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
很多人在看影視劇或者是平常觀看女性分娩的紀錄片的時候,都會發現大部分的女性在生孩子的時候採用的都是躺在床上。
但是其實女性的分娩姿勢是有非常多種的,並不是只有單一的躺在床上。根據每個孕婦的體質不同,以及孩子在子宮當中的狀態,所以採用的姿勢也是會有不同的。
案例
點擊率非常高的之前熱播的一部電視劇《知否》想必大家也都有所了解,在這一部劇當中有一集的內容是女主生孩子,而她生孩子採用的方式卻和我們平常所看到的躺著身是完全不一樣的。
女主是用繩子吊著站立著生的。當時很多的網友在看到這一個畫面的時候都覺得很吃驚,甚至在質疑編劇這一個設定是不符合現實的。
但其實在古代就有關於站立生孩子這樣一個姿勢,它是可以縮短產婦分娩的時間,但是也因為站立是它的重力會更大,所以很有可能會出現陰道撕裂等一些問題。
那麼,女性生孩子主要有哪些姿勢呢?這些姿勢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
1.側臥位。
側臥位是產婦根據自己的胎位的情況向左或者向右躺著去進行生產,而在這個時候生產的產婦,她們另一隻腿是必須要保持伸直狀態。
這樣的一個姿勢可以讓產婦在分娩的過程當中放鬆陰部,讓下腔靜脈的壓力減小,促進女性的分娩過程,但是它有一個缺點便是不利於在另一旁的醫護人員進行觀察和接生。
2.坐位。
一般採用坐位的分娩方式,醫院都是會有配備u 型椅的,讓產婦坐在上面就像是蹲馬桶的感覺一樣。這個時候就可以藉助宮縮向下的重力更快的分娩出胎兒。
優點便是產婦可以借著凳子助力,醫生也可以通過鏡子的反射來更好地觀察到產道的情況,但是這樣的一種方式也會容易使產婦的陰部出現水腫的問題。
3.蹲位。
蹲位其實和座位是非常相似的,但是相對於座位來說,噸位的重力會來得更大。採用蹲位產婦依然可以藉助凳子的力量進行支撐,這也可以提高分娩的速度。
讓盆骨最大程度的。打開有利於孩子的出生,但是與此同時這動作也是非常耗費體力的,產婦容易出現疲勞。
4.手膝臥位。
這個姿勢便是產婦向前跪著,用手和膝蓋來支撐自己的身體,兩腿伸開。這樣的一個姿勢一般是那些難產情況的產婦會採用這樣跪著可以讓產婦更好地用力。
但是這樣的一個姿勢也是很耗費體力的,時間久的話產婦會覺得疲勞,並且手和膝蓋的壓力也很大。
5.截石位。
這個姿勢便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當中或者紀錄片當中看到產婦所採用的生產方式。產婦躺在床上,雙腿摺疊放在架腿上,最大程度地露出陰部,有助於助產的醫生進行觀察,隨時掌握胎兒的情況。但是產婦在這個過程當中體力的消耗速度也是很快的。
無論是哪種生產方式,它都是基於每個孕婦個人的身體情況來考慮的。而在生產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更好的分娩成功,產婦也要積極地配合醫生的行動,根據醫護人員的建議隨時更換自己的姿勢。(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