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否取消英語:調查稱54.4%受訪者支持改為選修課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日前,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改為選修」,在網絡上引發了很大爭論。有人認為取消英語必修有利於學生減負,但也有人認為英語在實際工作中非常重要,取消考試會讓大家的英語能力減弱。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4.4%的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課,但有50.3%的受訪者認為加強母語教育不應以摒棄英語學習為代價,49.0%的受訪者認為英語學得多但學不好的根本原因是缺少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受訪者中,00後佔1.5%,90後佔22.8%,80後佔53.7%,70後佔16.1%,60後佔4.5%,50後佔1.1%。

  50.3%受訪者認為加強母語教育不應以摒棄英語學習為代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北京某高校讀大四的陳佳瑋支持將英語改為選修課,「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不同,不必強求所有人都在一門學科上投入過多精力」。

  佟羽(化名)正在河北某高中讀高二,她認為學校的外語課程可以採取「強制」與「自主」相結合的方式,「學校提供多種外語選修課,規定每個人至少選擇其中一種」。

  「英語在工作中非常重要。」在北京某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魏禹昊,則堅決反對改英語為選修,「要糾結的不是『該不該學』的問題,而是『該怎麼學』的問題」。

  本次調查中,54.4%的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課,30.8%的受訪者不支持,還有14.8%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只要考試不考的都是『副科』。」河北滄州70後曹雲是一名初中孩子的家長,她擔心如果將英語改為選修,「會被大家輕視甚至放棄」。

  對於改英語為選修,54.7%的受訪者認為應試教育下,「選修」幾乎等同於「不修」;50.3%的受訪者認為加強母語教育不應以摒棄英語學習為代價;45.2%的受訪者認為改為選修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27.2%的受訪者認為改為選修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我現在主要靠自學。」魏禹昊說,社會上英語培訓機構不菲的報名費讓他更願意購買相關書籍後自學。他也坦言,自學的效果「並不理想」,「下班後如果有時間,就隨便看兩頁書。如果累了,就乾脆不看」。

  除了跟隨校內老師的教學進度外,佟羽還讓家長為自己請了英語家教。「學校老師講課針對的是全班平均水平。要想自己拔高,還是得額外『吃小灶』」。

  通過了大學英語六級後,陳佳瑋目前學英語的方式相對輕鬆了許多,「我現在已經不再刻意做題和背單詞了,而是看一些美劇,既能當作消遣,也能在無形中提升英語水平」。

  不同的人學英語有不同的渠道,學習的狀態和效果也不盡相同。數據表明,40.0%的受訪者偶爾有空時自學英語,38.9%的受訪者通過網課或網絡視頻學習,33.9%的受訪者通過看美劇或讀英文原著學英語,24.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投入了大量時間自學,23.5%的受訪者報名了英語培訓班,20.8%的受訪者在校內跟著老師學習,15.8%的受訪者表示會找身邊英語好的人請教,10.9%的受訪者則對英語學習完全沒興趣。

  49.0%受訪者認為英語學得多但學不好根本原因是缺少實際應用

  「學生普遍在聽力上較為薄弱,口語則幾乎從沒練過。」山東濟南某高中英語教師劉潤(化名)坦言,當前英語教學主要還是集中在閱讀、寫作等「必考項目」上。「一方面,沒有那麼多課時允許老師面面俱到地教;另一方面,一旦知道學的東西『考試不考』,學生們也會立刻放鬆下來」。

  陳佳瑋表示,自己剛進入大學時,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自信」。「大學的英語是外教課,老師會要求你在課堂上不斷地『說』。」看到身邊一些口語好的同學和外教談笑風生,「自己很想加入,但能流利說出口的只有『Yes』和『Pardon』」。

  魏禹昊曾在本科期間參加過一次託福(課程)考試,「花最多時間準備的就是口語」。

  調查顯示,「啞巴英語」被受訪者認為是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佔48.6%。其他問題依次是:「聾子英語」(43.2%)、應試化現象嚴重(38.9%)、教學形式單一(37.5%)、教材陳舊(33.2%)、只注重「語言技巧」而不注重「語言思維」(29.2%)、缺少實踐鍛鍊(25.5%)和校內英語教育乏力而校外英語培訓瘋狂(25.1%)等。

  人們希望學好英語的主要目的是什麼?調查中,排在前三的是:在外企工作(40.9%)、出國旅遊(36.9%)和應對某個考試(31.0%)。其他還有獲取證書(28.9%)、出國深造(23.6%)、獨立閱讀英文原著或看英文電影(23.4%)等。17.4%的受訪者單純出於興趣,12.1%的受訪者尚無明確目的但想為未來增加籌碼,7.3%的受訪者學英語是為了消磨時間。

  「我的英語不好,現在想學已經非常吃力,所以孩子的英語一定不能落下。」曹雲認為,英語是職場競爭中的「必備技能」,「英語好未必能帶來優勢,但英語差很可能成為劣勢」。

  佟羽當前學英語的主要目的是「備戰高考」,但她表示,希望能在讀大學後有機會把英語從考卷和習題轉化為真正的生活技能。

  學英語的過程中,常有人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依然收效甚微。針對這種現象,49.0%的受訪者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其他原因還包括:學習方法不得當(46.3%)、英語基礎差(39.5%)、在聽力口語等單項上存在短板(35.3%)、目的性太強(30.2%)、自身投入精力不夠(24.6%)、沒掌握英語的語言思維(22.9%)、對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了解太少(19.0%)和性格內向而不敢張開嘴「說英語」(12.7%)等。

  劉潤認為,學英語是一場「持久戰」,細水長流才能取得好效果,臨時抱佛腳的態度要不得。「要想做到細水長流,就要有足夠的毅力堅持下去,讓學英語成為一項愛好和生活習慣」。

相關焦點

  • 54.4%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
    日前,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改為選修」,在網絡上引發了很大爭論。有人認為取消英語必修有利於學生減負,但也有人認為英語在實際工作中非常重要,取消考試會讓大家的英語能力減弱。
  • 54.4%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 缺少實際應用
    54.4%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 缺少實際應用 原標題:   漫畫:韋榮景  日前,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改為選修」,在網絡上引發了很大爭論。
  • 調查:超半數受訪者支持英語課選修(雙語)
    超過半數的人支持在高考中將英語作為選修課,據《中國青年報》報導。   An online survey of 2,001 participants found 54.4 percent supported the suggestion.
  • 取消英語改為選修課,你支持嗎?
    小編記得,對於英語是否需要被踢出主科?在2017年3月4日的人大會議上,人大代表李光宇曾建議高考取消英語,改為選修,在他認為「如果按照每天8小時學知識時間計算,一個孩子最美好的10年時光,將近1/5的時間都花在英語上面!」說得有道理,每天早上晚上讀英語,而忽略了其他課程的學生不少。而人大代表俞敏洪認為取消英語不可取,太倉促。
  • 超半數受訪者支持英語課選修 缺少實際應用
    日前,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改為選修」,在網絡上引發了很大爭論。有人認為取消英語必修有利於學生減負,但也有人認為英語在實際工作中非常重要,取消考試會讓大家的英語能力減弱。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4.4%的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課,但有50.3%的受訪者認為加強母語教育不應以摒棄英語學習為代價,49.0%的受訪者認為英語學得多但學不好的根本原因是缺少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 高考將英語科目由必考改為選考,你會舉手贊成麼?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4.4%的受訪者支持將英語課改為選修課,但有50.3%的受訪者認為加強母語教育不應以摒棄英語學習為代價,而49.0%的受訪者認為英語學得多但學不好的根本原因是缺少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 中小學將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誰最開心?
    尤其是我國,更是將英語放在與漢語一樣的地位,是選拔人才的高考必不可少的科目。近年來,很多人呼籲取消英語主科的地位,或改為選修課。甚至有人還要把英語完全取消,或者是高考不用考英語,取消英語的呼聲得到很多網友的支持。
  • 【兩會來了】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 改為選修
    【兩會來了】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 改為選修 作者:李盈盈 發布時間:
  • 將英語科目取消 改為副科 改為選修課,你贊同哪一種?
    用英語愛你真的很難,也有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從幼兒園開始學習英語的人,大學入學考試更重視英語專業。至少有12年、15年的學習,這是基礎教育的階段,加上大學3-4年,我學習了將近20年的英語,大部分人都和母語是外語的外國人說話,但是對方不知道,出了學校,應該有多少人去學校?
  • 高考取消英語,獲82%網友支持?
    每年兩會,有關高考的話題總會牽動萬千家庭的心。而對於今年兩會最矚目最熱門的話題當屬:高考該不該取消英語考試。英語貫穿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由此引發的輿論爭議,也是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熱心網友的參與。有媒體引用一份網絡投票表示,贊成取消英語考試的網友比例高達82%,已成一邊倒之勢。然而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 專家建議取消高考中這一飽受爭議的科目,絕大多數網友表示支持
    除了跟上高考的步伐,必須學習英語,還因為隨著我國和國際的接軌,英語在社會中的運用確實越來越多。英語在我國已經成了國語以外的第二語言,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是近年來社會上關於高考是否應該取消英語的言論,時不時會冒出來,可以說英語已經成為高考中最有爭議的科目。
  • 數據顯示四分之三受訪者認為高考英語需要改革
    尤其是近日,有關英語退出高考的傳言甚多,雖然權威部門和專業人士紛紛闢謠,但仍難以消減大家對高考英語改革何去何從的擔憂。   對於這項涉及大多數人切身利益的改革,公眾怎麼看?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3514人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74.7%的受訪者認同現行的英語高考方式需要改革,65.6%的受訪者支持英語高考社會化。
  • 調查稱近7成受訪者確認身邊有高考加分者 84.3%的人不支持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46659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2%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高考加分的同學,84.3%的受訪者不支持高考加分。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初中及以下的比例為20.7%,高中學歷為27.4%,專科學歷為16.5%,本科學歷為21.0%,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比例為14.5%。
  • 高考「取消」英語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你同意這樣做嗎?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鄭州校區創辦人李光宇曾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改為選修。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網絡上呼籲: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解放孩子,救救漢語!
  • 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 改必修為選修
    李光宇建議改變英語「高考必考、中小學必修」的地位,將英語學科從高考必考學科改為選考,從中小學生必修課改為選修課,提升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  未來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李盈盈)「如果按照每天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來計算,在一個孩子最美好的10年時光裡,竟然將近五分之一(18.13%)的時間都花在了英語學習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 人大代表提議:高考取消英語,教育部回應:取消不可能,降低佔比
    近年來,關於高考取消英語的言論從未停止過,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 贊同派:以人大代表為首,在近年來的兩會裡,有數位人大代表提議高考取消英語,將中小學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提議出來後,網上有一項數據調查,有近80%的網友們贊同高考取消英語。
  • 2021年將英語「踢出」中高考主科,改為選修,家長一致表示支持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學生就開始學習英語這門學科了,距今已有三十餘年,作為三大主科之一,英語學科早已植入每個中國人心中。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關於將英語踢出中高考,或改為選修課的呼聲越來越大,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熱議。
  • "漢語都成選修課了 為什麼英語還是必修課?"
    也有人拿高考說事:「高考語文都漲到180分,英語降到100分了,我們怎麼不好好重視呢。」  本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學生會在網上發布消息稱,下個學期人大將繼續開設大學漢語課程,歸入選修課類別,課程為2學分。校方還同時表示,該校之所以做出如此調整,無關乎「國際化」,只是因為學生對這門課的熱情一直不高,多次課程測評的綜合排名都排在倒數第二位。
  • 將英語「踢出」中高考主科,改為選修?教育部的回應讓人無奈
    如今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已經普遍全世界了,英語作為我國最基礎的學科,在中高考中佔有很高的分值,所以基本上每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乃至大學,都是在學習英語。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關於將英語踢出中高考,或改為選修課的呼聲越來越大,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熱議。
  • 你建議高考取消英語,或者改成選修嗎?
    網上有個關於「是否贊同取消英語,或者改為選修」的投票,結果竟然有近80%左右的贊同票,英語這個科目是很多孩子高考路上的「噩夢」!由此可見,中國大多數學生家長更偏向於「取消高考英語,改必修為選修」! 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也曾經提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並且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