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過新冠的患者能終身免疫嗎?

2021-01-08 瀟湘晨報

感染過新冠的患者能終身免疫嗎?新冠疫苗到底能管多久?這些都是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回顧人類與病毒的鬥爭史我們會發現,有的病毒我們只要感染過一次就可以終身免疫,而對於有的病毒,卻會反覆地被感染,這是為什麼呢?騰訊全民較真微信公眾帳號邀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專家為大家解答這些疑惑。北京新聞廣播記者蔡賀涓報導:

為什麼麻疹的免疫力可以那麼持久呢?有研究檢測了45名志願者血清裡的病毒抗體濃度,通過比較在15年時間裡抗體的濃度變化,推算出各種抗體的半衰期。麻疹抗體的半衰期為3014年,也就是說,要經過3000年之後,體內抗麻疹病毒的抗體濃度才會減半。並且麻疹病毒只會感染人類。這樣麻疹病毒生存的空間和時間都很有限,雖然病毒會出現基因突變,但是變異只會緩慢發生而且沒有重大的質變,所以抗體對麻疹病毒的識別才不會受到嚴重影響,免疫保護一但擁有,就會恆久。

流感疫苗為什麼需要年年打?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丁四種類型,引起季節性流感的主要是甲流和乙流。甲流病毒又可以根據病毒H蛋白和N蛋白的款式,分成198種不同的亞型。流感病毒的抗體半衰期只有半年左右。因為這個原因,去年得過流感的人,今年可能還會再得流感,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打。而且流感病毒種類太多,宿主也不限於人類,通過不同亞型病毒株之間的基因交換,流感病毒可以獲得質變,導致之前的抗體完全不能識別,也促進了病毒在物種之間的跳躍傳染。

新冠疫苗的保護期有多久?目前尚無定論。8月11號,俄羅斯宣布批准了一款新冠疫苗,並且說有兩年的保護期。但是,這應該不是一個科學結論。因為只進行了兩個月的臨床試驗,志願者也只有76人。

有研究表明,在輕症新冠患者中,抗體的半衰期只有36天,所以我們不太可能對新冠病毒獲得持久的免疫保護。但好在目前其亞型少只有六種新冠病毒,也還沒發生重大突變,人體內還有細胞免疫反應,也許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擋新一輪的病毒感染。

不過,由於動物中還存在很多種冠狀病毒,我們還需要特別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基因工程也可以生產抗新冠病毒的抗體,目前有一些單克隆抗體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當人體暴露於新冠病毒之後,如果體內沒有高濃度的抗體,可以通過注射單克隆抗體來獲得及時的保護。

【來源: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這麼...
    很多國家都建議出院患者在家繼續隔離兩周,來確保體內的病毒已經被清除乾淨。復陽問題成為新冠病毒又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為什麼會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二次感染?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很多國家都建議出院患者在家繼續隔離兩周,來確保體內的病毒已經被清除乾淨。 復陽問題成為新冠病毒又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為什麼會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二次感染?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 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 哮喘患者,不容易感染新冠?
    新冠患者症狀差異很大,有的無症狀,有的卻表現為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研究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是新冠的危險因素,但大樣本的流行病學數據(包括3個研究,17000多患者)顯示哮喘和新冠的發病和症狀嚴重程度負相關。也就是說,原來有哮喘的患者,他們不容易得新冠感染。哮喘成了新冠的保護神和防火牆,從這一點而言,哮喘兒童是「幸運「的。
  • 中國新冠疫苗被證實有效,乳腺癌患者能打嗎?
    截止目前,新冠疫情在國內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且自新冠疫苗研發以來,一直好消息不斷,給當下充滿不確定性的疫情,吃下一顆定心丸。雖然知道大家都非常期待早日打上新冠疫苗,但首先得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新冠疫苗究竟適不適合乳腺癌人群打呢?本篇文章我們將為大家解決:1、新冠疫苗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 研究數據顯示:登革熱患者或可免疫新冠病毒!
    巴西科學家發現,近期感染過蟲媒傳染病登革熱的患者可能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圖片來源:巴西G1網站 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美國杜克大學(Universidade Duke)教授、巴西科學家米格爾·尼科利利斯(Miguel Nicolelis)近日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在去年和今年年初有大部分人口感染過登革熱病毒的地區中,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比其他地區更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死亡者數量更少,表明這兩種病毒之間有可能存在相互免疫作用。
  • 群體免疫宣告無效!全球多地發現新冠「二次感染」,那打疫苗還有用嗎?
    全球多地發現「二次感染」  綜合無線新聞、香港01等香港媒體24日報導,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他於今年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復出院,8月初經英國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後接受檢測再度確診。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
  • 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消失了
    感染新冠,竟「治」好了淋巴瘤?這名英國患者患有終末期IgA腎病,需要長期血液透析。後來,他接受了腎移植,可遺憾的是,移植失敗了。他停止免疫抑制治療已有3年。此前他又因淋巴結腫大、體重減輕症狀轉到血液科,確診為惡性淋巴瘤。穿刺活檢顯示,他患有晚期EB病毒陽性霍奇金淋巴瘤。
  • 解讀:全球首例新冠患者二次感染,意味著什麼?
    2020年7月,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過一個 「可能再次感染」 的案例 [5],一名82歲有既往慢性病史的男性新冠患者在ICU治療近一個月後,臨床症狀得到改善,在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後出院,然而出院10天後,再次因發燒、缺氧等症狀入院,核酸再次呈陽性,由於病情嚴重不得不再次進入ICU,經治療後情況逐漸穩定。該案例很可能為 「再次感染」,但也存在以上原因導致的 「復陽」 可能性。
  • 新冠患者康復後還會再感染嗎?梳理一系列研究,得出這個結論
    1感染新冠病毒的恆河猴康復後不再感染相同病毒株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動物實驗研究所秦川團隊7月2日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感染新冠病毒的恆河猴(模型)研究的結果,表明在初次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恢復階段,用相同的新冠病毒株再次感染恆河猴,沒有顯示出可檢測的病毒傳播、病毒性疾病的臨床表現或組織的病理學變化。
  • 感染新冠病毒後癌症神奇消失?是新冠病毒的作用嗎?
    圖片來源:《BJ Haem》官網 下面圖片可以看到比較清晰對比,在感染新冠病毒前,影像學資料如下左圖所示,圖中的黑色區域就是淋巴瘤轉移的區域,而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後
  • 新證據表明新冠患者或擁有強大免疫記憶,至少持續6個月!
    這種免疫記憶不僅僅依賴於抗體,它還包括被稱為T細胞和B細胞的白細胞,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力。結合這些防護層,免疫系統能夠識別並再次攻擊新冠病毒,從而防止再次感染。為了評估對病毒的免疫能在免疫系統的各個層面持續多久,科學家們測量了新冠患者在患病幾個月後,有多少免疫細胞以及哪種免疫細胞能夠恢復。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 SARS康復者也有免疫
    就在7月14日人們被一篇稱部分康復患者血漿中的抗體60天就衰減到「免疫無能」的英國研究震驚之餘,新加坡的一項最新研究帶來了一個反轉性的好消息:從COVID-19和SARS中康復的人以及從未感染過這兩種病毒的健康研究對象體內,竟然也發現了存在病毒特異性T細胞免疫!這為人體維持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提出了一種希望。
  •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還會再次感染嗎?
    原因在於,對恆河猴原發感染和再感染之間的體液和細胞免疫進行比較,發現中和抗體和免疫反應顯著增強。正是中和抗體的滴度增多和作用加強,阻止了新冠病毒再次感染恆河猴。研究採用4隻恆河猴,對它們接種50%組織細胞感染量的新冠病毒針劑,此後檢測其體重、體溫,並進行肺部X光、血清學檢查和測定各種拭子樣本。
  • 人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明顯症狀?有拉肚子症狀就是新冠病毒感染嗎
    人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明顯症狀?本病由於為病毒感染,因此患者呼吸系統的症狀不會太過明顯。多數患者以持續高熱為首發症狀,伴隨著乾咳、周身乏力等症狀。這是多數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會拉肚子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會出現拉肚子的症狀,有一部分患者僅僅以消化道症狀為首發表現,如腹瀉,精神差,乏力,噁心嘔吐,輕度納差。還有一部分以神經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為頭痛,以及以眼科症狀為首發表現為結膜炎。另外,還有以心血管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為胸悶、心慌等等。
  • 47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身體出現18種病毒變異
    癌症患者是在新冠疫情下影響比較大的群體,不只是治療、購藥等受阻,還有患者經過長期治療後免疫系統功能的下降。而免疫系統是人體對抗病毒的主要武器。一次感染,出現了18種病毒變異如果被確診為新冠患者,患者只能被隔離治療。無非只有兩種治療結果:患者打敗病毒康復出院,或者病毒打敗患者。
  • 新冠病毒能垂直傳播,會感染精子卵子嗎?
    之前,也有新冠肺炎患者母親生下嬰兒,但他們的核酸檢測都顯示為陰性,即未感染。而這兩例新冠病毒感染寶寶,預示著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母嬰垂直感染」傳播途徑。到底「母嬰垂直感染」是怎麼感染寶寶的?新冠病毒會感染精子和卵子嗎?母嬰垂直感染的3種方式母嬰垂直感染,也就是病原體從孕產婦傳給胎兒或新生兒,一般有3種途徑:經胎盤傳播指受感染的孕婦經胎盤血液將病原體傳給胎兒引起宮內感染。常見的有風疹、愛滋病、梅毒和B型肝炎等。
  • 炎症性腸病(IBD)患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嗎?
    幾例已確診報告顯示,新冠康復患者會再次感染COVID-19,因此,無論您之前是否感染COVID-19病毒,都應該堅持這些預防措施。接種COVID-19疫苗被認為是主要的保護方式(詳見下文)。目前仍在評估新發現的病毒突變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病毒傳播、對已經痊癒的患者或者疫苗接種者的免疫力影響等等。
  • 訓練免疫:降低新冠病毒感染易感性和嚴重性的工具
    訓練免疫:降低新冠病毒感染易感性和嚴重性的工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 11:00:55 荷蘭拉德堡德大學Mihai G.
  • 英國「群體免疫」的關鍵:感染病毒後就會有抗體嗎?
    思路清奇的英國政府還有更加令人驚愕的舉動:當所有「中招」的國家都忙著實行越來越嚴厲的防疫措施之際,唯有鮑裡斯政府提出了「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公共衛生戰略。 這似乎是一种放任民眾感染新冠病毒,以此激發人體產生免疫能力的激進策略。
  • 最新研究:症狀較輕的新冠患者感染初期傳染性最強
    來源:新浪科技在對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析中,發現感染第5天時達到病毒傳播峰值期,此時比SARS病毒傳染性強1000多倍。在對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析中,發現感染第5天時達到病毒傳播峰值期,此時比SARS病毒傳染性強1000多倍。對於兩例重度感染患者,其病毒傳染峰值期是在感染第10天或者第11天,他們肺部首次出現相關症狀。在輕度感染患者中,在感染第5天後傳染性穩步下降,到感染第10天,患者可能不再具有病毒傳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