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有一家早餐店,店面在拐角處,位置很好,室內營業面積也很大。
早餐店門前是一條進出城客車必經之路。每天門前這條路上都會站很多等車的人。
早餐店的老闆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幹活有員工,他每天就是在吧檯後面收收錢,閒暇時玩手機。
今天,這個早餐店的老闆跟一個等車的中年女子罵起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中年女子家就住在早餐店的附近,她準備把一箱貨送到客車上,帶給鄉下的朋友,她出來早了一些,來了問過其他等車的人才知道,她要等的那輛車還得十分鐘之後才能到。今天特別冷,應該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了。她就用手捧著那箱東西進了早餐店,想暖和暖和。
她進入早餐店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十點了,這個時間店內沒有客人,只有幾個服務員在吃飯。中年女人想,餐桌都空著,自己歇一歇沒啥大毛病吧,畢竟沒有客人,影響不到人家做生意。
她剛坐下,又進來兩個女子,說想要用微信換點現金。老闆說,沒有!兩個女人推門出去了。小老闆隨後說道:一天天的,這些腦袋進水的大爺咋想的啊?不在我這消費還想給你辦事,有毛病吧!
中年女子一聽,趕緊站起來想走,年輕老闆突然問她,你吃飯嗎?中年女子趕緊擠出笑容,說,我等客車,在這暖和暖和……
「等客車進我店幹嘛?我這店是給你們開了暖和的嗎?出去,出去!」小老闆發怒了,開始吼起來。
「小夥子,別激動,我就是住附近的居民,也來你店買過早餐的……」
「別跟我扯這個,你這樣的見多了,我不是開慈善店也不是開收容所的,你還總來我家吃早餐,你哪天來過你說說,我咋沒見過你啊?快滾!」
中年女子不想再繼續理論,推開門出來了,或許是氣不過,小聲嘟囔了一句,有這樣做生意的,也離黃鋪不遠了。
身後傳出來高分貝的國罵聲,那個小老闆手裡拎個凳子追出來了,一副要誰命的氣勢,緊隨其後從早餐店跑出來的兩個女人把小老闆扯拽著拉了回去。
中年女子看也沒看站在路邊等車。
這件事真不好評說誰對誰錯。中國有句老話:和氣生財。中年女子進去暖和的時候,早餐店一個客人都沒有,根本影響不到他的生意,天這麼冷,就算不是進來消費的,現成的設備擺在那裡,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給別人一絲溫暖,別人也不會罵你對吧?即使你掙不到錢,就算是發一絲善心對自己又能有啥損失嗎?
這讓我想起網絡上流行的笑話,說,遍布在商服區和車站機場的肯德基,麥當勞等西餐廳更多時間充當了臨時休息室和公共廁所的責任。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我曾經有過多次去大中城市的經歷,最大的煩惱就是找不到廁所或者臨時休息的地方,而火車站附近的肯德基,即使在裡面坐一天,服務員也不會來攆你一次,衛生間的洗手液隨便用,沒有人會問你是不是消費者。
而中餐廳,不消費,根本沒有資格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