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攝影中的烏託邦是什麼樣的?

2020-12-12 澎湃新聞

當今攝影中的烏託邦是什麼樣的?

2020-12-10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春春 春熙照相館 收錄於話題#光圈雜誌7個

今年冬天,在一場大流行病、全球抗議運動和美國戲劇性的總統選舉之後,光圈雜誌(Aperture)發布了新一期主題「烏託邦」。這個問題表明,當集體意志存在時,其他生活方式也是可能的。

在《烏託邦》中,藝術家,攝影師和作家設想了一個沒有監禁的世界,記錄了有遠見的建築,尊重同性戀的空間和創造力,並通過精神上的自我表達夢想自由。他們表明,烏託邦不是一個牽強的計劃,而是重塑我們未來的一種方式。

其中一篇簡介中,薩拉米沙·蒂萊特(Salamishah Tillet)考慮了泰勒·米切爾(Tyler Mitchell)關於黑人在開闊的綠色空間中休息的觀點,米切爾不斷地問自己:「我能做些什麼來減少看到和被看到的攝影結構中固有的層次結構?薩拉·克內爾曼(Sara Knelman)展示了羅娜·辛普森(Lorna Simpson)、米卡琳·託馬斯(Mickalene Thomas)、薩拉·科維納(Sara Cwynar)和阿蘭娜·菲爾茲(Alanna Fields)的女性主義拼貼作品釋放的可能性。朱利安·羅斯(Julian Rose)與電影製作人馬特·沃爾夫(Matt Wolf)談起了他最新的紀錄片《地球太空船》(Spaceship Earth 2020),該紀錄片講述了1991年創造《生物圈2》的人們。安特沃恩·薩金特(Antwaun Sargent)將黑人同性戀藝術家的旅程追溯到沉浸的欲望中。

本期還包括大衛班傑明·雪莉(David Benjamin Sherry)、艾倫·弗拉姆(Allen Frame)和巴拉拉瑪·海勒(Balarama Heller)的精彩作品,他們的作品跨越時間和地域,從波希米亞式的紐約到印度的哈裡∙克裡希那(Hare Krishna,崇信印度教黑天神)隱匿地點。

作家克裡斯·詹寧斯(Chris Jennings)在奧利維亞·萊因(Olivia Laing)和妮可·弗萊特伍德(Nicole R. Fleetwood)等作家的一系列反思中指出:「當世界被摧毀被塑造,會引發烏託邦式的想像。」 烏託邦的概念不應局限於對一個完全實現的理想社會的幻想,或者過去那些規模龐大、經常失敗、有時甚至是災難性的計劃和社會實驗。相反,我們可能認為烏託邦是一種使我們免於絕望的視野和思想模式。

Shikeith, Prince, 2019,Courtesy the artist

Tyler Mitchell, Still from Idyllic Space, 2019

Tyler Mitchell, Untitled (Family Time in the Park), 2019

#往期雜誌#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當今攝影中的烏託邦是什麼樣的?》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當代攝影,藝術攝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烏託邦》中的統治秘術
    《烏託邦》中的統治秘術 發表期刊:《當代比較文學》2019年第3期 《烏託邦》包涵了莫爾對現實政治、建國之策的深切關注,絕非是一場為了顯示其人文主義立場的復古遊戲。本文將從「烏託邦」島的政治文化統治出發,探討烏託邦神秘宗教中的「密特拉」神是如何與政治統治構成共謀關係,從而完成知識與權力的合流的。然而,「密特拉」與統治者的合謀看似順利圓滿,實際卻暗含了巨大的危機。莫爾的從政生涯及其殉道恰恰也粉碎了他在烏託邦中的美好願景。
  • 索尼黑卡任性追夢之"烏託邦的背包十年"
    今天,就讓索尼黑卡帶著我們去探尋背包客小鵬用心打造的理想家園,從鏡頭中來了解他心中的夢想烏託邦以及那些背包客的鏡頭故事。背包十年青年公園聯手索尼黑卡打造背包十年攝影大賽活動,活動不僅記錄了烏託邦的不忘初心,活出自我,也記錄了索尼黑卡這一路的榮耀與光芒。
  • [文學]什麼是烏託邦?莫爾與《烏託邦》
    「烏託邦」一詞是和「空想社會主義」一起傳到中國的,不過前者是根據英文Utopia翻譯過來,而後者是借鑑了日語關於Utopia Socialism的翻譯,日語中「空想社會主義」的譯法也因此一直因襲下來,直到現在,所有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凡提及「烏託邦社會主義」的地方無一例外地都變成了「空想社會主義」,使得中國人非常熟悉與「科學社會主義」相對應的「空想社會主義」概念,而不少人並不知道這裡的「空想社會主義
  • 【更新·20201201】烏託邦概念引進的誤用考
    [2]按照楊曉雅的考證,嚴復的天演論翻譯自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Evolution& Ethics:And Other Essays),其中沒有提到《烏託邦》一書,亦沒有提到烏託邦一詞[3],但嚴復看過《烏託邦》一書,在他的《原富》中就有所記載[4]。而嚴復在翻譯該書時並未完全遵照原文,刪改了部分內容,最後形成該詞的首次定義。
  • 餘師夷童話:《世界著名童話之八:烏託邦》
    聖西門餘師夷童話(98)《世界著名童話之八:烏託邦》餘 師 夷烏託邦(Utopia)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烏託邦》最早由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他在其著作《理想國》(又稱烏託邦)裡用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文化的豐筆來描繪一個未來的理想社會。跨越千年,到了公元15世紀,英國大法官託馬斯·莫爾(1478年2月7日 — 1535年7月6日)完成了整個完整的思想體系的著作。
  • 怎麼學攝影?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
    看了《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後,我覺得還必須有第三個要素:態度,即對待攝影工作的態度,對待攝影對象的態度,對待社會和歷史的態度。攝影師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照片作品。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陸地 ★攝影作品的評判標準並不取決於相機的先進與否,而是由攝影師的眼光和觀念決定的。
  • 定義參考級 Focal旗艦耳機烏託邦評測
    ,網上能查到的合理解釋為:烏託邦(Utopia)本意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託」是寄託,「邦」是國家,「烏託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其實很多人對於烏託邦的理解就是:理想中完美的世界。說起烏託邦,這個詞在HiFi行業裡一樣大名鼎鼎,因為它就是來自法國頂級音箱廠商Focal的旗艦音箱系列的名字。
  • 英國文學的獨特氣質: 「烏託邦文學」與「反面烏託邦文學」
    「烏託邦」一詞是16世紀英國人文主義作家託馬斯·莫爾(1478—1535)在《烏託邦》(1516)一書中創製出來的,是「虛構的理想國度」的意思,顯然受到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理想國》的影響。莫爾採用了人文主義時期常見的遊記體敘述方式,想像並描述了一個完美的烏託邦國家,系統地構想和規劃了烏託邦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宗教、對外關係等方面的主要特徵。
  • 洛文塔爾|被懸置的烏託邦主旨
    對於阿多諾等人來說,文化可以看做獨立於政治運動的積極力量,藉助諸如審美等文化價值,大眾可以從文化作品中發現遺失的「總體性」,它足以構建一個精神烏託邦。然而納粹還是上臺了,並且就在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的當天,研究所所長霍克海默及辦公室主任波洛克的寓所就被納粹衝鋒隊佔領,藝術成為了極其奢侈的東西,而它具有的烏託邦潛力也消散的一乾二淨。研究所的成員們開始流落海外,這就有了後文開頭所記載的那則軼事。
  • 攝影培訓師告訴你攝影培訓班多少錢
    在當今這個社會,生活多樣化,我們身邊的東西也是多種多樣,職業也多樣化的,想在這個社會裡活得更精彩,那麼就需要擁有一門技術傍身,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很多朋友想要了解攝影但是對於攝影師培訓多少錢,學費一般多少卻不知道,基本的價格區間在多少,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攝影培訓多少錢,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對於攝影新手來說,剛接觸這個行業會感覺很難,但是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從事攝影職業。其實攝影培訓班真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昂貴。當然,學費是和課時內容掛鈎,如果學習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多,那麼學費就自然高。
  • 個體主義烏託邦的政治命運
    烏託邦思想形成了完整的、可清晰辨認的系譜。處於烏託邦思想系譜中的各種學說,它們之間僅有的區別,就是烏託邦所處地理空間的差異,以及政治設計上的細節改動。這些不同的學說,在思想旨趣上是高度一致的,在理論闡釋上也是平行的,無高下之分。就此而言,烏託邦是不難定義的。我們可以根據烏託邦這些特徵,將烏託邦定義為一種理想化的政治設計,在這種政治設計中,能夠將正義與善兩種政治價值充分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 叮,您有一條來自烏託邦的消息待查收
    在託馬斯·莫爾1516年寫成的《烏託邦》中,這個概念被明確的構想和描述:烏託邦是一個財產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實行著按需分配的原則,大家穿統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廳就餐,官吏由公眾選舉產生的奇鄉異國。然而威尼斯人卻並不願意住進這樣的「堡壘」,後來威尼斯政府只得赦免了一群囚犯並讓他們住進這個「理想中的烏託邦」,以保證其存在固定的居民。
  • 評論:蔡英文「烏託邦式」願景論述
    評論:蔡英文「烏託邦式」願景論述 2015-09-23 11:13:48來源:東南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2015年09月23日 11:13 來源:東南網
  • 瓦爾代俱樂部:未完待續的歷史——多元世界的烏託邦
    不確定性是當今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我們無法預測國際體系會在5年或15年後變成什麼樣子。因此,我們決定就烏託邦寫下一些文字。如果當前的發展趨勢能夠為人類造福的話,我們希望據此描繪出一個想像中的、可能變為現實的理想世界。 我們將刻意避免受到目前普遍存在的由恐慌所導致的對未來的悲觀預期的影響。
  • 社會主義發展史丨莫爾的《烏託邦》
    13歲時,莫爾寄宿在坎特布雷大主教莫頓家中做少年侍衛,莫頓是當時很有影響的政治家,曾擔任過英國大法官,談吐優雅、聰慧過人,對社會有很深刻的觀察,莫爾在《烏託邦》中曾描述過莫頓。1492年,14歲的莫爾進入牛津大學,他閱讀了大量古希臘智者們的作品,與當時著名的人文主義者有很深的交往,莫爾尤其感興趣的是柏拉圖的思想。
  • 包浩斯100年 | 孕育於烏託邦實驗場:攝影在包浩斯
    這位熱衷求變和改革的活動家,極力倡導將攝影融入教學,並在自己的基礎課中做了推廣。在他看來,照相機超越個體藝術家的圖像複製技術,使這一媒介為當代創造了一種新的圖像語言。莫霍利甚至預言:不懂攝影的人將會變成一個未來文盲,不能讀懂世界——一個通過攝影產生多個複製品、繼而轉變為一本巨型圖片書的世界。
  • 拉丁文中的「烏託邦」是什麼意思?
    「烏託邦」是拉丁文Utopia的音譯。該詞源於希臘文,ou(無)和topos(處所),意思是指「沒有的地方」(烏有之鄉)。1516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託馬斯·莫爾(Thomas More,1478—1535)在比利時出版了拉丁文著作《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託邦新島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簡稱《烏託邦》。該書通過作者本人和一名遠涉重洋的葡萄牙水手對話的形式,詳細描寫了這名水手在一個奇鄉異國——烏託邦島的見聞。
  • 葉揚:桃花源與烏託邦
    而 「烏託邦」則是西方人類思想意識中的美好社會,它與中國的 「世外桃源」有著共通之處:超凡脫俗、與世無爭、無憂無慮。今天,我想從比較文學的角度,跟大家共同探討中國傳統中 「桃花源」及西方傳統中 「烏託邦」的異與同。《桃花源記》及其影響作為作家,陶淵明在生前並不受人重視。
  • 「託邦」五百年——託邦、烏託邦與敵託邦
    Dystopia一詞由英國哲學家穆勒於1868年所闡發,對此的翻譯五花八門,包括主流的反面烏託邦、反烏託邦,較少見的敵託邦、惡託邦、廢託邦乃至坎坷邦等等。在此之前,邊沁也創造過類似的cactopia一詞,被譯為「暴政國」(與理想國相對)。敵託邦的譯法,既是取其諧音,更是借鑑《聖經》中的「敵基督」(Antichrist)概念,Dystopia也往往可用Anti-utopia替換。
  • 凱恩斯的「烏託邦」
    禾刀  1930年經濟大師凱恩斯曾描繪這樣一個烏託邦:「如果資本設備持續以每年2%的速度增長,技術效率每年以1%的幅度提高,那麼100年後本書便是對凱恩斯「烏託邦」的回顧與反思。  如果凱恩斯是對的,那麼今天那些早甩掉了「解決溫飽」的舊帽子、擁有更多物質的人理應過上養尊處優的「幸福」生活。事實並不樂觀,「在過去36年裡,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這種增長卻壓根兒沒有給他們帶來額外的幸福」。