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張超 實習生 謝廣勇
為推動聊城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製造業強市戰略。在江北水城「雙招雙引」大會召開之際,1日下午,由聊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的以「智能助力產業升級、製造夯實經濟基礎」為主題的「製造業強市發展峰會」召開。
聊城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長萍代表聊城市委市政府,向蒞臨峰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聊城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李長萍在致辭中指出,聊城是一座製造業底蘊深厚的城市。聊城經濟發展的根基在工業、家底在製造業。全國39個工業大類,聊城有31個,都是製造業行業。2019年,全市近1200戶規模以上企業中,製造業佔比達到94.8%,貢獻了全市40.8%的稅收,支撐了30%以上的就業。形成了有色金屬及金屬深加工、綠色化工、紡織服裝等十大製造業集群,打造了一批在全國甚至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骨幹企業。比如,信發集團是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鋁生產及加工企業;祥光銅業擁有世界上單系統產能最大、技術最先進、環保治理最好的生態銅冶煉廠;魯西化工擁有煤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完整生產體系,在國內同行業佔據重要位置;中色奧博特銅箔工藝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產品可替代進口,填補了國內空白。
聊城是一座新興製造業加速崛起的城市。擁有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一批新興產業集群。比如,生物醫藥領域,東阿阿膠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也是中醫保健品技術的引領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形成以中通集團、時風集團為核心,中高級客車、輕型車和微型電動車等較為齊全的運輸設備工業體系。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日發紡織機械的劍杆、噴氣和噴水織機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金帝保持器、宇捷軸承製造等中小企業均是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在行業內均擁有明顯優勢。
聊城是一座研發科技體系日益完備的城市。目前,我市擁有各類研發平臺748家,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40家;省級創新平臺213家。比如,陽穀華泰建設的橡膠助劑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奧克生物建設的重組蛋白、單克隆抗體基因聯合工程實驗室;山東生物柴油集團建設的能源植物選育及生物柴油聯合工程實驗室;東阿阿膠建設的中藥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等。這些都為聊城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紮實的科技研發支撐。
今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製造業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吹響了建設「製造業強市」的號角。聊城將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以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綠色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製造、有色金屬及金屬深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紡織服裝、造紙印刷等十大製造業產業為重點,著力推進傳統製造業升級和新興製造業培育,不斷提高製造業高新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希望與會領導與嘉賓為聊城製造業轉型升級把脈問診、獻計獻策,聊城也將不斷推動製造業向深向實發展。
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國防科工辦主任靖士寬致辭。原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現任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主旨演講《智能助力產業升級 製造夯實經濟基礎》;原科技部辦公廳巡視員、調研室主任,現任科技部全國科技振興城市經濟研究會理事長胥和平主旨演講《大變局下製造業創新突破》。副市長洪玉振主持峰會。
特邀嘉賓,有關市直部門負責人,各縣(市、區)政府、市屬開發區管委會分管負責同志, 聊城市重點製造業企業負責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