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秘密抗美援朝,撤離時移交3000架飛機,志願軍成空軍強國

2020-12-25 網易

  

  浴血三八線111

  作者:風千裡

  對於新中國人民空軍來說,建國之初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既是嚴酷的實戰考驗,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正式宣告成立,但初創時期的空軍隊伍,無論是裝備質量,戰機規模還是訓練水平,就只能用寒酸來形容。成立之初,人民空軍的家當,算上戰鬥機、轟炸機、教練機和運輸機在內僅159架,其中包括東北老航校積攢的舊日本陸軍航空隊飛機,以及繳獲自蔣軍空軍的美制飛機。以當時薄弱的國內工業水平,別說是整機生產,連零部件都難以供應。東北老航校時期組織起來的日本教官也因人數不多,水平不一,無法形成統一有效的訓練體系。因種種條件所限,新中國必須藉助國外的先進設備與專家來建設空軍。

  

  東北老航校搜羅的日本舊軍機,

  建國之初,新中國的防空形勢極為嚴峻,蔣軍空軍頻繁襲擾沿海,連上海這樣的中心城市都屢遭轟炸。同時,人民軍隊還面臨著解放對岸的艱巨任務,於是建設一支足以保衛領空的強大空軍顯得極為迫切。

  早在1949年7月,中方就曾計劃選派300-400名學員前往蘇聯學習飛行技術,同時動用有限的資金,向蘇聯購買100架左右的各型飛機以解燃眉之急。後來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作為代表,赴蘇聯就援助中國空軍一事與蘇方進行談判。當年8月13日,中方代表團抵達莫斯科,並與蘇聯方面的代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等進行首輪會談。會上,中方提出了空軍援助的一攬子項目,包括購買蘇聯先進飛機500架(包括相當數量的作戰飛機),聘請蘇聯空軍教官,協助中方改造東北老航校,並開辦另外5所航校,所有航校一屆可以培訓300-400名學員,並達到200小時飛行時間。

  中方一次性提出如此具體的空軍建設計劃,讓蘇聯方面猶豫了許久。隨後,蘇聯根據新中國航空力量的現狀,對中方提出的計劃進行了修改:建設6所航校和聘請教官不變,但購買飛機規模壓縮到334架,且除了84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包括拉-9,圖-2),其餘大多是教練機和通訊機(包括雅克-11和雅克-18教練機,雅克-12通訊機),蘇聯修改出售飛機規模,主要是因為在冷戰大幕下,實力尚弱的蘇聯不想因為對新中國的過度軍援而引起美國的疑慮,以援建航校為名義向中方提供以教練機為主的機隊,就成了必然之選。

  

  1950年遭遇蔣軍空軍轟炸的上海浦東地區

  

  參加開國大典的部分飛機

  儘管中方的要求沒有全部得到滿足,但新購得的飛機和聘請的教官,依然為中國空軍的初步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不過到了1950年,半島戰雲密布,加上蔣軍空軍襲擾烈度越來越強,蘇聯還是提高了援助規模,像米格-9和米格-15這類新銳的噴氣式戰機開始加入人民空軍。陸軍也開始抽調各部隊骨幹組織成立新的一線作戰隊伍。

  6月19日,首支成建製作戰隊伍——空軍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該旅先是駐防上海,隨後為應對朝戰轉場至遼陽,在接收一批新銳的米格-15戰機後,與一同調來的空三旅第7團被一起整編為赫赫有名的空四師。志願軍正式入朝參戰後,日後屢立戰功的王牌部隊也相繼成立(如空三師,空十二師和空十五師)。

  隨著抗美援朝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蘇聯對中國空軍的支援力度也在提升,眼看美空軍和海航飛機開始頻繁越過鴨綠江襲擾東北境內,蘇聯甚至直接派遣精銳空軍部隊進駐東北協助中方進行國土防空。從1950年8月開始,蘇聯開始派遣首批航空師入華,這批援華空軍部隊中,最早抵達前線的是空軍第151師的124架戰機,分別駐防通化、鐵嶺、遼陽和安東等毗鄰朝國的地區,為入朝參戰的第13兵團提供空中掩護。

  當年9月-11月,駐符拉迪沃斯託克的蘇聯第303航空師,駐外貝加爾的第186強擊機師,也先後來華,此外蘇聯還在原第144師和第328師基礎上新組建4個縮編的航空師(每個師下轄兩個團,每個團30架戰機),到志願軍發起第一次戰役時,蘇聯已將第一批援華航空部隊共計7個殲擊航空師和1個強擊機師已經在中國完成集結。

  11月20日,蘇聯再次向中國派遣第二批航空師,該批次空軍部隊包括由衛國戰爭時期的空戰王牌闊日杜布作師長的近衛第324殲擊航空師,有部署於旅順的空軍第50殲擊航空師,這兩個師都是全部裝備米格-15戰機的精英部隊,此外蘇聯還特別組建了第162轟炸機師來華。

  

  【1950年10月,遭遇美軍飛機轟炸的鴨綠江大橋】

  為了避免在朝空戰中,暴露蘇聯軍人的身份。來華的蘇聯空軍指戰員,從飛行員到地勤統一換裝志願軍空軍軍服,頭戴窄簷軍帽,胸前統一佩戴志願軍的標誌與徽章。作戰飛機也統一換成志願軍空軍或朝軍空軍塗裝。蘇聯飛行員甚至個人檔案也全部作了修改,每個人還專門取了中國名字,在入華前每名飛行員還專門進行了漢、朝雙語飛行專用語培訓,按照要求,在空戰作戰時禁止用俄語通話,以避免美軍懷疑。

  

  【蘇聯部分援華空軍飛行員,他們一架統一換上了縫有志願軍標誌的軍裝】

  

  【蘇聯近衛第324殲擊航空師官兵在檢修一架米格-15戰鬥機】

  

  【在華期間的第324殲擊航空師師長闊日杜布(右起第二)】

  截止1950年12月,蘇聯總計向中國派遣兩批航空部隊共13個殲擊航空師(包括372架米格-9,339架米格-15和62架拉-9戰機),兩個強擊機師(包括124架伊爾-10強擊機),1個轟炸機師(包括62架圖-2轟炸機)。總計17950人。與這些航空部隊一同來華的還有成批的飛機加油車(平均每個師配備10輛),大量飛機配件和彈藥以及充足的糧食儲備。

  組建規模巨大的援華航空部隊,不僅是為了協助中國鞏固抗美援朝戰爭之初脆弱的空防力量,這些在蘇德戰爭中積累大量實戰經驗的精英部隊,還直接參與中國空軍的培訓工作,當時那些對空戰認知尚處於懵懂狀態的中國空軍學員,一上來就接受這些精英飛行員的親自培養,其飛行技藝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當然,出於各種原因,蘇聯對空軍的參戰範圍進行了嚴格限制:只配合中朝地面部隊進行小規模的空戰,作戰區域也僅限於朝北空域,以保障後方橋梁和基地安全為首要目的。為此,每次出動戰機規模被限制在30架以下。

  

  【首批入朝參戰的志願軍空軍部隊——空四師10團第28大隊】

  

  裝備米格-15戰機的志願軍空軍部隊

  蘇聯空軍在這種束手束腳的特殊規定下,堅持作戰到1951年,此時志願軍空軍已初具規模,對美軍頗為顧忌的蘇聯立刻分批將這些援華部隊撤回國,

  但在撤離之際,根據中蘇之間的相關協議,蘇聯將部隊的所有裝備,包括戰機、油罐車、零部件和維修設備全部移交給中方,總計有約

  3000

  架各型戰機直接從蘇軍「跳槽」到志願軍空軍。

  原本弱小的人民空軍一躍成為在遠東數一數二的空中力量,加上被蘇聯教官一手調教和在實戰中鍛鍊出來的飛行員隊伍,志願軍空軍在面對來襲的美軍戰機時顯得底氣十足。

  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空軍共出動2萬多架次,取得了擊落敵機330架,擊傷敵機95架的驕人戰績,其中更湧現出趙寶桐(空三師7團三大隊副隊長擊落敵機7架,擊傷2架),劉玉堤(空三師7團一大隊隊長擊落6架,擊傷2架),孫生祿(空三師9團中隊長,擊落6架、擊傷1架)這樣的王牌飛行員,這樣的戰功在整個中國空軍歷史上都屬空前。

  

  【蘇聯移交給中國的米格-9戰機,因技術落後和性能不佳,該機並沒有入朝參戰】

  

  移交給中方的蘇制拉-11戰機

  蘇聯的援助在中國空軍,特別是志願軍空軍的建設上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也應該看到,蘇聯的援助是有種種限制的,比如因避免被美軍察覺,入朝直接參戰被各種臨時條例所制約,對志願軍地面部隊的支援力度非常有限。而移交給中方的飛機規模雖然龐大,但大多數依然是老舊的活塞式戰鬥機(如拉-9和拉-11),作為主力的噴氣式戰鬥機種也有將近400架是過時的米格-9戰機,這種技術落後的機型根本無法對抗美軍的F-86和F-84。

  真正可堪作戰的主力戰機數量,其實並不充裕。到戰爭中後期蘇聯空軍撤離後,技戰術已經日漸成熟的志願軍飛行員才真正放開手腳與美機在空中一決高下。

  可以說,蘇聯的援助雖不可或缺,但真正撐起藍天的還是靠我們自己的空軍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怪事:我國一夜成為空軍強國,飛行員突然講俄語暴露身份
    當時國內擁有的飛機勉強夠維持首都的防空任務。而在我軍入朝作戰後不到一年,就在鴨綠江邊迅速形成了龐大的空軍和防空網絡,美軍飛機在此地頻頻吃癟。甚至引來了美國國內的質疑,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范登堡在發布會上解釋道:中國幾乎一個之間成為了空軍強國。
  • 志願軍首任空軍司令,三天擊落26架美機,讓中國一夜成空軍強國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在覆蓋著白雪與炮火的戰地被唱響,可以說是立國之戰。老話說得好:打的一拳開,面的百拳來,這場戰爭值得被永遠銘記。
  • 1950年蘇聯空軍秘密入朝,美軍不僅不揭穿反而為其保密38年
    毛澤東思量過後決定抗美援朝,可是當前還存在一個難題,即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沒有建立起空軍部隊,沒有制空權,無法為志願軍地面部隊提供支持,而美國則有空軍支持,志願軍入朝作戰將遭受美軍空軍轟炸,會遭受很大損失。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喀秋莎」的怒吼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們來看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使用了哪些主要武器裝備。本集介紹志願軍使用的主要重武器,包括各種火炮、坦克、飛機。志願軍獨立高炮第11營在開城地區的戰鬥中,擊落美軍飛機35架,該營2連3班先後擊落敵機10架,兩次榮立三等功,並被授予「十顆紅星炮」榮譽稱號。這門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的防盾上噴繪的10顆紅五星,就是他們輝煌戰績的見證。
  • 為引進蘇27戰機,空軍一名參謀,把蘇軍十幾位將軍喝得抬出宴會廳
    中國作為世界主要軍事強國之一,對空軍的發展頗為重視。但是空軍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軍種,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國空軍的發展一度是非常艱難的。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由於缺乏空軍的掩護,導致美軍戰機肆無忌憚的對我地面部隊進行轟炸,造成了很大傷亡。
  • 頂著狂轟濫炸,志願軍空軍一個月建五個師,卻有兩個師一仗沒打?
    此後人民軍空軍開始以我軍各場站為主要基地,從蘇聯接收各型飛機並培訓飛行員,其間也多次參與空戰,以及一些對地攻擊任務,到1953年8月回國時機隊已恢復到230架左右。這種相對充足的兵力,使得蘇聯空軍先期來華的兩個師138架飛機(其中122架米格-15),此時終於可以交付給空3師和空4師。蘇聯對我空軍建設支持力度的加大,更是使得建軍計劃得以加速。11月15日,空軍首長建議,應當藉機提前組建第三批空軍航空兵部隊。
  • 步槍打飛機不是神劇,志願軍一次性擊傷擊落18架美機,找到竅門!
    宋嶺春就是仰面躺在地上,趁日機在百米高度來回盤旋、飛行員探出頭張望時,爬起來單膝跪地瞄準射擊,一槍命中飛行員面門。八路軍找到日機殘骸時,發現前座駕駛員被皮帶困在座位上當場燒死,後座投彈手雖然跳傘但卻因為傘包故障摔死。
  • 專家縱橫談: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並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 被擊落的美軍王牌飛行員,用圖釘掏洞越獄,淡定假裝蘇軍偷戰機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空軍一直都是美國的最引以為傲的部隊,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美國空軍就展現出了強大的作戰能力,也湧現了不少優秀的飛行員,在美國空軍中,
  • 志願軍高炮部隊,克制美國空軍,血戰一天,後勤部長發出讚嘆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了韓戰。然而,當時的局勢看來,所有的主動權都在美軍那裡。中國的空軍部隊但是可以說是非常的羸弱,幾乎算是沒有戰鬥力,能夠抑制住美軍的空軍的,也就只有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高炮部隊了。但是,那個時候的新中國剛剛解放,即便是有高炮部隊,裝備也是非常的落後了。
  • ...八研究所所長憶王海司令:直接推動抗美援朝紀念館建志願軍空軍館
    8月3日,原空軍第八研究所所長秦長庚大校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回憶了原空軍司令員王海在三十年前推動抗美援朝紀念館志願軍空軍館建設的情形。抗美援朝紀念館志願軍空軍館前言抗美援朝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這座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紀念館坐落於遼寧邊境城市丹東市英華山,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
  • 志願軍空軍首戰告捷
    1950年12月,志願軍空軍第4師第28大隊作為首批入朝空軍部隊,在師長方子翼的率領下進駐安東浪頭機場,在友軍配合下進行實戰鍛鍊,為大部隊參戰摸索經驗。1951年1月21日,美國空軍20多架F—84型戰鬥機,對平壤至新義州沿線鐵路進行轟炸掃射,企圖阻滯志願軍的後方補給。
  • 國防大學退休返聘二級教授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並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 中美空軍在朝鮮對決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截至1950年10月底,只有新組建的兩個殲擊航空兵師、1個轟炸機團、1個強擊機團,共有各型作戰飛機近200架。為了加速空軍建設和參加抗美援朝作戰的需要,至1951年5月,分4批組建了17個航空兵師34個團及其相應的保障機構。
  • 飛機盤旋升空,志願軍戰士飛躍三八線,擊落美軍P-51野馬戰鬥機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雖然經歷了三年的解放戰爭,我軍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裝備上,但是相較於經歷了二戰洗禮的美軍,還是捉襟見肘,特別是由於入朝參戰之初,我軍尚未完全建制的建立其空軍來,因此經常面臨美軍飛機的轟炸,也正因為如此,靠近鴨綠江的交通補給線經常受到嚴重威脅
  • 68年前這場戰爭,中國力剛美帝,打出一個「世界第三空軍強國」
    1940年5月28日成都上空單機纏鬥日32架重型轟炸機的事,除了英勇,更多的是悲憤。但是,到了1951年,也就是過了六年,中國,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突然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三空軍強國。無它,皆因抗美援朝。當時的這個「世界第三空軍強國」,是中國與世界第一的美國空軍打出來的殊榮。雖然說,志願軍空軍總體上處於絕對劣勢,第一批參戰的志願軍空軍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只有20小時左右,與一半參加過二戰、飛行時間普遍在幾百小時以上的美軍飛行員相比,既談不上飛行技術,更談不上空戰經驗。
  • 衡水94歲老兵崔廷芳追憶抗美援朝崢嶸歲月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時光荏苒,老兵心中的那段記憶依然難忘。1950年,韓戰爆發,同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部隊高炮團秘密趕赴朝鮮。1952年6月23日,美軍在戰場上被中朝人民打得焦頭爛額,節節敗退,便處心積慮地想破壞水豐發電站。
  • 志願軍空軍第3師入朝,偉人親致祝賀的王牌部隊,打出最強戰績
    11月18日,第3師9團副團長林虎率領16架米格-15,起飛截擊沿平壤、順安北竄的F-84型飛機,飛至肅川上空時,發現F-86型飛機20餘架沿西海岸北飛。林虎趁敵不備,以猛烈動作從8000米高空急速俯衝,打亂了敵機隊形,形成了各個殲敵的有利態勢。
  • 抗美援朝志願軍三易司令員 攻打臺灣胎死腹中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率領下,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輯安等地秘密渡過鴨綠江。10月25日交戰,這一天被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1、毛澤東重申仍由粟裕擔任解放臺灣的主帥  大陸基本解放後,中央軍委將渡海作戰的主要目標轉向臺灣。1950年6月上旬,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攻打臺灣是當前的軍事任務,三野司令員粟裕匯報了作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