戰的處理方式,從而在面試中脫穎而出。注意了,這個法則,除了美本面試,在任何求職面試之中你都能運用!

01什麼是STAR法則

在介紹法則之前,必須得先提一下美國本科行為面試(behavioural based interview)這一類面試的問題主要詢問過去某個特定情況中你的處理或解決方式,以此推斷面試者日後的表現。

圖源 | 來自網絡

STAR法則便是針對這一過去的情境(Situation),以任務(Task)、實際行動(Action)和結果(Result)的結構化方式回答:

1. Situation 情況:必須要具體地描述出過往的某個情境,而不是籠統地概括。而這些情境可以來自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於工作經驗、志願活動及相關的事件。

2. Task 任務:即你在處理這個情境或解決這個問題前,所定下的目標、方向。比如:你打算在多長的時間內幫助團隊完成項目?

3. Action 實際行動:你個人(並非他人或團隊)在解決過程中實施的方案、步驟、期間的有效貢獻等。

4. Result 結果:經過你的努力,事情的進展如何?是否解決了?結果如何?你從中學習到了什麼?要自信地肯定自己的勞動成果,給出多個積極性的結果。

02如何運用STAR法則回答行為面試題

按照STAR法則的套路,在面試中我們可以根據四個要素,逐一展開具體的闡述。

圖源 | Google

燃點在這裡為大家提供一個例子,以便於大家更好地理解。

1. Situation 情況:在大學三年級時,我當選為學生會專業計劃副總裁。該職位的職責包括確定會議的發言人,向校園社區宣傳該計劃,介紹發言人以及評估每個計劃。2. Task 任務:協會加入人數減少原因是以前參加會議的人數少了。因此,我的目標是通過計劃的實施,解決協會的在發展、擴充上的問題,出席人數要比上年增加25%。3. Action 行動:我組建了一個團隊來幫助篩選課題和演講者。除此,我計劃了一項調查並讓每個成員都參與其中,以確定會員的專業興趣和想法,探討可能的演講者和主題。利用調查和訪談中收集的信息,我製作了介紹每個課題和特色演講者的小冊子。然後,我隨機選擇成員進行焦點小組訪談。同時,我在營銷課程中了解了消費者心理,用於確定參與率下降的原因。4. Result 結果:最終,協會活動的總出勤率比上一年增加了150%,有效轉化率接近80%。

其實,「情境、任務、行動、結果」就是小學作文裡描述事情起因、經過、結果的加強版。可見,這是人們在描述一件事情時最簡單又直接明了的表達思路。所以,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順序也不可以調換。儘管面試官沒有提問到其他要素,主動地提及也並非不可,反而是抓住表現自己優勢的時機。

而在逐一展開描述四個要素的過程中,每個要素都必須給出具體的細節作為說明,使得內容真實、豐滿,而不是誇誇其談。

除此之外,需要多講述一些積極向上的內容來凸顯自己的能力與優勢,因為這能影響錄取結果。但並非每件事都是百份百完美,倘若你過往的經歷或措施帶來了消極的結果,不必故意避諱。可以嘗試從另一方面談談你從中吸取的教訓,或展示出在逆境中的抗壓能力等。

03行為面試的準備

無論你對STAR法則有多熟練,倘若沒有前期的素材整理、準備,在面試時,也會一時半會想不出適用的例子加以運用。

行為面試前,可以按以下幾個步驟準備:

1. 以過去的校園課程、工作經驗、領導經驗、團隊協作經歷、項目計劃為參考方向,選取突出的事件。如果有多個類似的情境,可以簡單地做個歸類整理。回想該情境中具體發生的事情,準備一個簡短的描述。要保證這個描述包含了起因、經過、結果。

2. 對於某些不如意或不順利的經歷,要提前尋找切入口,思考如何反襯出自己的優點。

最後燃點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面試題,不妨獨自試試運用STAR法則回答,看看你是否能熟練運用了?

Describe a situation in which you were able to use persuasion to successfully convince someone to see things your way. (請描述一次你成功說服他人採納自己觀點的經歷)

Describe a time when you were faced with a stressful situation that demonstrated your coping skills.(請描述:你在某一次倍感壓力的情況下是如何處理的)

Give me a specific example of a time when you used good judgment and logic in solving a problem. (請列舉一個你運用判斷力和邏輯能力解決問題的例子)

Give me an example of a time when you set a goal and were able to meet or achieve it.(請列舉一個你設置目標並成功達到目標的例子)

希望本文能夠幫到各位,歡迎大家點讚、留言或者私信哦~想知道更多與留學申請、教育規劃、低齡留學等相關的資訊?歡迎關注燃點學院發布的更多內容。

參考與圖源:

1. thebalancecareers.com : what is the star interview response technique?

相關焦點

  • 面試簡歷中的STAR法則(很有用)
    不管是什麼,合理熟練運用此法則,可以輕鬆的對面試官描述事物的邏輯方式,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STAR法則,500強面試題回答時的技巧法則,備受面試者成功者和500強HR的推崇。(寶潔HR培訓資料有專門的講座討論如何用此法則檢驗面試者過往事跡從而判斷其能力。)
  • 面試完杳無音訊:10年HRD教你用STAR法則,提升面試成功率
    就好像把預先可能面試到的問題、考核點想好了一樣,這樣做不但讓自己更自信,而且變得更主動,可以做到簡歷與面試的強關聯性和邏輯性。所以,大家在簡歷上應該詳細的寫明工作經歷,參加活動的經歷,策划過哪些活動等。
  • STAR法則,這個你將會聽到無數次的詞
    微信公眾號|大四與研三ID|biyejiayouhttp://t.cn/RGolaSe授權「小灶計劃」發布STAR法則是一個超好用的法則,寫簡歷,面試的時候。那麼今天我們就講講,網申的時候,如何在簡歷裡用到STAR法則。
  • 面試4大法則,我是「面霸」
    面試中的4個法則:①STAR法則:這個是面試中最受HR肯定,也最容易掌握的法則。
  • 職場技巧—提升面試成功率的四大法則
    比如說,我在大學當過班長,處理某一件事情我是怎麼處理的,組織某一場活動我是怎麼組織的,我在中間擔任什麼角色,整個的組織需要哪幾個步驟,最後取得了大概什麼樣的成果。這個時候我們就運用到這個法則來詳細的說清楚,把自己在中間的角色以及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最後的結果怎麼樣都很好地展現出來。
  • 如何在面試應答中展現自己的優勢?——善用STAR法則
    簡單來說就是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會就你過去做過的某一項具體工作,從以上四個角度深入發問,因為「過去的行為是未來行為的最好語言」。一、向HR描述工作背景有個前提是,你得清楚地知道你面試的職位所需要的素質。
  • 面試官讓你描述曾經做的成功事件,怎麼辦?高手都用這個秘訣破局
    他皺了皺眉頭,說到:哎,本來談的好好的,可是面試官突然讓我描述一下我曾經和別人一起合作完成的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我腦子一下子短路了,亂了套,話都說不成……面試官還沒聽完,就笑著搖了搖頭。比如,你應聘的崗位是銷售代表,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你:「請描述一下你在上一家公司取得的最好的業績。」按照STAR法,你可以先把具體的業績報出來:「我在原來的公司取得的最好的個人業績是年銷售額突破了200萬,這個業績也讓我成為了公司的銷售冠軍。」然後展開分析。
  • STAR法則的簡歷應用
    不管是什麼,合理熟練運用此法則,可以輕鬆的對面試官描述事物的邏輯方式,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STAR法則,500強面試題回答時的技巧法則,備受面試者成功者和500強HR的推崇  如果對面試技巧和人力資源招聘理論有所了解的同學應該聽說過,沒聽說也無所謂,現在知道也不遲。
  • 用STAR法則寫簡歷,面試就是簡單
    有的時候面試官問到你一個具體項目的情況,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說的很囉嗦,或者覺得說得太過簡單,又怕沒有說到重點,所以STAR法則其實是我們寫簡歷和面試過程中非常好用的一個組織語言的工具。你可以這麼理解就是說當對方問你一個問題,問你某一個項目是如何進行的,或者你在簡歷當中去描述你的工作經驗的時候,你就可以參考四大法則來寫。
  • 面試選人技能之一:HR面試大法-提問篇
    提問的技巧主要體現在面試的問題上。面試問題可以被分為封閉型和開放型兩大類。一、封閉型問題封閉型問題,是只有一個答案的問題。封閉型問題包含三類,引導型問題、複合型問題和探測型問題。這段面試HR所用的題目就是典型的封閉型問題,乍一聽沒什麼不尋常,實際上存在了很大問題。引導型問題:「在原公司工作兩年後你就被提升為銷售經理了,那時候一定幹得不錯吧?」
  • 金三銀四跳槽季,教給職場人7招有用的面試技巧
    一、自我介紹,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每個面試的朋友,都會厭煩面試官說的這一句: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吧,一些心直口快的朋友,還會回面試官:簡歷上就是我的自我介紹。但是,這樣的你,可能錯過了一個展示自我的絕佳機會,自我介紹用好了,甚至你可以先發制人。
  • 怎麼寫好簡歷中的校園經歷或工作經歷
    沒有經歷怎麼寫簡歷啊?這是和同學溝通中常被問道到的問題,有的同學可能很優秀,但經歷寫得確實很糟糕。本期就這個問題來分校園和實習兩個方面安利些小技巧。將剛才在頭腦風暴中,想到的事情都用這個方法做出表格。在exel裡製作這樣的表格,然後按照時間順序回憶你從大一到現在的所有經歷,每一段經歷都以STAR法則寫入一個表格,想寫幾段寫幾段,想怎麼描述就怎麼描述。
  • 怎樣提高面試成功率?這三個面試技巧很關鍵
    02 善用「STAR」法則回答問題STAR法則Situation你做某項工作或某件事所處的背景。Task你在這個工作中所承擔的任務或者職責。Action你在完成這個工作中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或者行動。Result這個任務產生了什麼結果。當你需要在面試時描述某一項經歷或者某一項能力時,你都可以運用這個法則。
  • 畢業|畢業生應聘的面試技巧
    4.社會經歷和校園活動(1)這兩項的相關內容請一定用倒序方式來寫,因為HR更在乎你最近在做什麼。(2)儘量可能的用簡潔的語言把你的某項活動或經歷細化描述。因為HR希望看到的是,某項活動中你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3)對於部分經歷很多的同學,建議在投不同公司不同工作崗位的時候,選取不同的經歷來編寫相應的簡歷,而且文字部分也要修改到符合企業文化。
  • 不知道"Star面試法"你還敢去面試?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experience and have you used this learning since?結果:你行動的結果是什麼?從你的行動中,你得到了什麼?有沒有完成你的目標?你從中獲得了什麼經驗教訓?之後有沒有用到這些經驗?
  • 乾貨 | 經歷30+面試,給美國Data實習面試技能點排排序
    由於所有公司面試都會出現這部分,所以沒有什麼特殊例子可以舉,回憶一下面試官們會怎麼問:「(點出某段實習經歷下的一個bullet point說)我對這一塊很感興趣,能不能講一講?」「這一部分跟我們的工作很相似,我想聽一聽你的經歷」「這個project你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方法來做?」
  • 哪有那麼多面試技巧?這三種問題模型幫你輕鬆搞定所有面試提問
    其實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創業場景中,也符合日常的很多情景,比如學習和鍛鍊等,應用到面試提問中亦是如此,上述三個問題就像三個三釐米,需要在每個一釐米中深度挖掘問題產生的原因和應對策略,這比看十本關於面試技巧的書籍要獲得收穫多。
  • 面試中的提問技巧,80%的HR都不會
    回到之前提過的應屆生面試案例,如果他在校期間確實擔任過社團的核心崗位,並組織開展過許多卓有成效的社團活動,那麼大概率他以後在工作崗位上也是一個社交能力出色、成就感強的員工。中國古代的墨子曾經說:觀其言信其行。其實也就是這個原理,你想知道一個人能做到什麼程度,要看他說什麼話,做過什麼事情,才能有判斷。
  • 美本學校分析-達特茅斯
    學校感覺比較喜歡選擇全才,就是非常全面發展,同時在某一方面有一些特色的這種學生,不太會選擇某一個方向特別突出的學生。達特茅斯需要你不管是在面試中,還是在申請材料中都展現你非常強的某一種意願。我感覺達特茅斯一直在找這種比較有motivation,比較self-drive的人。
  • 面試中,如何描述自己的成就事件?
    在面試過程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在之前在工作過程中,您有什麼值得回憶的成功經歷,請簡述下。在職場發展過程中,有沒有哪件事,讓您印象深刻?您遇到比較棘手的工作,是怎麼成功處理的?也印證了我們常言說得:自己說好不算好,大家說好才是真的好。那麼這樣的成就事件該怎樣描述呢?這裡我們推出一個經典的事件描述法則——「STAR」法則。即: 因英文:情境、任務、行動、結果四項的縮寫。描述的順序是:(1)這件事發生的背景是怎樣的?--S(2) 你要從事的工作任務是什麼?--T(3)接到任務後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